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語文古詩詞鑑賞10大規律

2020-12-16 高考網

  古詩詞鑑賞是高考語文的必備考點,對於那些摸不到規律的童鞋有福嘍,下面這10大規律,希望對同學們能夠有所幫助!

  一、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鍊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

  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徵;「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

  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像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係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於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可見,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二、掌握古詩詞基本知識

  詩歌分為古體詩(又稱「古風」)、今體詩(又稱「格律詩」)。

  古體詩:包括「今體詩」出現以前的除「楚辭」以外的所有詩作,也包括「今體詩」出現以後的除「今體詩」以外的所有詩作。「歌、行、吟」分別是古體詩的一種體裁。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

  今體詩:分為律詩、絕句。律詩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聯(一、二句)、頷聯(三、四句)、頸聯(五、六句)、尾聯(七、八句),頷聯、頸聯必須對仗。絕句每首四句,有五絕(五字)、七絕(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

  詞:是今體詩之後產生於盛唐,流行於中唐,發展於晚唐與五代,成就於宋代的一種新詩體。詞又稱長短句(句子字數不等、長短不一)、詩餘(由詩歌發展而來)。根據詞的長短,詞又分單調(也叫小令,一般認為58字以內)、中調(一般分上下闕,58-96字)、長調(96字以上,三闕以上)。詞有詞牌,詞牌嚴格律定了每首詞的格律和音韻。

  曲:即散曲,分為「小令」、「套數」。是宋金時期逐漸形成的一種新詩體。曲與詞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詞規定的字數中增加襯字,從而增加語言的生動性,更自由靈活地表達思想與情感。

  三、把握不同的詩作題材

  就詩作題材內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詠物(言志)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徵戰)詩等等。

  寫景詩:學生在高中階段大體接觸過,毋須多說。

  詠懷詩:敘事抒懷,通過具體的事件的敘寫來抒寫胸臆,抒寫個人的恨別、懷遠、思鄉、離愁、感時等情懷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詠史詩: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誦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淵明、劉禹錫、杜牧等都是詠史詩的作者。

  詠物詩:主要特點是託物言志。這類古詩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義的意象。如桃花象徵美人、牡丹寄寓富貴、楊花有飄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內蘊。

  山水田園詩:寫田園生活和山水風景,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山,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主要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等。

  邊塞詩: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還有一系列與邊塞有關的東西形成於盛唐,最高成就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

  四、分清各種風格流派

  「風格」是指詩人在選擇題材、塑造形象以及語言運用等方面形成的創作特色。如陶淵明的詩恬淡平和,王維的詩詩中有畫,李白的詩豪放飄逸,杜甫的詩沉鬱頓挫。

  流派主要指詩歌的流派和詞的流派。

  1.詩歌流派:現實主義、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提倡客觀地觀察現實生活,精確細膩地描寫現實,真實地表現典型環境的典型人物。源頭:《詩經》;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陸遊等。

  浪漫主義:善於抒發對理想的熱烈追求,用熱情奔放的語言、奇特的想像和誇張手法、神話故事來塑造形象。源頭:《楚辭》;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賀、龔自珍等。

  2.詞的流派:

  豪放派、婉約派豪放派:氣勢磅礴,格調高昂,意境雄渾,感情激蕩。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

  婉約派:筆調柔和,感情細膩,委婉纏綿,韻味深遠。代表人物:劉永、姜夔、秦觀、李清照。

  五、注意分析各種表達技巧

  選材方面的虛實結合(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實客觀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觀之景;虛景是詩人通過感覺、聯想或想像而虛擬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虛實結合往往是古詩詞意境的基本方法。

  選材方面的反襯:古詩詞表達技巧中的反襯是相對「正襯」而言的一種表達技巧。在作品中為了使對某事物的描寫更清楚、突出,而採用相反的、相對立的事物從旁陪補的方法。它與「對比」不同,對比的兩個事物間的關係是並列的,結果是突出對比雙方;反襯卻可以明顯地分出襯託的事物和被襯託的事物,突出被襯託的一方。

