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醫益】上海市第50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醫務工作者!也是...

2020-12-14 澎湃新聞

【醫心醫益】上海市第50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醫務工作者!也是松江區中心醫院第三例!

2020-10-26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0月23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血液科病房的採集室裡,松江區中心醫院的檢驗醫師楊翌翔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採集。他成為全國第10355位、上海市第508位、松江區第35位,同時也是松江區中心醫院的第3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病床上的他雖然略感疲憊,但仍然難掩一絲興奮:「我和骨髓的緣分又近了一層!」

「我和骨髓有著不解之緣」

「地中海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疾病。由於遺傳的基因缺陷致使血紅蛋白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珠蛋白鏈合成缺如或不足所導致的貧血……」這麼專業的回答正是出自這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他是松江區中心醫院檢驗科的優秀臨床檢驗師——楊翌翔。

他曾赴瑞金醫院骨髓細胞室學習骨髓細胞形態學。仿佛,命運註定他和骨髓有著「微妙的緣分」。早在2012年楊翌翔就已經志願加入中華骨髓庫,「時隔8年,我終於等到了這一天!」在接到了匹配成功的通知後他興奮不已。

楊翌翔初配成功後進行高分辨檢測前,在捐贈意願書上簽字

2020年10月9日,楊翌翔在造血幹細胞捐贈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能救一個『女兒』挺好的」

造血幹細胞捐獻遵循「雙盲」原則,彼此互不了解對方的具體信息。楊翌翔僅了解到對方是一個患有「地中海貧血」的四周歲小女孩。想到家裡三歲半的兒子,小女孩的病情觸動了這位年輕父親柔軟的心,「已經有個兒子了,再救個『女兒』挺好!」沒有任何遲疑,他便答應下來。妻子許燕燕同在松江區中心醫院工作,是一名病理技師,專業的醫學知識,黨員的思想覺悟,身為妻子,她贊同丈夫的決定,並給予全力支持。

在等候捐獻的這段時間裡,楊翌翔一直堅持鍛鍊身體,調整飲食,他說:「我要確保捐獻時能以最佳狀態上場。」單位領導也鼎力支持,把他從日夜顛倒的一線崗位調了下來,確保他有正常的作息時間。

10月19日,楊翌翔住進了華山醫院開始注射動員劑,連續多天的注射,身板單薄的他覺得全身酸疼,他就跟家人或同事手機聊天來分散一下注意力,妻子看在眼裡甚是心疼,但小楊反而開玩笑安慰妻子:「一般人都反應輕微幾乎沒有異樣感覺,『不一般』的人有些酸痛也是正常現象,我是內行我懂,你放心吧」。10月23日上午9點起,歷時近5個小時,楊翌翔成功完成骨髓捐獻,共捐獻造血幹細胞混懸液202毫升。

德技兼備、才貌雙全

楊翌翔,男,1985年出生,中共黨員,醫學學士,住院醫師,主管技師。

曾獲2018年度上海醫師協會「優秀檢驗驗師」;松江區中心醫院「醫技服務之星」、「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參與或主持多項區科研項目。自2014年松江區區域性臨床檢驗中心成立以來,作為檢驗中心首位檢驗醫師,牽頭組建了溝通交流協調宣傳工作組,結合區域性臨床檢驗中心與所輻射單位的自身特點,構建起「兩橫兩縱」的溝通體系,全面兼顧了網絡內所有單位的檢驗科與臨床科室,聯合檢驗中心各專業組為各單位臨床醫護提供溝通諮詢及投訴處理的工作,以其高效、專業的服務品質成為松江區探索公立集約化檢測模式中的一大亮點。

(下圖左二)

楊翌翔在松江區衛生健康系統還是一位「明星」,曾獲松江新城青年紅歌賽「最佳歌手」、區歌手大賽「十佳歌手」,區機關青年風採大賽二等獎,區醫務職工文化藝術節歌唱比賽特等獎,三次入圍區「百姓明星」,並受松江區文廣局邀請作為民族聲樂愛好者前往美國洛杉磯進行中美文化交流。

