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鐵騎小傳:4600年天下名騎,曾與蒙古騎兵聯手攻向非洲

2020-12-11 陶慕劍地球觀察

亞美尼亞,最近成為了大家關心的一個地理名詞。這個國家看似是一個小國,但歷史卻非常悠久。

熟悉軍事史或者電腦遊戲的朋友,更是對亞美尼亞鐵甲重騎兵耳熟能詳。在1260年的艾因·賈魯戰役中,亞美尼亞重騎兵還曾經與蒙古騎兵並肩作戰,與馬穆魯克騎兵展開過一場血戰。

亞美尼亞騎兵:4600年歷史的天下名騎

亞美尼亞騎兵的誕生時間非常久遠,幾乎與亞美尼亞民族同時出現。根據考古發掘,在一處4500-4600年前的亞美尼亞墓葬中,就出土過一批早期戰馬遺骸。從骨骼來看,這些馬匹不僅受到過馴化,而且留有明顯的戰鬥傷痕。

亞美尼亞位於高加索地區,屬於印歐語系諸民族向四方擴張的中心點。人類最早的馴化馬匹,以及戰車和騎兵,也都是在這一帶的歐亞大陸交界處首先出現的。在歷史上諸多著名騎兵中,亞美尼亞騎兵有著自己獨特的歷史。

早在古希臘人的記載中,就把亞美尼亞人描述為「養馬高手」。古希臘史學家史特拉博曾記錄到:「阿塔瓦斯迪司(亞美尼亞國王)入侵米底時,除了其他騎兵外,還額外展示了6000匹全副武裝的戰馬,專門擺成了陣型。」

在古代亞美尼亞,馬也被認為是神聖動物,並與太陽神有聯繫。古希臘編年史記載了亞美尼亞的「馬祭」,色諾芬就曾寫道:「……於是色諾芬把村長帶回自己的家裡,給了他一匹馬,那是他很老的時候買的,用來養肥和獻祭,因為他知道這是太陽神的神聖。他這樣做是因為怕那匹馬會死,因為它在旅途中受傷了。」

在公元前的幾個世紀裡,亞美尼亞先後臣服于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和塞琉古王國。當塞琉古王國被羅馬人擊潰後,亞美尼亞趁機成立王國,並在地中海東岸強盛一時。但後來,亞美尼亞先後被羅馬和帕提亞徵服,輪流充當兩方的保護國。

在此期間,名聞天下的亞美尼亞騎兵也先後被幾大帝國徵用參加過不少戰爭。近幾十年來,亞美尼亞各地經常能出土這一時期的青銅馬具,充分反映了亞美尼亞人在騎馬作戰方面的悠久歷史。

貴族組成的「阿扎塔夫雷」騎兵

亞美尼亞的傳統騎兵,被稱為「阿扎塔夫雷」騎兵,主要由當地部落的精英騎手組成。在中世紀的亞美尼亞王國時期,阿扎塔夫雷騎兵(包括重騎兵)的人員多數為貴族子弟(主要是次子或小兒子等)。

亞美尼亞作為中世紀的一個偏遠小國,卻擁有相當強悍的騎兵力量。在鼎盛時期,亞美尼亞王國擁有6000名重騎兵,加上輕裝弓騎兵,總數可達2萬之眾。這些騎兵的主要任務,一方面是作為亞美尼亞國王的親近護衛,一方面則作為邊境巡邏隊的主力,另外各地採邑貴族也擁有自己的親衛騎兵。

在當時的歐洲人看來,亞美尼亞是最東方的基督教國家,封建制度也和歐洲非常相似。但是,亞美尼亞人的重騎兵部隊卻是一個謎。因為,亞美尼亞以山區為主,這些山區居民卻能夠發展出出色的騎兵部隊,能夠和中亞草原的遊牧騎兵相抗衡。

