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原本是毛村鎮趕場的日子,八都集鎮上卻人影寥寥,門市緊閉。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為了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牢牢守護在安全線內,毛村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黨員幹部奔赴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多措並舉築牢疫情防控網,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硬核設卡,自己家園自己守護
凌晨1點,寒夜更深露重,在毛村鎮烏巖村九公畈卡口處,一個由藍色帳篷搭成的「簡易辦公室」內,卻依然燈光明亮。烏巖村村支書官昌興和黨員周恆西、村民陳秉信在靜靜地「守夜」,這已經是他們輪班值守卡口的第10天。
為了防止疫情傳播蔓延,毛村鎮從大年初三開始,就安排鎮機關幹部協助村級在各個進村路口設卡,勸返來訪者,減少人員聚集和流動,這是防控疫情最基礎,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
「沒有特別重要的事就不要出去,在家裡安安心心休息。」「為了你及全家人生命健康安全,請你在特殊的時間少外出。」防疫小分隊的隊員們不厭其煩地給每一位過往的人員進行解釋。對於平日裡習慣了道通路順的村民們來說,突然設置「關卡」讓進出村變得有些繁瑣,但他們還是給予理解。不少村民還自發加入到「設防」隊伍,輪流守護起全村人的安全。
「這段時間是非常時期,春節期間人流量又大,不少人防護意識不足,我們覺得通過設卡登記減少人員流動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烏巖村的村民們對於這樣的做法表示支持,對堅守在入口處卡點的村幹部和黨員群眾「志願者」表示感激,「他們不畏寒冷與病毒傳播,24小時輪流值班,堅守在農村防控工作的最前沿,我們真的很有安全感。」
正是這一頂頂小小的藍帳篷、一個個迎「疫」而上的身影,讓一輛輛來訪的車輛被擋在了村外,一群群走親訪友的群眾被勸回。他們用行動構建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擋住了疫情,守護了平安。
暖心「代購」,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你們出來不方便就不要到處走動了,有啥需要給我們說,我們去給你們買。」在毛村鎮,各個設卡點的村幹部們最近一段時間多了一項工作——為村民「帶貨」。
「您好!您昨天上報的孩子拉拉褲、大米等物資我們已經買好了,就放在村門口,麻煩出來取一下吧……」2月5日9點左右,「代購」員烏巖村村支書官昌興為村五組村民範鴻波送來了委託採購的物品,完成了此次「代購」工作。
「在村出入口我們設了宣傳點,對一些想到鎮上趕場的人進行勸返,村民們雖然聽我們的話回去了,但他們的生活需求還在,所以這種事情就由我們村幹部代勞了。」官昌興說,僅是他自己,就已經「帶貨」50餘趟。
封村設卡,不是簡單的堵路排查,村內每家每戶每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生病就診,都需要進行全面的考慮和統籌安排。在抗擊疫情期間,為了最大限度降低村內人員流動和滿足村民日常用品的購買需求,毛村鎮對中心集鎮商鋪店面實行了「劃界單雙號」彈性營業,在各村(居)均設定了臨時菜攤點方便群眾買菜,並由值守人員進行現場管控,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出村採購。截止目前,全鎮糧油、蔬菜、副食品等生活物資市場供應充足,商家沒有出現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的現象,群眾中也沒有出現恐慌、囤積、搶購等現象。同時,有採購需求的村民們還可以通過電話、微信、連心群等方式與村(居)取得聯繫,值守村居幹部會統一登記、統一代購,再安全送貨上門。
「你不要胡思亂想,有什麼需要儘管給我們說……」對於從湖北返鄉正在居家隔離的群眾,鎮村幹部則每天給他們送飯、送日用品,並與其電話微信聯繫,從方方面面給予最大的關愛。
愛心捐贈,幹群團結共抗疫情、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毛村鎮村兩級的黨員幹部們已經奮戰了10多天了,他們的辛苦,群眾都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前幾日,毛村村愛心人士徐建偉、毛建勳匆匆忙忙地送來了桌子、取暖器、熱水器、茶杯茶葉等日常用品物資用於毛村路段設卡點使用,「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請收下!」,這一句話讓所有防疫戰士心裡都暖暖的,「雖然辛苦,但值了!」
越是危難時刻,越顯責任擔當。越是雪中送炭,越能暖人心扉。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毛村鎮各界愛心人士積極投身疫情阻擊戰,主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毛村愛心人士毛忠朝捐款30000元;八都愛心人士毛貴元捐款20000元;楊塢村在上海流動黨員徐華豐、呂運水、俞方卿分別捐款10000元;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徐曉豐、林久平分別捐款10000元用於疫情防控開支;烏巖村愛心人士餘華松捐款10000元……截至目前,毛村鎮共收到社會各界捐款32萬元。這都是群眾們沉甸甸的心意和認可,是群防群控最溫情的體現。
「疫情當前,我也想儘自己一份力。我想讓每一個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知道,他們並不是孤軍奮戰,還有很多像我們這樣的人在支持著他們、關注著他們。」 餘華松說。
疫情雖無情,人心暖溫情,無數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換來了群眾的支持與理解。我們堅信,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與理解,「團結」這兩個字定能戰勝「疫魔」,熬過這段艱難的歲月,迎來「春暖花開」。來源:微訊廣豐
文章整理:上饒網,上饒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