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國海事局在廣州舉辦「中國-東協第2次國際海事勞工公約履約合作研討會」。(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廣州12月10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 毛洪鑫 )12月9日,中國海事局在廣州舉辦「中國-東協第2次國際海事勞工公約履約合作研討會」,國際勞工組織中國和蒙古局派高級項目官員參加會議並致辭,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合作司均派專家出席了會議。來自東協10個國家的20名代表以視頻會議的方式出席了會議。中國首次向國際勞工組織提交的海事勞工公約修正案提案徵求了東協國家的意見,得到各方參會代表的支持。並就中國和東協國家建立海事勞工提案磋商機制達成共識。
記者從廣東海事局採訪了解到,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10個東協國家政府主管機關20名代表以視頻會議的方式出席了會議。中國海員建設工會、中國船東協會、海事院校以及交通運輸部直屬海事系統的專家學者列席了會議。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海事局主辦,廣東海事局承辦。
12月9日,中國海事局在廣州舉辦「中國-東協第2次國際海事勞工公約履約合作研討會」。(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會上,中國海事局與東協各國海事勞工主管機關分別就國家履行《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情況進行了通報,並對違反公約的典型案例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各國代表對中國海事局起草的關於修訂岸上醫療和新增海上事故調查標準和導則的兩個公約守則修正案提案表示支持。會議代表認為,中國海事局為填補公約標準的空白所作出的努力值得肯定,對中國海事局基於新冠疫情期間船舶船員疫情防控所取得的經驗提鍊形成的對公約岸上醫療導則的修訂非常重要,能夠進一步保障疫情期間海員的權益。
在會上各國代表還就中國海事局提交的《中國-東協海事勞工提案磋商機制》文本進行了討論,一致認為中國和東協各國有必要在海事勞工提案工作中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共同提升區域海事勞工的標準,共同維護全球海員的權益。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副局長壽濤告訴記者,本次研討會是在第19次中國-東協交通部長會議之後舉辦的一次專題研討會,也是加強海事領域維護海員權益和防疫實踐經驗分享、深化《中國—東協交通合作戰略規劃》在海事領域實施的一次專題研討會,將全力服務《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實施,為推動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發展,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增添動力。
據了解,在當前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全球危機背景下,海員作為保障國際物流暢通的「關鍵工作者」,形勢不容樂觀,全球近200萬海員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面臨巨大挑戰。中國海事局願意和東協各國海事勞工主管機關攜手為全球航運業的復甦增添動力,進一步提升區域海事勞工履約水平,切實保障海員權益,共同建設中國-東協水上安全命運共同體。
一直以來,中國和東協國家海員在全球航運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和東協國家海員的總數佔全球海員總數的70%以上,在維護海員權益的目標是一致的。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將以此次研討會取得的成果為基礎,與東協各國海事勞工主管機關一起,積極推進後疫情時期國際合作,進一步提升區域海事勞工履約水平,切實保障海員權益。
明年將是「中國-東協海洋合作年」,中國海事局與東協海事勞工主管機關將繼續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在共同履行「海員權利法案」——《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的基礎上,強化區域履約標準的一致性,把海員作為「關鍵工作者」,高質量提升船員權益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