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影響,賽程多次做出調整的2020年國際網壇,在10月初法網結束之後並未偃旗息鼓。如果說8月和9月,巡迴賽重啟之初,以美網和法網為核心的兩段賽季,舉辦得還是小心翼翼,儘量控制賽事數量和規模,那麼10月和11月,以歐洲室內賽為主的賽季,則是在最大限度為球員們創造參賽機會。數站賽事成為ATP和WTA巡迴賽的新成員,或者賽事級別得到提升,多位新星的崛起也令人眼前一亮。
特殊時期的新嘗試
連續兩周在同一座城市舉辦網球巡迴賽,這樣的待遇通常只屬於四大滿貫,或者印第安維爾斯和邁阿密站,那些級別很高的賽事,但是今年10月舉行的ATP科隆站,也享受了「雙周賽」的待遇——儘管它只是把兩站ATP250賽事拼湊在一起,前一站取名為「室內賽」,後一站則稱作「錦標賽」。從積分價值來看,兩周科隆站相當於一站ATP500賽,但是兩站總獎金加在一起,只有65.1萬歐元,而真正的ATP500賽,即使是其中獎金最低的漢堡站,在今年因為疫情降低獎金之後,總獎金也能達到120萬歐元,相比之下,科隆站無疑是「花小錢,辦大事」。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一個地點連續舉辦多站賽事,本來是前些年ITF低級別賽事的發明,相當於把巡迴賽變成了長期賽會制,有利於低排名球員減少旅行開銷,便於獲取積分和比賽經驗,但這樣的賽事獎金肯定不會太高。如今所有的體育賽事都面臨運動員出行不便,比賽獎金下滑的問題,網球巡迴賽在一定程度上引入這種賽制,不失為有效的補救方案。
科隆站賽事的運營方,是一家來自奧地利的體育經紀公司,他們本來負責運作斯圖加特、柏林和馬洛卡這3站草地巡迴賽,今年草地賽季因為疫情取消之後,柏林站別出心裁地變成了一項在草地球場,以及飛機機庫裡先後舉行的表演賽,當時參與賽事運營的德國女子網壇一把手,前WTA球員芭芭拉·裡特納,後來又被聘請為科隆站賽事總監。裡特納本人就住在科隆,她將自己80歲的老母親帶到比賽場館,以此證明這裡的防疫工作絕對到位,「這裡比公交車上或者超市裡安全得多」。
ATP科隆站在一座可以容納20000名觀眾的綜合性場館裡舉行,之前幾個星期,那裡舉辦過多場音樂會,每場音樂會允許2000多名觀眾入場。但是網球賽事最初只獲得800人入場的許可,等到開賽之際,這個標準下降到250人,這讓賽事主辦者十分為難,最後他們選擇徹底空場辦賽,將預售的大約10000張門票全部退款。而與科隆站第1周同時舉行的ATP聖彼得堡站,每天允許3500名觀眾入場,顯然值得羨慕。
在現階段網球賽事普遍舉步維艱的背景下,聖彼得堡站總獎金從去年的124.8萬美元,上漲到今年的139.9萬美元,賽事級別從ATP250賽,首次升級為ATP500賽,逆勢上揚引人矚目。本站比賽也發生了一點意外,美國名將奎雷伊在賽前新冠檢測呈陽性之後,和同樣檢測陽性的妻子,以及他們8個月大的兒子一起,乘坐私人飛機「逃離」俄羅斯。但聖彼得堡站主辦方對此非常寬宏大量,賽事執行總監納塔利婭·卡梅爾宗說,如果奎雷伊不願意在酒店進行隔離,他們本來準備幫他租一套豪華公寓,提供更好的住宿條件,即使在奎雷伊「逃跑」之後,除了ATP方面可能採取的措施之外,聖彼得堡站並不準備追加處罰,以後仍然會接納他參賽。
