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醫學院:被吼的孩子大腦易受傷變形,這樣做比你吼叫更管用

2020-12-16 小青育兒世界

「這道題都講了1000遍了,你怎麼還不會!」

「就不能消停一會,少給我添點亂!」

這些場景是否有些似曾相識,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我們作為家長總是會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會動手打孩子,然而事後又後悔不已。

雖然我們很多父母都用盡了全部去「愛」孩子,但父母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愛正將孩子推向深淵。

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病專科醫院的精神病學副教授Martin A. Teicher的整個團隊在腦科學上的研究上花費了數十年,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長期受父母語言攻擊的孩子,在成年後大腦的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要比正常孩子多14%,而大腦的這個區域和語言、智商是有著很大關係的,也就是說長期吼罵孩子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和語言能力。

顳上回-紅色區域

長期的吼叫除了會帶來大腦上的損傷,更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性格內向,甚至抑鬱,而家長的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時,還容易影響孩子本身的情緒管理能力,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

那我們應該怎樣才能戒吼呢?

一、先控制情緒,再談論孩子的錯誤

很多時候孩子犯錯,家長都是一時脾氣上來了,所以才會對孩子又打又罵,但是事後仔細想想,就會感覺自己做的太過了,因此想要戒吼,家長首先要先把情緒控制好,等自己冷靜下來了,在和還討論孩子的錯誤,幫助孩子將錯誤改正。

因為人只有再冷靜下來的時候,才能理性分析,並用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二、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激勵往往要比打壓更有用,俗話說得好「好孩子都是誇出來」,沒見過哪個名人是被父母打罵出來的,所以家長要多和孩子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將負面的話語變成正面的引導,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尤其是在公共場合,家長也要給孩子足夠的面子,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懂得尊敬,在父母面前也會更加乖巧,心平氣和才是進行有效溝通的關鍵,這裡家長可以記一下這幾個小技巧:

1、將命令變成建議

例如想讓孩子現在寫作業,不要對他說「立刻、馬上給我寫作業去」,而是說「寶貝,我建議你先把作業寫完,在玩這樣就不用擔心明天寫不完作業而被老師訓了」。

2、將指責換成方法

例如這道題沒做對,不要對他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道題我都講過多少次了」,而是對他說「寶貝你看,這道題這樣做的話,是不是就對了」。

正確的溝通方式,教育的基礎,所以家長一定要多加學習。

怎樣教育孩子能夠減少孩子惹我們生氣的次數?

一、樹立家規

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矩的孩子,肯定會經常惹我們生氣,因此我們要從小就給孩子立下家規,不過在立每一項家規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立這個家規,並且全家人都要去遵守,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對孩子的將來才有幫助。

如果家長不知道給孩子立哪些家規合適,可以參考歐巴馬給孩子立的8條家規。

歐巴馬的女兒個個出色,離不開他立的8條「家規」,建議父母收藏

二、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管理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本身就容易生氣,若是這個時候孩子先哭鬧或者發脾氣,那麼我們的情緒也會被帶動,最後導致我們又給孩子一頓訓,因此家長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先教會孩子情緒管理,讓孩子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大幅減少我們發脾氣的可能。

對於孩子的情緒管理,小青推薦的這套《3-6歲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我家孩子從4歲開始,一直看到了幼兒園畢業,無論是對孩子的情緒管理,還是最後的性格培養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這套繪本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了孩子能夠理解的小故事,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性格,再通過繪本中主人公德影響,讓孩子學習,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這種方式要比家長瞎給孩子講有用得多。

三、培養孩子的好品質

優秀的孩子都會讓父母更加省心,怎樣才能讓孩子變成優秀的孩子呢?良好的品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品質,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這樣孩子才能更讓父母省心,少讓父母生氣。

對此小青推薦一套特別適合培養孩子好品質的兒童繪本《好孩子好品質》,這套書一共有12冊,包含的主題也非常豐富。關於孩子性格培養的故事有《我是自信的小孩》、《做最好的自己》、《我是能幹的小孩》、《我不怕困難》、《幼兒園裡我最棒》。

在培養孩子規則方面有《我有生活好習慣》、《我們都要守規則》。還有非常實用的《我愛交朋友》、《上小學,我不怕》、《我會保護我自己》。故事加音頻的設計,不僅讓這套繪本能看還能聽!

