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丨女子檢車班:「一帶一路」上的口岸「金花」

2020-12-15 中國一帶一路網

「慢一點,慢一點,一定要把整個車廂從上到下都檢查到位......」初見陳佳時,她正在和工友們對剛剛進場的火車車廂進行細緻的檢查。

陳佳現任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車輛段滿洲裡國境站技術交接作業場女子檢車班工長。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鐵路勞動模範、全國「最美職工」等榮譽稱號。

她所在的女子檢車班成立於1986年3月,第一任工長趙金花帶領13名姐妹開創了我國國際聯運交接史上女子檢車的先河,被譽為口岸「金花」,2011年4月,陳佳接過了工長的重任。

滿洲裡是中國最大陸路口岸,「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中歐班列的匯集地,承擔著中俄貿易65%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女子檢車班在這裡負責國際聯運俄羅斯車輛的技術檢查交接工作,承擔著「給外國車輛體檢,為偉大祖國把關」的重要使命。「一帶一路」實施以來,陳佳親身經歷了貨物運量幾何式增長的過程,保證在俄方車輛在國內的運行安全,加快交接速度提升貨運效率,為國家避免經濟損失,是她服務「一帶一路」,促進貨運增量義不容辭的責任。女子檢車班實現了安全檢車33年的驕人業績,累計發現車輛制動梁裂折、制動梁吊脫落等各類故障150餘萬件,避免外匯損失近1億瑞郎,折合人民幣近7億元。

陳佳常在心中告誡自己安全關口堅守,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只有不斷提高業務技能,才能練就實現「無違章、無違紀、無事故」目標的過硬本領,她一直夢想成為熟知車輛配件,發現故障的能手。為此,只要是待檢時間充裕,她就認真學習技術業務知識,把《車輛構造》《國際聯運車輛使用規則》等這些技術書籍,弄懂弄通。她還常常放棄休班時間,獨自背規章、《作業指導書》。經常向老師傅請教,練技術,把檢車作業標準、車輛構造、工作原理等作為學習的重點,翻來覆去地學,牢記心中。一旦聽說別的班組發現了俄方的故障車,就趕緊詢問故障情況,原因,不處理會引起怎樣的後果以及怎麼處理等,琢磨發現故障的技巧。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不僅考取了工人技師,也練就了一雙 「火眼金睛」,眼神一到,問題車就無處逃遁。為引導班組成員掌握髮現故障的技巧和方法,她在實踐中總結了「六字」檢查法,即「檢、聽、看、鑑、交、落」,還提出了「一考一練一賽」工作法,即每個班接班後提問一道應知應會題、待檢時到現車對比故障外觀象徵、每個月在班組總結會上曬出姐妹們發現故障的成績單,通過持續推進,姐妹們的檢車技能突飛猛進。在寬軌線路上,她利用檢車時發現故障的機會帶領著女子檢車班的姐妹們進行總結,總結不同車型常見故障和歸納易破損部位及檢查重點,這是她為提高技術能力而進行的必修課。

她常提醒自己:「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面對困難要敢於迎難而上。」執行標準不走樣,她先來打樣;精檢細交不畏難,她先做表率。她除了檢查俄方車輛,更重要的一環就是與俄方交接破損車輛,也是最難的一關。按照規定,如果俄方故障車輛被漏檢放行,返回時俄方可拒絕接收故障車輛,中方就要用外匯賠償俄方。這對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語言不通。她自費報名參加了俄語培訓班,但培訓班大都是禮儀和商務內容,為了彌補車輛技術術語方面的不足,工作中她總是找機會向俄方檢車員請教,一遍聽不明白就比劃著讓對方再說一遍,直到她重複的單詞俄方檢車員能聽懂,她就它記下來,那經常是俄文、漢字和拼音一起混搭。把這些車輛用語寫在《檢車員工作記錄手冊》上,這樣土洋結合的學習方法收穫不小,慢慢地她能自如的與俄方檢車員進行車輛交接,這樣大大縮減了破損交接進度,由原來的三四十分鐘縮減到幾分鐘。為了更準確無誤的判斷車輛故障與俄方交涉,她還參與編制了《中俄車輛常用故障對照表》,在工作中應用起來得心應手。一次她在接俄方重車時,發現機後38位,4位制動梁吊圓銷丟失。如果不修理會引起制動梁脫落,後果不堪設想,陳佳立即找俄方檢車員共同確認。可是俄方檢車員不想處理,認為身材矮小的她應該挺好說話,就商量著放行,她用嚴厲的表情用俄語表示「中方要拒收車輛,影響國際聯運的一切後果由俄方承擔」,在她的堅持下,俄方檢車員不得不去現場維修並在不良車輛登記薄上簽了字,作出了車輛出境時不予賠償的依據,並伸出大拇指,用生硬的漢語說「好!工作好!」。

