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陰影下 2021年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玉米產量預測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油粕面

人們對2021年南美玉米和大豆可能的產量有相當大的興趣,目前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影響產量前景的天氣變化上。美國農業部12月份對巴西玉米和大豆產量的預測分別為43.3億蒲式耳和48.87億蒲式耳。阿根廷玉米和大豆產量目前預計分別為19.68億蒲式耳和18.74億蒲式耳。2020年下半年拉尼娜現象的發展,引發了關於巴西和阿根廷兩種作物產量可能受到影響的大量討論。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分析巴西和阿根廷玉米和大豆在前幾年的拉尼娜事件的產量,以確定趨勢產量預期是否應該因當前的拉尼娜事件而改變。

分析

關於目前的拉尼娜現象對南美作物生長季節天氣的潛在影響以及由此對作物產量的影響,有相當多的討論。問題是:是否應該對潛在的趨勢產量偏差進行調整?我們首先簡要討論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的構成,然後考察這兩個國家玉米和大豆產量的歷史記錄,這些年份的事件與當前類似。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定義,「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橫跨熱帶太平洋的自然氣候模式的相反相位,平均每3-7年來回波動一次。」它們合在一起被稱為ENSO,即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的縮寫。熱帶太平洋的ENSO模式可處於三種狀態之一:厄爾尼諾、中性或拉尼娜。厄爾尼諾(暖期)和拉尼娜(冷期)導致熱帶太平洋部分地區與平均海洋溫度、風、氣壓和降雨量的顯著差異。中性表示情況接近其長期平均水平。該定義包括四個天氣因素(溫度、風、雨量和氣壓),對這些因素的地理位置的描述相當模糊。L』heureux(2014)進一步細化了這些定義:

厄爾尼諾: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變暖,或高於平均海面溫度(SST)的現象。在印度尼西亞,降雨趨於減少,而熱帶太平洋的降雨趨於增加。通常沿赤道自東向西吹、的低空地面風(東風)減弱了,在某些情況下,開始向另一個方向(由西向東或「西風」)。

拉尼娜:發生在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一種海洋表面溫度變冷或低於平均海平面溫度(SST)的現象。在印度尼西亞,降雨趨於增加,而熱帶太平洋中部降水減少。赤道附近正常的東風變得更強了。

中性:既不是厄爾尼諾現象也不是拉尼娜現象。熱帶太平洋的海溫通常接近平均水平。

這些定義以東太平洋和中太平洋的海面溫度為中心,是描述ENSO事件的常用方法。出於我們的目的,我們對「強烈」的拉尼娜現象感興趣。我們將強烈的拉尼娜現象定義為:當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地區(尼諾3.4區)的海洋尼諾指數(以三個月為中心的平均值)低於平均值1.0攝氏度時,就會發生強烈的拉尼娜現象。拉尼娜現象的強度是用三個月中心平均氣溫偏離平均氣溫的幅度來衡量的,平均氣溫是根據每五年更新一次的30年基期計算的。從1960年1月到2020年10月的官方ONI數據提供了溫度偏差的測量值,並表明在2020年底發生了拉尼娜現象。

由於我們對南美生長季節之前的拉尼娜現象很感興趣,因此我們特別考慮發生在收穫年份前一個日曆年的7月至12月的種植前階段的事件,而不管事件最終是如何發生的以及何時發生的。因此,我們將拉尼娜現象定義為在7月至12月期間,實際三個月的平均氣溫至少低於長期平均氣溫1.0攝氏度。圖1標註了1977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間符合這兩個標準的11次拉尼娜現象。這種類型的拉尼娜現象平均每四年發生一次。讀者應該注意到,對於拉尼娜事件的其他測量方法可能與我們沒有考慮到的相關,而這些其他測量方法可能會提供不同的結果。

圖2提供了ONI的每周觀測值,並顯示了2020年的情況。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的拉尼娜現象自11月初達到峰值以來略有減弱,但仍然接近-1.0攝氏度的臨界點。

表1和表2更詳細地展示了符合我們定義的前9次拉尼娜事件中每一次的情況,以及接下來一年每個國家的平均玉米和大豆產量的趨勢偏差。具體地說,對於每一個事件,我們都給出了峰值異常溫度、峰值異常月份、峰值異常之後的作物年份以及這些作物年的產量偏離趨勢的情況。

