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照顧新生寶寶算件大事,好多細節需要注意,好多問題要仔細考慮。
這時,手足無措的夫妻倆多半會向家裡的老人請教,事實上多數育兒常識也正是這麼一輩輩傳下來的。
不過,這樣的方式有利有弊。好的方面,老人的智慧確實會提供很多幫助,但弊端也顯而易見,很多老舊甚至錯誤的觀念,也在不知不覺中對新生兒造成了傷害。
比如堅持讓寶寶「睡扁頭」,就讓很多寶媽不理解
小黃就是位新手媽媽,數天前剛生了個貼心的「小棉襖」。欣慰的是,婆婆並非重男輕女之人,相反對照顧孫女也十分盡心盡力。
不僅幫小黃減輕了不少生活壓力,也教會了她不少育兒技巧,有這麼一位給力的婆婆,小黃十分舒心。
不過最近婆婆的一個行為讓小黃不安,她執意讓寶寶睡成「扁頭」,表示這會給孩子帶來福氣和健康。
問到科學方面,真正的原因卻說不出一二。
老一輩堅持讓寶寶睡的「扁頭」,是否可取?其實存在很多弊端,甚至會對寶寶的發育造成影響。
給寶寶「睡扁頭」,有何危害?
1.造成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
把頭部睡扁的主要方式,就是在寶寶囟門閉合及頭骨鈣化前,長期保證寶寶仰面睡眠。一旦頭部鈣化完成,腦型便會固定。
這樣做的風險顯而易見,孩子在頭骨徹底定型前,稍微的形態變化都會引起面部骨頭隨之變化,很可能導致面部畸形,甚至影響智力。
2.長大後整體顏值降低
除了有機率造成面部畸形影響顏值外,後腦扁平也會讓孩子的整體外型變得「難看」。尤其男生短髮,這一弊端更加明顯。
若在青春期時因此被人嘲笑,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很大影響,這種情況在生活中也不少見。
再者,扁平後腦的女孩子扎頭髮也不太好看,下面這張側面對比圖就很典型。
3.易造成腦內部的結構變化
睡扁頭還有機率引起腦內部的結構發生改變。若腦內一些器官發生錯位,甚至會影響各處神經,導致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外在異常。
睡扁頭的習慣從何而來?
這源於上世紀90年代美國兒科學會開展的一項「仰睡運動」。
這項運動的初衷是好的,當時許多新生兒存在趴著睡覺的習慣,每年呼吸不暢致死的案例不計其數。
「仰睡運動」是為了降低嬰兒趴睡致死的機率而發起的,猝死率確實大幅度降低,但嬰兒腦畸形的概率卻大幅提升。
國內不少家長們道聽途說了解這一運動倡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睡扁頭」的說法。
關於寶寶正確睡姿的科普:
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是,不趴睡≠仰睡。
嬰兒真正的健康睡姿,應該是側睡和仰睡交替進行,適當進行趴睡也有必要,前提是家長要在旁邊確保不發生危險狀況。
至少在嬰兒頭骨定型前的四個月,種種睡姿都很重要。交替著睡不僅會讓寶寶的腦型發育良好,也不會發生窒息猝死的情況。
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間,父母不要過多幹預寶寶睡覺的行為習慣,有利於更好地觀察寶寶的狀態。
另外,家長可以準備一個合適的枕頭,多花心思在寶寶身上。
總而言之,新生兒是十分脆弱的,所有細節都需要寶媽們花心思,「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正是這個道理。
如果不想以後被孩子埋怨,一定要避免「睡扁頭」,不妨跟家裡的老人多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