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和醫學有什麼關聯?這似乎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儘管藝術和醫學在人類發展過程中都是必不可缺的,但藝術家不會治病,醫生也不會研究如何畫畫,最多只能說藝術和醫學都是人類文明的產物,除此之外二者還能有啥關聯呢?
但,隨著人類對於文明的掌控力不斷增強,藝術和醫學之間的關聯已經變得無比緊密,在今天,藝術正被嘗試作為一種「醫術」手段,醫學家和藝術家正合作開發一種針對心理疾病的「藝術療法」。
五歲小男孩特利斯通(音譯)就是「藝術療法」的受益者,他在三歲時就被確診為自閉症患者,這種心理疾病的危害不亞於任何一種生理疾病,特別是對於一個心智尚未健全的小孩子來說,剛開始有了認知世界的意識時,就被上帝關上了與世界溝通的大門,如同一個被關在禁閉室的小天使。
一開始,特利斯通的父母嘗試了各種傳統的自閉症療法,但特利斯通就如同被巫婆詛咒了一般不願開口、更不願與任何人接觸。幸運的是特利斯通最後遇到了一位非常有創造性的醫生,他認為任何自閉症都留有「後門」——也就是要找到打開特利斯通自閉的那扇門。
醫生告訴特利斯通的父母,先不要急於用醫療手段介入,而是要觀察特利斯通對於任何事物的反應,並找到能讓特利斯通有交流欲望的事物。
隨後特利斯通的父母開始記錄孩子對身邊一切事物的反應,最終發現他對姐姐的畫板非常感興趣,特利斯通的姐姐當時正在接受美術興趣培訓,只要姐姐開始練習繪畫,沉默的特利斯通就會非常專注地盯著畫板上繽紛的彩色。
醫生得知後非常興奮,並對特利斯通的父母介紹了一種「藝術療法」,也就是嘗試用繪畫激起特利斯通的溝通欲望,因為繪畫本身就是一種表達方式,雖然特利斯通不言不語拒絕其他形式的交流,但從他對色彩的反應來看,他的自閉症「後門」極有可能就是「繪畫」。
五歲的特利斯通很快得到了一整套的顏料和畫板,父母將畫筆留給特利斯通後便悄悄離開了房間。
特利斯通平時獨處的時候只是發呆,而這一次,他竟然很自然地擠出了顏料開始塗抹在畫板上,雖然他是直接用小手沾滿顏料去塗抹、並沒有用畫筆工具,但是仿佛他已經非常熟悉要如何畫畫,五彩斑斕的油彩很快呈現在面前的畫板上。
醫生鼓勵特利斯通的父母,不要去幹預特利斯通的作畫,他認為父母可以當成這是特利斯通在自學畫畫,也可以認為特利斯通正在通過色彩和圖案來和外界溝通,只要特利斯通願意主動去畫,那麼就有機會通過「藝術療法」或者「美術療法」來喚醒特利斯通的溝通欲。
每當特利斯通「瞎畫」一通塗滿了畫板時,他的父母就會滿臉笑容為他更換一塊新的畫布,並且對他的「作品」進行讚美點評,而特利斯通則會繼續開始在新的畫布上「瞎畫」。
為了記錄對特利斯通的「藝術療法」,父母將特利斯通的美術作品發布到社交平臺,卻意外地引來了超過五百萬個點讚,網友甚至給他取了個綽號叫「小梵谷」,自閉症小男孩的一頓瞎畫,竟然意外走紅了!
比收穫五百萬點讚更令人開心的是,特利斯通開始在完成作畫後主動對父母報以微笑,甚至開始主動把父母拉過來要他們欣賞自己的繪畫。很顯然,特利斯通這種改變,意味著醫生的「藝術療法」已經在起作用。
心理醫生和合作的藝術家開始「破譯」特利斯通的繪畫作品,他們認為,特利斯通的手繪作品雖然抽象,但也許是畫出了他內心的世界,在網上收穫五百萬贊的那些繪畫,畫出了人們前所未見的自閉症世界,因此他的作品才會被網友們譽為堪比梵谷!
一年之後,特利斯通已經能夠用正常的語言和父母交流,甚至自己還會主動把作品掛到父母幫他開設的社交ID上,他不再內向、自閉症症狀也已經逐漸消失。如今,這種「藝術療法」正被嘗試用於各種心理疾病,而繪畫的作用,也許在未來不再僅僅只是創造藝術,還有可能創造「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