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古城憶四門
羅明朗
殘存在上埠口12號和14號之間的安陸古城西門月城城牆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古城安陸的故事浩如煙海,筆者雖年屆耄耋,所知也僅是滄海一粟,今說說我記憶中的安陸古城四門,以期拋磚引玉,共同回憶復原安陸古城樣貌,以慰見者之懷,給未見者存錄。
安陸西門城門洞 圖片摘自新華裔的微信公眾號
上世紀40年代,雄偉的安陸古城巍然屹立於荊楚大地,我曾爬上城牆遠眺過城外茫茫沃野,俯看過城內參差屋宇,更多則是在高大寬厚的城門洞中,極有興趣地聽那往來人語、小車吱呀、驢馬踢踏的各種回聲。
羅明朗(中)2002年與同學合影 本文由吳海波、易家鏡先生推薦
曾問過老輩人安陸城垣建於何時,據傳為唐朝開國大將尉遲公所建。現時覺得所謂由尉遲公建築似有託名之嫌,但她定會在詩仙李白來安州(安陸)之前巳建成。
殘存在府河正街的民居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近年安陸城區規模不斷擴展,若未發現有第二座城牆遺址,則我所見過的城垣,走過的門洞,應是當年李白在安陸十年多次進出過的城池,她已逾千年,彌足珍貴。
殘存在上埠口12號和14號之間的安陸古城西門月城城牆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可惜時光流轉,滄海桑田,日炮轟炸,今人拆毀,如今安陸古城牆已不復存在,僅原西門洞附近有一點殘跡罷了。
過去的醬園街,現在變成了瓦罐攤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原安陸城東南西北各有城門,其東門和西門,南門和北門之間的連線大致交會於原東十字街口,於是人們習慣以東十字街口為界把安陸城區劃為四個區域,稱為東門,西門,南門,北門。正如一個手掌其手指有長短之差,四門景況差異較大,有民謠把這種景況描述為「西門瀟瀟灑灑,北門錦上添花,南門不說也罷,東門一對簡黃蠟」。
通往西門的中山街青石路 圖片摘自新華裔的微信公眾號
西門
安陸西門老民居 圖片摘自新華裔的微信公眾號
自東十字街往西,稱為西門,西門最為繁華,雖與其它各門仍風月同天,但路面有別於城中其它地方,三條光滑如玉的青石條徑直通向前方,給人以與眾不同之感。道兩邊店鋪鱗次櫛比,集中了安陸有名的商鋪張吉祥,美裕祥,趙美裕,萬復興等,油鹽醬醋,糕餅點心,匹頭百貨,文具紙張等生活用品應有盡有,可把此段街道戲稱為安陸的王府井大街。
上玉石街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西門包括有西門河街。走出有著頗為氣派城樓的西門,不遠處就橫亙著南北相通的河街,河街順河而建近河開市,充分利用當年主要交通方式的水運之便,匯集著本地山貨土產,外地工業百貨,成為安陸物資集散中心。街上商店林立,商賈如梭,交易活躍,生意興隆。
被填平的原城關衛生院旁的雙眼老井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河街南端有一榨坊,進行古法榨油,房梁上懸掛一根長約一丈、粗近一尺的光溜樹幹,兩師傅拽著後移,然後哎呀一聲發力向北砸向榨機,香油就汩汩流出,濃香四溢,沁人心脾。一日一打蓮花落的乞丐站在門前唱道:「柏樹杆子鐵包頭,哎呀一聲鬼神愁,到了臘月把帳算,東欠芝麻西欠油」,估計是主家不大方,乞丐沒有得到應有的打發,故意說唱戲弄,主家也不好發作,哭笑不得。
府河正街24號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緊挨碼頭建有吊腳樓,開設著茶館酒樓,樓下泊有百舸,頗有杜牧「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意境。河岸不遠處,還能見到兩個黃鸝鳴於翠柳之間,如詩如畫。
殘存在河濱上埠口的民居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由於商業繁榮,財源荗盛,加之人們熱心,每逢節日西門人都慷慨承辦活動,如春節的懸臺故事巡遊四門,端午龍船競賽於大河,中元節扎制故事人物的紙馬於長街等,行為瀟灑,受人羨慕。
龍頭寺23號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北門
安陸北門月城 圖片摘自新華裔的微信公眾號
自東十字街北行,經三義殿、二眼井、孫家柴火場,還未上坡到北正街,就會聽到叮叮噹噹的聲音,原來是街頭幾家鐵匠鋪在火花四濺地鍛打著農具器物。大街店鋪不密,但有資本頗豐的劉家酒坊和因醫術高明名聲日隆的塗春和藥鋪等。
北門河街口的鐘表店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走出城門向東順坡而下建有街市,受地理所限街道不長,門面有限,但店鋪緊密。在街尾較空闊處設有柴火場和牲畜交易場。
曾經店鋪緊密的北門河街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河街北邊雖有小河,由於河上修有兩對龍頭石橋,稱作雙龍橋,使城鄉互相通達,便利了城鄉物資溝通,生意比較興旺。
北門護國橋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美中不足地是,由於水利不良,每到汛期常把街道地勢較低的半條街淹水,對人們安全、生意活動造成不便和損失。
北門河街後面的小河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上世紀50年代前,安陸生態環境良好,野生動物甚多,常常光顧北門。河街上段製作皮蛋鹽蛋的胡家,後門臨河,河岸陡峭,不知何物竟能把他家蛋品偷到對岸地中。城裡則多次有豺狗夜半闖入竹床陣中,擾人夏日清夢被群起而驅趕。我還親眼見到,有一小麂子誤入人家後,斷送了可憐性命,被剝皮烹食。
北門通往城裡的坡道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北門人善動腦子,他們根據當年農耕經濟的需求,亦工亦商靈活經營,面問廣大城鄉做生意,過上比較富裕滋潤的生活。
住在北門河街的兩位老人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北門人還比較團結,能齊心協力辦事。舞龍是個需要眾人高度配合協調一致的活動,北門人舞龍配合默契技術高超,在鏗鏘的鑼鼓聲中,上下騰飛真是活靈活現,無人不叫好。每至節日環舞四門,為喜慶活動錦上添花,增色不少。
位於北門儒學路的湖北省安陸第一中學 圖片選自新華裔微信公眾號
南門
是安陸城最為安靜的城區,除了侯家鐘錶店外似無其它店鋪,人們各自平靜地安排著自己的生活,哪怕默默無聞,我自超然。城門外僅有寥寥數戶人家,未能成街。使得南門顯得一片寧靜。
正在清淤治理的南門海子河 水易居攝 於2020年12月13日