  內容方面的動靜結合:有時可理解為「以動襯靜」,「動靜相對」。

  結構方面的伏筆與照應:詩作者在讀者不經意處的暗示交代,使詩歌結構嚴謹,首尾呼應,文題呼應。

  結構方面的對比:對比是指在作品中把兩個相互對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兩方面並舉出來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於突出形象特徵,揭示形象意義,對於主題的表達也易產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託物言志、借古諷今、借古抒懷、意在言外,等等。

  六、注意品味各種語言風格

  古詩詞中對詞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內涵的深入解說,因此了解各種不同的語言風格很重要。古詩詞語言風格一般有莊重、嚴肅與詼諧、風趣;形象、生動與質樸;簡練與縝密;含蓄與明了;犀利與平和;細膩、委婉與豪爽、熱烈。對語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詩歌鑑賞力的高低。

  要在意境中品味詞、句:詩中的詞、句處在統一意境中,只有在詩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憶舍弟》的總體意境,就能正確理解「月是故鄉明」———因思鄉念故鄉而備覺故鄉的月更明。

  要把握特殊語法現象:為了合乎作詩詞的規則,所以往往有變式句存在。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詩詞中詞類活用現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等等。

  七、注意明辨各種修辭手法

  古詩詞中作者常常會運用各種不同的修辭手法,使表情達意豐富形象。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寫同一事物還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斷」。

  通感: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如林逋的「暗香浮動月黃昏」,用視覺「暗」寫嗅覺「香」、突出梅香的特點。

  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門」代「權貴豪門之家」。

  互文:在連貫性話語中,將本應含在一起的詞語,分別安排在上下兩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馬客在船」,實際是說:「主人下馬在船,客人下馬在船」。

  設問: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誇張:如辛棄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古詩詞常用的修辭還有擬人、反問、反覆等,都要求我們去注意。

  八、注意關注詩歌題目

  詩歌的題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線索。

  如試題為「約客」,作者約人,對方遲遲沒有來,環境上「家家雨,處處蛙」的渲染,約了客人,怎麼不來?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慮。

