當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遊戲市場,哪裡又是臺灣遊戲產業的出路?

2021-02-15 我愛臺灣

關注「我愛臺灣」微信平臺,給你一百個喜歡臺灣的理由

微信ID號:ILOVETAIWANSOMUCH

(文章來自網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目前臺灣對於中國的報導以負面新聞居多,容易讓臺灣人低估中國的實力。不去注意中國已經強到做出全球最大市場,長久下來只是讓自己原地踏步。


中國遊戲產業於2016年收入正式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遊戲消費國。根據newzoo統計,同期臺灣排名為全球第15,中國規模達244億美元,為臺灣9.87億美元的24.67倍,人口為臺灣的57.58倍。雖說人口紅利、網路用戶成長紅利這幾年也到了頂點,但是人均消費(每個玩家平均消費)還是很有成長空間,尤其手遊玩家進入的門檻太低了。

中國在遊戲產業發展上也還是走自己的路。畢竟中國什麼產業都想要搞自己的公司,打壓PS4和Xbox兩大平臺不得進入。相較於平均全球有29%來自遊戲主機,27%來自行動裝置,32%來自電腦,但是中國政府大手下來「調控」的結果,就是和美國玩家遊戲主機62%的比例站在兩個極端,中國遊戲主機的市佔率不到1%,約有一半來自行動裝置。

差不多一半的營收來自於手機遊戲是個什麼樣的概念?

也就是122億美元的收入是透過手機遊戲帶入。營收數字是資本市場的籌碼,很多五年以下的新創公司每年有超過三位數的營收成長,在A輪B輪融資先用預期營收估值,以15-20倍的市盈率(本益比)的私募項目募資,希望搭上這幾年中國大量開放上市,上新三板後,再帶入市盈率40倍的資金,但遊戲產業通常是60倍。

根據伽馬數據的報告,結算到2016年中國遊戲公司上市家數達158家,其中A股上市達81.6%,港股上市佔10.8%,美股上市佔7.6%。大部分選擇A股上市除了上市規定比較寬鬆,可以借殼等玩法很多,而本益比也是重要的考量,像是遊戲大廠網易在美國上市本益比才18倍。

剛好之前看過幾個私募的項目,因為中國人就是喜歡賺快錢,所以大部分的項目都包裝成三到五年,退出方式就是上新三板、上市,或是綁營收方式和大股東對賭。如果最低表現營收沒有達到預期的水準,還是有高於定存的保證收益。

當然這樣看起來很誘人,尤其是好的項目都是要有關係才能拿到。加上中國投資標選擇實在太少了,所以募資不算太難。拿到錢後就花大錢做行銷,搞活動,預算都是讓臺灣人咋舌的,折扣也打到快骨折,說真的就是在燒投資人的錢。看看之前的滴滴快車,最近的共享單車,都是用流血戰來拚市佔率,等到市場真的也做大了,對手被殺到剩下一家到兩家時,又開始聯合漲價。

另外中國跨界發展也是一把好手,以中國IT人口中三巨頭BAT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又以騰訊在遊戲產業的布局最深,2016還拿下43%的市場份額。但是這個市場真的太大,如果是臺灣不到一半的餅大家分會餓得苦哈哈,中國其他幾家遊戲大廠又玩影視跨界、玩代理別國遊戲順便養自己的遊戲也賺到盆滿砵滿,甚至這幾年幾家也開始發展做出遊戲輸出。  

中國特色就是錢多肯砸,從去年底就很火紅的《陰陽師》,是花大錢找來日本的聲優及很不錯的美術設計,雖說還是有些根本性的問題,現在比較退燒,還是把中國手遊提升到另一個檔次,幾乎沒有可以匹敵的臺產遊戲(朋友分享雷亞的《聚爆》,算是近年技術含量比較有能力與之抗衡的產品)那再小一點的手遊開發商呢?沒關係,中國對智慧財產權的觀念很薄弱,連大boss騰訊和網易都帶頭抄了,改一些表皮、改一些內容,山寨一些海內外大廠的遊戲,還是可以喝到一些湯。

