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國際能源博覽中心施工現場 (張佔兵攝)
2天內確定項目方案、3天時間進行圖紙深化設計,20多天的有效施工期裡基本完成拆遷、移樹,展館施工、建設,邀請、確定參展商,設計、策劃布展方案……在大同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日子裡,大同市國際能源博覽中心的施工現場如火如荼,工程建設的高潮絲毫不亞於熾熱的氣溫。平城區委區政府以及市發改委、新能源產業局、規劃局、山煤集團大同富利達公司、山西德耀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各方一環緊扣一環地協調配合,緊鑼密鼓的工作節奏,讓一項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成為「可能」。
8月9日,2018·大同市首屆「能源革命、對外開放」國際智慧能源系統及未來新能源產品展示交易博覽會將在大同市開幕,這是一場集納全球英豪,助力大同爭當全省「對外開放、能源革命」尖兵的國際盛會。打好「前戰」是保證博覽會圓滿舉辦的重要一環,接到牽頭任務後,第二天一早,市發改委主任、新能源產業局局長王明生就帶領相關工作人員立即趕到項目現場,實地踏勘、現場選址,召開協調會,詳細落實開工前各項事宜,指定專人負責落實。
拆遷是保證建設施工的第一步。博覽中心建設用地涉及到平城區水泊寺鄉牛莊村38戶,拆遷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在保護拆遷群眾利益和保證拆遷進度之間,如何權衡?平城區水泊寺鄉人大常委會主席陳麗芳介紹,雖然住戶家中情況各異、需求不同,但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指導幫助下,他們不分晝夜、竭盡所能,深入住戶家中開展動員,講解政策。針對老年人、養殖戶、商家企業面臨的租房、銷售等實際需求,他們主動出面幫助協調解決。辛苦之餘,陳麗芳坦誠地說道,要特別感謝住戶的支持和付出,因為正是有了大家的理解與配合,才為博覽中心前期順利開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6月24日施工單位正式進場,克服了連續雨水天氣的不利因素,300名勞務人員加班加點,各種機械日夜運轉,目前整體施工建設工作已基本完成,並於8月1日開始交付布展。確定項目方案,平整施工場地,深化圖紙設計,清運垃圾渣土……爭分奪秒、交叉作業的統籌施工方式,為保證博覽中心的建設工期贏得了時間,收穫了肯定。注重效率的同時,對於建設這項全球性博覽會的場館,保證質量必須放在首位。7月5日,施工過程中發現,由於場館氣膜覆蓋的平地與市政道路高差較大,需對氣膜內進行土方回填,儘管時間緊迫,但建設單位依然嚴格按照施工工藝,分層回填夯實,保證工程質量。
科創園的目標是打造國際一流「零碳智慧園區」,本次博覽會旨在助力科創園實現這一目標。基於這一核心意義,博覽中心在施工建設中滲透了許多新科技元素。項目總指揮張慶峰介紹道,博覽中心1、2號場館主體主要採用歐美先進的新能源新技術結構氣膜,在佔地面積分別為5000平方米和3000平方米的兩個場館內,主體結構完全無梁無柱。在膜結構內加鋪的保溫層,讓館內絲毫沒有悶熱感;場館內安裝的清風系統,能保證室內空氣PM 2.5保持在40以下……這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帶來的全新舒適體驗,也極大地突破了以往項目建設周期,迅速讓「不可能」變為「可能」。
規劃、建設、招展、布展……承擔協調溝通重任的新能源產業局的相關人員,每天穿梭於工地企業之間、行走在烈日風雨之下,不停地處理現場遇到的各種問題、接聽接連不斷的諮詢電話,是他們一天工作最真實的寫照。市園林局、商務局、招商局、住建委、市政管委會等部門及時積極幫忙解決問題,市供排水集團、電力公司、華潤燃氣公司等通力配合落實水電氣,短時間內讓博覽中心的配套設施功能完備。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以及建設企業「無條件」同心同力踐行能源革命的行動,體現了全市上下努力爭當能源革命尖兵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必將助力大同走向轉型發展的美好未來。(紀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