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科技公司逆勢破局 疫情下融資總額領先歐洲市場

2021-01-19 極客網FromGeek

創業服務諮詢機構Dealroom.co和倫敦發展促進署的最新研究顯示倫敦科技公司在2020年的科技企業風投融資水平再創新高。數據顯示,儘管面對全球疫情和英國脫歐的挑戰,倫敦科技公司仍在 2020 年籌集資金105億美元,分別遠超 2017年70億美元和2018年59億美元的籌資總額,並接近2019年所創的107億美元籌資紀錄。倫敦風投公司在 2021年的可配置新資本將達到空前水平,未來增長依舊強勁。

倫敦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歐洲領先科技中心的地位。作為2016年以來增長最快的第二大全球科技中心,倫敦在過去五年的全球科技風投排行中位居第五,倫敦公司收穫的投資額是其他歐洲科技城市的兩倍以上。

2020年是歐洲科技領域風投融資創紀錄的一年。Dealroom.co的數據顯示,歐洲科技公司去年共籌集資金 431億美元,其中倫敦科技公司佔到歐洲所有科技資金的四分之一(約105億美元)。2020年是全球科技風險投資頗具彈性的一年,全球科技公司共收穫投資 2723 億美元,高於 2019年的2627億美元。

2020年,倫敦科技公司的大型融資輪次也提高了英國科技領域的風險投資水平,英國科技公司在2020年共籌集資金150億美元,再創新高。涉及倫敦公司的部分大型交易包括:倫敦金融科技公司 Revolut 收穫5億美元D輪融資、電動汽車製造商Arrival 收穫4億美元融資、可再生能源提供商 Octopus Energy 達成 3.27 億美元交易。2020 年,倫敦風投公司新籌基金 78 億美元,遠超 2019 年 40 億美元的籌資金額,佔過去兩年歐洲所有新興風險投資基金的三分之一,與前幾年相比實現了巨額增長,其中 2016 年和 2017 年籌集資金僅為 17 億美元和 27 億美元。

2020年,多家全球投資公司選擇擴大其在倫敦的業務規模,其中 Index Ventures(20 億美元資金)和Atomico(8.3億美元資金)宣布為總部位於倫敦的歐洲初創企業提供新的資金支持,同時矽谷風投 Sequoia Capital也進一步擴大了其在倫敦的布局。倫敦市長 Sadiq Khan表示:「倫敦是歐洲的全球科技之都。儘管面對英國脫歐和新冠疫情帶來的重重挑戰,但倫敦的科技產業在 2020 年依舊蓬勃發展,並且在倫敦的經濟復甦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眾多全球頂尖科技企業紛紛落戶倫敦,並將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投資和技術人才敞開大門。」

作為歐洲「獨角獸」之都,倫敦還孕育了一批全球發展最快的科技公司,其中81家被Dealroom確認為未來將把總部設在倫敦的潛在獨角獸公司。倫敦現在擁有 47 家獨角獸公司,這與後期在倫敦融資實力的大大提升有著緊密關係。數據顯示,在倫敦2.5億美元以上融資獲得的資金已從2019年的18億美元急劇增加到2020年的50億美元。見證了諸多獨角獸成立與快速發展的倫敦發展促進署執行長 Laura Citron 表示:「儘管我們在 2020年面臨種種挑戰,但仍然見證了倫敦科技領域保持韌性發展,這令人深感欣慰。國際投資者對倫敦充滿信心,在這裡新設的風投基金將用於投資金融科技、網絡安全和健康科技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企業。這是因為倫敦作為歐洲市場門戶的地位從未動搖,這裡也是建立和發展科技公司的理想之地。」

2020年,隨著疫情的爆發以及遠程工作的增加,企業軟體科技逐漸成為風險投資者的首選領域。倫敦企業軟體投資在 2020年增長了82%,當地公司共籌集資金 18 億美元。2020 年,倫敦健康科技公司風險投資勢頭依舊強勁,包括 Babylon Health(1 億美元)、COMPASS Pathways(8000萬美元)和 Cera(7500萬美元)等重大融資輪次。2016年以來,倫敦健康科技公司共籌集資金 31.8 億美元,遠超其他歐洲城市。該報告還顯示,全球投資者正在加大向倫敦科技公司注資的力度。在過去兩年,非歐洲投資者佔倫敦科技投資總額的一半以上 (57%)。目前倫敦所吸引的非歐洲投資所佔比例要高於其他任何歐洲科技中心,這其中北美投資者是倫敦風險投資的最大貢獻者(2019-2020年),其中 36%的投資來自美國和加拿大風險投資公司。