說了這麼多,畢竟也是看看別人的報告,上網找了些資料。找個去中國闖的朋友聊聊更能了解裡面的狀況。朋友目前在一家號稱「以拯救世界為己任,堪稱中國遊戲業界良心,獲獎無數」的遊戲公司工作,雖然過去不滿一年,還是被我凹來分享。

他的心得是,就像臺灣人在不同公司有不同的企業文化,中國公司管理上沒有特別差異。但是薪資就是一個根本性的大問題,沒有好的薪資沒有辦法吸引好的人才。畢竟很多科技人死在英文不好,現在又有中國這個選項,人才不會留在臺灣。久了這也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沒有整個優秀的團隊,就算出現一個能力特別強的成員,整個遊戲也做不好。之前他看到臺灣叫好叫座的作品,很多是小團隊暴肝和熱血擠出來的。但是沒有好的薪水沒有辦法過好的生活,又沒有能力強的夥伴一起激發火花,很難堅持下去,熱血變成吐血。臺灣企業不是沒錢,是不肯在人才身上花錢

當然,並不是所有中國的遊戲公司都願意提供優渥的薪資,也是有跟臺灣一樣,只願意出22k的小公司。但這種公司通常名不見經傳,不願意重視人才,基本上也產不出好產品。沒有好的產品,即便餅再大搶不到幾口。

目前臺灣對於中國的報導以負面新聞居多,容易讓臺灣人低估中國的實力。這麼多的優秀人才和市場規模,以人類發展歷史經驗相對於小市場是乘數差異而非倍數。不去注意中國已經強到做出全球最大市場,長久下來只是讓自己原地踏步。

職場上捅刀抹黑明爭暗鬥在臺灣也有外,在中國,某些情況下,當遇到有人指出他們的錯誤,或在他們身上扣帽子,是非常敏感的。能閃就閃,能裝就裝,能不認錯就不認錯,遇到模糊地帶就打模糊仗,真的閃不過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或是坦承自己不足的地方。例如為了爭取表現,做不到又想要裝成你有辦法,不會主動坦承哪些部分自己無法負荷;或是明知道成果質量不足,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這個東西做好了、沒問題,諸如此類。

所以他想和臺灣做遊戲的朋友說,臺灣的人才能力絕對不差,但是中國市場已經做起來了,要吃這大餅唾手可得,外國人要進去吃餅總會先被排擠一下,然後管道再抽成一下。如果是去對岸開遊戲公司,人生地不熟又不夠接地氣的話,市場、運營、行銷方法中國有自己的玩法,完全沒優勢,要進場吃餅的成本太高。

臺灣還是有很多厲害的作品,《返校》《OPUS》走的是劇情和文化深度,很精緻也很耐玩。要燒大錢燒不贏對岸,走出自己的特色、中型製作是臺灣發光的機會。

希望這篇能讓大家了解中國遊戲市場、金融玩法和進遊戲公司的生存之道。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平臺「我愛臺灣」;

如果你想找小編聊聊,可以回復「小編」給小編哦!

