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性壓抑、不平等對待,女性的一生都會經歷什麼?

2020-12-23 丁香醫生

李銀河老師在《女性主義》這本書的開篇的寫到:幾千年來,說中國基本是一個男權至上的社會是沒有什麼大錯的。男性是第一性,女性是第二性,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

在這樣的環境下,女性的一生將會面臨什麼?

2018 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她說:女性的人生瞬間》,這部紀錄片只有 8 集,每集 15 分鐘,涉及的話題有職場性騷擾、婚內強姦、對性高潮和性向的探索、針對女性的宵禁等不公正事件。

圖片來源:豆瓣截圖

這部紀錄片拿到了豆瓣 9.2 的高分。

我們截取了三個故事:職場性侵、性慾望覺醒、不平等政策來講述看似正常的社會環境下:女性的一生,可能會經歷哪些事情?

以為只是對臺詞

卻受到侵犯

權利不對等,容易滋生黑暗。上級與下級、老師與學生、導演與演員。

這看上去像是酒店的布景。魚缸、化妝檯、黑白相間的瓷磚,一位女性優雅的抽著煙,隱匿在黑暗角落裡緩緩地訴說自己的經歷。

她是一位不起眼的小演員,好不容易獲得了一個角色。第一天拍攝,她有些緊張,不過還是想全心全意地表現一番。

但不管怎麼努力,導演都不滿意。

晚上六點,導演助理打電話給她:「導演想見你,在酒店套房裡,她想和你談談那場戲。」儘管察覺到有些不對勁,但她還是去了。

在酒店裡,導演開始給她「講戲」。

「把腿分開來一點,可以嗎?」

「向前傾。」

「麥克會在你身後,像這樣。他會用手上下摸。」

導演的左手在她的胸部附近,右手手指扒開內褲前端,伸了進去。

她腦子裡一片空白,這一刻,她意識到:「我喜不喜歡不重要,我有多喜歡也不重要,反正他要做什麼都會做的。」

此刻,她只能任人擺弄。強迫、暴力的性行為就這樣發生。等她從酒店的地板上迷迷糊糊醒來後發現:短褲撕爛了,肛門、陰道附近布滿傷口。

後來,她講述了一個故事。有一天,森林裡來了一隻兇猛的獅子,所有動物都怕他。於是,獅子和動物們達成協議:森林裡每天都要有一個動物乖乖上門,成為他的晚餐。

某一天,輪到了一隻膽小的兔子。它顫抖地爬上青苔,想:「我也許應該勇敢一點,要不然其他膽小的兔子要怎麼辦?」

「你為什麼遲到?」獅子大聲呵斥。

「我在森林裡看到另一隻獅子,它比你還要厲害。」小白兔顫抖地轉向獅子說。

「你帶我去看看。」獅子說。

膽小的小白兔把它帶到一口陰暗的井邊。獅子朝著井口怒吼,進口裡的「獅子」也朝他怒吼。為了證明自己是森林裡的唯一王者,獅子跳入了井裡。

她就是這隻「膽小的小白兔」,她要站起來反抗。

其實,這一集的演員蘿瑪拉·嘉瑞就是 2017 年#me too# 全球反性侵運動中受到韋恩斯坦性騷擾的受害者。她在 18 歲的時候,韋恩斯坦曾讓她到自己居住的房間裡試鏡。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個女人,

讓她達到了性高潮

1961 年,美國利物浦,恰逢性解放運動前夕。

琳達是一位公司小職員,媽媽從小就不讓她談論「性」,認為這是骯髒的。身邊所處的環境充斥著對「性」的壓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琳達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欲望。

