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說起姓氏,我們最耳熟能詳的便是百家姓,張口即來的就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這些。我們的慣性思維裡面總是認為排在最前面也就是張口即來的這些姓氏應該是現在人們名字裡最多的一個姓氏,實際上卻不然。人口最多的姓氏,其實應該是王姓,李姓和張姓,而這王姓和李姓之中在歷史上都是人才輩出,這兩個姓氏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名人能將,也出過不少的皇帝,然而張姓卻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上都沒有出過一個皇帝,這樣的現象讓人著實匪夷所思啊。
在元朝末年的時候,張世成建立了大周的政權,自稱周王;在明朝末年的時候,有張獻忠建立了大西政權;而張姓的來由是出自於孫揮,有記載說是揮發明了弓箭,因此被皇帝命名,也從這裡開始,便有了這個張字,而張揮也被認為是張姓的始祖,這龐大的張姓家族在宋朝時期就有接近五百萬之多的人口,堪稱宋朝時期的第三大姓氏。
然而關於這個張的姓氏,還有幾個民間的神話傳說,第一個說的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一部電視劇叫封神榜,在這封神榜之中最後結局的時候,姜子牙進行了封神。可是在這封神之中,也可謂人怎麼能不有點私心呢?姜子牙就有著自己的小算盤,他掌管著封神大權,本來是將玉皇大帝這個職位留給自己的,所以在封神的時候,人們問起這個職位的時候,姜子牙都會告訴他,玉皇大帝這個位置已經有人了,而恰巧在這個時候,張有仁聽到姜子牙的這個說法,以為姜子牙說的那個人是自己,於是便一屁股塌在了這個位置上,等到封神最後的時候,姜子牙想去坐這個位置時才發現,這個位置上已經有人了,姜子牙看到眼前的這一狀況,也不好再說什麼,於是就和玉帝說了一句,天上的事情還是由你來掌管而剩下的地面和地下,你就不要來管了吧。這第二個傳說就是玉皇大帝真正坐上帝位,手握大權的時候,說的是玉皇大帝本來姓張,在玉皇大帝得到升天之後,百姓們出於尊敬和愛戴,這一方面就規定姓張的人以後不能再當皇帝,然而這種說法也只能當做趣事聽一聽,完全沒有真實的可懼考證性。
但是話又說回來,這麼一看,張姓這個龐大的姓氏中卻出了特別特別多的道士。道士這個詞顧名思義肯定是和人們心中所信奉的神靈有關。而姓張的倒是有很多這個源頭就可以追溯到道教,道教的創始人姓張,名字叫做張道陵,道家一個很特殊的特點便是他們採用的是世襲制,這一點也就意味著只有姓張的人才能夠繼承道家的學派,僅憑藉著這一點,在那些道士中姓張的人理所當然的也就會多一點。
儘管張姓這個家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沒有出現過一個皇帝,出了不少的道士。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就是張姓這個家族中同樣出了許許多多的人才。也同樣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這其中也避免不了,有很多的人物被大家忽視和忘卻。說到這兩個詞映入腦海中的,就會想到在明朝末年時期,農民起義的領袖叫做張獻忠,這個人在當時可是和李自成齊名的大人物,他在政治層面上沒有留下很大的影響,但是卻被世人稱為殺人最多的魔頭,是因為他在建立大西政權的時候,登上了地位,只不過時間很短,沒有做出什麼巨大的貢獻,也沒有在這歷史的長廊之中留下痕跡。單單留下的便是後人對他的評價,殺人已成魔,聽起來也是十分的兇暴和殘忍的。
除此之外,我們再來簡單的看一下張姓之中出的豪傑們,就像戰國時期張儀,這就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正是他所出的謀略幫助了秦國,瓦解了其他六國的聯盟,統一了秦朝,算得上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在看西漢時期,又是一個姓張的人物,幹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便是張騫出使西域,開創出了著名的絲綢之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接著到東漢時期,在天文學的這一領域又出現了姓張的大人物,便是張衡,他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再看我們醫藥學這個領域之中,姓張的大醫藥學家張仲景,在醫學方面的成就十分卓越。在看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唐代詩歌高潮時期,避免不了的,出現了一大批的文人墨客,而在這個時期著名的丞相也是著名的詩人就有姓張的人物,名字叫做張九嶺,再到清朝時期,洋務運動派的代表人物也有姓張的,就像張之洞,他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