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不僅對大人的影響較大,對老一輩帶孩子也會產生很深的影響,比如很多老人都相信孩子睡扁頭,比較好看,如果孩子長大後是圓頭,還會受到鄰居的指指點點。有的老人甚至在這條觀念上越走越深。比如說,現在有很多女生經常抱怨自己的臉特別大,那麼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媽媽或者說是奶奶在自己小的時候,專門給自己壓扁頭。
小時候睡覺,媽媽有時都是拿書壓著睡,然後頭一扁,整個頭型就從球狀變成了餅狀,臉就攤成了一塊大煎餅,又圓又平,所以看起來憨憨傻傻的。而長大後,臉自然會看著很大,而這一傳統觀念自然不符合我們現代人的審美觀念。
根據文獻記載,很多古代文化都願意和頭形過不去。在中國,人工改造頭形也可以追溯到數千年之前的大汶口文化。但是真正影響到現在的育兒方式的,主要還是清代滿族的睡扁頭習俗。
除了長的不好看之外,扁頭還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可逆轉的影響。有專家就曾經對扁頭的孩子做過一些調查,最後發現了扁頭的孩子大部分都可能會得一種"扁頭症候群" ,如果有了這種症狀,那麼就說明嬰兒頭骨後位或側位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扁平畸形,而這種記性很可能給嬰兒帶來機能損傷。
而經過調查,一般嬰兒在出生3個月以內,是最容易形成"扁頭症候群"的。這是因為這段時間的嬰兒,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而且一般來說嬰兒的頭骨很柔軟,發育的也比較快。如果此時家長不注意,甚至故意用其他物品,使得嬰兒頭部產生扁斜畸形,那麼很有可能會導致永久性變形。
扁頭症候群可能會影響嬰兒的智力發育,對行動、認知、語言會有一定影響。不過,家長們也不必太擔心。專家們認為,輕度的扁頭,會在小孩3歲以後逐漸緩解消失,對智力的損傷微乎其微。
造成這種情況幾個原因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的胎兒頭部在母親子宮內容易受壓導致偏頭。另這類嬰兒出生時可能會出現難產,複雜產程也容易導致嬰兒頭部受壓變形。
早產 早產兒頭部異常柔軟,且通常會在醫院NICU接受治療,這期間固定的睡姿也可能導致頭部變形。早產兒還伴隨有大動作發育遲緩等問題,這會妨礙頭部活動,加劇頭部變形。
頸斜 頸部肌肉過度緊張會影響頭部正常活動從而導致頭部偏向一側。
提籃等便攜設備 過度使用安全提籃、嬰兒搖椅以及嬰兒鞦韆等設備也會導致嬰兒頭部受壓變形。
睡姿 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兒科醫生推薦所有嬰兒應採用背部平躺的姿勢睡覺,這一睡姿使SIDS發生的概率降低了50%,但同時也易引使頭部扁平變形。
那麼我們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寶寶調整睡姿呢?
1.讓寶寶頭部多活動
如果孩子有扁頭的跡象,不用太心急,在嬰兒六個月大之前頭骨的可塑性都很好。一項國內的研究表明,通過矯正孩子的睡姿,可以很好的改變扁頭的狀況。只要注意睡姿,比如多調換孩子睡覺的方向,孩子清醒時多讓他趴著玩等,就可以緩解扁頭問題。
寶寶日常大多時間都是處於躺著的姿勢,如果長時間不動,非常容易造成頭型改變。這就需要家長們經常跟寶寶互動,讓他們的頭部多活動,以此避免出現扁頭。當然,如果家長覺得太過麻煩,也可以在寶寶的嬰兒床邊掛一些搖鈴來吸引他們視線,這樣也能起到預防扁頭的效果。
2.給孩子補補鈣和各種微量元素
補鈣和補充體內各種微量元素,能否促進骨骼的發育,防止發育畸形。一定要多給孩子補鈣,當然除了鈣片和藥用,可以多出門給孩子曬曬太陽,讓孩子鍛鍊一下身體。
3.矯正頭盔不必需
一項英國的研究指出,即使不戴矯正頭盔,嬰兒自然恢復的效果並不比戴矯正頭盔差多少。每天戴著頭盔還會有異味,多汗,刺激皮膚等問題。同時這個治療方案還非常貴,矯正頭盔造價至少數萬元。綜合這些因素,矯正頭盔這個選擇不是必選項。選擇與否,你高興就好。
當然,如果你已經長大成人,也不必為這個問題而擔憂,其實當你還在為媽媽給你睡了一個難看的扁頭而糾結的時候,看看電視就能發現,好看的人怎麼都會好看。圓頭的劉亦菲好看,扁頭的範冰冰也好看。圓頭的吳彥祖很帥,扁頭的鹿晗也不錯。回頭再想想你為什麼糾結扁頭這個問題,是不是自己心裡應該有點兒數了。
如果你一直對自己的扁頭耿耿於懷,想擁有一個圓挺的後腦勺,這個願望很難實現。不用說成人,即使是六個月以上的嬰兒,頭骨都比之前要強硬,治療也更困難。成年人想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需要一些特別的辦法。
可能你會去嘗試網上流傳的日本頭骨自行按摩矯正法,不過這種方法特別危險罷了,而且大腦是人身上最重要的部位,還是儘量不要大動幹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