一切的起因源於與同事帕姆的一頓午飯。

「你享受過性高潮嗎?」帕姆問琳達。

聽到這句話,琳達大吃一驚,警告她:「這不是女人該談論的話題。」

當然,帕姆並沒有理她。她從包裡慢條斯理的掏出一支煙,緩緩地說:「我也從來沒有過性高潮,直到一周前。」

聽到這句話,琳達想起:「自己從記事起,雙手就會在腰圍以下的部分游離,但在幾秒鐘之後,就會停止。」

她害怕自己成為母親口中的「改裝貨」。

在禁忌與欲望之間,琳達有些搖擺不定。她試著問帕姆如何獲得性高潮的。答案多少讓她有點意外:帕姆的性高潮並非來自男人,而是來自一個女人——薇拉。

薇拉是琳達的同事,看上去總是很酷。薇拉小心翼翼地來到她面前,和她搭訕。最終,在那天快要結束前,琳達收到了一張紙條:晚上七點,橋上見。

就是在那天晚上,琳達體驗到了人生第一次性高潮。

先是親吻:

然後是撫摸:

接著,她的手慢慢的往下滑,琳達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樂。

結束後,薇拉說:「這不是很好嗎?」

琳達說:「謝謝你給我這次殊榮。」

並不需要男性的幫助,女性也能達到性高潮。這意味著,女性對自己身體的掌控度更自由。

社會上,「乖乖女」、「處女情結」這些對女性的標籤只不過是為了更好掌控女性的藉口和陰謀。遺憾的是,大多數女孩子不得不「循規蹈矩」的成長,在教條主義和規訓中變成一個世俗眼裡的好孩子。

但這背後,卻是她們被迫的放棄自己的權利。其實,當女性意識到自己的需求後,也許會發現:陰道真的很美,就像花一樣。

今晚,我要奪回這個夜晚

1997 年,英國利茲市發生變態殺人案,女性成為兇手的襲擊目標。當地政府對全市所有女性實施了宵禁,要求女性晚上不能單獨出門。如要出門,必須身邊有信任的男性陪伴。

為了回應警方對女性的宵禁,當地女性進行了英國歷史上第一次「反宵禁運動」——重回夜晚遊行。

為什麼要進行「重回夜晚」遊行?一位青春期女孩說出了答案。

那天晚上,警察來敲家裡的門。

女孩開門了,她看到這位警察站在臺階上,對她說:「我要挨家挨戶地提醒各位女性朋友,現在已經發了 6 起謀殺案。」

警察離開之前,留給她一張複印傳單,並說:「如果有問題,可以打電話。」

女孩當場問:你們下達禁宵令,針對誰?

警察回答:我們建議女性晚上九點以後呆在家裡,如非必要,別離開家。如果一定要出門,確保有人陪你一起,跟一個你認識的男人,一個你信任的男人。

女孩繼續問:為什麼,女人做錯了什麼?

警察給了她一個不明所以的微笑:「親愛的,我們不想再繼續失控了。現在兇手已經開始對無辜女孩下手了,不僅僅是妓女。」

女孩發問:妓女不是無辜女性嗎?她們是這個社會骯髒的小秘密嗎?為什麼媒體在第一個妓女被謀殺以後默不作聲?為什麼這些女人比起「無辜」的女性,更該去死?為什麼嫖娼的男人不會被侮辱?

警察借著還有事,先走了。

明明是辦案不力,這些代價卻要女性來承受,並且打著「這是為了你們安全著想」的名義限制女性自由出行為代價。

女性在夜晚自由出行的權利被剝奪後,怎麼可能心懷感激。

當全社會都在關注一個窮兇惡極的殺人犯的時候,是否有人注意到另一件事情——家庭暴力。

黑夜與身邊那個總向她揮拳頭的丈夫相比,到底誰更可怕呢?

最後,女孩發聲:如果我將來有女兒,一定讓她的頭顱高昂,盡情感受這個世界。希望她的夜晚九點是美麗的,沒有恐懼,夜幕是奇妙的。

如今,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也能聽到不少這樣的聲音。「你被性騷擾是因為你穿著暴露」、「你是女孩,晚上出門危險。」社會將女性塑造成一個「受害者」的形象,卻沒有告訴男性要學會尊重女性,學會性別平等。

正如女孩最後說的一句話:如果連出門看星星都做不到,那教她們追逐星際還有什麼意義?