由於亞洲賽季沒能舉行,法網結束之後,今年WTA巡迴賽只剩下兩站賽事,其中捷克俄斯特拉發站作為新增加的頂級賽,也是最後時刻才得到當地衛生部門舉辦的許可。本站賽事的總支出大約是5000萬捷克克朗(約225萬美元),其中比賽獎金52.85萬美元——正常情況下,一站WTA頂級賽總獎金至少要達到80萬美元。但由於是空場比賽,收入銳減,所以這樣看似性價比很高的辦賽方案,經濟負擔仍然不小,更多是當成對未來的投資,期待疫情之後能留住賽事主辦權,獲得更大的回報。
新亮點和青春風暴
首次出現在WTA巡迴賽中的俄斯特拉發站就有不少亮點,阿扎倫卡與克雷奇科娃交手時,比賽最後階段,她的一次反手切削擦網球,將日本動畫片《網球王子》中描繪的「走鋼絲」絕技變成了現實:網球沿著網帶滾動了一段距離之後,落在對手的場地上得分,堪稱是無法複製的「神仙球」。在與白俄羅斯同胞薩巴倫卡的決賽中,受到偏頭痛困擾的阿扎倫卡堅持不退賽,雖然沒能贏得冠軍,卻贏得了挑戰自己的勝利。
薩巴倫卡在俄斯特拉發站前兩輪中都很「慢熱」,首輪她與高芙交手時,在決勝盤2∶5落後的情況下反敗為勝,第2輪她對陣西班牙球員託莫,更是一度以0∶6和0∶4落後,再輸兩局就要吞下「雙蛋」,隨後薩巴倫卡卻令人不可思議地連勝12局,完成大逆轉。半決賽和決賽,準備更充分的薩巴倫卡1盤未失,最後她包攬了本站賽事單雙打冠軍,成為今年唯一獲得這樣成就的球員。
在連續兩周舉行的ATP科隆站中,擁有主場之利的亞歷山大·茲維列夫打出一波8連勝,包攬兩個冠軍,也確保自己連續5年有巡迴賽冠軍進帳。科隆站第1周,20歲的加拿大新星阿利亞辛屈居亞軍,迄今為止,他6次進入ATP巡迴賽單打決賽全部落敗,創造了尷尬的紀錄,但隨後巴黎大師賽,阿利亞辛與胡爾卡奇搭檔,在雙打決賽中逆轉獲勝,小夥子終於品嘗到了冠軍滋味。
法網之前,本賽季盧布列夫已經拿到3個冠軍,法網之後他的勢頭不減,又連續問鼎聖彼得堡和維也納兩站ATP500賽,這兩站比賽之間,盧布列夫度過了自己的23歲生日。巡迴賽重啟之後的3個ATP500賽單打冠軍,全部被盧布列夫一個人包攬,他的世界排名也穩居前10。在仍然是由老將唱主角的法國男子網壇,22歲的雨果·安貝爾在安特衛普站奪冠,巴黎大師賽又連續擊敗西西帕斯和西裡奇,小時候打網球和彈鋼琴同時起步的安貝爾,因為他的音樂造詣,而顯得更加與眾不同。
ATP年終總決賽之前的最後一站巡迴賽,保加利亞索菲亞站,19歲的揚尼克·辛納力克老將波斯皮希爾,奪得職業生涯首冠。以辛納為代表的義大利球員近期表現十分搶眼,洛倫佐·索內戈在維也納站1/4決賽中,以6∶2和6∶1橫掃喬科維奇,爆出本賽季男子網壇的最大冷門。10月中旬,在義大利撒丁島舉行的一站新賽事中,儘管頭號種子弗格尼尼因為新冠檢測陽性退賽,但是前法網4強選手切奇納託找回狀態,奪得亞軍,18歲的單反打法新星穆塞蒂也闖進4強,他和辛納組成了義大利網壇的新一代「雙子星」。
在男子網壇新星不斷湧現的同時,老將們也沒有放棄努力,巴黎大師賽第3輪,瓦林卡終結了盧布列夫的11連勝,維也納站1/4決賽,前溫網和美網亞軍凱文·安德森爆冷擊敗梅德維德夫。ATP巡迴賽新賽事,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站,2018年美網戰勝過費德勒,如今31歲的澳大利亞人米爾曼奪得職業生涯巡迴賽首冠。等到職業網壇逐漸擺脫疫情影響,所有球員都能順利參賽的時候,從「80後」到「00後」的幾代球員之間,相信還會上演更加精彩激烈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