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11世紀,亞美尼亞王國處於東西方文明的交界處,多次淪為幾大帝國的爭奪焦點。在這段時期,亞美尼亞重騎兵的裝備和戰術,受到了東方波斯重騎兵和西方拜佔庭重騎兵的深刻影響。尤其是「阿扎塔夫雷」具裝騎兵兼具了東西方的優點,騎士和戰馬都身披重甲,衝鋒時手持長槍,近戰時使用釘頭錘和骨朵,而且像薩珊波斯騎兵一樣善用騎弓,比西歐騎兵更具多用途性。

出於文化和信仰,當西方發起十字軍東徵時,亞美尼亞王國(包括東、西亞美尼亞)主動協助並參加十字軍,為東徵提供了大批兵員、戰馬、武器和食物補給。特別是位於地中海東岸奇裡乞亞的西亞美尼亞王國,成為十字軍重要的兵員和物資補給基地。

不僅是十字軍,亞美尼亞人後來也一度成為了蒙古人的同盟者。

亞美尼亞重騎兵與蒙古騎兵並肩作戰

公元13世紀中葉,旭烈兀統帥的蒙古第三次西徵軍在西亞所向披靡,小亞細亞各國如臨大敵。亞美尼亞國王卻派出使節,主動投靠了旭烈兀西徵軍,成為了蒙古人在西亞的可靠盟友。同時,亞美尼亞也出動了不少鐵甲重騎兵參加了旭烈兀的西徵。

1260年,艾因·賈魯戰役爆發。此時,由於蒙古大汗蒙哥戰死於釣魚城,旭烈兀急於返回蒙古草原,因此只留下了5000名蒙古騎兵繼續西徵,由先鋒怯的不花統領,兵鋒直指非洲。除了5000名蒙古兵外,怯的不花還召集了亞美尼亞、喬治亞等附庸國的兵力,總兵力在兩萬人左右。其中,亞美尼亞重騎兵的數量在1000-2000騎之間(也有稱數百騎)。

這時,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蘇丹忽都斯·貝爾巴斯,趁著蒙古西徵主力東返,向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發起了進攻。馬穆魯克的兵力也在兩萬以上。

在這場戰鬥中,亞美尼亞鐵甲重騎兵擔當了蒙古軍中央突擊的主力部隊,蒙古騎兵則分配在了兩翼。在亞美尼亞鐵騎和蒙古騎兵的聯合衝擊下,馬穆魯克大軍一度瀕臨崩潰,但後者在貝爾巴斯勉勵指揮下維持住了戰線。

馬穆魯克騎兵下馬作戰,使用長矛和弓弩給亞美尼亞鐵甲騎兵以重創,挫敗了蒙古軍的衝鋒勢頭。損失了亞美尼亞重騎兵後,蒙古軍失去了攻擊勢頭,多數僕從軍潰散,作為中堅的蒙古騎兵則被圍殲。艾因·賈魯戰役也成為了蒙古西徵的絕響。

此後,旭烈兀成立了伊爾汗國,亞美尼亞王國一直擔當附庸國,共同與馬穆魯克王朝展開著長期戰爭。1281年,霍姆斯戰役打響。伊爾汗國動員了七萬五千人參戰,其中亞美尼亞和喬治亞有兩萬五千人參戰(估計騎兵有數千人)。但是此戰,蒙古人和亞美尼亞人再次遭到慘敗。西亞美尼亞也遭到馬穆魯克的入侵和破壞。

霍姆斯之戰,成為了亞美尼亞重騎兵參加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戰役。在此後的兩個世紀裡,西亞美尼亞首先宣告滅亡,東亞美尼亞也被奧斯曼帝國吞併。直到20世紀,亞美尼亞才重新獲得獨立。

儘管亞美尼亞重騎兵成為了歷史,但它的千年歷史卻反映了東西方軍事藝術的結合與碰撞,很有繼續研究的價值。(作者:陶慕劍)

