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奕出事,如涵更叫苦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零售老闆內參APP

本來股價、業績都堪憂的如涵,現在卻要面臨公司最大招牌——張大奕的空前商業「風險」。這起引發全國關注的輿論風波,極有可能導致張大奕今後不再能和阿里「簡單愉快」的做朋友了。張大奕是如涵公司的CMO,佔股15%,更是如涵目前最大的品牌符號。

而一旦張大奕這個招牌發生什麼變動,如涵公司前途命運將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事實上的是,經過這場風波的張大奕,已經不是原來的張大奕。大眾也很難再平常的看她如網紅。感覺整個事件裡,如涵才是那個無辜的躺著中槍者。

2016年,阿里橙色天空給張大奕拍了一支紀錄片。片子開頭,頂著一頭羊毛卷的張大奕舉著牌子,喊著2016年絕對是張大奕的時代。很多圈外人對張大奕的了解,就是從這一支紀錄片開始的。

此後,張大奕頭頂電商第一網紅的稱號,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成了電商網紅時代的標誌性符號。

儘管2019年是淘寶直播年,張大奕不斷被拿出來與李佳琦、薇婭作比較,但這絲毫不影響張大奕的發展,反而像給張大奕打了免費廣告。

4月17日,一場關於電商直播網紅張大奕的輿論事件,讓其的人設急轉直下。當天,張大奕方面回應稱是「誤會」,晚上照常開直播。

從2014年到2020年,今年正好是網紅張大奕的第7年。雖然打破了3年的網紅平均生命周期,張大奕是不是也能走過七年之癢呢?

不過時的張大奕?

以2016年如涵上市為界,張大奕的網紅周期可以分為前後兩個周期。而2016年對張大奕和如涵來說,都是關鍵性的一年。

對於如涵來說,它獲得阿里3億元C輪融資登陸新三板,估值達到33億。同時,淘寶的移動化取得了關鍵性勝利,淘寶直播業務起步。

對於張大奕來說,成為如涵的股東,獲得阿里加持的電商第一網紅桂冠。

阿里作為如涵的大股東,對如涵的扶持主要體現在對當家花旦張大奕的支持力度上。不僅幫張大奕拍攝紀錄片,在很多的重要場合,張大奕C位出場。

在淘寶直播起步階段,張大奕也被邀請在黃金兩小時(20:00-22:00)做直播。要是張大奕堅持做淘寶直播,不知道結果如何。但刷新過記錄的張大奕對直播並不上心,轉而在品牌打造上下足功夫。打版CPB事件發生後,對張大奕的品牌形象影響很大。

2019年如涵的業績已經大幅下滑,為謀求在納斯達克上市,內部對當年年會以及年會的嘉賓非常重視,總共邀請了十多個阿里高管參加。

2019年三八婦女節,阿里官方微博號向9位在淘寶和天貓做電商的成功女性的致敬海報,張大奕便是九分之一。阿里給這位頭部網紅的推薦語寫道:扭轉公眾對150萬「網紅」的刻板印象,化為社會公益力量。而同樣身為頭部網紅,並且排名靠前的雪梨未中選。

2019年4月,張大奕成了第一個在納斯達克敲鐘的網紅。5月,傳出阿里撤資如涵,如涵方面緊急闢謠。但從股權結構來看,雖然阿里依然是如涵的第四大股東,但也在其上市後進行了減持。如涵控股IPO前,阿里巴巴持有8.56%的股權,但在如涵2019財年的年報中,阿里已減持至7.5%。

儘管外界有唱衰張大奕和如涵的論調,張大奕卻在5月憑藉一場受邀自天貓的坎城走秀挽尊。就算電商直播讓薇婭和李佳琦迅速躥火,2019年,張大奕的地位似乎也沒有動搖過。而與張大奕的快速飛升對比,幾乎同期出道的網紅於momo、林珊珊、趙大喜等,如今已經很少有人知道。

張大奕輿論事件爆發後,《零售老闆內參》曾來到如涵控股的舊址,公司門口仍然放著「奕起」的易拉寶海報,張大奕的直播間也每天正常開播,仿佛沒事發生過。

如涵、張大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對網紅的把控,是MCN機構的護城河。從淘寶模特到上市公司的合伙人,如涵用利益關係和股東身份,把張大奕綁在同一條船上。但是這種綁定也意味著機構與網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但人人皆知張大奕而不知如涵,可能是CEO馮敏心中的一大痛處。