  九、注意明察考題暗示

  古詩鑑賞題後,往往會有一些注釋,填表式題目中已有內容實際上就是例題。

  十、注意運用聯想、想像

  詩歌鑑賞是一種再創造。再創造的主要方式是聯想、想像。

  如王駕的《雨晴》,作者沒有描寫鄰家院子景色,但寫了「蜂蝶紛紛過牆去」這一實景。如果考生緊緊依傍這一詩句,透過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霧,會聯想到鄰家春色美不勝收,如此景致,連路人都會駐足觀望,更何況是喜花的蜂蝶呢!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願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黃鶴樓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黃鶴樓,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衡中班主任直言:初中語文必考古詩詞鑑賞,列印練習,考試少丟分
    衡中班主任直言:初中語文必考古詩詞鑑賞,列印練習,考試少丟分語文是初中階段三大主科最為重要的科目。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語文考試中很多題型都增加了難度和分值,其中考得最多的就是古詩詞這類知識點了,不僅提升了難度,並且還越考越多。
  • 新版語文古詩詞增加87%,大語文時代到來,如何讓孩子跟上步伐?
    新版語文古詩詞增加87%,大語文時代到來,如何讓孩子跟上步伐?從2019年9月開始,全國統一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小學一年級課本首次加入古詩,六個年級共有古詩文128篇,約佔課文總數30%。與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達87%。
  • 34首古詩詞「鑑賞」分類匯總!全是重點,掌握它,期末考試穩提升
    無論是在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古詩詞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大大小小考試中的必考題。進入初中後,關於古詩詞的考題也開始多樣化,除了必考的古詩詞默寫外,古詩詞鑑賞也會常常考到。並且分值佔比很大,考試難度也很高,如果同學們掌握不了古詩詞鑑賞的一些答題訣竅,是很難學好這門學科的。「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學習過程中就要從方法上去提升,不管是學習習慣,還是學習方式,都要學會從基礎上去打牢。
  • 高考語文備考:古詩詞鑑賞的兩大模塊,這些小技巧能解決大問題!
    在高考語文古詩詞模塊複習的過程中,你是否認為提高這一塊的分數是「難於上青天?」由於我們和古人思維方式、表達習慣都存在諸多差異,許多考生答題時無從下手。而詩詞鑑賞作為高考語文的必考題,所佔分值每年都在上升,這不少考生感到極大地心理壓力。
  • 「衝關大語文」古詩詞鑑賞——約客「南宋」趙師秀
    衝關品鑑賞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詩歌前兩句寫景,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江南夏雨圖。衝關趣味多古詩詞裡的梅雨季節,原來還可以這麼美古時梅雨稱為黃梅雨,漢代就已有記錄黃梅雨的諺語;晉代更是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的記載;而到了唐宋時期,一些美麗的詩句,便更好的記載了梅雨季節。
  • 高中語文:古詩詞「理解性」默寫填空,列印掌握好,考試一分不扣
    高中語文:古詩詞「理解性」默寫填空,列印掌握好,考試一分不扣古詩詞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所以就被作為了學習和考試的重點內容,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如此。在小學階段的內容是最簡單的,雖然初高中的的難度要相對大一些,但是相對於其他科目或者是其他的題目來說的話,古詩詞的考試內容卻還是最容易的。所以拿到這類的分值,要比你辛苦去解答一道幾何壓軸題要相對容易很多,但是要拿到這些分值的前提就是要將所學的古詩詞都全部背下來,因為考試的常考題型也就是默寫填空。只要將古詩詞都記下來了,考試也就穩拿高分了。
  • 高中語文:詩詞鑑賞 6 大終極解題技巧,衝刺2021高考!
    高中語文第二道大題是詩歌鑑賞和默寫,這道題有很強的技巧性。細心的同學就會發現詩歌鑑賞的答案往往有一一些模式,如果大家能在做題的基礎上將這些答案模式總結出來,以後在考試的時候,根據這些模式來回答題目,那麼就八九不離十了。例如題目問詩歌採用了什麼樣的手法來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
  • 語文老師直言:100個古詩詞常識,務必給孩子列印一份!
    語文老師直言:100個古詩詞常識,務必給孩子列印一份!近些年來,隨著中小學教育的改革,語文這門學科的內容和考試方面已經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尤其是特別注重國學文化方面的知識,並且所佔據的分值比例並不低,如果不把這個環節的知識點吃透,想要想要在考試中拿到高分就幾乎不可能。
  • 30年老教師:初中古詩詞鑑賞無非就這30首,勤學苦練,3年不扣一分
    30年老教師:初中古詩詞鑑賞無非就這30首,勤學苦練,3年不扣一分!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都會忽略語文這門學科上的學習,我們常說語文這門學科重在積累,但是我認為,語文這門學科上的學習也是需要孩子們掌握好一個適用的學習技巧,如果不會運用學習技巧的話,就算是基礎知識再牢固,那麼,考試也不會取得一個高分。
