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上課不願舉手回答問題,怎麼辦?

2021-01-19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有家長遇到這樣的煩惱,孩子上課時,明明知道老師提問的答案,可就是不敢回答,做事時也縮手縮腳,怎麼辦?

還有家長提問:孩子總是沒有自信心,我們應該怎麼幫他?

其實,孩子不敢回答老師的提問,是缺乏自信的表現。孩子怕回答得不對,受到大家的嘲笑,與其答錯,不如不答。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呢?

信心是進取心的支柱,是有無獨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礎。自信心對孩子健康成長和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兒童時期的自信心對一個人一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調整成人與孩子間的關係。

孩子與老師、家長間的關係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自信心程度,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首先應檢查一下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是否有助於自信心的培養。如果孩子感到老師、父母喜歡他、尊重他,態度溫和,孩子的感覺很好,往往就活潑愉快,積極熱情,自信心強。相反,如果老師、父母對孩子訓斥多,粗暴,態度冷淡,孩子就情緒低沉,對周圍的事物缺乏主動性和自信心。

二、要言傳身教。

創設培養孩子自信心的環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自信」起來。平時,遇事常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錯」。因為孩子自我評價往往依賴於成人的評價,成人以肯定與堅信的態度對待孩子,他就會在幼小的心靈中意識到: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老師、家長是孩子的效仿榜樣,因此,在孩子面前更應有自信心,樂觀的性格,有魄力,自強,辦事不怯懦。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形象,創設良好的精神氛圍,也是形成孩子自信心的因素。

三、重視與保護孩子的自尊。

多讚許,少責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充滿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願參加集體活動,認為沒人愛他,缺乏自信。因此,作為老師、家長,切忌用尖刻的語言,諷刺挖苦孩子,不用別家孩子的優勢比自家孩子的不足,不能在別人面前懲罰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的話當「耳旁風」,不濫施權威,以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之產生自卑感,而喪失孩子的自信心。因此要特別的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幫助孩子發展自尊感,樹立堅定的自信心。

四、讓孩子從成功的喜悅中獲得自信心。

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條件是讓孩子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而過多的失敗體驗,往往使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因此,老師、家長應根據孩子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提出適合其水平的任務和要求,確立一個適當的目標,使其經過努力能完成。這就好比讓他跳一跳,想辦法把花籃取下來,如果花籃掛得太高,而實際能力不及,連連失敗,就會使自信心屢屢受挫。

同樣,他們也需要通過順利地學會一件事來獲得自信。一個在某件事中總做不好的孩子,很難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他會減少自信心,並由此不願再去努力,越是不努力,就越是做不好,就會越是不自信,形成惡性循環。父母應通過幫助他們,完成他們想要做的事來消除這種惡性循環。

另外,對於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關心。如對膽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識地讓他們在家裡或班級上擔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大膽自信。

五、要想讓孩子在課堂上大膽回答問題,還要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

一是要和孩子好好談談,也可向老師了解一下,弄清孩子究竟為什麼不舉手,不積極發言。

這裡面有多種原因,有的可能是習慣了,覺得反正自己會,不答也沒關係;有的可能是老師問的問題自己不會;還有的是會,但不敢舉手(這在低年級學生中多見)。

二是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

1.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積極舉手回答老師問題既是對老師的尊重,也可以使自己更加地專心,還可以給自己提供一個表現自己,鍛鍊表達能力的機會。

2.多鼓勵孩子。家長可以這樣對孩子說:「慢慢來,從明天起,會的問題都舉手,老師會更加喜歡你的!老師說了,你其他方面都好,要是能再多舉手發言就更好了,爸爸媽媽相信你!可能開始不習慣,慢慢會好的,在同學面前也要展現自己啊!」等等。這期間要和老師溝通一下,請老師多鼓勵孩子,多叫孩子發言。

3.及時表揚,正面強化。孩子放學回來後如果對你說,今天老師叫我回答問題,答對了。你一定要放下手中的活,狠狠地表揚孩子,讓孩子得到鼓勵,有一種成就感,從而起來越積極主動。

