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在積極建設全球電競之都,而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的成功舉辦,讓上海成功成為全球電競焦點,似乎也距離全球電競之都的目標更近一步。2020電競上海大師賽也將於12月2日至12月6日在上海靜安體育中心體育館舉行。
那麼,現在的上海是全球電競之都了嗎?距離成為全球電競之都還需要做些什麼?在昨天舉行的2020電競上海大師賽主題論壇上,電競圈內數據分析產業觀察權威機構畢馬威帶來了最新的分析,不少圈內大咖也談到了對於未來上海電競建設的想法與見解。
「電子競技現在在全球大概有20億電競人口,當然這個統計相對來說範圍比較廣,任何打遊戲的有可能都會被列為電競人口之一。它的核心電競愛好者差不多是2.2億,這個人口在未來很多年會有明顯上升。」畢馬威中國電競負責人鄭震宇認為,核心電競人口將在未來有明顯增速,這也是為什麼上海電競之都建設非常有必要性的原因。
鄭震宇向參與論壇的電競圈內人士展示了目前上海電競之都建設的一些基本情況,以及未來發展上的數據預測。「上海擁有電競圈最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上遊內容授權、中遊賽事執行和內容製作、下遊內容傳播為核心環節。只有把這個生態系統做大、做全,上下遊全部或者大部分在上海紮實落地,上海電競之都的目標,就可能說已經完成一大半了。」
「打造城市名片方面,文旅+地產+電競是非常好的商業閉環。F1、ATP大師賽、斯諾克大師賽對上海體育城市名片的打造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它帶來的更多的是間接的經濟利益,而不是賽事本身的經濟利益。」鄭震宇認為,電子競技在經濟層面激活當地既有需求,創造新興行業,同時提高城市軟實力,對城市發展意義巨大。
鄭振宇還建議上海打造一個專業的、地標性的電競中心場館,這對於未來整個產業、旅遊、商業、泛娛樂的落地是非常重要的。
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副會長朱沁沁曾經在稍早的採訪中告訴晨報記者,上海正在研究全球電競之都的一個評判係數,以更好地比較全球電競領先城市之間的差異,這其中就提到了韓國首爾、美國洛杉磯、瑞典斯德哥爾摩、美國西雅圖這四座城市,而在2019年相關機構的評級中,他們是排名全球前四的電競城市,中國上海排名世界第五。
要成為領銜全球的國際電競中心,上海在電競人口滲透率、發展要素、產業鏈完備度和電競產業成熟度方面與國際領先城市相比,存在提升空間。具體而言,電競教育相關實踐發展並不成熟,瑞典在2001年就開始在高校設立電競課程。而電競場館方面,截至2020年9月,上海獲評級的電競場館為11家,而韓國首爾地區的數字為17個,未來規劃中,這個數字將破百。
本土電競賽事雖然發展迅速,但遊戲開發運營能力相對較差,全球前25觀看時長的電競項目,僅有一款為中國自主開發,超半數遊戲開發商來自美國。雖然有不少知名的電競戰隊,但不同俱樂部之間運營規範程度參差不齊,除明星選手外,多數電競選手薪資遠低於傳統競技體育運動員。
在俱樂部運營層面,GEN.G俱樂部中國區負責人耿煒偉認同這樣的觀點,在他看來,韓國電競行業對於職業選手的定位與傳統競技體育運動員無異,這也讓運動員更具有榮譽和成就感,而北美地區有成熟的商業體育聯盟加持,讓電競選手更容易獲得保障。
全球電競之都的建設,不是圓滿舉辦一場賽事就能完成的,在電競人才培養方面還有很多缺口,這也讓上海未來在電競發展中更具潛力。
本文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吳文俊 責任編輯: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