能源零售商與技術公司章魚能源(Octopus Energy)的執行長兼創始人格雷·傑克遜(Greg Jackson)認為最終選擇將總部設立在倫敦是因為它提供了與志同道合的科技創新者和世界一流人才接觸的眾多機會。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章魚能源從倫敦的一間小辦公室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科技領導者,並在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設有辦事處。格雷認為目前的英國已經具備成為『能源矽谷』的實力,並將在全球範圍內推動科技主導的綠色能源革命。

在2020年這個極具挑戰性的年份,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汽車平臺汽車之家也選擇在倫敦開設了海外辦公室。汽車之家海外業務負責人瞿蒙蒙表示因為在倫敦有助力外資企業落地並加速他們發展的機構,所以在倫敦發展促進署的大力協助下,他們能夠在逆勢中成功在英國市場推出YesAuto平臺。目前汽車之家已經在英國境內建立了超過2000家汽車經銷商的合作,每日為在線用戶提供超過50個品牌、15萬輛車的豐富選擇。汽車之家在2020年9月成功舉辦了線上車展,日前正與各汽車主機廠和經銷商攜手探討如何進一步深化VR虛擬實境與3D技術在行業市場中的運用。

縱觀過去五年,中國主要的幾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在科技企業創投融資方面也獲得了耀眼成績,整體數額匹敵美國矽谷和紐約。儘管2020年全球經濟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衝擊,但在科技企業的投融資規模上,北京依然穩坐第一把交椅;深圳作為後起之秀城市發展迅速,誕生和輸出了一批像騰訊這樣的世界級科技企業——這也為中英之間未來更為緊密地合作奠定了基礎。