除此之外,隨書還附贈可以一個身高尺,可以隨時觀察孩子的身高問題。我很喜歡這套書的商家,他們很用心,書都是用箱子裝好的,保證的書的完好性。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祝士媛女士傾情推薦。

若是真的忍不住吼了孩子也要及時向孩子道歉,避免孩子對父母進行疏遠,但是道歉的同時也不能沒有原則,也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有這樣孩子才會一點一點的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我是小青媽媽母嬰培訓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

相關焦點

  • 孩子大吼大叫,父母對著吼叫,這樣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父母管教孩子的過程中,雙方情緒失控,儘管孩子相對於父母處於弱勢地位,但情緒混亂下,孩子也會對著父母大吼大叫,惡語相向。無效的管教模式倘若父母無法擺脫負面情緒,大腦中負責警戒、攻擊的神經將即刻做出反擊的指令,目的是保護自己:「對爸媽可以這樣沒禮貌嗎?」「你再講一遍試試看!」「你這是什麼態度!」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專家反對: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大腦
    平常不要養成隨意地吼罵孩子,這樣對孩子的影響比你想像的更為嚴重:1、大吼大叫會毀掉孩子的大腦: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大吼大叫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有攻擊性以及焦慮感,如果長期對一個孩子進行吼叫,對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傷害都很大,並且有可能造成後期無法彌補的心理陰影。
  •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受損」嚴重,背後原因警醒千萬中國家庭……
    作者:樓來源:小樓聊心理(ID:xiaolouxinli)01 孩子長期被吼大腦發育會「受損」上個周末,看了一檔真人秀節目《超級育兒師》,裡面有這樣一對母子。小男孩不到5歲,愛哭、愛發脾氣、蠻不講理。成年人一秒也無法忍受的吼叫聲,對年幼的孩子而言,是何等折磨? 哈佛大學醫學院馬丁泰徹博士發現,言語壓力會造成孩子大腦「損傷」。孩子大腦正在發育,尚未定型,他們對言語壓力調節能力比成年人差很遠。 媽媽大吼大叫,會讓孩子對當前的狀態產生壓力。
  • 當我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後,我的孩子變成了「吼叫」高手
    閨蜜各種說教無用之後,終於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大吼起來:「快點去上學」,結果孩子也對她吼叫:「就是不去上學」,兩個人像兩隻咆哮的獅子,對著對方大吼大叫……閨蜜事後說起來的時候又是懊惱又是內疚還很鬱悶,平時自己也是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呀,怎麼偶爾對孩子吼叫了一次,孩子就馬上學會對她吼叫了呢?」真是好的不學壞的學「,閨蜜感嘆。
  • 總是吼孩子,小心影響孩子智商!
    但是你知道嗎?吼孩子會改變孩子的大腦,讓他越來越笨。 通過掃描大腦發現,這些長期接收到家長謾罵、嘲弄或侮辱言論的人的大腦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增值達到14%。而顳葉顳上回區域就是和人的言語智商有關,遭受的言語暴力越多,這個區域的增加體積越大。 孩子長期生活在「吼叫」的環境下,智力、語言的發展都會受到阻礙。更嚴重的,可能還會引發抑鬱、孤僻、焦慮等精神疾病。
  • 父母的大吼大叫,會讓孩子更加叛逆,怎樣停止對孩子的吼叫?
    1、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會讓孩子更叛逆。父母衝孩子大吼大叫,雖然暫時管用。這是因為對於父母的大喊大叫,孩子出於害怕——害怕失去你的贊同或與你的關係,可能會馬上服從父母的要求。但是從長久來說,並不會讓孩子的行為有所改觀。
  • 孩子愛磨蹭,光靠吼叫有用嗎?學會這3招,比你吼100句都有用
    說起弟弟來,那他可真是太磨蹭了,別說是我爸爸媽媽了,就連我都會經常被他的磨蹭氣到,忍不住想對他進行威脅、吼叫。孩子磨蹭拖拉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小朋友們的優點是各不相同,但是要說缺點好像來來去去都是那幾樣,大多數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毛病。
  • 你吼孩子時,孩子聽到的是什麼?
    總提醒自己,他還是個孩子,要溫柔、耐心,我可以的,但往往一哭一鬧,脾氣的開關就失控了,只想用最快速、最有力的方式「鎮壓「他。媽媽的耐心就這樣被日復一日,雞毛蒜皮的小事一點點消耗掉,越來越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每天都要吼幾次」,因為「溫柔一點兒、輕聲一點根本不管用」。「不知不覺中,不知道怎麼就變成了這樣。