在強的季前拉尼娜現象之後,多年來玉米和大豆的平均產量模式為產量預期提供了好壞參半的信息。

巴西:

1、十年來玉米的平均產量比趨勢低0.7蒲式耳/英畝。大豆平均產量比趨勢高0.8蒲式耳/英畝。

2、玉米與趨勢的偏差在-7.5蒲式耳到6.0蒲式耳之間。大豆與趨勢的偏差在-4.6蒲式耳到3.9蒲式耳之間。

3、玉米平均產量在50%的時間內低於趨勢值(5年),在50%的時間內高於趨勢值。大豆的產量在30%以上的時間裡都低於平均水平。

4、自1978年以來,玉米價格低於趨勢值的10年中,有兩年出現了強烈的拉尼娜現象。自1978年以來,玉米產量超過趨勢的前10年中,有一年發生了強烈的拉尼娜現象。

5、自1978年以來,大豆產量低於趨勢線的10年中,有一年是在強烈的拉尼娜現象之後出現的。自1978年以來,大豆產量超過趨勢的前10年中,有兩年發生了強烈的拉尼娜現象。

6、表2提供了1989-2020年第一季和第二季作物玉米產量趨勢偏差的分析。在這段時間裡,有7年發生了拉尼娜現象。這7年第一季玉米的平均產量比趨勢水平低0.6蒲式耳。第二季玉米平均產量比趨勢值低3.6蒲式耳。第一季和第二季玉米在七次拉尼娜事件中有五次產量低於趨勢水平。此外,前10位趨勢偏差中有3位和4位分別與第一季和第二季玉米的拉尼娜現象有關。

阿根廷:

1、這10年的玉米平均產量比趨勢低7.7蒲式耳/英畝。大豆平均產量比趨勢低2.2蒲式耳/英畝。

2、玉米與趨勢的偏差在-25.5蒲式耳到4.2蒲式耳之間。大豆與趨勢的偏差在-8.5蒲式耳到4.8蒲式耳之間。

3、玉米平均產量在70%的時間(七年)低於趨勢值,30%的時間高於趨勢值。大豆平均產量在60%的時間(六年)低於趨勢,40%的時間高於趨勢。

4、自1978年以來,玉米價格低於趨勢值的10年中,有5年出現了強烈的拉尼娜現象。自1978年以來,玉米產量最高的10年中,沒有一年出現過強烈的拉尼娜現象。

5、自1978年以來,在大豆產量低於趨勢值的倒數10年中,有4年發生了強烈的拉尼娜現象。自1978年以來,大豆產量超過趨勢的前10年中,有一年發生了強烈的拉尼娜現象。

影響

由於目前美國和世界玉米和大豆供應相對緊張,2021年巴西和阿根廷作物的產量將是決定未來一年或更長時間價格走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通過與我們之前的分析相比,我們使用擴展的數據集發現,歷史上巴西和阿根廷玉米和大豆產量的與強拉尼娜現象的相關性,為目前拉尼娜現象與2021年趨勢偏差的方向和大小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或許最重要的發現是,在經歷了強拉尼娜現象之後,兩國玉米和大豆產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此之外,作物和國家也有差異。在巴西,第一季玉米和全國大豆產量似乎很少出現產量大幅低於趨勢的風險。巴西第二季玉米低於趨勢產量的風險增加,平均趨勢偏差為-3.6蒲式耳。歷史上最顯著的產量影響發生在阿根廷,在強拉尼娜現象之後,低於趨勢產量的概率為60%-70%。玉米和大豆的平均趨勢偏差為-7.7蒲式耳和-2.2蒲式耳。讀者應該注意到,我們沒有考慮過的拉尼娜現象的其他測量方法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對巴西和阿根廷2021年玉米和大豆作物預期的分析底線是什麼?在這個分為兩部分的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文章中,我們估計巴西2021年玉米和大豆的趨勢產量分別為94.9蒲式耳和50.4蒲式耳/英畝。鑑於拉尼娜現象仍在持續,我們不會改變對巴西大豆產量的預期,但認為將玉米產量預期降至低於趨勢水平1-2蒲式耳。在同一篇文章中,我們估計2021年阿根廷玉米和大豆的趨勢產量分別為127.4蒲式耳和44.1蒲式耳/英畝。分析表明,玉米產量預期降低7-8蒲式耳,大豆產量低於趨勢2-3蒲式耳。根據美國農業部12月世界農業生產報告中對收穫面積的預測,以趨勢值計算,2021年巴西大豆產量為48.06億蒲式耳,阿根廷為18.19億蒲式耳2021年巴西玉米產量為45.74億蒲式耳,阿根廷作物為19.20億蒲式耳。如果實現如此大規模的減產,巴西和阿根廷2021年的玉米和大豆總產量將分別減少2億和1億蒲式耳。

