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潘文化: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潘公平跌打還魂丸

2021-02-22 廣西潘氏

           

       2014年11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頒布了第五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源於近兩百年的蒙山縣神奇草藥製品「潘公平跌打還魂丸」名列其中。一個草藥被列為非遺保護名錄,這在廣西傳統醫藥界還是第一次,在全國也是少有。根據潘氏族譜記載,該藥的藥方來自明朝一位落魄的御醫,被我們好心的潘氏祖先收留,他便將自己積累一世的藥方作為感謝傳給潘家人。經歷幾代人的傳承至清朝中期,藥醫潘茂安在永安州(今蒙山縣)開醫館懸壺濟世,造福一方。1851年太平天國在金田起義佔領第一個州城永安州,並被清軍圍困半年之久。因贈送「跌打還魂丸」給太平軍將士療傷顯著,天王洪秀全親書「神醫大國手」牌匾給潘家神醫。藥方傳至潘仕魁(字公平)得以發揚光大,遂將醫館更名為"潘公平草醫館「,其跌打藥即為當今的」潘公平跌打還魂丸「。該藥技、法、方配伍得法、內外兼治,效驗非凡。

         潘公平曾任廣西提督、抗法民族英雄蘇元春(蒙山人,龍州的大小連城就是蘇元春建設的)的侍衛和隨身醫官,用此藥救治了大量的抗法將士,而且」公平在軍心穩作戰猛「,取得了中國近代史上抵禦外侵的作戰中少有的勝利。潘家人和潘家的藥為保衛中華民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抗法勝利後,潘公平將此藥帶到南洋發展,創立了」潘公平醫武館「,醫人無數。潘公平的兒子潘達睿也曾到東南亞吉隆坡一代行醫。該藥享譽海內外。潘達睿之子潘寶琪1940年起任蒙山縣醫院院長,他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將該藥與其他藥物和療法配合使用,治癒了不少在當時屬於疑難雜症的病例,如肝硬化、肝腹水、胃癌腸癌等。該藥傳承至今,潘寶建、潘寶三、潘寶晚兄弟以是第八代傳人。秉承」公道存心,惻隱之心思種德;平情製藥,秘制良藥即靈丹「的祖訓,潘寶建等潘氏醫藥的傳人繼續發揚光大,結合新時代的技術,不斷創新,使這一傳統在治療沉痾痼疾、保健養生、防治未病、食療方面造福社會。2016年8月,非遺傳人潘寶建宗親在南寧明秀路的南地大院成立廣西潘公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這一醫藥文化的瑰寶帶給全世界的人民。

