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8年(崇禎元年),崇禎召見袁崇煥,袁崇煥聲稱自己五年可以平遼,崇禎帝大喜過望,對他大加讚賞。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賜予尚方寶劍。在財政捉襟見肘,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崇禎帝依然命令戶部、工部、吏部、兵部全力配合袁崇煥,錢糧管夠!託付他收復全遼的重任。
袁崇煥也確實是個人才,他曾在天啟年間率孤軍死守寧遠城,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一時間威震遼東,據說努爾哈赤也是因為被袁崇煥巨炮所傷救治無效而死。之後,袁崇煥遭魏忠賢黨羽彈劾辭官歸鄉,直到崇禎剷除魏忠賢后才被重新啟用。
1629年(崇禎二年),袁崇煥第一次展示了尚方寶劍的威力,他擅自誅殺邊關大將毛文龍。毛文龍是立過不少戰功的名將。其部駐紮在皮島,處在明、後金、朝鮮三方勢力的核心處,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毛文龍死後過了兩年,他的部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發動了兵變投降後金。這裡有個插曲,孔有德自稱是孔子後裔,但遭到了孔氏家族的堅決反對。他試圖進入孔廟拜謁,被孔子後裔阻擋,孔子家譜也拒絕將其收錄。
袁崇煥曾上疏崇禎說:寧錦防線堅固,皇太極打不破,但是他會以蒙古為嚮導,突破長城,來威脅北京。但是,袁崇煥的兩次上疏,都沒有引起崇禎皇帝的足夠重視,不幸的後果被袁崇煥言中了。
1629年十一月,後金遭遇天災饑荒,走投無路的皇太極兵行險招,親率8萬大軍聯合蒙古騎兵,避開袁崇煥防守的關寧錦防線,繞道蒙古地區,突襲明長城的脆弱隘口,長驅直入進攻北京。大明朝廟堂震驚!崇禎皇帝急令各地軍馬入京勤王。
十一月初二,山海關總兵在遵化遭埋伏,全軍覆沒,十一月初四,皇太極向西急行進軍一百裡,攻陷遷安,威脅永平、撫寧,這個時候袁崇煥已經率領20000關寧鐵騎入關。這裡我們來說一下,「關寧鐵騎」與「漢武帝重裝騎兵」「曹操虎豹騎」「李世民玄甲軍」「嶽飛背嵬軍」被稱為「華夏歷史上五大精銳騎兵」。也是當時唯一一支能與八旗騎兵正面硬剛的部隊。
十一月初七,袁崇煥親自帶著9000騎兵馳入薊州。薊州是橫在遵化與通州之間的屏障,距離北京東郊通州約140裡,袁崇煥想把後金的軍隊堵截在薊州,十一月十四日,皇太極卻悄悄的繞過薊州,而後又繞道通州,直奔北京而去。面對逼近的後金,崇禎已經亂了方寸,在大臣們的反對聲中,緊急啟用了年過七旬的孫承宗處理北京防務。這時共有四個鎮的明軍前來勤王。除袁崇煥駐薊州外,昌平總兵尤世威駐密雲,大同總兵滿桂駐順義,宣府總兵侯世祿駐三河。
為了加強北京城防。崇禎帝下令,在京官員、皇親國戚,帶著自己的家丁到城牆上巡邏守衛。他還讓太監參加守城。同時,命令大同總兵滿桂、宣府總兵侯世祿率兵來到北京德勝門外紮營。 1629年十一月二十日,八旗軍兵臨北京城下。
接著,八旗兵與蒙古兵聯手向德勝門外明軍發起猛攻,侯世祿部潰敗,只剩下滿桂率軍力戰,最終滿桂身受重傷敗退,與此同時,皇太極派莽古爾泰、阿濟格、多爾袞、多鐸、豪格等率軍在廣渠門,迎擊袁崇煥關寧鐵騎。袁崇煥、祖大壽帶著先到的5000關寧鐵騎與八旗兵在廣渠門外大戰幾個小時,後來4000掉隊的騎兵趕到,前後夾擊大敗八旗軍。之後,袁崇煥請求帶兵入城補給修整,遭到崇禎拒絕,只得繼續在北京城外露宿。
此後,皇太極又陸續對廣渠門、左安門發起進攻,始終不能戰勝袁崇煥,他轉而使用反間計,使袁崇煥遭崇禎猜忌。當時,北京城外皇親國戚、勳貴大臣的莊園土地被後金軍蹂躪殆盡,所以他們對袁崇煥極度不滿,也紛紛向朝廷狀告袁崇煥。崇禎派人用籮筐把袁崇煥接到城中進行了逮捕。之後明軍又屢戰屢敗,總兵滿桂戰死,崇禎一度準備撤出京師,被朝臣們勸阻。皇太極見此次南下目的已經達到,沿途劫掠一番,於次年正月撤兵北去。
袁崇煥被捕,祖大壽驚慌失措,立刻逃回錦州。1630年八月,崇禎帝以擅殺毛文龍、通敵賣國等罪名,下令凌遲袁崇煥。京城百姓也認定袁崇煥通敵賣國,紛紛向他吐口水、扔菜葉,袁崇煥被割三千刀,劊子手每割一塊肉,百姓爭搶付錢,買來生吃!袁崇煥家人被流放三千裡,並抄沒家產,但沒有抄到錢財。
此次事件直接造成大明七大總兵戰死,京畿地區的防禦體系遭到重創,兵部尚書、工部尚書、薊遼督師袁崇煥、遵化巡撫等或死或下獄。大明好不容易構建的防線徹底崩潰,元氣大傷。在此戰之前,北京人過了180年的和平生活,戰爭突然降臨,沒有任何準備。守城官兵甚至不知道火器的名稱和使用方法。北京城險些喪於皇太極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