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不舉手發言,怎麼辦?不用擔心這裡有妙計

2020-12-23 柔柔媽教育心法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性格開朗,敢於表現。受老師同學的喜愛。

但孩子存在個體差異。孩子性格不同,上課不愛舉手發言的原因也自然不同。家長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再想辦法解決。

有的孩子性格外向,不在乎別人看法,不害怕批評。上課也總是爭先恐後的回答問題。也不管回答的對還是錯。這是一個很好的表現。老師家長都應支持。

但有些同學在課堂上沒有積極性,從不參與老師的問題。這讓老師也很困惑。

如果老師告訴家長,孩子最近不愛舉手。家長不要著急。要現弄清楚不舉手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如果老師告訴家長,孩子最近不愛舉手。家長不要著急。要現弄清楚不舉手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孩子不舉手一般有這幾種情況:

1、膽小。性格內向。不愛表現。這也是大多數孩子不愛舉手的原因。

2、害怕出錯。這類孩子對自己要求過高,太過完美主義。害怕回答錯誤。

3、回答問題曾經被老師否定或被同學嘲笑過。

4、老師講的沒意思 不精彩。沒有回答的欲望。

5、上課分神。根本不知道老師講的啥。

6、學習成績好,老師講的內容都會。懶得再去思考。

如果孩子是因為性格內向,比較膽小不回答問題。這是家長應該多鼓勵不要職責。

如果孩子是因為性格內向,比較膽小不回答問題。這是家長應該多鼓勵不要職責。

柔柔有段時間也上課不怎麼回答問題。老師告訴我,上課也很認真,就是不怎麼舉手。回家後我跟女兒聊了聊。

女兒的回答是這樣的:「我最近兩次考試都沒有考好,我感覺老師不喜歡我了。」

我聽了之後說:「喜歡一個人不會僅僅是因為成績。有很多因素。你們班最後一名的學生也有他自己的閃光點。偶爾沒考好說明不了什麼。相信自己明天舉手。」孩子答應了。

過了幾天,我對柔柔說:「老師給我打電話了,說你回答問題很好。」老師說她很喜歡你。」

女兒聽了特別高興,那天心情格外好。孩子都是喜歡表揚的。

讚美是一切努力的源泉。之後孩子就變得不在膽小了。

小麗是個文靜學習又好的女生。但又是個特別在乎別人看法的人。她怕回答錯誤不敢舉手。

家長和老師商量了一個妙計:老師找小麗談話,給她說了一個秘密。課堂上對老師的問題,要第一時間舉手。

會就舉右手,不會就舉左手。小麗一開始總是舉左手,果真老師沒有叫她。

一次課堂上老師表揚小麗積極舉手,很棒。小麗感覺很不好意思。下個問題小麗舉起了右手。

老師趕緊叫小麗回答。慢慢的小麗舉右手的次數多了。

有的家長還會用獎勵的方式來刺激孩子舉手。物資獎勵的方式也可以,但要注意獎勵的內容。儘量不要以金錢去獎勵。

我女兒有幾個要好的小閨蜜,我給她的獎勵是表現好獎勵她們聚會玩耍一次。這樣的獎勵不僅刺激女兒好好表現,連她的小夥伴都變得積極了。

任何獎勵都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孩子變優秀的催化劑。家長應該採取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來鼓勵孩子的進步。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上課不願舉手回答問題,怎麼辦?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有家長遇到這樣的煩惱,孩子上課時,明明知道老師提問的答案,可就是不敢回答,做事時也縮手縮腳,怎麼辦?還有家長提問:孩子總是沒有自信心,我們應該怎麼幫他?其實,孩子不敢回答老師的提問,是缺乏自信的表現。孩子怕回答得不對,受到大家的嘲笑,與其答錯,不如不答。
  • 女兒上課不愛舉手發言怎麼辦?教師媽媽無意間一招搞定
    作者:張利紅曾經去省電大參加了一個教師培訓,期間有一位向老師給我們分享了她的育兒小故事,印象非常深刻。女兒叫妞妞,上小學,學習、紀律、品德等各方面都很優秀,就是有一樣,上課從不愛舉手發言。每次家長會上班主任都會重複著相同的評價,向老師也很苦惱。
  • 孩子不愛舉手發言,教你幾招,幫他成為發言標兵
    上課積極踴躍地發言,不僅可以鍛鍊膽量,還可以提高孩子的瞬間反應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會因參與課堂教學而鞏固對新知的認識與記憶,可謂好處多多。可是有些孩子就是不敢或者不願舉手發言,這該怎麼辦呢?筆者認為不妨按照以下幾步試一試:一、植入願望家長可以跟孩子來一次促膝談心,跟他們講一講發言的好處。如果孩子本來就知道,也不妨再講一講,最好能有身邊同齡人的實證(孩子自己上學期的實例更好)。如果找不到實證也沒關係,筆者班上就有幾個小孩,之前可能覺得認真聽課就行了,發言不發言的不必強求,可是後來才發現有些難點積極發言的同學掌握得遠比自己要早,要紮實。