4.對於有的孩子基礎不太好,家長要採取措施,讓孩子做好預習,讓孩子心裡有底氣。

5.還有些孩子由於自己學習動力不足,目標不明,家長要從這些方面先入手。要讓孩子有學習的目標,每次考試要爭取有新的進步,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有了目標,就會有動力,態度也會更加積極,上課自然會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本文轉載於網絡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上課不舉手發言,怎麼辦?不用擔心這裡有妙計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性格開朗,敢於表現。受老師同學的喜愛。但孩子存在個體差異。孩子性格不同,上課不愛舉手發言的原因也自然不同。家長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再想辦法解決。有的孩子性格外向,不在乎別人看法,不害怕批評。上課也總是爭先恐後的回答問題。也不管回答的對還是錯。
  • 孩子上一年級,上課就是不愛舉手?這些問題家長要知道
    有一個媽媽,很發愁:孩子上一年級了,老師來反映,你家孩子上課幾乎不舉手。有時候點到名,也是摳著衣角,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一年級的孩子,大多活潑好動,普遍來講,比高段學生更能在課堂上踴躍舉手。一年級的孩子,還沒有完全適應課堂模式從"玩"到"學"的轉變,上課注意力無法高度集中,導致他們不能很好地跟上老師的上課節奏,面對老師提出來的問題,不知道正確的答案是什麼。2、不敢。孩子可能在之前的課堂上,舉手回答過老師的提問,因為回答錯誤,導致被同學笑話過。孩子由此覺得丟了面子,不敢再舉手回答,生怕再出錯。3、不願意。
  • 孩子課堂上不肯舉手回答問題?是缺少自信嗎?家長要弄清楚這三點
    孩子課堂上不肯舉手回答問題?是缺少自信嗎?家長要弄清楚這三點很多家長會遇到自己的孩子在課堂上不肯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問題,家長們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缺乏自信才會這麼害怕舉手。其實上課不肯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有很多,孩子不肯舉的原因也不僅僅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 你家的孩子上課愛舉手回答問題嗎?
    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教學相長,其樂融融。這是許多人心目中理想的課堂狀態。可您知道,您的孩子課堂上愛舉手發言嗎?網絡照片,侵權則刪如果家長有機會多觀摩孩子課堂學習的話,逐漸會發現,課堂上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永遠是那麼幾個學生。而自己的孩子,似乎並不在其中。
  • 一位資深班主任:我不喜歡上課總舉手的孩子,原因很現實
    文|文兒孩子上學之後,家長會經常囑咐孩子:上課多舉手,常回答問題。這樣做的原因無非是兩點,一是讓孩子好好聽課,不要開小差,跟得上老師的思路。二是常回答問題,在老師面前刷存在感,能得到更多的關注。畢竟,家長們都希望老師能喜歡自家孩子。但家長們卻不知,上課總舉手的孩子並非是認真聽講,仔細回答問題的。認真聽課,善於思考的孩子也並非就喜歡舉手回答問題,二者之前並沒有必然的聯繫。而且,老師未必就喜歡上課總舉手的孩子,說不定還討厭。一位長輩是一個資深班主任,一畢業就當了老師,現在有三十年的教齡,經驗豐富。
  • 小學生家長開放日,孩子不愛舉手,家長很著急,老師卻說沒關係
    不過也有家長說,自己發現孩子上課不活躍,別的同學都積極舉手,只有他的孩子保持沉默。老師讓和同桌一起練習朗讀課文,他和同桌也沒有互動。總之一節課下來,孩子似乎都很冷靜,只有去上體育課,才恢復了話比較多的特質。家長很焦慮,上課不舉手,孩子就不會得到老師的注意,老師不關心,孩子的學習能學好嗎?針對這個問題,其實我想說,上課舉不舉手的問題,家長可以理性看待。
  • 一位資深班主任的掏心話:我為什麼不喜歡上課積極舉手的孩子?
    對於課堂上總是積極舉手問問題、回答問題的學生,老師們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呢?今天,要跟老師們探討的就是課堂舉手的問題。因為一位老師坦言:他不喜歡總舉手的學生。到底是為什麼呢?茜茜上一年級,媽媽每次送她到校門口,都不忘說:「上課積極點,多舉手,要不然老師不喜歡你!」
  • 舉手回答問題太俗氣?老師上課新創意,學生全體舉腳贊同
    為什麼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都需要學生舉手來回答呢?因為能夠提高學生們上課的專注程度,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也能保持教室紀律不會亂糟糟的,還會提高老師的積極性,讓他也能夠講課更加投入認真,然而衰衰的老師卻想到了一個新創意。衰漫畫。舉手回答問題太俗氣?
  • 孩子喜歡舉手回答問題,卻得不到老師的點名
