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3G號自動升級為支持4G 東方IC供圖
本報記者 孫奇茹
記者昨日從北京電信證實,電信公司將於明天情人節當天啟動4G業務體驗,正式加入4G市場爭奪的陣營。與此同時,聯通也已悄然開通了部分用戶的4G上網功能。數月來,僅有中國移動一家馳騁的4G戰場開始熱鬧起來。那麼它們在4G市場激烈的短兵相接,能否刺激它們不斷改善自己網絡的質量,使4G信號更好點呢?
聯通電信紛紛「入局」
「奇怪了,聯通不是還沒推出4G業務麼,手機上網絡信號的顯示區域怎麼出現了一個4G的標誌?」走出地鐵,在國貿附近工作的聯通用戶林先生突然有了一個新發現。當手機上出現這個標誌時,打開手機上的應用程式上網時,比以前快了不少。
原來,這是聯通在後臺自動進行的一次升級。「只要您使用的是聯通3G號碼,不用換手機,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已自動將您的號碼升級成支持4G網絡的。」10010客服人員說,但這些用戶如果想真正登錄4G網絡,則需要將手機更換成支持4G的。
相比聯通的悄然「參戰」,電信則公開亮劍。「中國電信北京公司將在2月14日開啟4G上網卡業務用戶體驗,預計2月21日4G上網卡業務將正式銷售。」
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透露,在廣州,中國電信廣州研究院已經開始了相關TD-LTE數據終端前期入圍測試工作。目前包括中興、華為等超過20家廠商提供超過50款產品參與測試。涉及產品包括無線上網卡和上網寶、4G無線網關。
競爭能否讓信號變好點?
兩個月前,市民趙博購買了一部支持4G網絡的移動版iPhone 5s合約機。想要嘗鮮4G的她兩個月來常常在西單一帶活動,手機卻經常搜索不到4G信號。「換了4G手機、訂了4G專用套餐卻搜不到4G信號,這不是浪費錢嗎?」
根據購買4G手機前客服人員給趙博的解釋,東西南四環和北五環的市區內,移動4G信號已經實現全覆蓋。「現在4G網絡剛剛商用沒多久,確實存在部分區域信號不穩定的情況,請您諒解。」面對客服人員這樣的解釋,趙博有些無奈。「誰讓我著急嘗鮮呢,慢慢等著信號完善吧。等三大運營商都開始做4G了,信號應該能好些吧。」趙博說。
隨著4G舞臺上扮演主角的運營商逐漸增多,困擾趙博的情況或許將得到解決。
北京聯通客服人員介紹,在北京五環市區內,通州、順義、大興、昌平中心區域裡,聯通均已經實現4G信號覆蓋。這一覆蓋範圍比北京移動承諾已經實現的覆蓋範圍還要稍微大一些。與此同時,北京移動也向廣大使用其4G網絡的用戶呼籲,可以通過客服匯報4G盲點,公司會儘快派專人補齊。
業內人士表示,三大運營商之間激烈的4G「三國殺」將不斷促使它們改善4G網絡體驗,使信號越來越好。更有意思的是,4G業務的上線和競爭還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3G業務的水平。比如三大運營商中4G商用時間最晚的聯通,正通過提升其3G網絡體驗,提高用戶忠誠度。
2014年年初,上海、重慶等多地的聯通公司宣布將其3G網絡速率從原有的21Mbps(每秒21兆)升級到42Mbps(每秒42兆),在不提價的基礎上網絡速率提升一倍。「提速不提價,聯通這是怕移動4G把我們搶了吧?我覺得倒是挺好,起碼短時間內3G這樣的網速已經夠用了。」聯通用戶韓傑說。
快4G也要「慢」點經營
「樂享4G,快人一步。」由於4G上網速率比2G時代提升數十倍,在率先推出4G商用的中國移動官方網站以及客服電話中,人們經常能夠看到、聽到這句話。然而,太「快」也讓4G這個新生事物遇到了不少誤解和麻煩。
比如,某運營商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了他親身經歷的一個故事:為了將流量管理業務做得更好,他曾測試性地在自己的手機上定製了一個包含15G流量的流量包,並在幾十分鐘的時間內不停看電影、下載音樂,希望在短時間內耗盡流量包裡的流量。隨後,他的手機收到了一條15G流量已用盡的簡訊提醒,於是他立即停止了數據上網。
按照常理,在流量包範圍內上網,不會產生額外上網費用。然而事後,他的流量帳單上卻顯示,在15G流量包用盡後,他又多消費了數十兆流量。也就是說,系統通知簡訊的傳送速度沒「追上」4G流量的消耗速度,在收到系統提醒他流量包已用盡的簡訊前,他的流量已經用「爆表」了。
4G太「快」帶來的額外挑戰還不止這些。「一晚不關4G,房子歸移動。」春節前後,這樣一句抱怨4G資費高、流量耗費速度快的調侃在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上被無數人轉載。中國移動、移動各省市分公司不得不多次進行澄清:「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移動對4G設置了流量和資費的雙封頂。」
「4G網速快了,給我們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我們已經意識到並且正在加速改進。」這位運營商人士稱。
「在市場發展中過於急躁,只會起到反效果,快速的4G也要『慢』點經營。」通信專家付亮對記者說。其他多名業內專家也認為,運營商除了爭奪4G用戶,更應該深入挖掘適合4G的定製應用服務、提升流量管理水平,才能讓4G給用戶帶來真正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