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圍棋給人的感覺是陽春白雪,而中國象棋給人的感覺是下裡巴人?

2021-02-19 烏鷺傳

>>> 大型傳奇圍棋小說《烏鷺傳》

國球在我心中

企鵝號

首先,圍棋的文化底蘊更濃。圍棋在東晉被稱為「坐隱」、「手談」,道出了圍棋所蘊涵的文化底蘊;至北宋,宋徽宗有言,「忘憂清樂在枰棋」,圍棋於是又被稱為「忘憂」;爛柯傳說流傳,圍棋則多了「爛柯」之名。看看爛柯的故事,從中可以細品出坐隱、手談、忘憂、爛柯。這四個詞,正是圍棋文化和中國文化精神暗合的地方。

童子坐弈不語,全憑棋局中黑白相交,是謂手談。世間苦樂全在棋局之外,童子不曉,王質不覺,所以忘憂。一局未競,世易時移,斧柯爛矣,世間千迴百轉,竟然不如一局棋的時間長,故言爛柯。

其次,圍棋本非殺伐之道。古籍記載,圍棋棋子圓棋盤方,寓意天圓地方。縱橫十九道,361個點,以天元為限,四角分別代表四季,據史料記載,圍棋本是祭祀或佔卜器具,非殺伐之道。

而象棋的帥、將、士、兵、車、馬、炮,是從古代戰場上徵殺演繹而來,從寓意上就有兵家排兵布陣之分。在很多朝代,名士自應是詩酒風流,手捻黑白棋子就是名士的最好註解。在清談的東晉,此風發展到極致.

再次,圍棋黑白二色,諸子平等,而象棋子力價值不一。有將帥、車馬炮,火力不一,為了保護主帥,寧可犧牲士兵、馬炮,甚至火力最猛的車為了保帥都在所不惜。

最後,圍棋的國際化視野更寬廣。圍棋在唐代傳入了日本,日本人將圍棋發展成棋道,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和禮儀。日本人對圍棋棋道做了更極致的追求,賦予了更多的象徵意義。如今,圍棋中日韓三國鼎立。此外,東南亞,歐洲,北美的圍棋也蓬勃發展。而中國象棋則僅在中國極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推廣。

而古人講究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棋就是指的圍棋。圍棋講究的是淡定自若、悠閒自得

2)圍棋和中國象棋哪個更變化無窮?

眾所周知圍棋的所有變化的數量級約為361的階乘,多到可測宇宙中所有原子的數量。自古以來,就有千變萬化、奧秘無窮的說法。圍棋一盤棋一般在200-300手之間,耗時2-3個小時,而象棋一般在100手以下。耗時一個小時以內。這裡所說的耗時,不是說故意拖延時間,而是說圍棋的每一變化都需要經過深思熟慮,方可下子。

在我認為,中國象棋,已經到了一個求精確的階段,比如炮,2平5,馬2進3,車1平2。這都屬於常見的進攻套路開局,普通水平的愛好者也可以看出,反之,如走出象3進5則是典型的防守套路。(注象棋的橫格,從右向左數,分別為1-9);那麼要走出炮2平4或炮2平6則屬於進攻中的變招,需要走馬快速進攻。

而我們對圍棋的認識,則處於相對膚淺的認知。如果用100分打比方的話,而人類下圍棋下了幾千年,巔峰人類的棋力估計也就從50到了70。而且人類的步伐會越來越慢,並不看好人類最終能達到80分的高度

3)為什麼圍棋高手普遍比較年輕?

這個問題乍看之下比較矛盾:既然你認為圍棋更難,為啥圍棋高手都很年輕,而象棋高手年齡較大?

我們都知道胡司令(胡榮華)拿全國象棋冠軍只有16歲。而他到50多歲還能奪冠,嶺南雙雄之一的許銀川拿全國冠軍只有20幾歲,現在崛起的「外星人」王天一拿到全國象棋冠軍其實都比較年輕,只是因為這個行業競爭不夠激烈,前文給大家普及過,中國象棋推廣的力度不夠,僅在中國和東南亞一些國家推廣。(注,我這裡說的是中國象棋,而不是西洋棋)

圍棋則不同,在日本圍棋最強的上世紀,日本圍棋長時間有所謂的「六超」,他們的年齡跨度是很大的。直到韓國的李昌鎬出道以來,以17個世界冠軍聞名遐邇,不敗少年天才李世石繼承了韓國剛柔並濟的傳統,老李和小李統治棋壇10多年有餘,當然期間有零星的中日棋手與抗衡。之後中國的柯潔橫空出世,改變了這一格局。現在圍棋的推廣力度更大,不僅在亞洲、歐洲、北美我們都會看到金髮碧眼的外國選手參加比賽。

那麼為何圍棋比中國象棋更難,但是高手集中在年輕選手的原因主要有幾點:

首先,現代圍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培訓流程。在學校附近的培訓機構,有很多開展圍棋教學的。我們姑且不論教學水平如何,小孩們從小就開始專業訓練,對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度很有幫助。現在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上就可以找到水平很高的選手切磋。高強度、專注的訓練,讓孩子們可以迅速的汲取了圍棋前輩們所有的精華。

