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叫是最無用的教育手段,你能在育兒過程中做到不吼不叫麼?

2020-12-16 遇見自己的小魚

此時家裡的「四腳吞金獸」已經睡著了,看著她熟睡的臉龐,我頓時覺得平靜起來,白天的吵吵鬧鬧都隨著寂靜的夜晚煙消雲散。想想平日裡因她的不聽話而對她的大吼大叫,我無奈得搖搖頭。

睡前聽了一本育兒書籍,羅娜·雷納的《不吼不叫》,很是應景,突然覺得書中說的吼叫的父母正是我了,如何改變這一切正是我所需要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吼叫」對孩子的影響

在日常和孩子的相處中,90%的家長都會不自覺地對孩子大聲吼叫,這不僅會造成親子關係惡化,更會使孩子自我否定的消極心理,甚至影響孩子以後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為什麼父母容易對孩子「吼叫」

作者把這些吼叫原因歸結為四種,一是自身的狀態。當一個人的壓力過大,睡眠不足,產生疲勞的時候,自然地就會產生焦躁,進而對孩子「吼叫」。想想那些白天工作,晚上還得餵奶的媽媽們,哪個不是憑著一口仙氣活著的,哪個有充足的睡眠來養精蓄銳的,當生理和心理達到極限的時候,情緒也就隨之爆發了。二是外部觸發器。簡單點說,就是一件事情的導火索,比如看到孩子磨蹭哼唧、看到孩子哭鬧,爸爸卻還在一旁打著遊戲、看到孩子不好好吃飯等,這些事情是不是在你情緒瀕臨崩潰的時候一點就著。三是不斷飆升的想法和情緒。當這些情緒無法及時疏導,就可能越想越氣,這些負面的情緒充斥著你的內心,進而發洩給了孩子。四是氣質。這裡所說的氣質是指性格特質。當孩子和父母氣質緯度相差較大時,也會出現矛盾衝突,進而引發吼叫。

怎樣減少吼叫呢?

首先你要記錄你吼叫的頻率,以及為何吼叫的原因。只有在你了解你自己的憤怒,知道是什麼真正惹你生氣,你才會有效的去管理它並且選擇合適的方法去表達自己,從而幫助你停止吼叫。

其次你要接納自己。情緒不得已發作以後,接受理解這件事,不要陷入深深地內疚和自責。

最後你要學會自我調整。這裡作者提出了兩個不吼不叫法則,一是ABCDE法則,即自問(先問自己為什麼生氣)、深呼吸、平靜自我、確定孩子的需求、父母的同理心(換位思考)。二是4C法則管教法,用以代替吼叫。4C法則包含溝通、選擇、結果和連接。和孩子享受親子時光,只有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重視,他才會更容易聽從你的要求。

圖片來源於網絡

面對孩子,我們也只是一個學生,要學會和孩子的相處,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更要學會對孩子的言傳身教。作為新手媽媽,我們確實還有不足,正是這些不足,讓我們找到了和孩子的相處之道。晚安,孩子。