相關焦點

  • 亞美尼亞鐵騎小傳:4600年天下名騎,曾伴隨蒙古騎兵攻向非洲
    熟悉軍事史或者電腦遊戲的朋友,更是對亞美尼亞鐵甲重騎兵耳熟能詳。在1260年的艾因·賈魯戰役中,亞美尼亞重騎兵還曾經與蒙古騎兵並肩作戰,與馬穆魯克騎兵展開過一場血戰。
  • 擊敗蒙古鐵騎的馬穆魯克騎兵,後來怎麼樣了?
    公元13世紀,堪稱蒙古人的世紀,幾乎整個亞歐大陸都匍匐在了蒙古鐵騎之下。不過,蒙古人的徵服也是有限度的,在東方,蒙古東徵日本失利;而在西方,則敗於馬穆魯克騎兵之手。如果說東徵日本的失敗源於「神風」作祟,那麼馬穆魯克騎兵擊敗蒙古人便是憑的實力。那麼,擊敗蒙古人的馬穆魯克王朝為何一直局限於埃及,而沒有再開疆拓土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馬穆魯克王朝的歷史。
  • 蒙古鐵騎,遼東鐵騎,日本騎兵,八旗騎兵,哪個作戰能力最強?
    年的大閱兵。這種包圍運動是蒙古軍隊常用的作戰方法,而且他們特別善用計謀來實施這種方法。遼東鐵騎遼東鐵騎指的是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父子麾下的部隊,李氏一門擅長騎兵突襲,麾下最精銳的部隊為李家家將騎兵隊,人數約三千,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在徵服蒙古土蠻部和萬曆朝鮮之役中戰無不勝,還多次平定女真各部落的叛亂,女真叛亂首領王杲和努爾哈赤的父、祖皆死於遼東精騎刀下。
  • 冷兵器時代聞名天下的騎兵部隊——蒙古鐵騎為何這麼厲害?
    騎兵,縱橫千裡馳騁沙場,是冷兵器時代的高機動先進兵種,很多對冷兵器戰爭情有獨鐘的刀友應該都感覺的到騎兵的獨特魅力,中國歷史上最為有名且影響力最大的可能就要數蒙古鐵騎了,可以說他們達到了冷兵器時代騎兵的最高成就。這裡簡單介紹下的蒙古騎兵的優勢。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4大精銳重騎兵,蒙古鐵騎排第二,鐵浮圖排第三
    但不得不承認,這種戰法很有效,畢竟對重騎兵而言,陣法的意義已經不大了,只要將重騎兵的威力充分發揮出來即可;所以這支騎兵在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出現之前,是世界上最兇悍的騎兵之一,也是所有党項敵人的夢魘。TOP、2 蒙古鐵騎其實成吉思汗麾下也是有重騎兵的,而且規模極為龐大,但蒙古騎兵隊伍顯然是經過改良的,因為每支蒙古騎兵隊伍中都是輕騎和重騎混搭的,比例大概是三比二;蒙古帝國崛起時,蒙古的重裝衝擊騎兵也十分強大,在蒙古第二次西徵時,重裝騎兵佔整個騎兵軍隊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 蒙古以騎兵打天下,他們是怎麼攻城的
    蒙古軍隊能一直打到多瑙河邊,是由多種因素的決定的。彎刀、駿馬、勇士,是蒙古騎兵的三大制勝法寶。蒙古鐵騎就是依靠這三大法寶所向披靡,鐵木真也是依靠這三大法寶統一蒙古草原並當上成吉思汗的。歐洲重裝騎兵在蒙古鐵騎面前不堪一擊在西徵的戰爭中,成吉思汗遇到的主要對手是西域的阿拉伯軍隊和歐洲的騎兵。特別是歐洲的騎兵,在蒙古鐵騎面前不堪一擊。
  • 關寧鐵騎:中國騎兵最後的輝煌
