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講述了多爾袞的正確決定加速了清軍直入山海關,所以說,一個王朝要想成功建立最終要有一個英明神武的決策者,不過,想把領袖人物推上巔峰寶座還有一點非常關鍵,就是他必須有一支過硬的軍事力量。
什麼是清軍入關過硬的軍事力量呢?那就不得不說到清軍神話般的八旗軍隊了。
提到滿洲八旗,世人們都會聯想到北京茶館裡的那些紈絝子弟,但在十七世紀的東亞,滿洲八旗卻是一支橫行天下的無敵之師,他們有這恐怖的戰鬥力,鬥明朝,平朝鮮,戰沙俄,一統中華,這支軍隊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軍事裡最後的輝煌。
為什麼說八旗軍隊有著恐怖的戰鬥力呢?咱們先不說他們的領袖如何如何厲害,單單就說他們從馬背上長大常常在森林裡為伍過著生活,這一點就是非常了不起的。
舉個例子,你看在1619年,努爾哈赤趁明朝朝廷黨爭激烈之時,也就是明朝內部矛盾的時候決定在薩爾滸向明軍開戰,薩爾滸這個地方就是我們今天遼寧撫順那邊。
當時的明朝一看,哎呦,你小子竟然敢跟我大明王朝開戰,膽子不小啊,於是明朝就立刻派出了十多萬的士兵從四路開始包圍努爾哈赤的軍隊。
你看,明朝派出的是十多萬人,努爾哈赤呢只派出了六萬精兵,這差著四萬多人呢,從氣勢上明朝就壓過了後金,但是咱不只能看數量不看質量,這場戰役,那可是最終的結果出人意料,努爾哈赤採取了集中優勢兵力,連續作戰,逐路擊破的方針,最終擊敗了明朝的十多萬大軍取得了薩爾滸大捷。
薩爾滸大捷是一場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也是明清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明清興亡史上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就此奠定了八旗神話,只是此次大戰是在明朝內部矛盾之時突然襲擊,總歸贏得沒有那么正大光明,那麼八旗軍隊真的有那麼神勇嗎?
咱麼說了薩爾滸大捷,大家很可能覺得這只是一次偶然經歷,並不能證明八旗軍隊就是一直這麼的神勇厲害,可是我要告訴大家,他們就是很神勇,很厲害。
話說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位的當年,也就是公元1627年,皇太極派了他的三萬八旗軍隊打向了朝鮮,這就越過了鴨綠江一直打到平壤,結果把朝鮮國王打的逃跑了,不久後,朝鮮國王表示投降,就這樣,最終背棄了明朝,而投向了清朝,你看,這就是八旗軍隊的厲害之處。
因為八旗軍隊的不斷壯大,讓朝鮮成了清朝的臣子,所以在皇太極西進進攻明朝之時免除了東顧之憂,可是如此英勇非凡的八旗將士一直都是這樣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嗎?
這八旗子弟啊在努爾哈赤手裡能夠以少勝多,在皇太極手裡能夠讓朝鮮俯首稱臣,簡直是一隻神話般的軍隊,但很多人就好奇了,這八旗軍隊這麼厲害,可為什麼先攻入京師的是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呢?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明朝那個很厲害的督師,袁崇煥。
咱們之前就多次提及,袁崇煥就是努爾哈赤的剋星,雖然是文人出身,但他每次都能夠讓努爾哈赤吃癟,為什麼這麼厲害呢?其實這是因為他太了解八旗軍隊的特長了。
這八旗軍隊有什麼特長呢?八旗軍隊是打野戰的好手,如果雙方在野外進行作戰,那明軍根本就不是八旗軍隊的對手,袁崇煥率領的明軍之所以在對後金的作戰中屢戰屢勝是因為他率領的明軍如果不是堅守著城池那就是背城而戰,很明顯,袁崇煥非常清楚自己要儘量避免與八旗軍隊在野外作戰。
為什麼說袁崇煥是努爾哈赤的剋星?為什麼說清軍入關,皇太極功不可沒,因為他做到了這一點
崇禎皇帝為何要自毀長城殺掉袁崇煥?因為皇太極這個謀士太厲害
重讀甲午︱洋務運動下的北洋水師真是虛有其表嗎?
為什麼清軍入關,吳三桂是一個重要人物?因為他做到了這個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