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有必要花更多的精力學英語嗎?是否影響母語學習

2020-12-14 冰凍課堂

小學階段多花點時間學英語,多積累點英語單詞詞彙,到初中學習就比較輕鬆。在加強母語學習的情況下,這個完全不會影響母語學習。

小學階段學習科目少,就語數外三科,時間比較充足,可以多花點時間學英語,把英語的基礎打好。到了初中科目多,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在學習英譯這科上時間就沒有那麼充足了。英語這科有大量單詞、語法、詞組、句子要背,小學階段能掌握的知識就一定要掌握到,不然初中學起來很吃力。

記得我看到頭條上一個朋友說,她在小學階段加強孩子的英語學習,到了小學畢業,已基本上把初中三年的英語詞彙量都掌握了。在初中三年時間裡,她家孩子學英語很輕鬆,基本考滿分。這個家長的做法值得借鑑。

在加強母語學習的情況下,有條件一定要加強英語學習。多花點時間在英語這科,而且這科要想學好,必須日積月累。

相關焦點

  • 小學英語應該取消嗎?母語都沒學好,學習英語真的有必要嗎?
    最典型的就是學習英語,隨著時代的發展,掌握英語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英語作為學科出現在學習中,就註定了家長和孩子都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學習。畢竟英語不是母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肯定是有一些困難的,為了讓孩子從小就受英語環境的影響,家長們更是「下血本」讓孩子上「雙語幼兒園」,就是為了讓漢語和英語的學習齊頭並進,孩子一樣也不落下。
  • 英語零基礎,學完了新概念一二,有必要繼續學習新概念三四嗎?
    有同學問:「英語零基礎,學完了新概念一二,有必要繼續學習新概念三四嗎?」你這樣學,打算學到猴年馬月?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選擇新概念?很多認為自己是「英語零基礎者」,在重拾英語的時候,大多比較盲目,沒有方向,匆忙上路。
  • 讓孩子從小學起英語?孩子是否存在學習外語的關鍵期?
    但是這些做法能讓孩子的英語水平接近漢語水平?孩子是否存在學習外語的關鍵期?有沒有科學依據呢?一,兒童是如何學會一門語言的?而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語言學家克拉把學習和習得兩詞的概念進行了解釋和區分,習得就是人在環境的薰陶下,耳濡目染的掌握了某種技能,而學習則是需要人意識參與學習。例如我們平常所說母語,孩子母語的過程中,孩子就算沒有意識參與也能掌握,而孩子在小學時候接觸到的英語。
  • 學齡前英語學習,有必要費那麼大勁兒嗎?
    很多學前媽媽開始雞娃都是從英語開始的。據說北京海澱的媽媽90%都是如此。很多家長對英語的重視和膜拜程度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我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也受此影響,拋棄了語文和數學,all in 英語,泡在各種英語學習論壇和公眾號,看別人怎麼雞娃英語。還買了很多參考書、學習書,總之,沉迷英語啟蒙不可自拔。
  • 英語學習越早越好嗎?這些科學研究結果或許會有用
    一方面,機構的助推、其他家長的勸說,都使得家長更傾向於早學,但這是否有科學依據,英語學習是否與年齡有關?另一方面,家長又會感到困惑,因為當年自己也學了多年英語,可照樣是「啞巴英語」,成年後根本毫無用處,既然以後沒用有必要花這麼大精力學習嗎?
  • 超前負面清單,英語1、2年級訓練入列,學英語從娃娃抓起有必要嗎
    負面清單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學6門學科中存在的具體的超標超前行為。其中英語學科存在一二年級書寫訓練的超前行為。眾所周知我國現階段義務教育大綱規定小學三年級開設英語學科教育。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對英語有持續學習的興趣,能進行簡單的溫侯,能看懂簡單的故事,能寫出簡單的句子。
  • 學習英語佔學生學習時間的一半,把英語當作比母語還重要,沒必要
    此外,招工需要考核英語,工作職稱評定也需要考核英語,而工作以後直到退休,多數人可能沒看過一篇英文原著資料。國內從小學就開始學英語,在幾年前一些地方的小升初考試中,數學佔100分,語文100分,英語50分,英語的地位僅次於語文數學。進入初中和高中,學生們用了很大的精力去學習英語,背單詞,記語法,練聽力,不誇張地說,英語佔用了學生們1/2甚至更多的學習時間。
  • 小學生「我愛祖國」走紅,為了廢除小學「英語」,真是煞費苦心
    如今,國家和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小學教育,很多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能夠掌握更多的技能,都會為孩子報名參加各種興趣班。其中就包括「英語」,而「英語」教學在社會上一直爭議不斷。 很多人都非常支持廢除「英語」教學,特別是小學階段,不應該給孩子那麼多的課業負擔。
  • 第11問:英語是母語、第二語言,還是外語?
    ,一味地跟英美的同齡孩子比英文水平是沒必要的。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英語作為外語)是專業化的英語老師必須了解的概念,與它區別的是英語作為母語(English as the First Language)和英語作為第二語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當 我們選擇英語教材時,我們會問,這是EFL的教材嗎?
  • 教育微評之語文學習、英語學習和翻譯(外兩篇)
