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頒布了第五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源於近兩百年的蒙山縣神奇草藥製品「潘公平跌打還魂丸」名列其中。一個草藥被列為非遺保護名錄,這在廣西傳統醫藥界還是第一次,在全國也是少有。根據潘氏族譜記載,該藥的藥方來自明朝一位落魄的御醫,被我們好心的潘氏祖先收留,他便將自己積累一世的藥方作為感謝傳給潘家人。經歷幾代人的傳承至清朝中期,藥醫潘茂安在永安州(今蒙山縣)開醫館懸壺濟世,造福一方。1851年太平天國在金田起義佔領第一個州城永安州,並被清軍圍困半年之久。因贈送「跌打還魂丸」給太平軍將士療傷顯著,天王洪秀全親書「神醫大國手」牌匾給潘家神醫。藥方傳至潘仕魁(字公平)得以發揚光大,遂將醫館更名為"潘公平草醫館「,其跌打藥即為當今的」潘公平跌打還魂丸「。該藥技、法、方配伍得法、內外兼治,效驗非凡。
潘公平曾任廣西提督、抗法民族英雄蘇元春(蒙山人,龍州的大小連城就是蘇元春建設的)的侍衛和隨身醫官,用此藥救治了大量的抗法將士,而且」公平在軍心穩作戰猛「,取得了中國近代史上抵禦外侵的作戰中少有的勝利。潘家人和潘家的藥為保衛中華民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抗法勝利後,潘公平將此藥帶到南洋發展,創立了」潘公平醫武館「,醫人無數。潘公平的兒子潘達睿也曾到東南亞吉隆坡一代行醫。該藥享譽海內外。潘達睿之子潘寶琪1940年起任蒙山縣醫院院長,他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將該藥與其他藥物和療法配合使用,治癒了不少在當時屬於疑難雜症的病例,如肝硬化、肝腹水、胃癌腸癌等。該藥傳承至今,潘寶建、潘寶三、潘寶晚兄弟以是第八代傳人。秉承」公道存心,惻隱之心思種德;平情製藥,秘制良藥即靈丹「的祖訓,潘寶建等潘氏醫藥的傳人繼續發揚光大,結合新時代的技術,不斷創新,使這一傳統在治療沉痾痼疾、保健養生、防治未病、食療方面造福社會。2016年8月,非遺傳人潘寶建宗親在南寧明秀路的南地大院成立廣西潘公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這一醫藥文化的瑰寶帶給全世界的人民。
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賜給的神醫大國手牌匾,已經是研究太平天國歷史的文物。
各個時期得到治癒的病人贈送給潘公平藥館傳人的牌匾、錦旗。
第八代傳人潘寶建醫師。
公司成立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