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科學家率先表態:希望獲得中國月壤!俄媒:中國尚未做出決定

2020-12-23 環球觀察局
嫦娥五號取樣

德媒報導稱,全世界都想獲得中國的月壤,美國也想要。到目前為止,全球是俄羅斯科學家率先公開表態希望獲得。馬上就擁有2000克月壤的中國遇上了幸福的煩惱:俄羅斯給不給,美國的「人情」要不要還?還有誰?

嫦娥五號從發射至今一切順利,中國實現了探測器首次地外天體起飛,並實現了人類的第一次月軌交會對接,現在嫦娥五號擇機返回地球。

●俄羅斯科學家率先表態:希望獲得中國月壤

毫無疑問,現在全球最為關注的是中國嫦娥五號取回的月壤究竟是什麼樣的?畢竟,中國取回的月壤比美蘇取回的要「年輕」20億年,對研究月球的火山狀態及磁場至關重要。

這份月壤,全球就中國獨一份。

因此不少國家的科學家,研究太空的機構都希望中國能夠分享一些月壤。

俄羅斯科學家率先公開表態,希望能夠獲得中國從月球帶回的月壤。

俄羅斯科學院地球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所月球和行星地球化學實驗室(這機構的名字好長啊~~~)主任葉夫根尼·斯柳塔向媒體表示,俄羅斯科學家希望從中國同行那裡獲得月壤樣本,但暫時還未就此展開會談。

圖為嫦娥五號國旗展示

●美蘇均有「月壤外交」,但蘇聯有贈送中國月壤嗎?

美蘇是最先從月球上取回月壤的兩個國家,美國是載人登月是探月大國,據美國媒體報導一共帶回了380.05千克的月壤(含月巖),蘇聯的無人探測器只帶回來了326克月壤。

美國的「月壤外交」將月壤贈送了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共贈送了270千克,1972年,美國贈送了1克給中國,看起來貌似美國人送給了中國一件大禮,但是想想美國取回了380050克月壤,贈送了270000克給世界各國,中國只贈送了1克,大家就知道是什麼個狀況了。

毫無疑問,美國的「月壤外交」是非常厚此薄彼的。

俄羅斯科學家也聲稱蘇聯取回的月壤也有一部分用於了「月壤外交」,同不少國家分享了月壤,不過蘇聯只取回326克,能分享的也不多,截至目前為止,尚沒有公開報導稱蘇聯贈送月壤給了中國。

圖為 美國太空人在月球

●那麼,中國需要同俄羅斯分享月壤嗎?

國家交往雖然也是崇尚禮尚往來的,雖然俄羅斯是蘇聯遺產的主要繼承人,但蘇聯是蘇聯,俄羅斯是俄羅斯,況且時代不同了。

俄媒體報導稱,雖然俄科學家希望中國分享月壤,但目前中國尚未決定,他們只能等待。

尚且不知道中國最終決定是否會滿足俄羅斯科學家的希望,以目前中俄友好以及在太空領域合作逐步增加的現狀下,猜測大概率俄羅斯科學家的希望能夠實現。

況且中國這次一次性取回了2000克,比美國取回的少不少,但比起俄羅斯當年的量還算得上「大戶人家」。

●至於美國,要不要還個人情?

在嫦娥五號尚未返回地球,德國媒體就報導稱,全世界都想得到中國的月壤,美國也不例外。不過,據公開的報導,目前俄羅斯科學家是最先公開表態的,其它國家科學家和研究機構尚未有公開從媒體上表態。

不過,在中國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沒有多久,美國宇航局就公開表示希望中國分享探月數據。而中國從月球上取回的月壤與他們此前的取回的很大的不一樣,毫無疑問,他們是想要的,只是不太好意思開口。

畢竟,美國不僅自己對中國太空領域科技封鎖了數十年,還要求其所有的盟友也對中國封鎖,甚至要求俄羅斯一道封鎖。

這樣情況下,中國克服了種種困難,獨闢蹊徑探索出自己的太空技術路徑,終於要成功取回月壤了,想一想,美國人的確不好意思開口。

至於這個「人情」要不要還,從兩個角度分析,一是當年380050克月壤,只贈送這個一克,是一個人情,但這個人情厚度很一般。二是除了美國及其盟友技術封鎖中國數十年,當前,咱們的關係也的確不咋樣。因此,不還也罷!當然,這也只是筆者的觀點。(風聞大師)