  • 一位資深班主任的掏心話:我為什麼不喜歡上課積極舉手的孩子?
    對於課堂上總是積極舉手問問題、回答問題的學生,老師們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呢?今天,要跟老師們探討的就是課堂舉手的問題。因為一位老師坦言:他不喜歡總舉手的學生。到底是為什麼呢?茜茜上一年級,媽媽每次送她到校門口,都不忘說:「上課積極點,多舉手,要不然老師不喜歡你!」
  • 從不愛舉手發言發現孩子心理變化……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每個父母都希望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孩子的幸福快樂是父母最大的慰藉。每當聽到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心裡都樂不思蜀。每當聽到別人說自己孩子這不行那不好的時候,心裡自然也不是滋味。
  • 孩子上一年級,上課就是不愛舉手?這些問題家長要知道
    有一個媽媽,很發愁:孩子上一年級了,老師來反映,你家孩子上課幾乎不舉手。有時候點到名,也是摳著衣角,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一年級的孩子,大多活潑好動,普遍來講,比高段學生更能在課堂上踴躍舉手。如果該階段的孩子上課不愛舉手,那麼主要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現,不敢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何培養一個充滿自信、樂觀的孩子,需要家長仔細了解孩子不舉手背後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自信心重塑,有的放矢,幫助孩子快速成長。孩子不愛舉手,細分原因有多種,從孩子自身角度去尋找,大概有這樣三個可能:1、不知道。
  • 一位資深班主任:我不喜歡上課總舉手的孩子,原因很現實
    畢竟,家長們都希望老師能喜歡自家孩子。但家長們卻不知,上課總舉手的孩子並非是認真聽講,仔細回答問題的。認真聽課,善於思考的孩子也並非就喜歡舉手回答問題,二者之前並沒有必然的聯繫。而且,老師未必就喜歡上課總舉手的孩子,說不定還討厭。一位長輩是一個資深班主任,一畢業就當了老師,現在有三十年的教齡,經驗豐富。
  • 為什麼學生年級越高 上課越不願舉手發言
    杭州蓓蕾幼兒園的研究課題是對孩子進行科學啟蒙教育,通過多個環節的設置,讓孩子在觀察、提問、設想、動手實驗、表達、交流等種種探究活動中,生發出獨特的科學創意。由於信息多元化,現在的孩子思維活力被知識的海洋淹沒,其創造性、想像力普遍較弱。研究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幼兒園教育出現小學化傾向,幼兒教師過度強化孩子的學習性,以孩子掌握知識多少作為判定優差的唯一標準。
  • 孩子課堂上不肯舉手回答問題?是缺少自信嗎?家長要弄清楚這三點
    孩子課堂上不肯舉手回答問題?是缺少自信嗎?家長要弄清楚這三點很多家長會遇到自己的孩子在課堂上不肯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問題,家長們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缺乏自信才會這麼害怕舉手。其實上課不肯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有很多,孩子不肯舉的原因也不僅僅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 多鼓勵 讓孩子愛發言
    膽子小、不自信、老師關注不到、怕同學笑話……上課不敢發言,可能大多數學生多多少少都遇到過。怎樣才能打消孩子的顧慮,讓孩子喜歡上課發言呢?    一縷陽光:孩子們在課堂上發言積極嗎?  如雪:上課膽小,不怎麼發言。  橄欖夢:我孩子上課積極發言,觀點有趣。  一縷陽光:我家的孩子有點內向,發言不是太積極。
  • 20年教齡班主任坦言:不喜歡上課總舉手的學生,這3個原因太現實
    她班上有個學生叫小文,每次都特別積極地舉手回答問題,但是很多次這個孩子都磕巴回答不上來,嚴重影響了上課效率。小麗非常煩惱,她專門找小文談話,小文說是媽媽讓她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說老師喜歡積極努力的孩子。