相關焦點

  • 《不吼不叫》:學會這5種方法,你就會停止傷人傷己的吼叫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的相處中,都避免不了的發脾氣、大吼大叫。01 容易讓我們發脾氣的因素有哪些?想想張老師本來可以不通過大吼大叫的方式的,其實在這之前,孩子每天放學回家都會玩半個小時遊戲的,只是今天內部觸發器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種做法讓孩子覺得:是自己做錯了事,導致媽媽發那麼大的火。02吼叫怎樣影響孩子的?現在很多家長把吼叫作為教育孩子的便利手段之一。不用講道理,不用浪費時間,簡單粗暴。
  • 《不吼不叫》乾貨分享,讓你的家庭再無戰爭!
    《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乾貨分享,讓你的家庭再無戰爭!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本書,叫作《不吼不叫如何平靜的讓孩子與父母合作》。因為在生活中你經常會看到很多父母大吼大叫。也就是你感覺孩子的問題不好處理,其實這些問題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如果你能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那麼你也一定能管理好孩子,能給孩子很好的相處。這也是本書的作者的初衷:跟書的名字一樣,你要在不吼不叫的環境下,與孩子平靜的開展合作!
  • 當我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後,我的孩子變成了「吼叫」高手
    閨蜜各種說教無用之後,終於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大吼起來:「快點去上學」,結果孩子也對她吼叫:「就是不去上學」,兩個人像兩隻咆哮的獅子,對著對方大吼大叫……閨蜜事後說起來的時候又是懊惱又是內疚還很鬱悶,平時自己也是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呀,怎麼偶爾對孩子吼叫了一次,孩子就馬上學會對她吼叫了呢?」真是好的不學壞的學「,閨蜜感嘆。
  • 孩子大吼大叫,父母對著吼叫,這樣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父母管教孩子的過程中,雙方情緒失控,儘管孩子相對於父母處於弱勢地位,但情緒混亂下,孩子也會對著父母大吼大叫,惡語相向。責問、威脅、懲罰就是直覺式教養的手段,我們當父母的總認為這樣的方式就是管教,但只要好好想想這種反擊之後,孩子的情緒是否更加激烈,他們的對抗更加強烈,甚至會對父母動手。所以,父母管教的方法錯了,直接導致無法實施有效教養,最壞的結果是親情關係破裂。
  • 經常發脾氣的父母,往往容易養出性格缺陷的娃,如何不吼不叫教育
    其實,發脾氣是教育孩子的最無用的一種解決辦法,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案例朋友雅雅曾在孩子出生前信誓旦旦地說,她要做一名溫柔似水的媽媽,當娃犯錯時一定要耐心地教導,可是真正當媽後,當初的誓言都化成泡沫了,當孩子不好好吃飯、不按時入睡、不認真寫作業、起床磨磨唧唧時……,她都忍不住採用吼的方式。
  • 「吼叫教育」不可取:父母不講究方法,對孩子的將來有很大危害
    教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打一頓就能解決,那還要學校和老師做什麼,話糙理不糙,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會犯錯,家長的教育決定了孩子會往哪個方向發展,如果一味採取吼孩子,對他們造成的心理影響,最終會影響他們的成長。
  • 孩子愛磨蹭,光靠吼叫有用嗎?學會這3招,比你吼100句都有用
    一味的吼叫並不能解決孩子愛磨蹭的問題」棍棒下面出孝子「、」不吼不叫管教不了孩子「都是很多家長所信奉的教育孩子的一個」準則「,所以當孩子不聽話、犯錯了的時候,父母們最習慣採用的辦法就是給孩子一頓打罵、批評。
  • 共讀《不吼不叫》
    大家好,今天由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美國著名親子教育專家羅娜.雷納的《不吼不叫》。在講這本書之前呢,我想問小夥伴們一個問題,你們見過不會對孩子吼叫的父母嗎?你是不吼不叫的父母嗎?說句實話我是哪種有時候會控制不住自己會吼孩子的媽媽,還好我家有個不吼不叫的爸爸。你呢?
  • 不吼不叫,讓孩子在專注中,獲得「心流體驗」
    01吼叫讓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媽媽的吼叫,給女孩的心理造成了壓力,越記不住媽媽越吼,越吼女孩越記不住。很多家長不給孩子思考時間,不善於引導,不體會孩子的心理,用吼叫來威懾形成習慣,有時候孩子明明已經記住了,由於緊張背不出來。
  • 拒絕大吼大叫,正確的方法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吼叫孩子的危害1、吼叫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笨曾經網絡上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一個3歲左右的寶寶犯了錯誤,母親正在大聲的批評他,母親大聲的吼到:「你記住了嗎?以後長不長記性」?這個時候在寶寶的腦袋裡面,其實是一片混亂的他根本不明白為什麼母親要這樣吼自己,只是習慣性的知道自己錯了,其實他並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裡。長此以往只會讓孩子在對待事情的時候糊裡糊塗的,會盲目的跟隨父母的意思走。2、吼叫會讓孩子變的暴躁易怒孩子會在成長過程中首先和自己的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