相關焦點

  • 2015 臺灣遊戲市場春季大調查(公開簡要版)
    臺灣玩家最喜歡哪個遊戲平臺?  最多臺灣玩家遊玩的遊戲平臺是「智慧型手機遊戲」,也是女性玩家最喜愛的平臺,超過8 成的女性玩家有在玩「智慧型手機遊戲」  臺灣玩家黏著度高嗎?  實體點數卡」是臺灣最受歡迎的支付管道,即使是在「信用卡線上付款」當道的智慧型手機遊戲玩家當中,也有超過3 成的人使用  臺灣玩家喜歡看遊戲實況嗎?
  • 市值近50億港元,輟學創業的80後帶領心動遊戲沖刺港交所主板
    TapTap發展近三年來,從最初的不被看好,到如今「幾乎做到中國第三方遊戲市場第一」;在全球市場中,我們自研的RO也取得了遠超預期的成績。據數據表明,目前RO的全球總註冊用戶超過2500萬,7個國家暢銷榜排名第一,15個國家暢銷榜排名前十。「如果把足夠多的資源、足夠大的規模投入在一款遊戲產品的研發上,它能夠取得的成績也將非常大。
  • 【遊戲人間】精選5款好玩手機新遊戲
    不用說也知道,遊戲中的任何一個糕點師都希望能夠登頂美食界的頭號位置,同時還要讓自己名揚海外,本作依舊循著這樣的路線來展開,當遊戲進行到某個階段,就會穿插一些小劇情來增加作品的可讀性,這一點做得確實很好。
  • 臺商│麗臺布局醫療遊戲 等明年收割
    麗臺董事長盧崑山 麗臺/提供繪圖卡大廠麗臺積極轉型,近年從本業陸續跨入醫療服務、遊戲市場
  • 臺灣嘲笑中國上 FB 要翻牆?陸生回擊:臺灣人根本目光如鼠
    ——中國大陸過去 20 年的網際網路成果是:我們打造了一套自己的網路產業鏈,全球第二大。全世界排名前 10 的重要網路產業,不是美國的就是中國的,而且開始進軍全球市場。而臺灣,已經淪為網路經濟強國美國的殖民地,不僅網路市場和輿論被 Facebook、Yahoo、Google 等外來網路強權控制主導,臺灣企業要接觸自己的民眾,還必須支付昂貴廣告等費用。
  • 赫斯提亞:讓區塊鏈遊戲融入生活
    遊戲行業過去20年作為壹個朝陽行業保持了高速增長,整個行業目前遊戲用5.8億,其中手遊用戶5.5億,頁遊用戶2.6億,端遊用戶1.6億。整個市場規模2500億元,其中手遊1161億元,端遊649億元,頁遊156億元,海外市場約500億元。行業誕生了上市、掛牌企業343家,其中A股151家,H股26家,美股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58家。
  • 臺灣網友票選10大最愛玩的夜市遊戲
    和外國朋友介紹臺灣文化的時候,一定會提到臺灣的夜市!但夜市文化中又有什麼呢?除了一攤攤任君挑選的美食攤位外,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夜市遊戲」了!不分男女老幼,各式遊戲的魅力無邊,在夜市中總可以看到同一種遊戲攤位,聚集著老的、大的、小的混在一起玩的溫馨情景。尤其當攤位老闆推出嶄新玩法、重量級獎品時,都會像失去理智一般,腦波很弱的掏出錢包說:「老闆我也要來玩!」我們這次就來看一下,臺灣網友票選的十大最受歡迎的夜市遊戲!
  • 【字體】網路改變遊戲規則,justfont 要將字體產業推上募資平臺
    國內主要字型廠商,就是因此漸漸失去了市場上的發聲權。在過去十年間,市場已經沒有為臺灣繁體中文市場製作的新字型;相較於日本驚人的 3000 套,中國大陸的上百套(包括康熙字典體、浙江民間書刻體等獨立設計的字型。),臺灣的電腦字型業已經整個停滯。
  • #茶館臺灣週報#遊戲公司2014年EPS財報整理,DENA臺灣維權,MT2臺灣發布
    就讓我們開始密切關注臺灣,這個稱作為海外發展第一站的市場最新訊息吧!「臺灣遊戲公司2014年EPS財報整理」每年首季起都是臺灣股票上市櫃公司公布去年營利表的時間;上週由臺灣知名遊戲部落客「瑞克梅添涼」所整理散布的遊戲公司財報表中可以看到,臺灣手遊渠道龍頭智冠Mycard在營收及獲利都是業界第一,其它去年表現為正值的還有遊戲橘子、鈊象電子、字峻奧汀、弘煜科技、樂陛、傳奇、育駿等知名公司
  • 中國網絡被封鎖的真相
    身為大陸憲政民主派,先聲明我的立場:牆(GFW)是不對的,限制人民自由也不對。——但本文主旨不是來罵共產黨專制或討論意識形態(口水 100 年沒完沒了)。許多人喜歡嘲笑大陸上臉書要翻牆。殊不知中國大陸過去 20 年的網際網路成果是:我們打造了一套自己的網路產業鏈,全球第二大。