  • 期末複習小貼士(二)——如何讓孩子愛上發言?
    聖誕節快樂 Merry Christmas 2020 12 . 25 上一期快樂魔方作文為大家講的是關於學生如何整理試卷,今天魔方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學生上課舉手發言類的問題
  • 你家的孩子上課愛舉手回答問題嗎?
    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教學相長,其樂融融。這是許多人心目中理想的課堂狀態。可您知道,您的孩子課堂上愛舉手發言嗎?網絡照片,侵權則刪如果家長有機會多觀摩孩子課堂學習的話,逐漸會發現,課堂上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永遠是那麼幾個學生。而自己的孩子,似乎並不在其中。
  • 小學生家長開放日,孩子不愛舉手,家長很著急,老師卻說沒關係
    國慶節前,學校組織了一次家長開放日,讓一二年級的家長近距離參觀孩子一天的學習和生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動向,是每個家長特別關心的,尤其是小學生的家長,除了每天放學問問老師孩子的表現,究竟孩子有沒有在學校好好聽講,和同學的關係處得如何?家長的溝通方式有問題,孩子一般都不願意回來講學校的事。
  • 不敢發言的孩子,學習能力也不足,家長引導方式要得當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老師溝通的過程中,都會得到這樣的反饋,孩子上課時不愛舉手發言,即使回答問題時,也是膽小地低著頭,支支吾吾說上好半天也沒有重點。家長聽完不知如何是好。今天是學校開放日,小天的媽媽早早來到了孩子的班級。看到孩子坐在教室裡,小天媽媽既激動又忐忑,總是希望老師提問的時候,孩子能夠舉起手,勇敢地回答問題。
  • 一個麥克風讓孩子愛上舉手發言
    一家來自美國的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很不一樣的無線麥克風 Qball,長得就是一個球樣,可以扔來扔去。對於沒有配備話筒的較大會議室、教室,想要讓每個人有充分的發言機會,Qball 皮球麥克風是很好的選擇,既方便省事,一個教室有一到兩個就夠用了。這個麥克風是用來扔的
  • 「孩子提前學了,會不會上課不認真?」
    上課願意積極舉手發言的,往往是擅長的科目啊。也就是說,從邏輯上來說,雖然學過不一定會認真,但是沒學過也不代表就一定認真。 甚至於「沒學過,還不認真」的比例也不低。 這下鬱悶了,那到底要怎麼樣嘛?提前學這是一個現象,上課不認真聽,也是一個現象,這兩個現象有可能同時出現,但同時出現,不代表就是因果關係。我簡單做了個示意表格,假設一個班級65個學生,情況可能相當多樣。
  • 不敢在公共場合舉手發言,怕被人嘲笑,是什麼心理?
    02不接受我不知道哪一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這樣的:以前有一個孩子得了100分,現在他得了98分,挨揍;另外一個孩子以前得了55分,現在他得了60分,挨吻。事實上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非常普遍,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要求,但我真的很感激有60個孩子的父母。
  • 寶睡著後為啥要堅持「舉手」?背後的原因很有愛,別瞎擔心了
    天氣轉涼了,她生怕寶寶受涼,把她的小手放進被子裡蓋好,不一會兒孩子手又伸出來,反反覆覆多次,她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從鄉下趕來的婆婆給表妹支了一個「妙招」,用一塊棉布把孩子包好,再用軟帶子把孩子的手腳綁好,說是這樣,不但寶寶手不涼了,而且寶寶長大後身材會好,還防止形成o型腿……表妹將信將疑地給身為醫生的表弟打了電話,挨了他一頓訓斥,並告訴表妹:寶寶睡覺舉手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 孩子膽子特別小,上課不敢發言,怎麼辦?三招讓孩子不再害怕
    最近小花收到了不少學員的諮詢,有很大一類都是同一個問題:孩子膽子小怎麼辦? 我整理出來了三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分享給大家。 第二個案例,是一個7歲的孩子。有一次在公園裡,看到有拓展的娛樂設施,這個設施是那個鐵索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