  • 傳統文化後繼有人 10萬「後浪」聚集在新麥大語文
    (原標題:傳統文化後繼有人 10萬「後浪」聚集在新麥大語文) 「奔湧吧
  • 超全總結:幫你搞定中學古詩詞鑑賞!
    古詩詞鑑賞是歷年中考的必考題型,屬於難度較高的題型,失分率也相對較高。但其實古詩詞賞析是有題型規律的,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失分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詩詞鑑賞的基礎積累,二是缺乏相關閱讀解題技巧。一、詩詞分類由於詞又稱為詩餘、長短句,曲又稱詞餘、樂府,為方便探討和識記,可暫且將其歸為詩這一大類。按照不同的標準,詩有不同的分類。這裡就不多贅述了,常見的古詩分類及主題情感見下圖。
  •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古詩鑑賞知識點整理,逢考必出的題型
    大家都知道,「詩詞」一直以來都是語文中最難啃的「硬骨頭」,相同的一個字就會有不同的含義,她在詩裡所表達的意境也是大有不同。對於七年級的同學來說,剛升入初中時間不算很長,所以,一定要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因為每一首詩都能夠從中得出不同的感悟。
  • 古詩詞教學到底要不要講翻譯
    現在的古詩詞教學已經十分頑固地陷入了一個非常死板的模式裡了。在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小學,一些語文老師在講古詩詞的時候,往往都是同一種套路,同一種模式,同一種思維。大概都是這樣的一個套路,為什麼古詩詞要這樣教,因為這樣確實簡單,應付考試已經足夠了。很多語文老師講古詩詞運用如上模式一個是因為簡單,一個是功利性,只要學生知道意思,只要學生能考好,如此便了。但語文或者說教育不能太過於功利化,功利化的教育容易形成死板的思維。基礎教育階段重視成績,但也不能把成績當成唯一的衡量的標準,而應該重視學生的各種能力的發展。
  • 新課標:高中語文詩歌鑑賞專題訓練,含答案,吃透類型題全掌握
    課外詩歌鑑賞是高考語文的必考題型之一,儘管老師一直在強調,每年一直在考,但是在高考中仍然是易扣分的大題之一。通常同學們只需要搞懂這類題的常見題目,再去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就可以了。那麼,詩歌鑑賞,顧名思義,主要就是考查同學們的鑑賞能力,其中包含運用的修辭手法、翻譯、作者的思想感情、代指、以及某一句話的含義、作用。所以,在答題之前,同學們應該先理解詩歌的意思,如果意思沒弄懂,就沒辦法繼續往下做題了。
  • 結合中考真題,分析古詩詞鑑賞該如何答題(分值佔比越來越重)
    隨著大語文時代的到來,在各類語文考試中,古詩詞的分值佔比越來越重了,一般佔6-12分。課內古詩詞還好,因為老師詳細分析過,所以很好理解。但近年來,課內的古詩詞考得不多,即便考,也是以比較閱讀的題型出現,就是「課內古詩詞+課外古詩詞」結合的形式。
  • 從高考變化看核心素養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導向作用
    2019年高考試題較前幾年的高考試題有所變化,不僅擴展了素材選取範圍,更突出試題命制的情境化設計,表象背後反映出的是2019年高考語文命題與高中課程標準銜接更加緊密,對語文學科素養聚焦更甚。學科核心素養已越來越受重視,對高考命題及高中語文教學都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 看見古詩詞鑑賞就頭疼?關鍵沒掌握技巧和方法!看看這些經驗分享
    語文古詩詞鑑賞薄弱的同學看過來。你是否一到考試看見古詩詞鑑賞就頭疼?做題時也不知該如何下手,看不懂讀不懂,只能胡編亂造,而且考試下來分最低的也是此題型。古詩詞鑑賞,要「鑑賞」肯定要先理清古詩詞的主旨,然後再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每一個古詩詞都有自己的主旨。比如《示兒》,它的主旨就是家國情懷,答題的時候往它的主旨靠攏,才能得高分。審題能力是需要慢慢提升的不可能一下就會,這一點沒有捷徑可走。我的建議:可以買歷年高考古詩詞鑑賞,只買這一題型的,先從簡單的古詩詞入手,看主旨,看題意。
  • 高三寒假複習之古詩詞鑑賞:人間歲月如流水,客舍秋風今又起
    本題考查鑑賞古詩詞思想感情的能力。 鑑賞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題思路:(1)抓關鍵詞:指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和情感態度的詞語.這些詞往往是「詩眼」。(2)抓關鍵句:指最能概括詩歌思想內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議論性的句子.這樣的語句一般出現在詩歌的結尾。(3)緊扣詩題:不少詩歌的題目對詩歌的內容和詩人情感起著重要的提示作用。
  • 高中語文成績怎麼提高?這5大方法一定要知道!
    要想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提高語文成績,就得尋得好方法!想知道高中語文成績怎麼提高的同學,趕快和小編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好方法吧~1、語文選擇題怎麼提高?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日常練習和考試中去入手,要注意梳理自己選擇題中常出錯的知識點,整理出來後多翻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