  •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五大類型(含案列)
    目前,大芬村是中國最大的商品油畫生產和交易基地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畫交易集散地。據統計,大芬村每年生產和銷售的油畫達到了100多萬張,年出口創匯3000多萬元,被國內外的藝術同行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
  • 產業前瞻|香港電子競技運動「錢」途無量!
    文 | 周偉琪註: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網際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近年來,全球電子競技產業一直保持著持續高速增長嘅態勢。
  • 赫斯提亞:打造區塊鏈遊戲生態閉環
    線下消費場景為線上玩家帶來更多的參與感和用戶粘性,而線上遊戲則能夠賦能實體,源源不斷的新增用戶和精準的消費群體在線上進行聚合,促進線下消費,直接助力線下實體產業發展。錢包在赫斯提亞的遊戲生態中,錢包作為最底層的支付工具,是區塊鏈遊戲的生態基礎。
  • 今日看點│臺灣用VR精品 驚豔東協博覽會
    第13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昨天在廣西南寧開幕,其中以「智慧生活」為主題的臺灣精品館,共有來自30家知名臺灣企業的61件頂尖產品參展,圖為臺灣精品館內的現代科技產品。外貿協會副秘書長葉明水致詞時表示,打造國際品牌貴在長期經營,外貿協會以臺灣精品代表中小企業優質產品的品牌形象來行銷,讓廠商在臺灣精品扶持下一起茁壯,例如捷安特、美利達現在已成為行銷全世界的國際知名企業。臺灣精品館本次以「智慧生活」為主題,嚴選30個品牌61件臺灣精品,代表臺灣產業的最高工藝與科技,期望讓廣西媒體及民眾認識豐富多元的產品。
  • 觀察│為臺灣製造業找出活路
    工業總會理事長、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致詞時更重話批評,臺灣經濟發展須靠製造業和貿易,如今中美兩強的「中國製造2025」及「美國製造」(Made in America)均強調製造業治國,相較下,臺灣的民粹社會環境,對製造業相當不友善,他也批評政府推動「新南向計畫」,可以說鼓勵把臺灣產業移植到東南亞。
  • 紡織矽谷在臺灣 一塊布,讓全球知名品牌都埋單
    美國NBA已經進入年度總冠軍賽,小皇帝詹姆斯(LeBron James)與上年度MVP科裡(Stephen Curry)的精採對戰令人引頸期盼;法網公開賽也正式開打,究竟誰能成為本屆紅土球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當這些明星選手們在世界舞臺上發光發熱,很多人卻不知道,集鎂光燈於一身的明星選手們,身上所穿的球衣、運動服,其實與臺灣紡織業息息相關。
  • 人生如戲亦如夢:王傑《一場遊戲一場夢》三十年札記
    其中,陳百強翻唱了《惦記這一些》,粵語版《一生何求》被選為無綫電視劇《義不容情》的主題曲,隨著電視劇在香港和大陸的熱播紅極一時,後來也成為了陳百強的代表作品之一。他拿著自己寫的歌四處投稿,幾乎被全臺灣的唱片公司否定,沒有人願意接納他的作品。他便嘗試著,拜託一位當錄音師助理的朋友,把歌給擁有自己獨立音樂廠牌的金牌製作人、作曲家李壽全聽。慧眼獨具的李壽全,不止認可了王文清的作品,也對他後來的創作,給予許多的指導和建議。
  • 臺灣新創的夕陽產業有哪些?
    最根本的原因,除了與許多 臺灣創業家的機會成本過低 有關以外,部分創業家對於市場和產業的思維也直接影響其新創的發展潛能。在臺灣,有些市場和產業其實早已走入夕陽,但是卻仍不斷地有些想賺些「快錢」的創業家湧入這些市場,當作為有心創業者的警惕。在思考進入任何產業中,都應參考該產業的供需平衡。若你提供的產值已經供過於求,那進入這產業恐怕不是個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