「作為醫務人員,救人是分內的事」

楊翌翔是松江區中心醫院的第三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No.1:曲海菁(主管藥師),全國第400例、上海市第7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No.2:馬小燕(主管護師),全國第503例、上海市第8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來源:松江區中心醫院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醫心醫益】上海市第50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醫務工作者!也是松江區中心醫院第三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超級英雄」張正凱成山西第2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屋內,來自太原市某高速收費站的職工張正凱正在通過外周血採集的方式,為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他也是我省第200例,太原市第80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從0到200,捐獻越來越多從2005年9月15日,運城王有軍實現山西省第一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零」的突破,到2014年5月6日,大原姜維成為第100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再到今日,張正凱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捐獻,成為我省第200例捐獻者。
  • 深圳小夥成為廣東省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截至目前,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容量達117512人份,累計捐獻造血幹細胞1000例,其中為美國、韓國、法國等國境外患者捐獻21例,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其中,深圳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容量達50290人,累計捐獻造血幹細胞380例!
  • 我省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已達200例
    (記者 薛琳 通訊員 楊飛)12月11日上午,29歲的太原小夥張正凱在山醫大二院通過外周血的採集方式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捐獻,成為我省第200例、太原市第80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正凱是太原市某高速收費站的一名普通職工。
  • 威海市第83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王斌載譽而歸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鄧慧慧 通訊員 羅如萍 威海報導  12月22日下午,威海市第83例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王斌,赴濟南捐獻成功後凱旋
  • 【關注】保山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蘇志傑:以愛的名義讓生命延續
    10月22日,我市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蘇志傑在妻子的陪同下赴昆明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救治了一名8歲的白血病患兒。經過高分辨配型和身體檢查,他完全符合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條件,儘管他的工作十分的繁忙、自己的孩子才2歲,但他還是安排妥各項工作,孩子交給母親看護,堅定的捐獻造血幹細胞。
  • 原來,廣東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他!
    廣東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史先東,廣東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吳偉達,深圳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英姬,深圳市血液中心主任朱為剛等到採集現場慰問第1000例捐獻者黃慶良,向他頒發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感謝捐獻者挽救患者生命的愛心之舉。
  • 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達千例
    原標題: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達千例廣東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黃慶良(右)昨日上午,志願者黃慶良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位年僅正是從黃慶良開始,廣東省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達到1000例。從第901例捐獻到第1000例捐獻,廣東僅用時5個月,截至昨日,廣東今年已有185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 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完成捐獻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12月3日下午,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在濟南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捐獻後他感到很驕傲、自豪,自己的捐獻即將挽救一個素不相識的患者生命,心裡很開心。目前,青島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入庫志願者數量3.275萬人,居全省第一,青島市也成為山東省首個突破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城市,彰顯了城市大愛。據了解,造血幹細胞捐獻留樣入庫活動常年舉辦,在全市各獻血點都可以很方便地入庫。
  • 吉林省第10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在長春完成捐獻
    吉林省紅十字會供圖  中新網吉林新聞10月14日電 (記者 郭佳)14日上午,志願者孫天龍在吉大一院為一位3歲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吉林省第101例(全國1029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負責人劉豔麗來到採集室看望孫天龍,並向他頒發榮譽證書。  90後的孫天龍,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也是一個8歲孩子的父親。
  • 青島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已達百例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11月28日上午,青島市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將從西海岸新區出發,前往濟南救助一位血液病人。截至目前,青島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入庫志願者數量3.275萬人,居全省第一。而青島市是山東省首個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城市。出生於1995年的馬廣濤是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二大隊隊員、二大隊團支部書記。2015年9月,正在青島理工大學讀書的馬廣濤留取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隨時準備捐獻造血幹細胞去挽救血液病人的生命。
  • 鄭州市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滿300例 領跑全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攝影 許俊文 5月7日,在第73個「5·8」世界紅十字日即將來臨之際,鄭州市「80後」黨員趙棟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幫助挽救一位素不相識的42歲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成為鄭州市第300例、河南省第850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廣東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000例!捐獻總數全國第一
    記者從廣東省紅十字會獲悉,截至目前,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容量達117512人份,累計捐獻造血幹細胞1000例,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捐獻者來自各行各業,以學生、醫務工作者居多,成為捐獻主力軍。此外還有公務員、公司職員、軍人、教師、自由職業者、工人等。廣東是重症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區,白血病的發病率也很高,臨床造血幹細胞移植需求量大。目前廣東省分庫已擁有11萬餘人份志願捐獻者資料,但還滿足不了臨床患者的移植需求。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突破200例 這位志願者叫「成功」
    12月11日上午,在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和往常一樣,捐獻者躺在床上,鮮紅的血液從手臂緩緩流出,通過一臺血液細胞分離機,分離出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為血液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在7日的歡送會上知道成功這個名字的時候,大家都會心地笑了。
  • 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捐獻成功順利返青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樂 青島報導12月4日上午,伴隨著列車的駛來,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贈者馬廣濤成功在濟南完成捐獻,返回青島。這也標誌著到目前為止,青島市成為山東省首個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城市,並且青島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入庫志願者數量3.275萬人,居全省第一。據了解,馬廣濤是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二大隊隊員、二大隊團支部書記。於2015年9月在校(青島理工大學)期間留樣入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12月11日,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200例捐獻者成功是餘杭一名國企的員工,也是一名有著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得知自己和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時,他說:「這是緣分,我必義無反顧!」
  • 嶗山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奔赴濟南救人
    青島新聞網12月4日訊(記者 朱穎 通訊員 王魯青)今天上午,嶗山區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同軍赴濟南捐獻歡送儀式在嶗山區政府舉行。捐獻成功後,張同軍將是青島市第101例、嶗山區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青島造血幹細胞入庫志願者3.18萬餘人 第91例捐獻者捐獻歸來
    2018年3月,她在李村獻血車獻血時,看到了車上發放造血幹細胞宣傳資料,了解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相關情況後,聯想到身邊一些白血病患者的遭遇和渴望的眼神,毫不猶豫地做了留樣和登記,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2020年4月底,路梅接到紅十字會通知,得知自己與一名患者初步配型相合,在徵求意見時她義無反顧地答應捐獻。
  • 嶗山區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順利返青
    青島新聞網12月10日訊(記者 朱穎 通訊員 王魯青)12月4日,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從青島出發,奔赴濟南捐獻。12月10日,張同軍成功完成捐獻返回青島,用他的熱血,成功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突破200例 這位志願者叫「成功」 
    12月11日上午,在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和往常一樣,捐獻者躺在床上,鮮紅的血液從手臂緩緩流出,通過一臺血液細胞分離機,分離出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為血液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在7日的歡送會上知道成功這個名字的時候,大家都會心地笑了。
  • 今年浙江第一例造血幹細胞捐獻!用實際行動證明,造血幹細胞捐獻...
    張先生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今年浙江省第一例- 在省中醫院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捐獻者張先生已經躺了近一個小時,再過一會採集將全部完成,這袋血會隨飛機送到配型成功的患者那裡-要知道,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十幾萬分之一。捐獻者張先生今年53歲,曾經是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當他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之後,立刻馬不停蹄地從老家趕到了杭州的採集點。捐獻者 張先生:「2013年獻血的時候,(加入)造血幹細胞那個庫裡。想法嘛也沒什麼想法,就反正能做一點幫助別人的,就做一點哦。我希望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