2016年6月20日,淘寶直播節,張大奕以紅人店主的身份,被安排20:00~22:00這個黃金時段直播,為自家店鋪上新代言。兩小時內成交額就達到近2000萬元,客單價近400元,刷新了淘寶直播引導銷售的記錄。直播間隙,幾位如涵的女性員工說,「她就是每個女孩都想成為的模樣啊,老闆是挺好的,可誰想要成為馮敏啊,就想成為張大奕。」

2019年4月,如涵上市即破發,股價跌了37.2%。此後一直就在3-4美元區間徘徊。

資本市場最不想看到的是不確定性,倘若一家公司、一個行業與不確定性掛鈎,就會遭遇用腳投票,如涵恰恰就充滿了不確定性。

首先,是熱度不確定。和明星保持長期熱度一樣,網紅保持熱度的方法,就是刷存在。網紅數量激增,競爭也變得前所未有的激烈。

早期李佳琦在採訪中也談到,很怕一覺醒來就發現沒有人看直播。為了保持熱度,就必須保持長期刷屏,就必須投入大量的營銷成本。而即便刷屏,也很難保證投產比。

張大奕能紅幾年?假設張大奕不紅了,如涵怎麼辦?

其次,網紅的忠誠度不確定。雖然綁住了張大奕,可其他網紅呢?會不會在一朝成名之後,就棄如涵而去?

可能是為了確保網紅的忠誠度,如涵一直希望以孵化張大奕的方式,孵化新網紅。

MCN機構與網紅合作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直接找成熟的網紅籤約,這種合作的好處是網紅自帶資源,直接上手帶貨。缺點是網紅和機構屬於合作關係,穩定性較差。網紅議價能力高,利潤分成高。謙尋目前走的就是這樣一種模式。

另一種是直接找新人網紅,從白紙開始打造,最終養成為成熟的網紅。這些網紅對平臺的粘性較大,分成較低。缺點是失敗率高。如涵走的就是這種模式。

反過來說,由於網紅在平臺的不穩定性,平臺也不會輕易把核心資源給網紅。內部的資源分配,也會加劇核心網紅和其他網紅之間的差距。這也能解釋為什麼一家MCN機構,只有一個TOP級網紅。

作為核心資產的「張大奕」,如今處於風口浪尖之上,如涵自然也沒能倖免。17日當天,如涵控股股價盤中一度暴跌近10%,收於3.83美元,跌6.36%。

對於投資者來說,輿論事件最大的影響,在於未來阿里是否會出於避嫌的考慮,放棄如涵和張大奕。一旦失去平臺支持,如涵和張大奕能走多遠?

如涵的自救

即便沒有這次輿論事件,如涵也在努力降低對張大奕的依賴,這點毋庸置疑。

如涵上市後,旗下簽約的網紅數量一躍增加到100多位(目前共計159位)。外界都認為如涵的盤子鋪得太大,導致營銷成本太高。但馮敏曾公開表示,孵化網紅的成本「真的不算高」。

「一般前四個月不賺錢,純投入,幫她們養粉、做內容、做人設。7個月後開始慢慢變現,大多數7-8個月全部回收,開始盈利。一般到第五個月就實現單月盈利。第8個月是把所有投入全部收回。」

如果按照馮敏的8個月收回投資回報的說法,那麼除了新網紅孵化,用在維護成熟網紅的知名度上的費用也不低。參考2018年4至12月,如涵銷售費用為1.58億元,銷售費用率為18.5%。而其他淘品牌,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御泥坊的銷售費用率各為17.1%、18.8%、37.7%。如涵的網紅帶貨模式,並沒有節省廣告費用。

如涵從去年開始,大幅降低自營比例,發展平臺模式。所謂自營模式,就是幫達人開店,銷售自主產品,而平臺模式,就是讓網紅出去代言,拿廣告服務費。

從如涵財報中可以看出,2019年第四季度,如涵的服務收入增速驚人,同比增長154%達到1.107億元。來自服務的營收佔比也從2018年年底的11%增長至2019年年底的23%,但營收大頭仍然是商品銷售收入,主要還是因為張大奕的店鋪營收佔比較大。

但這一轉變大大降低了如涵自身的庫存壓力,運營風險也降到最低。畢竟從財報數據看,張大奕店鋪的毛利率在降低,幾乎不打折的店鋪現在正在通過打折手段清理庫存。

另一方面,對張大奕的嚴重依賴,降低了如涵對張大奕的議價空間。業內人士表示,早期行業裡的網紅孵化公司給網紅的分成偏高,給網紅的提成佔到銷售額的十幾個點。現在網紅的提成大概是原來的三分之一。但是張大奕的店鋪,張大奕帶走網店淨利潤的49%,並且她控股15%。