    導讀:公元1629年當時即後金汗位三年的皇太極在經歷了與天袁崇煥寧錦大戰和之前隨其父努爾哈赤徵戰寧遠戰役中以全敗的戰績輸給了袁崇煥和他的部隊,因此皇太極只得兵出險招於此年率領八旗全部並聯合蒙古騎兵十數萬秘密饒過他懼怕的袁崇煥的關寧防線於此年十月二十八日突然攻克突破長城沿線的大安口
  • 豐富的兵種,發達的後勤通訊,徵服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有多先進?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最多時只有10萬出頭,但是卻戰無不勝,接連攻滅西夏、西遼、花拉子模、金等等政權。要知道這些國家的軍隊數倍於成吉思汗,金國曾在一戰中就擺出45萬大軍,但是依然被蒙古軍隊打敗。 那麼,成吉思汗的鐵騎為什麼所向披靡?蒙古大軍又是怎麼配置的呢?
  • 揭秘明朝最強騎兵部隊——遼東鐵騎和關寧鐵騎
    遼東鐵騎之所以能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裡力克蒙古、女真的鐵騎勁旅,並不是如同網文所云的,靠著能夠連發又能當錘子用的「三眼神銃」,而是靠著兩點:1、捨得花錢。「成梁諸戰功率藉健兒。在戰法上,李氏一族也十分類似蒙古人:「及戰多用鐵騎,列為橫陣,發弓矢衝賊,若賊陣不動,則緩緩退之再衝。十數次之後,堅陣無有不潰者。」可見遼東鐵騎如同蒙古騎兵一樣,是弓騎兵,而非純正火槍騎兵。
  • 蒙古騎兵簡介 蒙古騎兵創建者 蒙古騎兵裝備
    蒙古的騎射手輕騎兵與衝擊騎兵相互配合,形成了強大的戰鬥力。1241年,蒙古與歐洲聯軍的交戰就體現出各騎兵配合所形成的強大戰鬥力。蒙古先以少量輕騎兵誘使歐洲騎兵追擊,隨後蒙古騎射手從兩翼包抄追擊的歐洲騎兵,並不斷向歐洲騎兵發射箭失,殺傷歐洲騎兵。這時,待命的蒙古重騎兵向歐洲騎兵發起衝擊,而由兩翼包抄的蒙古騎射手對歐洲騎兵完成了合圍。
  • 唯一可以跟蒙古鐵騎對抗的國家 三大戰術讓蒙古大汗命喪黃泉
    唯一可以跟蒙古鐵騎對抗的國家 三大戰術讓蒙古大汗命喪黃泉 說起全世界比較出名的兵種,蒙古鐵騎肯定能排前十。當年成吉思汗的大軍橫掃歐亞大陸,但是他生前一直沒攻下這個國家,甚至他的孫子也在攻打這個國家的時候命喪黃泉。
  • 蒙古鐵騎的締造者是不是成吉思汗鐵木真?有什麼依據?
    應該說蒙古鐵騎這個概念是後來才有的通稱。至於也克蒙古兀魯思(大蒙古汗國)的締造者當然是成吉思汗。那麼為什麼說鐵騎是後來才有的概念?又為什麼說成吉思汗創造了蒙古呢?鐵騎的概念應該說鐵騎二字是個形容詞而不是軍隊名稱,即形容精銳部隊。這個詞多出現在明朝九邊的稱謂中,比如——宣大鐵騎,即宣化到大同一線明朝的精銳部隊。又有關寧鐵騎,即山海關到寧遠一線的明朝精銳部隊。
  • 曾經夷平歐洲的蒙古騎兵,為什麼打不過清朝的八旗騎兵?
    從蒙古帝國開始,成吉思汗就組建了蒙古騎兵,在當時,蒙古騎兵是所向無敵的。成吉思汗統一草原部落後,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開始了蒙古鐵騎的大規模擴張,從此,蒙古鐵騎的數量不斷增長,最終打敗了宋朝。經過蒙古鐵騎的擴張,短短五年,蒙古鐵騎就佔領了金、高麗。由此,蒙古鐵騎的戰鬥力非同小可。
  • 蒙古軍隊曾打遍天下無敵手,為什麼讓朱元璋三種戰術就打回原形?