南門唯一使我有較深印象的事,是剛解放時,為防國民黨飛機騷擾,在城門上方架有一挺高射機槍,由於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無力派飛機來搗蛋,高射機槍未能派上用場。
武大110周年校慶同學照,右為本文作者 圖片由吳海波先生聯繫提供
東門
現在不滿70歲的人恐怕不知簡黃蠟為何物。簡黃蠟是蠟燭系列中等級最低的一種蠟,其大小粗細如成人小手指,在有關禮儀活動中聊作應景之用,不能登大雅之堂。因價低多為貧窮人家購買使用。用簡黃蠟比喻東門的景況雖然形象確切,但也暗喻著東門有欠大氣。
建在古城東門城牆上的東城二巷城上老屋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東門主街雖也處城區中軸線上,卻沒有一家頗具規模和實力的店鋪,皆為小本經營者,如縫衣織襪、剃頭理髮、熟食茶館、磨坊豆腐坊等。城門外也只有十餘戶稀疏人家,不能成街。雖有土公路相伴,汽車少有並系過路者,使東門難得公路交通之利。東門因實力不濟,對城中活動心有餘而力不及。
西門的老房子 呂明山攝 於2021年2月15日
東門唯能引人關注者,有普愛醫院、福音堂和進文小學。可惜它們都是洋人所辦,非本土資源。
位於東門的普愛醫院 圖片選自新華裔微信公眾號
東門荒蕪之地於全城為最多最廣,我能呼其名的有校場、忠烈祠、火神廟。天有好生之德,荒地常生度人之物。少時家貧曾隨家人到這些荒地挑過野菜充飢,割過茅草助炊。
中山街轉角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近城門居有董如松老先生,董先生身為進文小學校長,在當年是很有身份的人物。董校長有名士之風,喜酒,無門戶之見,與街頭炸油條的張師傅(人稱張迷氣)結為酒友。據稱張有酒路子,海量。我常見董先生與張歡飲後,在街上踏著秧歌舞步、晃晃悠悠歸家而去。
原進文小學校長董如松先生 圖片由董如松的孫子董磊提供
(本文由吳海波、易家鏡先生推薦,下面友情連結了王家永先生的英雄之城——古城守城保衛戰連載和王新華的兩篇關於古城的美文,非常值得一讀)
中山街三條石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上玉石街18號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上埠口53號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府河正街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府河正街36號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上玉石街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龍頭寺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龍頭寺與上埠口十字路口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上埠口14號,左邊為西門月城城牆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中山街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中山街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中山街145號 水易居攝 於2021年2月15日
廣告:
賞石商店
老水帶貨:如圖。沙漠之舟。太湖石。長23釐米,高15釐米,厚7釐米。石質堅硬,造型逼真,厚重而不失靈秀,雖靜而動感十足。石座為安陸名家日月山人作品。
往期回顧:
1、千年古城安陸那條亙長的老街
2、英雄之城——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一)
3、英雄之城——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二)
4、英雄之城 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三)兵臨城下
5、英雄之城 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四)試探攻城
6、英雄之城 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五)全面攻城
7、英雄之城 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六)重點進攻
8、英雄之城 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七)夜襲馬營
9、英雄之城 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八)緩兵之計
10、英雄之城 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九)雪中送炭
11、英雄之城 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十)秘密工程
12、英雄之城 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十一)壘築土山、騙賺城門
13、英雄之城 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十二)反攻、譁變
14、英雄之城 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十三)撤圍北遁
15、英雄之城 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十四) 援軍雲集
16、英雄之城 九百年前發生在安陸的那場曠古之戰(十五) 成功奧秘
17、國旗掛滿付家巷
18、從來燻門至拱辰門,古城安陸那條亙古的南北大街
安陸水易居 易千元 出品
更多易千元、易億元文章,長按二維碼關注
謝謝關注、閱讀、留言、讚賞、批評、轉發
【關於作者】
羅明朗,安陸城關人,196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高級工程師,現居住武漢市。
水易居(易千元)
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平生與筆墨打交道,隨遇而安,知足常樂。期待成為您的朋友,期待您的鼓勵、讚賞和批評。
微信:syj620325;QQ:33583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