在男人一統天下的檢車行當裡,要當好女子檢車員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她把愛美的天性藏進工裝,把對家的惦念埋在心底。夏天,皮膚常被強紫外線灼傷;冬天,手腳常被寒風刺痛,即使是在生理期,也不能少走一步,少看一眼。檢查交接俄羅斯車輛,看似簡單,但是每個班要在滿是砟石的寬軌站場內行走近20公裡,檢查每一輛車都要不斷重複下蹲、抬頭、探身等單調的動作,一晝夜下來重複這樣的動作達上千次,檢查上萬個車輛配件,腰累彎了,腳走腫了那是常事。

工作中她運用靈活的學習形式進行形勢任務宣講,善於利用溝通交心的方式解決班組成員在思想上的問題,組織班組職工學習榜樣事跡,學習榜樣忠於國家、執著奉獻的品格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刻體會,並運用在工作中。13年來她檢查車輛40餘萬輛,發現車輛故障萬餘件,為國家避免損失千萬元,實現了車輛交接技術檢查零漏檢,破損車輛非中方責任零落責。「車輛交接零失誤,口岸安全無事故」,是陳佳不變的初心。

2019年10月1日,陳佳以最美職工代表身份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她為祖國的強大而驕傲,深感這一切來之不易,離不開每個人的奮鬥。她決心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徵程上,在鐵路改革不斷深化的新時代,傳承鐵路紅色基因,以榮譽為動力、以責任為使命,帶領女子檢車班當好學習和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表率。她將帶著領女子檢車班以迎接新挑戰的勇氣,嚴把車輛交接關的決心,公而忘私的情懷,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讓「堅守口岸,精檢細交,為國把關,不辱使命」的口岸「金花」精神薪火相傳。