  • 家長經常大聲吼孩子,對他們性格造成的傷害,遠遠超過想像
    在我們周圍,許多父母總是愛吼孩子,但是每次吼完又後悔自己的行為,怕這樣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其實脾氣暴躁的父母,與遇事冷靜處理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有很大差別。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的未來也帶來不同的結果。根據調查研究,父母的大吼大叫,會讓孩子更富有攻擊性,心理更焦慮。
  • 哈佛醫學院博士:冥想,讓大腦重返17歲!
    哈佛醫學院博士Sara Lazar,在Ted演講上分享了她的研究成果:▲Sara Lazar,哈佛醫學院博士,跟很多瑜伽愛好者一樣,她也是因為一次運動傷害而開始接觸瑜伽。然後致力於研究瑜伽冥想對人類大腦活動和結構的改變。
  • 經常被爸媽吼的孩子,容易有這3個性格缺陷,父母應該早點知道
    夫婦信奉吼叫式教育,兒子卻越管越叛逆小劉媽媽最近對自家正處於叛逆期的兒子束手無策。根據小劉的敘述,她兒子打小就很淘氣,經常上躥下跳,稍微沒留意就會把自己弄到破皮甚至骨折。對此,一開始小劉夫婦還只是念叨幾句,後來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對於兒子一些行為便會呵斥,丈夫脾氣更爆,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也會吼孩子。
  • 費盡口舌孩子不行動,只有大吼大叫才管用?答案讓所有家長沉默了
    班主任於是對萱萱家訪,剛講完萱萱的一些課堂表現,萱萱媽媽就像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激動起來,對著旁邊的女兒一陣怒吼:「看你幹的好事!——跟你說過多少遍說話大聲點了,你怎麼老不長記性啊!」原來,萱萱的媽媽是個全職媽媽,一個人帶兩個孩子,所以壓力很大,一有不順心的地方就習慣對著孩子吼。
  • 媽媽半夜訓斥孩子,鄰居差點報警!經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會怎麼樣
    近日,看到這樣一則消息: 一位媽媽因為經常大聲吼罵孩子,引起了鄰居的不滿,在小區裡被貼紙條「警告」。 「吼孩子」這件事,90%以上的父母或多或少對孩子做過,吼叫在所難免,因為父母也不是聖人,若能及時改正自然是好。 可悲的是,有的家長總是說:「忍不住啊,有時候太氣了,不吼他不會聽話。」但家長是吼完後,後悔,下次又吼,又後悔,陷入了無效的死循環。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些傷害到成年後依然存在,看完你還吼嗎
    家人心生疑惑,經過心理測試,孩子竟然患上了輕度的抑鬱症。這個嚇壞了跳跳的爸爸媽媽,為什麼最可愛的年紀會有這樣的心理問題呢。經過多番了解,媽媽的吼叫竟然是罪魁禍首。作為父母,經常吼叫孩子對孩子的性格上會產生不良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力的程度是遠遠超出家長的控制範圍的,到成年後依然存在。
  • 總是大聲「吼」孩子,會影響孩子智力,嗓門高的家長別怪孩子笨了
    「吼叫」似乎已經變成了全世界父母教育孩子通用的方式。生氣是一種常見的情緒,人人都會有。當孩子某些事情超出了家長所能承受的底線,家長就會通過吼叫的方式,企圖掩蓋自己內心的「挫敗感」。但總是大聲的「吼」孩子,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大家知道嗎?
  • 心理學:總是控制不住吼叫孩子,吼完又後悔?對孩子傷害很大
    02父母吼叫的背後父母吼叫的背後有著一些深層次的原因。1.遺傳父母自己的父母在小時候吼他們,所以他們也學會了對自己的子女大聲吼叫,因為他們認為這很自然和正常。我今天又做錯了,又傷害了一次我的孩子!通過這樣的反省,找到自己發火的原因,就可以有下一步的行動方向。04不吵不鬧教孩子不吼叫,那我們應該怎樣更好的管教孩子呢?
  • 吼叫是最無用的教育手段,你能在育兒過程中做到不吼不叫麼?
    想想平日裡因她的不聽話而對她的大吼大叫,我無奈得搖搖頭。睡前聽了一本育兒書籍,羅娜·雷納的《不吼不叫》,很是應景,突然覺得書中說的吼叫的父母正是我了,如何改變這一切正是我所需要的。,更會使孩子自我否定的消極心理,甚至影響孩子以後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 不吼不叫,讓孩子在專注中,獲得「心流體驗」
    01吼叫讓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媽媽的吼叫,給女孩的心理造成了壓力,越記不住媽媽越吼,越吼女孩越記不住。很多家長不給孩子思考時間,不善於引導,不體會孩子的心理,用吼叫來威懾形成習慣,有時候孩子明明已經記住了,由於緊張背不出來。
  • 當孩子用哭鬧要挾你,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情緒調控能力是情緒智力的重要品質之一,這種能力能使孩子及時擺脫不良情緒,保持積極的心境。 如何更有效地引導孩子處理生氣、憤怒、害怕、自卑、受挫等情緒控制的問題,是現在父母需要特別學習的一門功課。
  •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