相關焦點

  • 中美俄月球取壤不同之處 俄媒:中國前所未有
    嫦娥5號赴月球取壤一事令各國矚目,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8日便發布消息稱,中國獲得的月球土壤樣品與此前被運到地球的月壤不同,並認為對中國月壤的研究將有助於研究月球的起源。早在返回器成功降落前俄專家就表示,美國和蘇聯均曾與其他國家分享月壤樣品,中國若繼續弘揚該傳統將有助於建立各國之間的良好關係,美國國家航天局方面也曾表達過類似言論。早在嫦娥五號返回前,相關研究機構和人員就已經開始考慮能不能從中國分得部分月壤了。
  • 美國曾「豪贈」月壤 中國就還禮做明確表態
    之所以稱為「豪增」是因為當時美國把這1克月壤裝在一個水晶球內,從表面上看去裡面的確有不少的月壤,但當科學家打開後才發現,這個水晶球進行了特殊處理,使用了放大鏡。
  • 中國給美國月壤這問題的真相來了:不是中國不給,而是美國不敢要
    隨著我國嫦娥五號衛星的順利回家,接下來世界更多關注的就是中國會在對月球土壤的研究會中與誰合作的問題了,說直白一點,這就是在問,中國會給誰月球土壤,畢竟從科研的角度上講,月壤的價值是很高的,因此一向自大的美國也在這個問題上也表示,希望中國能夠向世界分享信息,以美國的科研能力,美國完全可以和中國尋求獲得月壤的可能
  • 月壤一定得給美國?關鍵時刻中國直接把話挑明,NASA回應十分有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地外天體採樣任務順利達成之後,其他各國對此也紛紛表態,各國航空局對此都表達了祝賀,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航天局(NASA)對此作出的反應卻是讓人有些意外。月壤必須給美國?NASA對此作出表態在嫦娥五號順利返回之後,NASA方面於社交媒體平臺上面發表了一段視頻,並且強調,在此之後即將展開「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要知道的是,參與這項登月計劃的國家更是達到了足足十個。根據相關消息顯示,美國提出這項計劃是在2019年,而這項計劃在此之後也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而NASA於今年十月份對外發表聲明,這項「阿爾忒彌斯」計劃中還有另外七個國家參與其中。
  • 俄媒:中國有140枚能打到美國的核彈頭,若戰,中國能有效核反擊
    據悉,俄媒《側面》周刊在12月9日刊登了一篇名為《美國拿什麼應對中國軍力增強》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俄媒從海、陸、空以及網絡和核武器等方面對兩國進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中美若戰,中國能有效核反擊。中美軍事力量的對比俄媒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軍事力量也有了長足進步,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繼美俄兩個大國之後第三大軍事強國。尤其是在核力量方面,文章指出,在未來的十年,中方的戰略核力量發展將會有極大提高。目前,我國總共有320枚核彈頭,其中中國有140枚能打到美國的核彈頭。
  • 美國已有380千克月壤,卻還想從中國獲贈,其真正圖謀的是什麼?
    筆者:扶蘇 眾所周知,中美建交之際,美國曾經贈予中國政府1克月壤作為禮物。這是1972年美國阿波羅17號登月時人工採集的月壤樣本的一小部分,即便只有1克,也支持我國科學家進行了大量科學研究,為此後對月球的探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 美國人強調:中國會分享月壤!中國人懶得搭理
    美國人持續矚目中國嫦娥五號的探月之旅,美國媒體詳細地報導了這一次的新消息,並再次強調了他們希望中國向全球各國分享月壤的觀點。 ●美國人為何再次強調:中國會分享月壤? 報導稱,中國已經建立了實驗室等待嫦娥五號取回的月壤,將會對這些月壤進行分析,以供對月球的成長歷史以及太陽系的物體歷史做出深刻見解。
  • 東西還沒有回來,各國就開始向中國索要,美國曾經給過中國1克
    嫦娥5號成功發射,這是44年來人類首次對月球進行土壤採樣,一旦成功,中國將成為蘇美兩國中第三個完成月壤採樣後返回的國家。雖然在月球表面到處都有月壤,但從月球採集樣品並將其送回地球並不難,44年前,美國和蘇聯都把不同數量的月巖月壤帶回了月球,但多年來,中國登月就採取了「挖地行動」,一些國家也在蠢蠢欲動,希望中國能分一份給他們,首先「暗示」的自然是美國。
  • 美國希望中國分享嫦娥五號月壤,中國拒絕,不再做東郭先生
    中國嫦娥五號今天剛剛返回地球,美國媒體就詢問中國是否會把月球取樣的樣品分享給美國的NASA?而早在中國嫦娥五號發射的時候,美國NASA就表示希望中國公開探月數據,和分享月球樣本。自此之後,中國學者在進行學術交流的時候,遭到了美國的重重限制打壓,「沃爾夫條款」最具威脅的一點,是如果中國和美國展開太空合作,美國完全可能以違法為由抓捕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2013年,NASA拒絕了6名中國科學家(包括在美工作的中國科學家)參加一個天文學術會議,據悉這個學術會議主題涉及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項目,由美國與國際研究團隊報告尋找太陽系外行星的研究結果
  • 嫦娥五號新突破,俄專家先發話:從未有人像中國這樣做過