而中國象棋則缺乏完整的培訓體系,更多的小孩是靠悟性或者天賦,當然了也有一些機構專門教如何開局、中局和殘局的套路,只不過大多是商業機構,能培養出多少精英,就不得而知了。

其次,圍棋更利於培養年輕人的專注度。圍棋過於複雜,千變萬化,競爭過於慘烈,因為商業的原因,現在圍棋一般個人用時在3個小時以內,這種時限對於圍棋來講是很難避免出漏洞的。很多時候勝負就取決於誰出的破綻少。而小孩子專注,心無旁騖的特點往往比老將的經驗作用更大。而中國象棋更專注於老道,既有凌厲的進攻,又講究有效的防守。在培養專注度和定性方面明顯不如圍棋。

再次,據統計學圍棋的小孩遠遠多於學中國象棋的(當然學習西洋棋的也很多),這就是有龐的群眾基礎。而學習中國象棋的後輩人才越來越少。此外,再加上網上的棋譜很多,好多人只是回去看看,學習一下。真正的靜下心來,研究的人很少。

總之,圍棋給人的感覺是陽春白雪,而中象給人的感覺是下裡巴人其實不過是一種主觀臆斷罷了。圍棋和中國象棋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二者各有千秋,都是人類思想的結晶和集大成者。