今天是國際婦女節。

100 多年來,女性主義運動不斷高漲,女性逐漸不再是一個寄生者,在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9 年,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2020 年全球性別差異報告》,其中在衛生、教育、職場和政治等領域,男性與女性難以在有生之間實現性別平等。

中國性別平等程度位列全球 106 位,比 2018 年下降 3 位。

圖片來源:世界經濟論壇

爭取權利平等的路還很長,女性該如何努力才能縮小男女平等差異呢?

《向前一步》作者謝麗爾·桑德伯格在書中對女性建議到:

我希望你們找到人生中真正的意義、滿足和激情。我希望你們能安度未來的艱難時光,並收穫更強大的力量與更堅定的決心。我希望你們能夠平衡自己的生活,睜大眼睛去仔細尋找。我還希望你們懷著進取心,在事業裡全心投入,去掌控世界。

而我們相信,女性們一起努力。在未來的世界裡,性別不再會阻礙女性追尋自我,女性也將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我解放。

— 參考文獻 —

[1] 李銀河. 女性主義[M]. 2018.

[2] 謝麗爾·桑德伯格, 尼爾·斯科維爾, 桑德伯格, et al. 向前一步:女性, 工作及領導意志[J]. 2013.

[3] 2020 年全球性別差異報告https://www.weforum.org/reports/gender-gap-2020-report-100-years-pay-equality

[4]趙炎秋. 生產與生存:男女不平等的終極根源及其解決──重讀德·波伏瓦的《第二性──女人》[J]. 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 32(1):39-43.

[5] Me Too 運動(維基百科):2017 年 10 月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一個主題標籤,用於譴責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社會運動人士塔拉納·伯克(英語:Tarana Burke)在此之前數年便開始使用這一短語,後經女演員艾莉莎·米蘭諾的傳播而廣為人知。米蘭諾鼓勵女性在推特上公開被侵犯的經歷,以使人們能認識到這些行為的普遍性。自此之後,數百萬人使用了這一標籤來公開她們的不快經歷,其中也包括許多知名人士。