關注丨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入境中歐(中亞)班列累計突破1萬列

關注丨遼寧首開綏芬河口岸出境中歐班列

觀察丨新形勢下,如何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來源丨央廣網

責編丨林徽東 監製丨李申

投稿/糾錯: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們:hr@yidaiyilu.gov.cn

本文版權歸「中國一帶一路網」所有

轉載請留言

非洲大陸自貿區來了!中非合作更有「含金量」

獨家丨中歐班列系列漫畫丨從中國開出的第一班中歐班列

相關焦點

  • 阿拉山口口岸: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阿拉山口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的節點城市,是國家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在近期國家公布的22個邊境物流樞紐,阿拉山口定位為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多年來,隨著阿拉山口口岸西部大開發和「東聯西出」戰略的深入實施,阿拉山口作為「中國西部第一門戶」、「戰略能源大通道」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更加凸顯,吸引了疆內外知名企業搶灘口岸,這些企業與中亞、西亞、歐洲等30多個國家和港澳地區的一大批客商(企業)建立了穩定的貿易關係。
  • 關注丨共建「一帶一路」 柬埔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他表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提高了柬埔寨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柬埔寨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的踐行者: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2016年6月,柬埔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在金邊皇家大學成立,佔達利·尼克擔任中心主任。「柬埔寨有句諺語:『花朵需要授粉才能結果,樹木需要澆水才能成長。』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共建『一帶一路』對柬埔寨的重要性。」
  • 獨家丨演講丨黃仁偉:欲圍堵「一帶一路」?美國有心無力
    中國在2019年開行中歐班列近一萬列,很多省市開行超過一千列。2020年普遍增長50%以上,許多省增長了100%。中歐班列和歐亞大陸橋的運輸,是「一帶一路」的一個新熱點。另一個新業態的變化是電商。疫情期間,中國國內的電商發展迅速。
  • 獨家丨演講丨翟崑:「一帶一路」的內生動力來自地方
    第一次是2017年,他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說,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的名片;第二次是在2020年11月27日,在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的開幕式視頻致辭上,他首次提出,要推進陸海新通道。既有通向南北的通道,也有更具體的中國-東協多式聯運聯盟。這樣無論是海是陸,空中還是網絡,都連在一起。具體是怎麼回事呢?先來講講中歐班列。中歐班列最早是從重慶開始,叫渝新歐。
  • 上外學子進行跨國田野調查 以青年視角觀察「一帶一路」沿線地區
    受訪者供圖  帶著「中哈人文交流」的研究課題,上海外國語大學首屆「一帶一路」青年觀察團的10名學生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跨國田野調查。一路上,觀察團以青年視角觀察「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用青年熱忱實踐家國情懷,並發布10篇中哈俄三語推送報導。
  • 圍觀丨「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造」
    「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其中包括六大經濟走廊。▲ 圖為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及途經城市示意(來源:星球研究所 黃敏銳&陳志浩製圖)今天,這條全新的「道路」上,沒有駝鈴、沒有馬幫,而是被密密麻麻的現代基礎設施連接起來。
  • 獨家丨北京外國語大學顧佳贇:「一帶一路」倡議在柬埔寨
    「一帶一路」讓柬埔寨發展「好了」柬埔寨是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國家,其國家經濟發展的「四角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高度契合,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互聯互通。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推進,中柬兩國在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化,中國在柬埔寨的路橋、水利、電網、港口、碼頭、機場等基礎設施方面注入了大量的投資。
  • 特稿丨疫情下的中東:「一帶一路」建設如火如荼
    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建築派出三批工作組、醫療組至新首都中央商務區項目,項目從今年3月開始進行全封閉式管理,中埃員工攜手開啟抗疫之戰,大多數人吃住在項目上。從生活區到施工區,各標段項目人員進門前要戴上口罩和手套,接受測溫和消毒,再換乘內部車輛前往具體施工處,抵達後還要進行二次測溫。細緻安排令埃及員工倍受感動。埃及員工易卜拉欣·哈瑪爾說:「我覺得住在這裡要比外面更加安全。」
  • 一帶一路口岸行|電亮友誼關 舊貌換新顏
    友誼關是古絲綢之路要塞,也因身居要塞而飽經磨難;現如今,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這個古老的關口又煥發出新的活力。憑祥,廣西縣級市,與越南諒山接壤,憑祥有國家一類口岸兩個,二類口岸一個,邊民互市點五個,是廣西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規模最大的邊境城市,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
  • 中國最大陸路口岸站中歐班列出境已破萬車
    圖為滿洲裡口岸站。哈鐵提供中新網哈爾濱3月13日電 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13日發布消息,今年以來經由滿洲裡站開出234列中歐班列,出境中歐班列車數累計突破1萬車。我國最大陸路口岸站滿洲裡站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經過多年的發展運營,其出入境的中歐班列運行線路已多達52條,主要集貨地涵蓋長沙、廣州、蘇州等60個中國國內城市,到達華沙、馬拉舍維奇、昆採沃、莫斯科等13個歐洲國家,28個城市。
  • 觀察 | 這個熱情洋溢的南歐國家能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新坐標嗎?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近日發表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利奧·裡奧斯的題為《西班牙:「一帶一路」倡議的高級代表》的文章稱,中國「一帶一路
  • 獨家丨清華大學史志欽:中歐關係如何加碼「一帶一路」建設?
    面對「一帶一路」建設上的現實問題,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到對中歐關係、「一帶一路」領域有深入研究的專家,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清華大學智庫中心副主任史志欽教授進行了深度訪談。以下為史志欽口述,由中國一帶一路網整理。
  • 鐵路「金花」陳佳:汗水是我們最好的化妝品
    龍頭新聞8日訊(張學鵬)對於齊齊哈爾車輛段滿洲裡「金花」女子檢車班工長陳佳來說,3月8日對她和姐妹們有特殊的意義。去年的這一天,全國婦聯剛剛授予她們「全國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因此,今天陳佳早早地趕到工區,先仔細擦拭了一下牆上的牌匾,再帶著姐妹們開始一天的作業。
  • 獨家丨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建立「一帶一路」多邊合作機制或成...
    提升多邊合作是全球化進程的轉折點儘管新冠疫情對國際交往活動帶來影響,但2020年以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多邊合作層面仍舉辦「線上」或「線上+線下」國際會議20多場。第五,加強與跨國公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第三方市場展開更多合作。中國企業可與歐美、日本、韓國、拉美及東協等地發達國家或者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合作起來,一起建設「一帶一路」,開闢更多第三方市場合作,實現合作創新、互利共贏。最新丨疫情是否對「一帶一路」多邊合作帶來負面影響?外交部回應最新丨又一高峰論壇成果落地!
  • 最新丨海關總署:2020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9.37萬億元
    最新丨海關總署:2020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9.37萬億元 2021-01-14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甩掛運輸」助推霍爾果斯口岸通行能力 再提升
    日前,在霍爾果斯公路口岸指定區域內,一輛輛哈方貨車「甩」掉滿載哈方貨物的車掛,「掛」上提前裝載好中方貨物的掛車,井然有序地駛出國門。這種 「甩掛運輸」模式自7月21日正式運行以來,已由最初的單日進出境10餘輛車增長至近240輛,單輛車通關時間也比原來節省了約30分鐘,公路口岸運能進一步得到提升。此種通關模式下,中方或哈方貨運車輛駛入指定的換掛作業區後卸下載貨掛車,另一方貨運車輛駛入換掛區進行換掛作業,完成換掛後各自返回。
  • 關注丨汪文斌:沒有任何一個「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國家認可所謂...
    有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疫情期間,「一帶一路」合作仍在不斷開展,包括上周五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2020年度會議。同時,外界仍有「一帶一路」製造債務陷阱的說法。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中方對「一帶一路」下階段合作有何設想?A汪文斌表示,「一帶一路」是國際經濟合作倡議,旨在通過促進互聯互通,實現各國共同發展。
  • 熱詞「淄博」背後的「一帶一路」實踐
    「淄博」再次成為俄羅斯的熱詞,這趟班列也成為俄羅斯眾多企業眼中的「黃金專列」,淄博「一帶一路」發展建設取得了又一次成功實踐。「淄博」成為烏裡揚熱詞2020年7月14日,「淄博—烏裡揚」點對點中歐班列順利抵達俄羅斯烏裡揚諾夫斯克州。
  • 關注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環境狀況與主要問題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創新能力不強,經濟發展效率有待提高創新水平是體現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實力與活力的重要指標,總體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創新水平不高。作為全球產業轉移的受益者,東南亞國家承接的產業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而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偏少,且其自身也尚未形成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