  • 孩子犯錯你就大吼大叫?心理學家直言:不對,你應該裝作沒看見
    父母要操心的東西太多了,不僅要操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更要操心孩子的教育問題,這才是重中之重。現在不像過去,只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現在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之後,選擇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樣,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以後的影響肯定也不同。
  • 育兒手記|從大吼大叫到少吼少叫,我是這樣做的
    孩子不好好吃飯,大吼大叫;孩子不認真寫作業,大吼大叫;孩子一不小心打爛了東西,大吼大叫;孩子做事拖拉,大吼大叫……孩子總能有無數種方式惹得家長大吼大叫,怒火中燒。以前,這種場景基本上每天都會在家裡上演,和同學聊起教育孩子的話題時或者走到鄰居家的門口時,也能聽到這種雞飛狗跳般竭斯底裡的聲音。原來不止我們家如此,很多父母都是這樣。
  • 你愛孩子卻為什麼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3個錦囊破解「父母吼」
    相信很多家庭都在面對同樣的教育情況,可是家長又知不知道,對於孩子是不可以大吼大叫的,吼叫教育只會讓教育變得更加困難,而不是會讓孩子更加聽話服從自己。對孩子」吼叫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從哪幾個方面來看?1、孩子越來越喜歡發脾氣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不能用平和的態度去對待,第一時間就想著對孩子發火,大聲吼叫地威逼著孩子聽話,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也學習起來,他們會認為有事情可以用吼叫來解決
  • 不打不罵就讓孩子服?中科院碩士最牛育兒經,刷爆家長群!
    兩個小時後,檢查作業,才發現孩子只做了一點點,她跑到孩子面前,一把奪過孩子的手機,還吼了他幾句。 孩子被吼了,不僅沒有認識到錯誤,甚至還和她頂嘴。 氣得她直接把孩子作業扔了,還狠下心來打了他屁股幾下。 孩子一下就哭起來,還朝她聲嘶力竭:「你是一個壞媽媽」。
  • 費盡口舌孩子不行動,只有大吼大叫才管用?答案讓所有家長沉默了
    其實,孩子的膽小怯懦跟長期被吼有很大關係,希望她以後不要再這樣對待孩子。那些經常被吼的孩子,很多會缺乏自信,性格膽小。而且有些孩子經常被父母吼叫之後,也會不自覺的模仿父母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後凡是遇到問題,也習慣用吼叫來解決。
  • 哈佛醫學院:被吼的孩子大腦易受傷變形,這樣做比你吼叫更管用
    「這道題都講了1000遍了,你怎麼還不會!」「就不能消停一會,少給我添點亂!」這些場景是否有些似曾相識,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我們作為家長總是會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會動手打孩子,然而事後又後悔不已。
  • 被5歲Max吼!隋棠理智線秒斷大罵:不喜歡你這樣吼我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隋棠婚後生下來3個孩子Max、Lucy跟Olie,為了讓孩子接近大自然,暫時移居南臺灣恆春,對育兒方式有獨特想法。向來給人滿分媽媽形象的她,卻因為老大Max一句吼叫,瞬間理智線斷裂,也對著Max大聲吼了回去,事後冷靜下來讓她相當自責。隋棠3日晚間在臉書發文,透露哄了孩子們上床睡覺後,老大Max睡一睡發現房內的空氣清淨機一直發出「轟轟」的噪音,似乎不滿睡眠被影響,氣得大吼:「媽媽!」希望媽媽能進來幫忙關掉,但她因為累了一天,又被兒子這樣大吼,瞬間也失去耐心。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些傷害到成年後依然存在,看完你還吼嗎
    五歲的孩子最是好動,愛探索的時候,跳跳這個孩子經常在家裡折騰,一會翻翻書架一會開開玩具箱,媽媽收拾的速度永遠追趕不上他弄亂的節奏。無奈的媽媽,只要一看到兒子要翻箱倒櫃,便急忙大吼大叫:「你這個壞小孩!」時間一長,竟然有了效果,兒子再也不敢到處翻東西了,變成了一個「安靜」的寶寶。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專家反對: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大腦
    3、大吼大叫會讓孩子性格變得古怪有些孩子長期被家長吼,心情就會陰晴不定。因為你不知道家長在什麼時候會吼你,以後在與人的交往中也會畏畏縮縮,甚至出現一些隔閡,無法進行有效溝通。孩子出社會最重要的就是與人溝通,經常受到吼叫的孩子,性格不好,可能對一些看不順眼的事情就開始發脾氣,對於不喜歡的人會大吼大叫,很難和別人相處得好。作為父母的我們,都希望子女能夠成才,做個最社會有用的人,那麼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意方式。
  • 「吼媽」式的陪伴,請別傷孩子太深
    有一天,正在炒菜的她叫孩子幫忙端一下菜,不知道怎麼的,沒拿穩全摔了,撒了一地。她立馬怒不可遏的吼了一句「你這個小孩怎麼回事啊,這麼小的事都做不好,以後還能幹什麼」。孩子很委屈地哭著說:「求你別吼我了,我不喜歡這麼兇的媽媽」,孩子的話像針一樣刺痛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