這樣的改變,雖然還不足以完全扭轉對張大奕的過分依賴,但是如涵還是在嘗試著剝離張大奕對財報的影響力。沒有人比如涵更希望降低對張大奕的依賴,如涵一直都在這麼做。

如涵和張大奕的下一步

相關焦點

  • 偌大如涵,難抵一個張大奕
    曾經的淘寶第一網紅,現任如涵CMO,持有如涵13%股權、2.8%投票權的張大奕在輿論風波過去七個月後,因為一封宣告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虧損三千萬,股價三塊錢,如涵這個本就不夠美麗的故事,用了一年七個月的時間,依舊造不出下一個張大奕,也依舊無法證明自己可以穩定盈利。另一邊直播電商風起,李佳琦們頻頻創造新歷史,網紅經濟的江湖早就不是一年前的樣子。
  • 張大奕和如涵控股怎麼了?
    望自重,好自為之@張大奕eve。張大奕eve,微博認證為如涵控股CMO,是知名網紅、中國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的一號網紅兼股東。花花董花花是誰呢?據網友考證,她是天貓、淘寶總裁的夫人。由於相關當事人的特殊地位,這件事迅速發酵。雖然花花董花花很快刪除了原微博,雖然事發之後張大奕繼續直播賣貨,但這件事在資本上馬上掀起了波瀾。4月17日,如涵控股股價一度下跌近10%。
  • 如涵退市 都怪張大奕?
    從未認識,何談遺忘2014年,如涵控股成功孵化出初代網紅張大奕,憑藉對張大奕私人流量的引流,打造出當時淘寶的「現象級」店鋪——吾歡喜的衣櫥。2014年也因此被廣泛認為是「網紅經濟元年」。隨後兩年,如涵控股在張大奕的影響下,享受到網紅經濟第一波紅利。
  • 一個張大奕,就能讓如涵走到退市邊緣?
    如涵欲私有化若不是今年4月,天貓總裁夫人喊話張大奕,可能很多人都忘記這位初代網紅了,也正是這一緋聞事件,讓大家知道了張大奕背後的如涵公司。2014年,如涵創始人馮敏找到張大奕,兩人合作開設了一家淘寶網紅店——吾喜歡的衣櫥,並共同創立了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留給張大奕和如涵的時間不多了
    除了張大奕私生活風波的影響,如涵本身的商業模式也禁不起資本市場的打量。上市以來,如涵的股價一路走低,截至11月26日收盤,如涵股價為2.89美元,較發行價暴跌76.88%,市值蒸發近8億美元。網紅電商的商業模式沒能跑通,「張大奕」也不靈了。如涵只能一面培養新的網紅,一面進行轉型,業務逐漸從C端轉向B端。
  • 如涵走到退市邊緣:下一個張大奕在哪裡
    2019年4月3日,如涵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開盤價為11.5美元。但其上市首日即破發,如今如涵股價已跌至2.88美元,跌幅達75%。這從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如涵的商業模式並未跑通,過度依賴頭部網紅的如涵並未獲得持續性增長。通過KOL流量變現,一直是如涵長期以來的主要經營模式。如今,與張大奕深度綁定的如涵也開啟轉型,一方面培養網紅,另一方面開展平臺化業務。
  • 網紅電商如涵將退市:張大奕不靈了?
    這從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如涵的商業模式並未跑通,過度依賴頭部網紅的如涵並未獲得持續性增長。通過KOL流量變現,一直是如涵長期以來的主要經營模式。如今,與張大奕深度綁定的如涵也開啟轉型,一方面培養網紅,另一方面開展平臺化業務。
  • 「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瀕臨退市 成也張大奕敗也張大奕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11月30日訊(趙芙瑤)2019年4月3日,淘寶頭部網紅張大奕所屬公司如涵控股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發行價12.50美元。敲鐘當天的張大奕,激動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並在微博上與自己的粉絲一起分享了這歷史性的時刻。
  • 網紅張大奕,帶領如涵控股登陸納斯達克!
    張大奕作為初代網紅,從一個小小的模特到網紅店主、上市公司老闆,每一個身份的轉換都付出了努力和辛苦,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從各種意義上來說,張大奕都能夠當得起第一網紅這個稱號。2015年,網紅經濟效應凸顯,也就是這一年,張大奕的微博粉絲從30萬飆升到400多萬,在當年雙11,成為網紅店鋪中唯一躋身全平臺女裝排行榜top店。