策劃 Ant

責編feidi

插圖 未作說明,均來自劇中截圖

封面圖來源BBC

相關焦點

  • 羅翔:在性侵案件中,女性的哭泣可以視為拒絕嗎?
    同意與否開始成為性侵犯罪成立的唯一判斷標準,許多國家都開始依據同意來重新設計性侵犯罪的構成要件,並不斷深化著人們對同意問題的認識。對於同意問題,我們必須放在人權運動的大背景,以發展的眼光予以看待。女人經歷了一個從做人(男人)到做女人的發展過程。
  • 高管性侵養女案深思!別被欲望罪惡蒙蔽心智和良知,請善待女性!
    最近,高管性侵養女事件登上熱搜,被眾人所關注。不懂人間世事的14歲小女孩,遇到了當年43歲有權有勢有智商的高管鮑某。在屢遭不正常對待後,女孩漸漸開始明白自己天天叫的爸爸對自己都幹了些什麼!在女孩眼裡鮑某一直是自己的養父,生活中女孩也是這麼稱呼鮑某的。
  • 69歲的我,被性侵了!這部韓國電影,拍出了難以啟齒的真相
    留下了心理陰影的孝貞很克制壓抑自己的憤怒,與她一起同居的大叔東根看到她手臂上弄傷的淤青、以及留下來的證據,帶孝貞去報警。辦案的警察說----「他29歲,親切過頭了吧?」醫院護士說---「你怎麼不小心點呢?」朋友卻說:「你的衣品一直都很好。」
  • 只讓女性「愛自己」,並不能讓她們被更平等對待
    《失眠人的夢》:她被困住了,卻不知道為什麼而困從視角上看,第三集《失眠人的夢》與《許願》產生了鮮明的對比。《失眠人的夢》從一位全職主婦的視角,講述了自己日復一日、毫無變化的家庭日常,以及深夜裡失眠的她,聽著丈夫厚重的呼嚕聲,都在做些什麼,想些什麼,夢見了些什麼。
  • 鮑毓明再回應性侵養女:並非所有的受害者,都會大聲吶喊
    他所謂的「要星星不給月亮」,給了什麼?他自稱「幫交學費、請家教、給零花錢、微信紅包和轉帳等」。如果他所說的屬實,也就是說,鮑毓明確實在性侵之後,給過孩子一些小恩小惠。什麼給過微信紅包啦,請過家教啦......
  • 鮑毓明涉嫌性侵案:不完美的世界,為何要求完美受害者?
    奧地利哲學家奧託·魏寧格在其《性與性格》中指出,當女性被看作無法脫離其自然與生物本性的弱者,而總是耽湎於性時,「性」也便由此成為束縛和壓迫她們最重要的手段。美國女性主義法學家凱薩琳·麥金農也指出,圍繞著男性利益和欲望所建構起的性別制度,在壓迫和剝削女性的手段中,性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正因此,看似私人的「性」的背後其實始終存在著一系列複雜的關係。
  • #MeToo反性侵運動大潮下,法國女性為何發出另一種聲音
    具體到性騷擾和不得體搭訕的具體邊界在哪,往大處看更涉及與維權話題關聯密切的自由和平等之辯。這些在2018年初,以一種略顯決絕的對立姿態,引爆了法國乃至世界輿論場。「另一種聲音,而非反對聲音」這封公開信原名為「一些女性發出另一種聲音」,在《世界報 》辯論版面刊登後,報紙網站將標題改為「我們捍衛搭訕的自由,這對性解放至關重要」。
  • 女性主義的發端與性別不平等的起源
    但是值得強調的是,『女權主義』一詞作為某種(或多種)意識形態,屬於社會學、歷史學、性與性別研究等跨領域的學術論題。然而,由於近現代加速發展的媒體傳播,對於女權主義引用和應用的泛濫,使得不少人對於女性主義的內核並不太了解。與此同時,一些打著『女性主義』旗號在社交媒體上博眼球的言論,使得大眾對於這一專有名詞產生了諸多負面的刻板印象。
  • 女性面對「性侵」:那些對抗與撕裂的輪迴
    她長得很漂亮的,後來還談了一個男朋友,但她都不敢讓其知道,誰能接受一個被性侵的女人呢?就如同自己不能接受放蕩不羈的男人一樣。要不是那段痛苦的經歷,女人會覺得自己也能得到幸福的,最終在男友深情挽留與不解中,那段情感不了了之。難不成要她說自己被性侵過,要不要接受她的話嗎?
  • 被性侵之後,除了沉默,你還能選擇做什麼?
    數據顯示,四分之一的女性曾經被性侵或在將來人生中的某個時間點被性侵。其中只有10%會舉報,其他90%都選擇沉默。當中一半的被性侵者涉及到家庭的近親或是她們認識的人,使得情況更難處理,更難以啟齒,而另一半的被性侵者說不出口是因為害怕,害怕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她們。
  • 文章頻道 - 反性侵公益作品合集:別怕,勇敢說「不」!
    有時候,人一直接收著消極信息,但又無力改變,會產生眼不見心不煩的念頭。但是仔細想想,做不了什麼和什麼都不做是兩碼事。確實,在某些時候,個人的力量很微弱,想徹底改變什麼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於這件事的態度:我究竟是在努力著,還是只是袖手旁觀。
  • 抖音神曲《想死卻不敢》太壓抑,唱得撕心裂肺,他經歷了什麼