相關焦點

  • 拉尼娜陰影下 南美大豆產量不確定性仍存
    2020年上半年以來,市場對於年度內拉尼娜預期不斷增強,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預計拉尼娜因素影響的強度將在2021年1月達到極值。但拉尼娜對阿根廷的減產影響並無明確指引作用,需關注它影響的時間點及區域範圍是否覆蓋主要產區。
  • 拉尼娜現象衝擊農作物供應,機構:大宗商品通脹至少於2021年中期緩解
    荷蘭合作銀行全球策略師兼農產品市場主管沃格爾(Stefan Vogel)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小麥、大豆和玉米價格將在明年繼續上漲,並成為明年價格上漲幅度最大的農產品,預計此輪大宗商品通脹至少要到2021年中期才能緩解。
  • 拉尼娜助攻農產品上漲!
    2020年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份,這個冬天因為拉尼娜的造訪也變得很不平靜。據世界氣象組織以及多國發出氣候預測,今年冬季拉尼娜已經形成,預計持續到2021年3月,將會影響世界許多地區的氣溫、降水和風暴模式。
  • 拉尼娜已經威脅世界五大糧食出口國!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和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均表示,今年9月到11月期間可能出現溫和的拉尼娜現象。Tapley稱過去幾周出現拉尼娜現象的機率已經提高。 整體來看,拉尼娜現象造成東南亞、南非、印度和澳大利亞降雨量超過正常水平,而阿根廷、歐洲、巴西和美國南部天氣乾燥。
  • 世界氣象集團:巴西和阿根廷將持續出現乾燥天氣
    外媒12月17日消息:美國堪薩斯州的世界氣象集團(World Weather Inc)氣象學家德魯·勒納表示,巴西和阿根廷一些地區的乾旱狀況可能還會持續。今年10月和11月期間的乾燥天氣影響到大豆播種進度,尤其是巴西。但是到播種結束時,農戶基本追上了去年進度。勒納表示,巴西有幾個地區出現及時降雨,有助於大豆作物生長。
  • 拉尼娜現象有何影響 農產品走出趨勢性上漲行情
    據介紹,有機構此前預測,拉尼娜現象有 92%的概率會從2020年12月持續到2021年2月,75%的概率持續到2021年1—3月,59%的概率持續到2021年2—4月,42%的概率持續到3—5月。預計本次拉尼娜將達到中等強度,或將超過2017—2018年,是2011年冬季以來較強的一次拉尼娜。
  • 拉尼娜現象給全球農業添變數:作物產量受影響 食品或漲價
    報導還稱,迄今,巴西、阿根廷及美國部分地區已出現了乾燥天氣,而澳大利亞和部分東南亞地區則接連出現過量降水期。摩根公司分析師11月說:「2020年的拉尼娜現象比很多知名天氣模型預測的進展速度更快,強度更大。」分析師稱,這一現象是農業市場邁入2021年的「供給側主要變數」。
  • 羅薩裡奧穀物交易所:匯率和出口稅導致阿根廷大豆收益不如巴西
    原標題:羅薩裡奧穀物交易所:匯率和出口稅導致阿根廷大豆收益不如巴西   12月3日消息:羅薩裡奧穀物交易所(BCR)信息及經濟研究
  • 短期售糧壓力下 大豆價格調整壓力較大
    短期售糧壓力下,預計大豆價格下跌調整;長期看,國產大豆品質差,國際大豆天氣炒作,預計大豆期貨價格震蕩偏強。 2020年新作大豆上市以來,期貨與現貨形成共振,市場整體呈現利多氛圍,不過隨著第一波售糧高峰到來,大豆期貨市場短期面臨調整壓力。