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賜給的神醫大國手牌匾,已經是研究太平天國歷史的文物。

各個時期得到治癒的病人贈送給潘公平藥館傳人的牌匾、錦旗。

第八代傳人潘寶建醫師。

公司成立慶典。

相關焦點

  • 蒙山潘氏瑤醫傳人攜非遺「鐵打還魂丸」到邕開館
    來賓合影蒙山潘氏瑤醫傳人攜非遺「鐵打還魂丸」到邕開館 圖文:劉國雄8月14日上午,獲得「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潘公平中醫館在南寧明秀路崇左駐南寧辦事處大院(原南寧地委)裡的大帝賓館6樓舉行開館儀式
  • 廣西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鼓聲氣勢磅礴,震撼臺灣花蓮民眾
    受臺灣花蓮縣邀請,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馬山壯族會鼓第三次赴臺參加「桂黔民族樂舞晚會」演出。
  • 【非物質文化遺產】養生臻寶 清宮壽桃丸
    據記載,乾隆皇帝長壽與經常服用一些丸藥有關。這其中,尤以神奇的「蟠桃丸」,倍受皇帝推崇。      清宮壽桃丸嚴承祖制,經過數百道繁複製藥工藝,歷經數月才得以精製而成,並嚴格按照昔日宮廷「梧桐子」規制要求如法炮製,極盡奢繁。其傳統製作技藝於2011年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
  • 【非物質文化遺產】養生臻寶 清宮壽桃丸
    據記載,乾隆皇帝長壽與經常服用一些丸藥有關。這其中,尤以神奇的「蟠桃丸」,倍受皇帝推崇。清宮壽桃丸嚴承祖制,經過數百道繁複製藥工藝,歷經數月才得以精製而成,並嚴格按照昔日宮廷「梧桐子」規制要求如法炮製,極盡奢繁。其傳統製作技藝於2011年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
  • 非遺瑰寶 歷久彌新——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成功舉辦
    12月22日上午,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在網上成功舉辦。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塗曉東致辭,成都體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鄔紅麗,內蒙古多倫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何明鑑,泰安市捶丸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但華香參與論壇作主題分享。與會嘉賓梳理和總結我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取得的成績與經驗,探討新時代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新思路和新路徑。
  •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卡魯斯儀式舞蹈亞美尼亞杏木雙簧管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1992年12月,在美國聖菲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會議將文化景觀作為文化遺產的類型,從而進一步豐富了歷史文化遺產的內涵。1997年11月,非物質文化遺產——「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得到國際的認可。
  • 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關於公布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的通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有關規定,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有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廳組織開展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和評審工作,經申報、審核、評審、公示、審定等程序,確定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108人),現予以公布。
  • 慈利板板龍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
    (截圖)慈利板板龍燈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公示名單。(截圖)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22日訊(記者 伍文 張潘)12月22日,紅網時刻新聞記者從近日發布的《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公示名單》獲悉,慈利板板龍燈由慈利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打包成龍舞(板板龍燈)項目,入選公示名單。板板龍燈表演。
  •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我們該如何去傳承非遺文化
    人家覬覦咱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東西,而且居然還成功了,哪怕只是從名義上給成功佔有了,這會有什麼利害關係呢。什麼叫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 梁治平• 觀察與記錄 |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多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廣泛關注,它是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截至2013年12月,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總數已達37項,成為世界上入選「非遺」項目最多的國家。
  •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弘揚優秀民族文化 ----甘肅省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電視紀錄片《絲路拾遺》在阿克塞拍攝
    為了加強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民族文化,增進民族團結,1月22日,由甘肅省民委、酒泉市民宗委、甘肅千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電視都市頻道《財富天下》欄目組)組成的甘肅省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電視紀錄片《絲路拾遺》拍攝製作組在阿克塞拍攝。
  • 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勁一指禪」闕巧生站樁館啟用
    為對標《健康中國2030規劃》,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養生文化,深入普及相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勁一指禪站樁健身功法,幫助大眾獲得健康的體魄。2020年元月1日,從相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勁一指禪」蘇州傳承基地(渭塘鎮鑽石家園社區)傳來消息,坐落於陽澄湖東路99號88百購廣場內的「闕巧生站樁館」開業典禮暨內勁一指禪年會活動圓滿舉辦。
  • 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寶安區系列文化活動開幕
    10月31日,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寶安區系列文化活動在新橋街道曾氏大宗祠開幕。「老村老祠堂.新作新風尚」——歷屆「群藝杯」全國攝影藝術非遺影像優秀作品展、「媽媽的味道」之國泰民安憶美食活動、「非遺會客廳」之專家論壇暨傳承人培訓三大主題活動紛紛亮相,傳承與弘揚非遺文化,助力「雙區」建設。
  • 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落選
    國務院日前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盧溝橋傳說、永修丫丫戲、數來寶、詠春拳、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等上榜。此前遭受爭議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本次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53項,同時公布的還有15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 「阿肯」唱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新篇章
    在群山環繞,綠野茵茵之中,一場文化與藝術的盛會正在這裡緩緩拉開序幕……為傳承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文化精神,塔城各族幹部群眾齊聚額敏縣喀拉也木勒鎮美麗的克孜勒布拉克草原,共同慶祝塔城地區第二十二屆阿肯阿依特斯文化旅遊節。阿肯是哈薩克語「民間歌手」的意思,「阿依特斯」有彼此訴說、爭論盤問的寓意。
  • 非物質文化遺產----巴郎鼓舞
    巴郎鼓舞,是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藏語稱「莎姆舞」、「莎目舞」、「沙目舞」,藏語意為在廣場上表演的一種祈禱平安的舞蹈,是流行於甘肅省卓尼縣藏巴哇鎮和洮硯鎮境內的一種古典鍋莊舞
  •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實踐案例發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總結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寶貴經驗,充分發揮優秀保護實踐的示範引領作用,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振興水平。
  • 非物質文化遺產魏門武學
    2020年12月13日,由臨清市文化和旅遊局、臨清市教育和體育局主辦,臨清市文化館、臨清市非遺保護中心、魏門武術學會承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魏門武學發展論壇暨第五代傳承人魏星授徒儀式》在臨清市三和新宴會廳隆重舉行!
  • 非物質文化遺產「戳腳」走進衡水中學實驗學校
    非物質文化遺產戳腳走進衡水中學實驗學校。圖為衡水中學實驗學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戳腳」進校園啟動儀式現場。衡水中學實驗學校供圖河北新聞網6月10日訊(河北日報記者翟一杉)為傳承非物質文化,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今天上午,衡水中學實驗學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戳腳」進校園啟動儀式在衡水中學實驗學校舉行。啟動儀式上,衡水中學副校長梁輝致辭。
  • 江西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
    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現場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會員大會在景德鎮市非遺中心會議廳召開。景德鎮市文旅局負責人要求廣大陶瓷非遺保護協會會員緊扣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發展試驗區建設和景德鎮發展要求,將景德鎮優秀的制瓷技藝傳承下去。大會宣讀了《關於成立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的批覆》;審議通過《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章程》,選舉產生第一屆理事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文躍為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