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題都講了1000遍了,你怎麼還不會!」
「就不能消停一會,少給我添點亂!」
這些場景是否有些似曾相識,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我們作為家長總是會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會動手打孩子,然而事後又後悔不已。
雖然我們很多父母都用盡了全部去「愛」孩子,但父母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愛正將孩子推向深淵。
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病專科醫院的精神病學副教授Martin A. Teicher的整個團隊在腦科學上的研究上花費了數十年,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長期受父母語言攻擊的孩子,在成年後大腦的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要比正常孩子多14%,而大腦的這個區域和語言、智商是有著很大關係的,也就是說長期吼罵孩子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和語言能力。
長期的吼叫除了會帶來大腦上的損傷,更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性格內向,甚至抑鬱,而家長的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時,還容易影響孩子本身的情緒管理能力,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
那我們應該怎樣才能戒吼呢?
一、先控制情緒,再談論孩子的錯誤
很多時候孩子犯錯,家長都是一時脾氣上來了,所以才會對孩子又打又罵,但是事後仔細想想,就會感覺自己做的太過了,因此想要戒吼,家長首先要先把情緒控制好,等自己冷靜下來了,在和還討論孩子的錯誤,幫助孩子將錯誤改正。
因為人只有再冷靜下來的時候,才能理性分析,並用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二、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激勵往往要比打壓更有用,俗話說得好「好孩子都是誇出來」,沒見過哪個名人是被父母打罵出來的,所以家長要多和孩子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將負面的話語變成正面的引導,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尤其是在公共場合,家長也要給孩子足夠的面子,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懂得尊敬,在父母面前也會更加乖巧,心平氣和才是進行有效溝通的關鍵,這裡家長可以記一下這幾個小技巧:
1、將命令變成建議
例如想讓孩子現在寫作業,不要對他說「立刻、馬上給我寫作業去」,而是說「寶貝,我建議你先把作業寫完,在玩這樣就不用擔心明天寫不完作業而被老師訓了」。
2、將指責換成方法
例如這道題沒做對,不要對他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道題我都講過多少次了」,而是對他說「寶貝你看,這道題這樣做的話,是不是就對了」。
正確的溝通方式,教育的基礎,所以家長一定要多加學習。
怎樣教育孩子能夠減少孩子惹我們生氣的次數?
一、樹立家規
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矩的孩子,肯定會經常惹我們生氣,因此我們要從小就給孩子立下家規,不過在立每一項家規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立這個家規,並且全家人都要去遵守,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對孩子的將來才有幫助。
如果家長不知道給孩子立哪些家規合適,可以參考歐巴馬給孩子立的8條家規。
歐巴馬的女兒個個出色,離不開他立的8條「家規」,建議父母收藏
二、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管理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本身就容易生氣,若是這個時候孩子先哭鬧或者發脾氣,那麼我們的情緒也會被帶動,最後導致我們又給孩子一頓訓,因此家長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先教會孩子情緒管理,讓孩子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大幅減少我們發脾氣的可能。
對於孩子的情緒管理,小青推薦的這套《3-6歲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我家孩子從4歲開始,一直看到了幼兒園畢業,無論是對孩子的情緒管理,還是最後的性格培養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這套繪本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了孩子能夠理解的小故事,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性格,再通過繪本中主人公德影響,讓孩子學習,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這種方式要比家長瞎給孩子講有用得多。
三、培養孩子的好品質
優秀的孩子都會讓父母更加省心,怎樣才能讓孩子變成優秀的孩子呢?良好的品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品質,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這樣孩子才能更讓父母省心,少讓父母生氣。
對此小青推薦一套特別適合培養孩子好品質的兒童繪本《好孩子好品質》,這套書一共有12冊,包含的主題也非常豐富。關於孩子性格培養的故事有《我是自信的小孩》、《做最好的自己》、《我是能幹的小孩》、《我不怕困難》、《幼兒園裡我最棒》。
在培養孩子規則方面有《我有生活好習慣》、《我們都要守規則》。還有非常實用的《我愛交朋友》、《上小學,我不怕》、《我會保護我自己》。故事加音頻的設計,不僅讓這套繪本能看還能聽!
除此之外,隨書還附贈可以一個身高尺,可以隨時觀察孩子的身高問題。我很喜歡這套書的商家,他們很用心,書都是用箱子裝好的,保證的書的完好性。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祝士媛女士傾情推薦。
若是真的忍不住吼了孩子也要及時向孩子道歉,避免孩子對父母進行疏遠,但是道歉的同時也不能沒有原則,也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有這樣孩子才會一點一點的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我是小青媽媽母嬰培訓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