    俄專家這一次就忍不住要去發聲,稱還沒有誰像中國人這樣做。本月2號,嫦娥五號帶著兩千克的月壤,完成了採樣與封裝任務,對於此事,俄羅斯極有權威的米特羅法諾夫發話了。 這位極富盛名的科學家仔仔細細的研究了嫦娥五號的相關資料,最終打破了沉默,表示該探測器完成的任務沒有重複任何一個國家以前的舉動,它展現了中國技術的獨特性,還沒有誰如此做過。
  • 中國對外官宣:將與俄國籤訂大單,誰知5天後俄企就地還價
    中國對外官宣好消息,與俄羅斯籤訂大單的同時,也將加強雙方的合作,只不過就在5天後,俄企卻突然要就地還價,這種情況可真是打了人們一個措手不及,畢竟誠信合作是大家都非常看重的一件事,他們這種毀約的做法並不可取。
  • 中國飛速發展引得美媒震驚,嘴硬表示都是因為疫情
    這些亮眼的貿易數據證明了中國現在發展的方向是正確的,只有不斷往外走才能學習,才能吸收。美媒,這是以前絕沒想到的畫面《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稱,18個月前,在中美貿易戰最激烈的時候,幾乎沒有人會預料到中國的出口會在2020年打破紀錄。
  • 俄媒說了一句大實話,華盛頓看好了,這次中國絕對受之無愧
    中國經濟擺脫危機,率先實現增長 俄媒在文章中稱,中國又一次做到了成功擺脫世界危機,並且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更高了《紐約時報》對這個問題也十分困惑,因為在今年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了20%的關稅,但是中國依舊向美國出口了大量的商品。另外,美國及其盟友也對中國企業進行施壓,目的是要終結中國製造業大國的地位,並將中國的就業崗位轉移回美國,但是目前來看這一手段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俄媒也問道:對於自己的這種行為,美國及其盟友要用什麼理由進行辯護呢?答案是不需要,因為他們從不講理。
  • 各國封鎖之下,中國創下新紀錄,美媒:美國疫情造就這些!
    近日,環球時報的報導中收錄一份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在1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9萬億元,同比增長7.8%。今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以美元計,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4.17萬億美元,增長0.6%。這些亮眼的貿易數據證明了中國現在發展的方向是正確的,只有不斷往外走才能學習,才能吸收。
  • 嫦娥五號攜2公斤月壤歸來,美強烈要求共享,俄:比你的「年輕」
    美國當然對於此事也非常關注,不過他們關心的重點並不在於中國是否成功登月,而是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來的2公斤月球土壤。而美國想讓中國分享月壤的想法早在嫦娥五號開採的時候就流露了出來,而現在,當嫦娥五號成功歸來後,美國強烈要求中國分享月球土壤技術,不過我國暫時還未做出任何的回應,但是會根據國際法辦事,最終決定分不分享該技術的決定權在我們,別人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干擾到我們。
  • 1921年遭遇水災的中國為何幫助俄國救災
    加上時逢乾旱,天災人禍演變成為俄國的世紀大災荒。「恤鄰」即「愛國」:社會名流如何動員平民募捐?俄國賑災之力甚微,不足以拯救為數眾多的饑民,於是向國際社會尋求援助。1921年俄國致信中國外交部,希望出於國際人道主義幫助俄國賑濟災民。
  • 先開價一美元求購,現又討要嫦娥五號的月壤,一塊錢都不肯出?
    嫦娥五號準確返回著陸區就在中國人欣喜於一下子獲得這麼多月壤時,有人討要來了,詢問能不能把嫦娥取得的月壤分給美國。給還是不給?中國收到1克月巖樣本的時間是1978年,當時科學家們如獲至寶,小心地切下0.5克用於研究並形成多份科學文件,另外一半至今仍保存在北京天文臺供公眾參觀。
  • 中國院士表態之後,英國也正式做出決定,華為或許還有機會
    但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在晶片的設計、製造等方面,美國手中掌握著大量的核心技術或者專利,所以才能夠在行業中實現如此高的話語權,也正是因為如此,其他國家或者企業才不敢做出反對的舉動。中國院士發出警告,英國也正式做出決定當然,英偉達收購ARM一事也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因為此次收購事件需要得到其他國家的同意,比如中國、英國等國家的許可。之前我國的倪光南院士也曾表示,一定要禁止這項收購計劃,否則對我們十分不利。而在我國尚未表態的情況下,英國首先坐不住了。近日英國正式表示,將會對此項收購計劃展開調查,謹慎對待這次收購交易。
  • 嫦五攜月壤返回,美國NASA呼籲禮尚往來,準備開價1美元購買
    嫦五攜月壤返回,美國NASA呼籲禮尚往來,準備開價1美元購買上世紀70年代,美國曾贈予中國1g月球土壤。轉眼間幾十年時間過去了,中國憑藉強大航天科技,成功將嫦娥五號著陸器登陸月球,在經過幾天的考察採取月球土壤任務後,嫦娥五號上升器攜帶1.5千克月壤和0.5千克月球巖石,完成在軌交會和樣品轉移,預計返回器將會帶著月球「土特產」在本月底降落我們國內。
  • 國家重獎800萬,中國科學家在研製什麼?俄羅斯現在才起步
    據俄媒近日報導,俄羅斯日前正在研製一種名叫「拉古納-M」的機動式超視距雷達,這種雷達能夠同時追蹤200海裡範圍之內的水面目標多達200多個,拉古納雷達除了能夠同時追蹤200多個目標之外,其適應能力也是極好的,即便是在極端惡劣的天氣依然能夠精準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