  • 資本不看臉,如涵退股,張大奕不香了嗎?
    而如涵通過張大奕微博引流,輕輕鬆鬆吸引用戶,而微博上張大奕除了分享產品服裝還分享自身的生活和想法,拉近了消費者距離,讓消費者覺得真實可靠,提升了對品牌的認可和復購率。張大奕店鋪的成功也為如涵之後的發展提供了無限遐想的空間。馮敏與張大奕後來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
  • 如涵控股私有化 「張大奕式」成功難再複製
    在此之前,藉助頂流網紅張大奕強大的圖文帶貨能力,如涵控股依靠服裝網店的經營快速崛起,並於2019年4月成功在美股上市。  但在此背後,虧損、業績依賴單一網紅等問題也始終明顯。目前,如涵控股股價距離發行價已經跌去七成以上。  對此,時尚商業培訓導師、評論人冷芸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如涵控股最主要的問題是缺乏核心競爭力。
  • 如涵控股現狀怎麼樣 張大奕既是股東也是聯合創始人
    2019年4月,如涵控股(NASDAQ:RUHN)在美上市,張大奕既是股東,也是聯合創始人,更在如涵控股中貢獻了超過50%的營收,分量十足。在紀錄片《網紅》中,張大奕的工作人員曾表示,「她就是每個女孩都想成為的模樣啊。。。。。老闆是挺好的,可誰想要成為馮敏啊,人人都想成為張大奕。」
  • 天貓總裁夫人微博喊話如涵老闆張大奕,小三?破壞家庭!
    阿里今日發布蔣凡調查聲明,確認與如涵和張大奕無利益輸送張大奕是誰?張大奕,中國第一網紅,作為模特出道的她還是淘寶素顏大賽第一名得主,具有超強的時尚嗅覺,穿搭能力強,憑藉自己的努力以及實力,創造了網際網路電商的銷售神話。在電商界內堪比大明星,擁有多重身份、身價過億,可謂是人生贏家,作為女性獲得今天的成就,也引發了很多人的羨慕和嫉妒。
  • 人設崩塌、路人緣丟失 留給張大奕和如涵的時間不多了
    除了張大奕私生活風波的影響,如涵本身的商業模式也禁不起資本市場的打量。上市以來,如涵的股價一路走低,截至11月26日收盤,如涵股價為2.89美元,較發行價暴跌76.88%,市值蒸發近8億美元。網紅電商的商業模式沒能跑通,「張大奕」也不靈了。如涵只能一面培養新的網紅,一面進行轉型,業務逐漸從C端轉向B端。如涵能否找到下一個「張大奕」?
  • 如果阿里沒有了蔣凡,如果如涵沒有了張大奕
    退一萬步說,即便蔣凡與張大奕所在的如涵,相互間沒有任何利益輸送,但在如此強調價值觀,且內部競爭極其激烈的阿里,蔣凡的前途,難免蒙上一層陰影。對於如涵而言,由於長期以來,GMV以及年營收嚴重依賴張大奕,此消息一出,如涵股價一度下跌近10%,周一開盤後情況也不容樂觀。
  • 張大奕和蔣凡的緋聞,直接導致如涵退市
    張大奕損失了5千萬+的商業價值 11月25日,張大奕所在的控股的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正計劃以每股0.68美元的價格將該公司私有化,價格是其中之一
  • 張大奕持股的如涵控股還好嗎?
    此前,蔣凡夫人微博爆料,直指電商第一網紅張大奕,如今作為張大奕背後公司的股東阿里終於出手!作為阿里最年輕的合伙人,85後蔣凡有著不可限量的前途,然而,夫人的爆料卻讓他的職業生涯有了落潮。而阿里做出處罰後,該事件帶來的巨大流量,對佔如涵控股一半收入的張大奕,又意味著什麼?
  • 如涵頭號網紅張大奕,如何創造年銷售過10億?
    擁有多重身份,在不同身份之間發生轉變,網紅張大奕從一個平面模特到如涵上市公司老闆,這一路走來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在她的帶領之下,網紅電商如涵向美國SEC遞交招股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如涵旗下的頭號網紅就是,張大奕。
  • 張大奕如何從普通模特成為如涵股東,揭秘她的勵志人生
    這幾天大家都知道網絡上一直流傳著張大奕引發的輿論事件,那麼這個張大奕是誰呢? 張大奕的成長,離不開如涵。2014年是如涵的網紅經濟元年,如涵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孵化網紅。
  • 一年市值暴跌75%,如涵宣布退市,曾經的第一網紅張大奕為何掉了隊?
    2019年4月,如涵CMO張大奕與如涵創始人馮敏站在C位,迎來了如涵上市的鐘聲,同時如涵也成為「網紅電商第一股」。2020年11月,如涵控股宣布收到來自三位創始人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申請,提議將公司私有化。也就是說,如涵在納斯達克上市僅過去一年半, 可能要退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