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科普...
蝴蝶球(英語:Knuckleball,knuckler),又稱彈指球、指關節球、旋轉球、魔速球,棒球中的一種球路,是一種特殊變化球,球速不快,其重點在於儘量減少球在飛行運程中的旋轉,造成球出現不穩定、無法預測的運動。投球時,揮臂不必非常用力,主要是靠著手指在伸直時的彈力把球彈出去,因此也稱為彈指球。由於彈出的球幾乎不會有旋轉,所以會產生相當多的紊流,因此球會飛往何處無法預知,就如同飛舞的蝴蝶一般,故名為蝴蝶球。
蝴蝶球的握法有很多種,有些投手將手指彎起來用指甲抵著球,還有些則是用指尖扣著球,再用其他剩下的手指把球握住。
投這種球,對投手的控球能力是很大的挑戰,對於要接球的捕手來說,也是很困難的。在美國大聯盟球隊中,蝴蝶球投手通常都會搭配一名專屬捕手。
蝴蝶球的原理
而其變化來源不同於其餘球種是以白努力原理為主,而是「邊界層剝離」,當一顆球在大氣中快速前進時,在球的表面會有一些空氣跟著球一起移動,形成一層很薄的空氣層(稱做邊界層)。若球表面無縫線、十分光滑的話,邊界層會從最前面開始形成到後面逐漸剝離。剝離處壓力比邊界層小,而彈指球的邊界層碰到縫線馬上就剝離,但彈指球不會旋轉,所以邊界層會在不同的縫線處交替剝離,瞬間剝離處壓力小,就會往那個方向跑,所以就會亂飄。這就是為什麼在室內球場彈指球的變化沒有那麼大的緣故,因為無風狀態,邊界層剝離速度會減慢,變化幅度就會變小。
飄忽不定的軌跡
其實彈指球的變化幅度很小,但因為球速極慢,又不旋轉,打者甚至都可以看到縫線,所以微微地搖擺反而讓打者覺得變化無常。
如何投蝴蝶球
☟
今天的男主是R.A. Dickey,現今世界上最好的蝴蝶球投手,也是史上第一位蝴蝶球賽揚獎得主。
R.A. Dickey集錦
☟
這哥們的人生浮沉,跟過山車似的。
學生時代曾是被多家球探覬覦的神童級投手,站在投手丘上,像個街頭鬥士一樣意氣風發。
終於進了大聯盟,結果連杯咖啡都還來不及喝,就又被踢走了。原因是他被查出右手肘缺乏尺側副韌帶。就這樣開始了在小聯盟邊緣人與大聯盟過客之間浮浮沉沉的二十年棒球生涯。
他也是執著,一直咬牙苦撐,一心往棒球上撲,相信上天對他另有安排。
31歲轉型成為蝴蝶球投手,他說:我不惜把自己變成棒球界裡的馬戲演員,藉旁門左道的球路謀生。
38歲在終於在大聯盟有了自己的專屬停車位,雖然多半時間他還是騎自行車去球場。
最後,他的人生就像那起起伏伏多轉折蝴蝶球,最終落入命運的好球帶。
迪奇牛棚練投
☟
或許你會擊中我的球,打得我七葷八素,甚至把球揮到場外。但我總是會重新站起來,不斷朝你進攻。
只要一息尚存,不完美的人生亦有美好的可能!
R.A. Dickey有一本自傳叫《不死的蝴蝶》,小編找了選文,放閱讀原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