歡迎關注《烏鷺傳》圍棋資訊大平臺

你想要的圍棋資訊都在這裡!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圍棋給人的感覺是陽春白雪,而象棋給人的感覺是下裡巴人?
    由於圍棋具有這種文人墨客的氣息,再加上寓意天圓地方,讓圍棋給人的感覺一下子提升了不少,據史書記載,最早時候,圍棋是用來佔卜的。反觀象棋,不管是從名稱上來說,還是戰略上來說,都是從古代硝煙滾滾的戰場上演變而來的,所以從戰略上就有布陣殺伐的感覺,很有大將風範。
  • 為什麼圍棋給人的感覺是陽春白雪,而中象給人的感覺是下裡巴人?
    再次,圍棋黑白二色,諸子平等,而象棋子力價值不一。有將帥、車馬炮,火力不一,為了保護主帥,寧可犧牲士兵、馬炮,甚至火力最猛的車為了保帥都在所不惜。最後,圍棋的國際化視野更寬廣。圍棋在唐代傳入了日本,日本人將圍棋發展成棋道,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和禮儀。
  • 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
    ,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有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歌者演唱《下裡》、《巴人》之曲的時候,聽者有數千人能一起跟唱;演唱《陽阿》、《薤露》跟唱的人數仍有數百人之多;當唱到《陽春》、《白雪》的時候,只有數十人能跟唱了。這段古文衍生出三個成語:陽春白雪、下裡巴人、曲高和寡。
  • 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是指兩種人嗎 支付寶螞蟻莊園10月6日答案
    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是指兩種人嗎 支付寶螞蟻莊園10月6日答案 2020年10月6日,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出的問題是關於成語的,問題是「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指的是兩種人嗎?」
  • 「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是指兩種人嗎?螞蟻莊園10月6日答案
    「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是指兩種人嗎?這是螞蟻莊園2020年10月6日的題目。果味棒棒糖任務公布,每天單筆愛心捐贈達到1元,可領3個果味棒棒糖,每次餵食可增加0.3個蛋,每天登陸螞蟻莊園可領取180g飼料,下面逗逼小胖就為玩家帶來螞蟻莊園小課堂10.6最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 管他「下裡巴人」,還是「陽春白雪」,只要平安快樂就是幸福人生
    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讓我們看一看「下裡巴人」與「陽春白雪」的人生。平凡普通,但踏實快樂的「下裡巴人」「下裡巴人」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易懂的文學藝術,此典故出自於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裡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 圍棋與象棋(中國象棋、西洋棋、日本將棋)該如何選擇?
    為什麼要在圍棋上花時間,然後寄希望於圍棋的側面影響來提高數學能力? 你真正的目標是數學,時間花在圍棋上,那圍棋也學不好啊!棋子參與棋盤上的戰爭圖像當然如果真的題主有精力,建議都試試。另外可以試試五子棋,國內也有正式立項,也有比賽的。
  • 陽春白雪
    【出處】       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裡》、《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有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 成語故事:下裡巴人
    【成語】:下裡巴人【拼音】:xià lǐ bā rén【解釋】: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成語故事】: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  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裡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 中國象棋:圍棋和中國象棋哪個難度更大?答案就在這裡
    無論圍棋還是象棋均起源於中國,而西洋棋的根源則存在諸多爭議,其最有可能性的國家就是印度、中國及阿拉伯。原本只想討論一下圍棋和中國象棋,但是為了更完整的闡明二者關係,就不得不一同提及到西洋棋。它們不僅是智力策略遊戲,而且還是人類智慧發展的產物,就在時代與社會不斷進步的今天,在世界上肯定有不少人都曾心生疑惑,西洋棋、中國象棋及圍棋三者比較,哪種遊戲難度最大?結合最強人腦與人工智慧戰績,有些網友認為圍棋更難,其理由是,象棋第一人王天一最佳狀態下,可以頂和人工智慧;圍棋第一人柯潔出色發揮也會輸給阿爾法狗。
  • 「陽春白雪涮羊肉,下裡巴人吃爆肚」:北京人離不開的這一口兒
    又是一年的初秋,按過去的老講究正值「貼秋膘」的時節,雖然對於今天物質相對富足的人們來說,顯然減肥才是困擾大多數人的難題,但「貼秋膘」仍然成為了北方人的一項文化傳統。對北京人來說,在最常見的「貼秋膘」吃食當中,涮羊肉和爆肚是理想的選擇之一,按照北京過去的老理,涮羊肉只吃兩個季節,那就是秋季和冬季。
  • 象棋為什麼比圍棋普及率高?
    從遊戲角度分析,象棋的核心目標是將軍,將死王之後遊戲結束。而圍棋的核心目標則是圍到更大的空。象棋的入門相對圍棋要高一點,有七種不同的子,走法不同,而且還有河和宮的概念,其中將士不出宮,將士象不過河,兵過河可以橫著走。而圍棋的入門其實更簡單,兩人交叉落子,落子不動,氣盡而亡,兩眼活棋(禁著點)。
  • 圍棋、象棋和麻將背後的中國文化基因
    日本人曾經很喜歡圍棋,說明日本人看到圍棋的精髓,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就是一種是捨棄的精神,可惜日本沒有這種境界和能力去把握這種精髓。。     象棋的本質是布局和進攻。是中國式戰爭思想的體現。象棋的精髓是犧牲。與圍棋不同,圍棋是越下越對,而象棋是越下越少。
  • 棋(象棋、圍棋)和人生社會關係,象棋與圍棋之間的異同點
    圍棋是我從小學過的,多次參加全市全省的比賽,最好得過全市前4名,雖然不是專業,在業餘界也算有兩下子。中國象棋是自學的,水平不算高,學的原因主要是對象棋中的變化十分感興趣,感覺小小棋盤中蘊藏著一個大世界。首先有一點,棋類是相通的。說的簡單點,如果你圍棋下的很好,即使你象棋只是懂規則,也會比其他光懂規則的人下的好。棋類相通主要有兩點。其一是大局觀,其二是計算與分析能力。
  • 中國象棋和圍棋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理解以上並不需要懂圍棋,那些噴我不會圍棋的人,我現在確實是菜鳥,也就野狐4級,1段都不到。但以上只需要簡單的邏輯推理。對於人類來說難度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因為都突破了人類智力的極限,圍棋人打不過AI,象棋人也打不過AI。對於AI來說,象棋更簡單一點,因為象棋先被AI攻克十幾年。
  • 圍棋棋聖聶衛平的「象棋恥辱」是怎麼回事?快來看看
    ,他與中國象棋之間,「緣分」可不小。今天來談談圍棋棋聖聶衛平和中國象棋之間的愛恨情仇。有興趣的朋友繼續往下看吧!,在微博發表的一些話語讓人感覺他有「貶低圍棋,提高象棋」的意思。先是說象棋出現的晚,後又以博弈來類比,說能流傳的下來的弈就是圍棋,以此種種來論證圍棋的文化底蘊要高於象棋。這種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尤其是象棋界的各大高手。
  • 下裡巴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下裡巴人,下裡:鄉裡;巴人:巴蜀的人民。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出自: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裡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成語出處: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裡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近 義 詞:通俗易懂反 義 詞:陽春白雪成語用法:聯合式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鄂爾多斯的圍棋、象棋、蒙古象棋和橋牌
    對弈圍棋,象棋,蒙古象棋,橋牌都屬於馳名中外具有代表性的智力運動圍棋,象棋,蒙古象棋是我國的國粹。圍棋具有4300多年的歷史,史書最早有記載「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象棋發端於戰國時期定型於北宋,也有1000多年的歷史;蒙古象棋與西洋棋同源,13世紀在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區域開始流行,蒙語叫希塔爾,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橋牌起源於英國,上世紀30年代傳入我國,在國內逐漸流行。
  • 圍棋、中國象棋、橋牌線上比賽熱火朝天,棋牌運動在抗疫中找出路
    如LG杯世界圍棋棋王戰中國預選賽,就在這個特殊時期通過網絡賽的方式如期舉辦。中國圍棋隊領隊華學明表示,這次的網絡賽或許能幫助圍棋界探索未來辦賽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圍棋網絡賽節約辦賽成本受疫情影響,LG杯的綜合預選賽無法舉行,主辦方將本賽名額按參賽國家和地區進行分配,然後由各國和地區圍棋協會自行選拔棋手。
  • 德慶縣慶國慶賀中秋中國象棋、圍棋個人公開賽圓滿舉辦
    10月3日,由德慶縣棋牌協會主辦、德慶縣體育培訓中心指導的《慶國慶賀中秋中國象棋、圍棋》個人公開賽在康城體育館圓滿舉辦。百名棋手參加了比賽。賽事分為中國象棋和圍棋兩個項目,其中,參加象棋比賽選手74人,參加圍棋比賽選手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