在英國順利完成脫歐後,中國的投資者和企業更加積極地在英國尋找投資與合作的關鍵行業與標的。而倫敦憑藉著全球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一流的配套行業服務、豐富的人才儲備以及語言和時區優勢,成為中英之間各領域合作的橋頭堡陣地。2019年中啟動的「滬倫通」也讓倫敦成為下一個中國企業考慮境外上市的首選目的地,中、英雙方都期待在新冠疫情後的時代通過加強與國外市場的合作與聯繫,為各國的經濟和企業復甦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2016-2020年間全球20個國際化城市的科技行業風險融資規模,數據來源於Dealroom.co.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疫情下創業公司該如何破局,把握新機遇?
    其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中小型企業和初創公司,疫情給它們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許多企業陷入困境。在這個特殊時期,如何破局,繼續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活下去,成為了他們需要儘快攻克的難題。 破局 面對困境,不能坐以待斃,如何破局才是創業者們要積極思考的問題。當下對創業公司來說,現金流就是生死線。疫情改變了現金流的計算方式,無論是溝通成本還是運輸成本都會有所增加,那麼企業就需要認真考慮如何保證公司在最小成本下繼續生產。
  • 這家旅遊網站為何能在疫情期間獲得1億美元融資?
    逆勢融資,新亞太區負責人走馬上任,這家公司有何玄學?完成收購後,Omio 的票務系統被插入到 Rome2rio 的平臺,這兩家公司的整合,推動了 Omio 的全球旅遊整合業務。為何能逆勢融資?無論如何,Omio能在疫情下創紀錄地融資1億美元都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 美國自顧不暇 下一個崛起的科技創投中心是歐洲?
    作者介紹稱,歐盟共擁有超過128000家初創企業,5000家風投公司,130萬個創業崗位,164家獨角獸企業。十年裡融資、就業和估值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與美國的差距正在縮小。隨著更多的大輪融資和更多的退出,更多的資本可用,更多的初創公司出現,2019年歐洲的風投活動和科技初創公司融資出現了突破。
  • ...動態:健康險科技公司BIMA新融資2530萬歐元 Decent融資1000萬美元
    數字健康保險科技公司BIMA近日完成2530萬歐元的新一輪融資近日,領先的數字健康和保險科技服務提供商BIMA,已獲得2530萬歐元的新一輪融資以應對市場對數字健康服務需求的激增。在COVID-19的影響下,消費者希望獲得更多的針對生命和健康風險的遠程醫療和保險。
  • 卡爾數科(卡爾金融)入選「消費者最滿意的融資租賃公司」
    北京曲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憑藉創新型的產品和優良服務,入選「消費者最滿意的融資租賃公司」。       北京曲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打造出旗下成功品牌——卡爾數科,此次入選「消費者最滿意的融資租賃公司」,也驗證了公司的產品及服務能力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
  • 英國初創公司FiveAI獲1400萬英鎊融資,主打人工智慧驅動下的城市...
    據車雲菌了解,FiveAI計劃2019年在倫敦街頭投放自動駕駛車隊,在相關政府機構監管下進行實際道路測試。 總部位於英國的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FiveAI剛剛完成了一筆總額為1400萬英鎊(約1800萬美元)的融資。
  • 16家炙手可熱的英國金融科技創企,哪家會是下一個獨角獸?
    )】6月14日報導(編譯:冬冬)金融科技是時下最火的投資領域,它的出現也是對傳統銀行的巨大挑戰。這些創企更加注重創新和用戶體驗,提供更加物美價廉、方便快捷的在線服務,讓無數固步自封的借貸公司開始動蕩飄搖。倫敦在歐洲就是該領域的翹楚,已有兩家此類創企發展成為獨角獸公司,分別是國際匯款公司TransferWise,以及P2P借貸公司Funding Circle。曾有報導預測以下16家前景大好的英國金融科技創企,具有躋身獨角獸公司的行列的潛力。
  • 中國太平洋保險預計於6月22日(倫敦時間)正式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
    6月16日,中國太保在上交所、香港聯交所及倫交所三大平臺發布公告稱,確定本次GDR發行的最終價格為每份GDR 17.60美元,在超額配售權行使之前發行的GDR數量為102873300份,募集資金總額為18.106億美元(假設超額配售權悉數行使,募集資金總額則為19.916億美元)。本次發行的GDR預計於6月22日(倫敦時間)正式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
  • 貝恩公司發布《2020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報告》
    中新網上海新聞4月16日電 今日,全球領先的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公司發布
  • SPAC帶動美國科技IPO,歐洲科技公司欲從中分羹|文銀國際
    spac 據路透社倫敦報導,一些歐洲科技公司正準備在明年年初加快自己的上市計劃,以搶奪投資者手上數十億美元的現金。在今年,這些現金將美國的科技IPO推向了創紀錄水平。 實際上,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科技行業的市場就已經炙手可熱,其數量和規模更是令人眼花繚亂。疫情蔓延後,不少投資者開始押注諸如在線購物和食品配送等企業,導致美國的科技IPO放緩了速度。
  • 貝恩公司發布報告 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在疫情後或將迎來機遇
