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早盤低開低走,大盤完成下方缺口補齊。板塊分化顯現,市場做多熱情並不算高。醫藥、基建等板塊承接熱點,電子行業再遇大幅下挫。窄幅震蕩將貫穿全線,籌碼加速交接,本周A股有無反攻機會?
由於指數下挫帶來盤面困擾,一定程度上壓低籌碼區間落位。滬指已經完成下方缺口回補,20日均線強支撐再度提及。MACD指標金叉,KDJ打開下行通道。築底走勢符合反彈、下挫、再反彈的拉升過程,局部分化顯現。
回看指數本輪反彈高度確立在2830點附近,加之白馬股回暖,預示著接下來兩個交易日以震蕩調整為主。兩市量能得不到釋放,無量無反攻,情緒面再度形成共振。以20日均線作為衡量,弱勢格局逐步延續。
從消息面來看3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達到10.1%,回歸雙位數。利好層面則是市場積極釋放流動性,實體經濟扶持再度加大。打通貨幣傳導機制,對於股市樞紐作用也將放大。保證杆槓率在正常水平,逐步收攏風險。
按照邏輯主線,此次市場流動性並非「大水漫山」,主要目的保證企業復工復產進行。由此延伸出本周IPO企業數量達到5家,再次提速過後,股市存在著擔憂情緒。如何保證融資在正常軌道,屬於今年關鍵看點。
短線上股市沒必要過度去追逐風口,牢牢把握住消費、基建主線,主要還是觀望海外市場變數。券商此輪走勢稍顯疲軟,金融板塊起落幅度相對較大。資金池出現一定變動,同時抑制了盤面反撲節奏。
在明確拐點出現之前,應當積極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大方向上國內經濟要解決內需問題,務必做好短線風險規避計劃。連續地量行情出現,但並未能夠積極撬動反攻情緒。順勢回補下方缺口支撐,底部反覆震蕩已經形成。籌碼套牢實現調整,加速空間回補過程。
反過來思考,4月份作為主力資金窗口配置期,定然會加速籌碼「洗牌」過程。此輪上方套牢資金並不算少,因此反彈已經遇到明顯壓力。分段式調整已經形成,資金回流帶動籌碼發生調整,影響到此輪節奏轉變。
直觀上A股此輪反彈節奏落後於海外市場,兩市成交量並不算大。亞太股市近期反彈總幅超4%以上,因此A股反攻基本是小打小鬧。對於一季度業績炒作,包括溢價企業回歸基本面考量,都將成為關鍵看點。尤其是部分企業近期表現並不算好,基本面已經出現較大壓力困擾。
而倘若拉長戰線,則科技板塊曙光仍是一片向好。對於權重與中小盤紛爭,恰恰反映市場風格切換,主要還是與風險偏好程度有關。局面以維穩籌碼為基礎,跟風股出現回落。均線再度交合,也將形成強支撐落位。
總體來說指數缺口回補過後,重新務實底部支撐能力。預留一到兩個交易日震蕩,部分熱點還將起落。大盤已經行進到相對底部,缺乏市場熱情屬於常規現象。將目光落得更為長遠,堅持回歸風向主線才是正道。
這裡是財經小白說,專注財經,剖析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