    先前是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不知從何時開始英語學習已提前到小學三年級甚至小學一年級更為甚者到幼兒園(或許一些發達的地方一直這樣吧?)以至於那麼小年齡的孩子會說英語字母、一些英語單詞甚至一些英語句子而使得其家長甚至連小孩本身富有成就感甚至優越感,這豈不與上幼兒園的孩子會背些諸如「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那麼小的孩子有必要談生死鬼神嗎?實在難以理解和認同——的詩篇一樣。可是,這一點在我們人生長河裡是否顯得微不足道呢?!
  • 孩子的英語學習你規划過嗎?注意好這5個階段,成就中英雙語精英
    所以,對於現在我們自己的孩子,作為家長的我們,就要給他/她有一個科學合理地規劃,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任何成功肯定有其方法,任何失敗必有其疏忽。屏幕前的你,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有過規劃嗎?如果沒有,那就請花5分鐘時間,瀏覽下面的5個科學規劃階段,讓孩子的英語學習之路插上騰飛的翅膀,成就雙語學習的精英。
  • 小學英語到底應不應該取消?網友質疑母語還沒學好,就想學外語?
    雙語幼兒園主要就是漢語與英語方式授課,所以針對於「漫天要價」的雙語幼兒園,也有很多人開始質疑要不要學英語。網友質疑母語還沒學好,就想學外語?一時間網絡上也掀起了一番「討伐」雙語幼兒園的言論,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小孩子連自己的母語都沒有學明白,就像去學習外語,這不是一種諷刺嗎?
  • 學英語就像學說話,iEnglish類母語學習解決中國孩子英語學習痛點
    提到英語學習,不少家長都忍不住眉頭緊皺:錢沒少花,培訓班沒少報,但孩子的學習效果卻始終不盡人意。家長愁,學生更愁:永無止境的單詞抄寫、語法練習和範文背誦,每天花大量時間「耗」在英語上卻不見成效,學習熱情被日漸消磨,對英語的興趣也不斷被侵蝕……當「最捨得」的家長和「最勤奮」的學生在「最易學」的語言上折戟,不得不讓人開始反思:難道我們做出的努力都是無用功嗎?中國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先生就曾感嘆:「教單詞、講述句型結構,是中國英語教育30年來一直在走的彎路。」
  • 強烈建議取消小學英語,語文數學難度增大,時間不夠用
    小學開設英語課,究竟有必要嗎? 現在全國的小學,包括農村,都開設有英語課,只不過在起始年級上有所區別。有些地區,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設立英語課。有些地區,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設立英語課。
  • 外教vs.母語環境教學,哪個能讓孩子聽懂英語?
    那麼,教學效果是否和價格成正比呢?答案是否定的。沒有最完美的教學方式,只有最合適的教學方式。外教一對一固然高端大氣,但並不適合每個孩子。人人都知道要想學好英語,最好能有「語言環境」。家長們往往把外教一對一等同於語言環境,這是大錯而特錯的。
  • 幼兒園孩子真有必要學英語嗎?父母要了解:幼兒學英語這6個問題
    文/笑笑老師目前在國內,人們對英語教育越來越重視。在現在,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所以很多家長為了使孩子不被社會所淘汰,將來在社會上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對孩子的英語學習也是越來越重視,同時孩子學習英語的年齡也越來越小。
  • 大思英語創造英語母語環境,讓孩子一聽就懂
    大思英語是為4-12歲兒童設計的線上英語聽力啟蒙訓練項目。有人說:大思英語是一家培養天才的機構,堅持用大思英語訓練幾年,小學沒畢業的孩子就能看懂英語原版電影。之所以有如此良好的學習成果,與大思英語母語式的訓練方法是分不開的。
  • 人大代表建議:加強母語保護,英語地位是否會下降
    同時增強高考、中考中語文分數比重,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地位。為何國家突然如此重視母語的工作?而與高考息息相關的語文、英語又將面臨什麼?加強母語教育突出母語優勢地位 ,增強語文中考、高考地位意味著要麼提高語文的分值要麼降低其它科目的分值。我們知道目前語文、數學、英語並駕齊驅,做為三大主科分值一樣。由於接軌世界的需求和發展科學的需要,語文的地位不如英語和數學。數學相對英語難度較大,趣味性低一些,因此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怪現象,英語幾乎成為所有家長最重視的學科。
  • 九年義務教育學英語,大部分人無法掌握英語,英語還有必要學嗎?
    最近幾年,很多人都在表達一種觀點,就是說,9年義務教育我們學英語,到頭來能掌握英語這門語言的人卻是極少數,花了那麼多的精力學英語,最後卻收穫寥寥,是不是這英語就不用學了呢?因為從付出時間的角度上講得不償失,學習英語的效果實在是太差強人意了。書到用時方恨少。
  • 小學英語要怎麼學?英語高效學習的方法 後悔今天才看到
    小學英語要怎麼學?別的不說,英語這門學科,家長的正確引導必不可少。今天現代青少兒英語小編也想和大家專門聊聊,英語學習和其他學科的最大不同——家庭環境的影響。很多父母感慨:在國內缺乏「英語母語環境」、缺少「一起學英語、說英語的同學老師」、孩子學不會、學不好,或者根本不願意學。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更應該從一開始就堵住缺口,做孩子的伴學、同學,讓自己的學習勁頭、學習力,直接影響並作用孩子的英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