    朱元璋是一位放過牛、做過和尚的苦孩子,居然把曾經天下無敵的蒙古鐵騎打回了原形,結束了蒙古人在中原98年的統治,同時將丟失了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一併被收回,使中國再次回到了漢族王朝的統治之下。面對這樣前所未有的強敵,他是如何做到的?
  • 明朝軍隊為何能打贏蒙古騎兵,但卻輸給滿清八旗的鐵騎
    那時候強弩能夠打蒙古騎兵,可是為什麼這八旗的鐵騎進來的時候卻擋不住了呢。 成吉思汗的鐵騎是十分驃悍的,所以能橫掃全亞洲大陸,才會一度創下的橫跨歐亞的大帝國,那明朝的朱元璋為什麼有辦法打下這些蒙古鐵旗?
  • 蒙古騎兵:裝備 編制與戰術
    前言:1206年,孛兒只斤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尊汗號「成吉思汗」,隨後,蒙古騎兵東徵西討,在13世紀「鐵騎橫掃歐亞」徵服歐亞許多土地。
  • 蒙古鐵騎為何能無敵天下?
    蒙古建國後,於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餘年時間,先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徵,建立起龐大的帝國,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既深且遠。窩闊臺於1235年派遣其兄朮赤之次子拔都,率五十萬大軍再度西徵。西徵軍很快就徹底滅亡花剌子模,殺札闌丁。不久又大舉徵服俄羅斯,攻陷莫斯科、基輔諸城,並分兵數路向歐洲腹心挺進。1241年,北路蒙軍在波蘭西南部的利格尼茲(Legnica),大破波蘭與日耳曼的聯軍。拔都親率蒙軍主力由中路進入匈牙利,大獲全勝,其前鋒直趨義大利的威尼斯,全歐震驚,稱為「黃禍」。
  • 蒙古騎兵:入侵俄羅斯,打到維也納,它厲害的原因,在於這3點
    作為疆域遼闊的蒙古帝國,徵服了數十個國家,1231年徵服高麗,1233年滅東真國,1234年滅金國,1237年佔領莫斯科,1241年又兵分兩路入侵波蘭、匈牙利,大敗羅馬帝國聯軍,兵鋒直指維也納,真箇歐洲都為之恐慌和震驚。
  • 天下第一關寧鐵騎北京城下力戰八旗蒙古聯軍,大明戰死7位總督
    袁崇煥也確實是個人才,他曾在天啟年間率孤軍死守寧遠城,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一時間威震遼東,據說努爾哈赤也是因為被袁崇煥巨炮所傷救治無效而死。之後,袁崇煥遭魏忠賢黨羽彈劾辭官歸鄉,直到崇禎剷除魏忠賢后才被重新啟用。1629年(崇禎二年),袁崇煥第一次展示了尚方寶劍的威力,他擅自誅殺邊關大將毛文龍。
  • 蒙古鐵騎,何以天下無敵?丨壹讀精選
    圖片來自網絡壹讀微信號:yiduiread選自澎湃新聞(微信號:thepapernews)本文已取得澎湃新聞授權文丨祁鑫原文標題為:蒙古騎兵何以天下無敵?由於槍頭有鉤,刺入敵人身體不會太深,容易拔出。歐洲騎兵的主要武器是長槍(lance),長而且重,對步兵和騎士很致命,對付靈活機動的蒙古騎兵很不實用。13世紀上半葉,蒙古騎兵的武器裝備已經優於歐洲,卓越指揮下的騎兵戰術更超出歐洲人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