    很多感人的歌曲都是在經歷了一番難以已忘記的經歷之後卻又不願意和他人傾訴創作出來,這時候他們就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寫成一首歌曲來當作是自己的一種傾訴。第一曲是把《想死卻不敢》,這首歌曲主要講的是自己在經歷了各種事情之後的一種心理狀態,聽了裡面的歌詞人們真的會覺得很心疼,這首歌曲的演唱者此歌曲唱得太壓抑,而且裡面有很多的無奈與孤獨,不知道演唱者到底是經歷了怎樣的事情才會如此的撕心裂肺。
  • 浙江農林女生事件:原生家庭對女性兩性態度至為關鍵,自毀或自救
    男性選擇偷竊、鬥毆、搶劫等違法行為較多, 而女性以賣淫和濫交的行為佔多數。她的性意識出現了嚴重問題,出現了性隨意的行為。如果從現代心理學來講,女人的一生中有兩次重要的性心理髮育階段:第一階段是4-6歲,藉由與父母的關係來發展第一次性意識;第二次是在青春期。
  • 被壓抑的女性,能否重獲聲音?
    /她寫了,可是她不該寫。/她寫了,可你們看看她寫的啥呀!/她寫了,可是「她」算不上真正的藝術家,「這」不是真正嚴肅的作品,文類不正確——不是真正的藝術。……」一句句否定,揭開了歷史上許多女性作家所經歷的不公與辛酸,也敲打著當下每一個女性寫作者的心。
  • 90%的女性都會經歷的情緒綜合症:你低落、暴躁,卻不知道是因為它……
    一項針對18-50歲女性的研究發現,曾經歷過PMS症狀的被試比例高達93.7%。 比如:很多女性在經歷PMS時,「不知道自己怎麼突然變敏感了」或「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調整不好狀態」。 而這種自我懷疑,可能讓本就受到症狀困擾的女性感到更大壓力——「我為什麼總是想太多?」
  • 首個公開承認受到侵犯的女性:我不勇敢,但別無選擇
    很多受害者在行使法律權利或者向朋友傾訴時,都會被問到一些性侵現場的事。對於執法者來說,這是必須問的。因為一般的性侵現場,只會有受害者和加害者兩個人在。所以有很多受害者會畏懼報警。一旦有什麼涉及「性」的新聞,他們就跟見了生肉的蒼蠅一樣一擁而上。用最惡劣的語言去「還原現場」,用最落後的觀念去「審判受害者」。恨不得在受害者身上貼滿了標籤,只為了佐證一個事:「她自找的」。
  • 薇婭因會面坐姿引熱議,尊重每個為夢想努力的女性,平等對待!
    但是就是因為這一場會談一些細節的東西,讓薇婭受到了很多的非議,因為薇婭它本身是一個主播,而且是帶貨主播,所以作為女生,她在穿搭封面都會花心思穿的也比較性感,但是對於這種和領導去參加會面的這種比較正式的場合,她參加也不少,所以她當時穿的服裝並沒有像平時那麼的性感,還是很含蓄了,僅僅一張圖片,就有網友覺得薇婭她穿著非常的不檢點裙子很短,並且坐姿非常沒有女人的禮貌的感覺,我真的就因為這一張照片,讓薇婭受到了很多的非議
  • 淨空法師:學會與一切眾生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是大福德的表現
    在什麼條件之下才示現?不是隨自己的意思,這個諸位要知道。初住,這是圓教,初住以上,他已經修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怎麼會示現八相成道?那八相成道怎麼示現?眾生心,「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希望見到佛,他就現八相成道。這個是一個地區眾生很多,緣都成熟了;如果一個、二個人,他用化身,他不用應身。
  • 被性侵那天,你穿了什麼衣服?痛心的回答:校服、襯衫、運動衣
    受害人說:「就是一件太陽裙,後來,我媽媽總是跟我抱怨,你為什麼不穿裙子。可是,那時候,我才6歲啊。」還有一個經歷過三次性侵的女孩兒,5歲時穿的小裙子,最普通不過的牛仔褲長褲和T恤,一件吊帶裙。你們什麼都說不出來,你們本就不該說些什麼,因為對性犯罪而言,唯一需要審判和負責的本來就只有,也只能是那個施暴者!
  • 被性侵兒童講述成長經歷:成年後與母親傾訴 遭反問「你是在拼故事...
    她希望女兒了解,不管發生什麼事,媽媽都會在她身後,而不是像自己小時候一樣「無依無靠」。雖然從小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周冰說,自己童年時從未感覺到溫暖與踏實,甚至在被表哥性侵之後,一個字也不敢跟父母提起。當年只有8歲的凌雪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只是感覺不適、噁心。那天她不記得自己是在什麼時候睡著的,但突然醒來還是因為姐姐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