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以下簡稱WWF北京代表處)主辦的「WWF淨塑自然沉浸式體驗藝術展」在北京王府中環開幕。該展覽運用圖片、全息投影、互動裝置、VR作品等藝術呈現方式,讓公眾了解塑料汙染的危害性和淨塑自然的必要性,呼籲人人成為「淨塑自然行動者」,從自身做起,為自然減塑,為生活減縛。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能源資源環境研究所、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挪威駐華大使館、德國駐華大使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淨塑行動網絡等政府部門、學術、企業和社會組織代表出席開幕儀式。
WWF淨塑自然開幕式會場
全球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近700類海洋生物曾進食過塑料或被塑料垃圾纏繞,塑料垃圾每年給海洋生態系統造成13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解決塑料汙染問題刻不容緩。為此,WWF於2019年在全球發起「淨塑自然」倡議。
在中國,WWF北京代表處與政府、企業、公眾攜手共創淨塑解決方案,從開展基線研究、共建淨塑城市、促進企業轉型、推動政策倡議和提升公眾意識五個方面著手,減少中國海洋塑料垃圾排放。
在展覽開幕式上,WWF中國淨塑自然項目主任高興表示:「塑料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對自然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塑料汙染問題已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普遍關注,然而,塑料產業鏈路長、利益相關方多、複雜程度高,解決塑料汙染問題,必須多方聯手,共創減塑解決方案。我們呼籲和敦促更多力量加入淨塑自然行動,做解決塑料汙染問題的參與者、行動者、破局者,這亦是我們舉辦本次展覽的初衷。」
WWF中國淨塑自然項目主任高興
挪威駐華公使銜參贊湯柯納(Tom Knappskog)表示:「非常榮幸參與『淨塑自然』沉浸式體驗藝術展,塑料汙染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期待更多的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成為『淨塑自然行動者』。」
挪威駐華公使銜參贊湯柯納
面對肆虐的疫情對世界經濟社會產生的影響,與會嘉賓就「後疫情時代,社會各界如何攜手共創減塑之路」展開討論。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能源資源環境研究所所長毛濤表示:「環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各國紛紛提出綠色發展戰略並將其付諸實踐。國內企業應關注產業鏈供應鏈的短板,包括綠色發展的短板,通過提升供應鏈的綠色化水平,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綠色要求』,以及國外在投資和進口等方面確立的綠色標準,實現產品國內國際的順暢循環。」
淨塑自然圓桌論壇
14家「中國淨塑行動網絡」成員聯合發起「淨塑自然行動者宣言」,承諾與各利益相關方更加緊密地合作,減少自然界中塑料垃圾的排放。同時,呼籲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以源頭減量、回收循環、減少洩漏為原則,各自承擔起減少塑料汙染的責任,積極溝通、多方協作,共同探索與實踐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中國淨塑行動網絡」成員
WWF淨塑自然沉浸式體驗藝術展展覽時間為2020年12月3日至12月6日,為期4天。
背景信息:
關於「淨塑自然」
2019年,WWF在全球發起「淨塑自然」倡議。在中國,我們與政府、企業、公眾攜手共創淨塑解決方案,致力於減少中國海洋塑料垃圾排放。我們已著手在5個方面推進一系列的改變:開展基線研究、共建淨塑城市、促進企業轉型、推動政策倡導、提升公眾意識。
在基線研究方面,我們與專業機構合作,於2020年發布了《中國塑料包裝再生現狀白皮書》與《可降解塑料知多少》等研究報告,促進社會各界對塑料管理現狀與解決方向的認識;
2020年初,我們啟動「淨塑城市倡議」,與三亞市、揚州市相繼籤約,攜手探索城市淨塑模式與廢棄物管理優化方法;
在促進企業轉型方面,我們舉辦了「減塑創變行動」創業比賽,與專業機構合作開發企業塑料足跡追蹤工具,挖掘解決塑料問題的創新方案;
全息投影互動體驗
在推動政策倡導方面,我們針對限塑令、農用薄膜、可降解塑料等議題開展專家研討會並積極響應全國人大、國務院有關部委發起的意見徵求,提出專業建議。
在提升公眾意識方面,我們發起一系列「淨塑自然」宣傳活動,包括與《樂活》雜誌在微博共同發起21天淨塑打卡挑戰、與海洋淨塑先鋒張雲雷共同開啟「海島淨塑挑戰「、舉辦「淨塑自然」藝術展、與中國淨塑行動網絡成員開展全國範圍的淨灘撿拾活動等,倡導公眾生活方式的轉變。
互動體驗
關於「淨塑自然」行動網絡
2019年6月6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手十四家行業協會和民間組織,共同成立「中國淨塑行動網絡」。通過「淨塑自然」行動網絡的科學探討和公眾倡導等積極影響,讓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個人廣泛參與淨塑自然行動中。
2020「淨塑自然行動者宣言」發起方(順序不分前後):
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中國合成樹脂供銷協會塑料循環利用分會、擺脫塑縛、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上海浦東樂芬環保公益促進中心、河流守望者、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北京零萌環保諮詢有限公司、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萬科公益基金會、深圳市一個地球基金會、中華環保聯合會綠色循環普惠專委會。
本次展覽獲得挪威發展合作署、京東公益、青島中紡億聯時尚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