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陝西的旅遊研學資源也是橫亙東西的華夏龍脈——秦嶺,讓我們一起了解下秦嶺的故事吧。
秦嶺,東西走向,綿延數千裡,像一條巨龍橫亙在中華大地的中央,因而被稱為「華夏龍脈」。秦嶺山脈在陝西省境內可分為三段:周至以西到寶雞為西段周至、戶縣、長安為中段;藍田及其以東為東段。中段因位於周秦都城之南,所以在先秦時期一直被叫做「南山」或「終南山。我們常見的壽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出的就是這個地方。到了漢代,才有「秦嶺」一詞出現。
秦嶺北側是肥沃的關中平原,南側是狹窄的漢水谷地,南北白然景觀差異很大。北面的關中平原史稱「八百裡秦川」,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農耕、定居,是中國著名的文物古蹟匯集之地:秦嶺之南是沃野千裡的漢中谷地和四川盆地,其間的邛崍山脈和成都平原又是巴蜀文明的發祥地。
在秦嶺的高山密林裡,除了礦物寶藏之外,還生活著熊貓、鬣羚、 斑羚、野豬、黑熊、林麝、小麂、刺蝟、竹鼠、鼯鼠、松鼠等數不清的哺乳動物,以及堪稱世界上最為豐富的雉雞類族群。秦嶺的植物不但種類繁多, 而且獨具特色。2007年在西安周至開工興建的秦嶺國家植物園,總面積639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植物園。
正是因為有秦嶺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才會有八百裡秦川的風調雨順。中華民族最引以為驕傲的古代文明,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樣一座樸實無華的巨大山脈。終南山又名太乙山、中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喜歡金庸武俠小說的同學,想必對終南山這個名字不會陌生。在《射鵰英雄傳》中,大名鼎鼎的創立全真教的重陽祖師王喆, 就曾隱逸在終南山。
據《陝西志》記載:「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峰聳翠,以樓觀為最佳」, 生動地描述了終南山秀麗的自然風光和雋永的人文內涵。終南山是我國道教文化發樣地之一,流傳下來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相傳道家學派的人老子西行入秦後,就是在終南山創始樓觀臺講授《道德經》的。
歷代有許多名人在終南山修行、隱居成者遊歷,留下了無數珍貴的詩篇。盛唐時期大詩人王維的輞川別墅,就坐落在終南山中。
秦嶺,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秦嶺,西起甘肅省南部,經陝西省南部到河南省西部,呈東西走向,全長約1500千米,南北數十千米至兩三百千米;狹義的秦嶺,指位於陝西省境內包括大散嶺、鳳嶺、太白山、終南山、華山等在內的秦嶺主體山脈。
在中國版圖中央,秦嶺是唯一呈 東西走向的大山脈。在地理學家眼裡,秦嶺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秦嶺-淮河」- 線是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在動物學家眼裡,秦嶺將動物區系劃分為古北界和東洋界,兩類截然不同的動物在這裡聚合;在氣候學家眼裡,秦嶺是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地帶。秦嶺與黃河分別為中華民族的父親山、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秦嶺之大,磅礴千裡,澎湃天涯,以其綿延數於裡的氣勢成為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之美,鍾靈毓秀,群山悠然,以其縱觀五千年歷史的優推交態沉醉古今人心。千百年來,秦嶺因自然景觀秀美、生態資源豐富、人文道存眾多而享背海內外。「終南陰嶺秀」,「碧嶂插遙天」,「林表明霽色」,「入翠貯巖煙」,古代文人筆下的這些詩句,正事秦嶺北麓秀美景色的行程寫照。
美麗的秦嶺,美麗的陝西,等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