    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因為很多家長不在現場,所以沒辦法第一時間了解,但孩子反饋回來的問題,我們一定要多引起重視。如果孩子告訴你說,他每天在學校裡都積極地舉手回答問題,但老師很少問他,是不是老師不喜歡他呢,還是老師偏心呢?
  • 孩子變得愛舉手了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孩子變得愛舉手了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比較重視在養成孩子具有初步的良好生活習慣的同時,培養孩子在參加集體教學活動時有積極參與
  • 請告訴孩子:在課堂上要多舉手
    很多孩子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普遍都很喜歡舉手回答老師的提問,越長大到高年級乃至初中、高中階段,舉手的孩子越來越少。在一些普通高中,老師提問時,叫學生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全班幾乎沒有人響應。那麼在學校上課,孩子要不要舉手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學校的課堂上,孩子多舉手有益無害。
  • 女兒上課不愛舉手發言怎麼辦?教師媽媽無意間一招搞定
    女兒叫妞妞,上小學,學習、紀律、品德等各方面都很優秀,就是有一樣,上課從不愛舉手發言。每次家長會上班主任都會重複著相同的評價,向老師也很苦惱。「妞妞,上課老師提問時要積極發言喲。」向老師諄諄教導,效果幾乎沒有。有一次,向老師和女兒一起逛超市時看到了一個精緻的小黑板。母女兩個一下子就相中了,興致勃勃地提回家。
  • 20年教齡班主任坦言:不喜歡上課總舉手的學生,這3個原因太現實
    她班上有個學生叫小文,每次都特別積極地舉手回答問題,但是很多次這個孩子都磕巴回答不上來,嚴重影響了上課效率。小麗非常煩惱,她專門找小文談話,小文說是媽媽讓她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說老師喜歡積極努力的孩子。
  • 真誠呵護,讓學生敢於舉手回答問題,站在課堂的正中央
    ——題記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回答,是師生之間進行交流,以及老師掌握學情,學生快速成長的最主要途徑。然而現實裡,特別是在初中的課堂上,我們會發現一種極不正常的經常現象,那就是: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在「誰會請舉手」的反覆催促下,主動願意回答的同學仍然寥寥無幾。或者站起來回答問題支支吾吾聲音很小的現象。
  • 期末複習小貼士(二)——如何讓孩子愛上發言?
    聖誕節快樂 Merry Christmas 2020 12 . 25 上一期快樂魔方作文為大家講的是關於學生如何整理試卷,今天魔方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學生上課舉手發言類的問題
  • 少兒體能館,孩子特別膽小怎麼辦
    孩子的性格決定著日後的發展,所以家長們在孩子的性格養成方面就要下一些功夫。有些孩子膽子很大,什麼都不怕,但是有些孩子膽子卻很小,遇到事情就會害怕。性格上有缺陷的孩子,在日後的成長中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幫助孩子鍛鍊的膽子大一些,那麼小孩特別膽小怎麼辦?
  • 從不愛舉手發言發現孩子心理變化……
    大寶一直算是聽話的孩子,讀書不讓人操心,每天按時上學,回家後先寫作業再玩,每次開家長會,老師也多是表揚。可是前一次家長會,老師的話卻讓我好好的反省了。家長會開始前,我習慣性的先找大寶班主任了解孩子近況。基本上每次都是聽到老師表揚他的話,可是這次,老師卻說,大寶上課開始不愛舉手發言了,感覺沒有以前那麼活躍了。聽到這裡,我決心回家好好跟孩子進行一次零距離溝通。
  • 在課堂上,面對一個不會的問題,該如何舉手回答呢?
    小學生的課堂,舉手回答問題是一種基本的操作,一方面表明了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表現著孩子們的勇氣 。一個勇於回答問題的孩子在生活中一定也是一個勇敢的人。試想一下,如果是一個你會的問題,那麼你舉手的時候一定是信心滿滿,回答的時候一定底氣十足。
  • 孩子自卑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培養自信心,搞清原因方法才奏效!
    前不久,有位家長朋友找我尋求幫助:自己家孩子平時不願參加集體活動,上課也不主動回答老師問題,在學校沉默寡言,而且朋友也很少,做什麼事情都生怕做錯,給人感覺就是自卑、膽小、很不自信。作為父母也嘗試著平時多去鼓勵他,但總感覺沒什麼效果,干著急,問我怎麼辦?
  • 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上課表現就能看出一二,老師的解釋很科學
    當朋友的老師說,其實一個孩子成績的好壞,以後有沒有出息,老師心裡跟明鏡似的,因為老師很容易通過上課的所作所為了解一個孩子的性格,對他進行一個基本的判斷,比如上課舉手問問題的這個舉動,每個老師在上課期間都會有讓學生舉手自由提問的環節,這個時候孩子的性格就會很明顯的表現出來。老師直言:孩子有沒有出息,從上課的以下舉動就能判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