    本報訊 (記者鄭建玲)全球知名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公司日前發布的《2020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持續萎縮。報告認為,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在疫情後或將迎來機遇。「過去9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迅速崛起,是亞太區取得巨大成功的市場之一。
  • 英國金融科技公司「Revolut」完成5億美元D輪融資,估值達55億美元
    據外媒 FinSMEs報導,英國 Revolut 籌集了5億美元D輪融資,由 美國投資公司 TCV 領投。截至目前為止,公司籌集的資金總額達到8.36億美元,其估值為55億美元。該輪融資,公司將用於為客戶提供貸款服務,將高息儲蓄帳戶擴展至英國以外的地區,進一步改善客戶服務並在歐洲範圍內開展銀行業務。Revolut 是一家金融科技平臺,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由 Nikolay Storonsky 和 Vlad Yatsenko 聯合創立,在轉移資金和其他服務的定價方面具有優勢。
  • 筆記俠寬大同:洞察市場先機,樂觀者敢於破局
    現任 GMIC 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首席內容官,關注國內的創新勢力以及傳統企業轉型,任多家科技、網際網路公司商業內容顧問,聚焦垂直賽道的內容研究以及企業賦能。成立以來,聯合300多家課程方、出版社和1000+的商業領袖入駐,與湖畔大學、青騰大學、混沌大學等國內知名商學院合作,成為中國領先的新商業知識筆記乾貨社區,為百萬用戶提供優質的「新商業體系內容」;為BAT、微軟、京東、貝殼找房等眾多知名公司提供優質等商業內容策劃與傳播服務。
  • 雲拿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凱輝創新基金領投
    雲拿科技成立於2017年7月,公司以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等AI技術為核心,為全球實體零售企業提供無感支付、智能盤點、個性化營銷、線下數據運營價值挖掘等全方位系統服務,以數位化、智能化解決方案幫助傳統零售商提效賦能,做更科學的決策。
  • 「球無憂」逆勢B輪融資5500萬!發力電商直播+牽手廣州富力
    文 / 圈哥01行業復甦中,「球無憂」官宣融資2019年12月,在進行2020年公司規劃時,球訊科技創始人兼CEO鄧恆絕對想不到,他們公司還好,在全人類的至暗時刻,體育展示出了足夠的韌性,從疫情時佔據賽程表的電競,到德甲等歐洲聯賽,再到國內的CBA與中超,都紛紛在完備的防疫措施下,順利地空場複賽了。至此,CBA和中超開始成為提振社會士氣的力量,用體育精神回饋社會。
  • 調查:新加坡今年首三季吸引42%東協金融科技融資
    在2015年到2019年期間,東南亞區域金融科技累積融資總額有65%投入新加坡,達24億9800萬美元(33億3400萬新元),領先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等國家。大華銀行(UOB)、普華永道(PwC)新加坡和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SFA)聯合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作為東協六國之中最成熟的金融科技市場,今年獲得注資項目多元化,佔比最大的依序為替代借貸(30%)、付款(24%)和銀行科技(21%)。受到疫情影響,東協六國金融科技今年首三季的融資總額為9億零365萬美元,雖然比去年同期下跌20%,不過仍高於2018年的全年總額。
  • 如何開拓監管科技市場?聽聽這9家英國公司怎麼說
    Credit BenchmarkCredit Benchmark公司於2012年成立,總部位於倫敦,由高盛集團及雷曼兄弟前員工Mark Faulkner一手創辦。公司的專營業務為:對市場上的銀行、基金會及各大公司等貢獻方所提供的信用風險數據進行整合匿名處理,這樣金融機構就能基於公司提供的數據更好地進行風險管控,做出更明智的資金分配決定。
  • 行業動態大背景下,華米科技為何能逆勢增長?
    華米科技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智能可穿戴創新公司,致力於通過「雲(健康雲服務)+端(可穿戴終端)+芯(晶片)」的布局,運用科技的力量,為全球所有人提供更好的運動、健康和醫療服務。2018年2月8日,華米科技(NYSE: HMI)更是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正式掛牌上市,成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國智能可穿戴硬體企業。但是,由於2020年全球疫情的影響,很多行業的生意都很糟糕,特別是一些面向海外市場的企業更是遭受了嚴重挫折。而在這種大背景下,主做海外市場業務的華米科技卻能逆勢上漲,令人驚訝。
  •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貝萊德向歐洲公司注入巨資
    自從疫情促使大多數主要經濟體頒布居家令以阻止病毒蔓延以來,世界各地的公司一直都指望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幫助提供緊急資金,這場危機已經導致許多企業陷入癱瘓狀態。消息人士稱,自1月底以來,貝萊德集團已經向新的和現有的被投資公司提供了大約30億歐元的股權和130億歐元的信貸,其中略多於一半的公司在受到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重大打擊之後採取了籌資措施。在貝萊德集團提供的這些資本中,大約有一半流向了英國,該國擁有歐洲最大的股票市場。
  • 大立科技精準拿捏融資節奏
    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6億元,同比增加169.63%;營業利潤3.33億元,同比增加410.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稱「淨利潤」)2.92億元,同比增長399.55%。業績大增,股價飆升,大立科技趁機推出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9.7億元(含本數)的非公開發行預案,日前,已經獲得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