  • 天氣有利於東北玉米運輸 南美降水改善大豆優良率
    巴西南部、東北部一帶本周降水偏弱,但Matopiba中北部、帕拉納等種植帶降水狀況相對良好,南裡奧格朗德則繼續面臨乾燥,玉米存在進一步減損的可能。  阿根廷本周降水將影響阿根廷北方大部分地區,科爾多瓦、聖達菲、恩特雷裡奧斯、查科等地區降水預期普遍在30mm—60mm,但有數日晴朗乾燥天氣。
  • 豆粕基本面—阿根廷價格下跌
    在經過周三的馬拉松式談判之後,代表阿根廷穀物檢驗員的工會Urgara和私人港口商會終於達成協議,結束了持續了近一個月的罷工。穀物檢驗員始於12月9日的罷工導致一些港口運營中斷。上周二,和穀物檢驗員同時發起罷工的阿根廷大豆壓榨工人和資方達成薪酬協議。
  • 德克薩斯州能源危機持續至第六天,蔓延至墨西哥 背對背黑天鵝事件使2021年美國玉米,大豆種植難題複雜化
    在過去兩個季節中,玉米和大豆的異常低產已經幫助芝加哥交易的期貨達到了多年高點,增加了2021年收成的預期獲利能力。玉米,大豆和競爭作物不再像最近的低價季節那樣在農民眼中成為「熱土豆」。生產者將在3月初向美國農業部報告播種意向,這些數字將在下月底公布,並將被計入資產負債表,直到6月底公布下一個種植面積調查結果為止。。
  • 美國豆價創4年新高,巴西大豆庫存被掏空下,會影響中國採購嗎?
    受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大豆的主要產地巴西等南美洲國家天氣持續乾旱,大豆種植延遲,這意味著2020-2021年度(2020年9月-2021年8月)全球大豆供應量或將減少。而作為全球第一大大豆進口國,中國會受到影響嗎?
  • 巴西大豆產量或超美國,中國進口其轉基因豆
    美國大豆產量一直以來在全球獨佔鰲頭,然而,巴西可能後來居上,今年即將佔據全球大豆產量第一的頭把交椅。雨果網從巴西《裡約時報》1月10日的報導中了解到,巴西農業部長Antonio Andrade表示,由於雨水豐沛,同時肥料投入也進一步加大,2014年巴西的大豆產量將突破紀錄。
  • 拉尼娜或將持續到明年春季:農業敲響減產警鐘 種植產業鏈亮了?
    財聯社11月27日訊,當前,農產品市場關注的焦點正聚集在拉尼娜現象的形成及其帶來的影響。據悉,世界氣象組織機構此前預測,拉尼娜現象有75%的概率持續到2021年1—3月,59%的概率持續到2021年2—4月,42%的概率持續到3—5月。
  • 大豆供應趨緊 油脂上行驅動仍強
    目前各大機構對巴西產量預估出現分歧,調增調減均有出現,本月StoneX將播種面積上調至18萬公頃,巴西產量估計升至1.339億噸,Conab下調2020/21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預計至1.345億噸(-0.5%),IHS Markit和Celser也下調大豆產量預估,分別為1.325億噸和1.295億噸。
  • 中信期貨:售糧進度加快 國產大豆短空長多
    來源:新浪財經摘要:短期售糧壓力下,預計大豆價格下跌調整;長期看,國產大豆品質差,國際大豆天氣炒作,預計大豆價格震蕩偏強。風險:國際大豆豐產;國內需求低於預期。2020年新作大豆上市以來,期貨與現貨形成共振,市場整體呈現利多氛圍,不過隨著第一波售糧高峰到來,市場短期面臨調整壓力。
  • 諮詢機構PA將2020/21年度巴西大豆產量調低至1.2757億噸
    原標題:諮詢機構PA將2020/21年度巴西大豆產量調低至1.2757億噸   巴西諮詢機構PatriaAgronegocio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