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橋資本年內第二個IPO誕生:拿下100億回報

2020-12-16 界面新聞

文|投資界PEdaily

又一家生物醫藥企業敲開了港交所的大門。

投資界(ID:pedaily2012)消息,10月9日,中國生物新藥研發企業雲頂新耀(Everest Medicines)正式登陸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碼1952.HK。發行價55港元,今日開盤價70港元,開盤大漲36%,截止午間休市,股價75港元,市值210億港元。

成立於2017年7月,雲頂新耀還是醫藥行業的一個「新兵」,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氣質:不同於其他大部分創新藥企業由科學家創建,其完全由一家PE投資機構主導孵化;還得到高瓴資本、貝萊德、GIC等16位堪稱豪華基石投資團的青睞,成為最快上市、也是最年輕的一家醫藥公司。

鮮為人知的是,這已是康橋資本CEO、董事總經理傅唯過去三年參與創立並成功上市的第二家藥企——今年1月,天境生物登陸納斯達克,自2016年參與創立天境,康橋資本連續三輪投資,股價至今已較發行價上漲180%,成為近年來全球醫療投資史上的經典案例。

而這些僅僅只是一個開始。自2014年成立以來,康橋資本累計創辦了10家公司,憑藉著「孵化式」投資策略締造了一個個超高回報案例。以雲頂新耀為例,康橋資本累計注資2億美元,按今日210億港元市值計算,這筆投資給康橋創造了100億級的回報。

一位38歲投資人下場創業:短短三年時間,做到市值200億

這並非一個科學家嘔心瀝血、十年磨一劍的創業史,而是一位年輕投資人另闢蹊徑、殺出叢林的故事。

康橋資本CEO、董事總經理傅唯

2016年,整個醫療行業迎來井噴,高估值泡沫急速蔓延。彼時成立僅兩年的康橋資本雖投中了一系列明星醫療企業,卻也亟需在競爭紅海中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傅唯認真評估了市場上醫療健康各細分賽道,尤其是生物製藥企業,「太貴,第一選擇是不投」,傅唯說,因為擔心面對估值泡沫。但同時又深刻地意識到,如果真的不投,將可能錯過這一波歷史機遇。

根據統計,中國市場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以每年超過50%的速度在增長,而造成這一快速井噴的原因顯而易見:人們消費能力的快速提升及對健康的要求日漸增高、城鄉醫保的加速覆蓋、政策對於醫藥創新的支持和二級市場的估值等。總而言之,這不是一個短暫的風口,而將會是一次長久的向著美好生活的進軍。在這過程中,將會誕生若干個中國的強生、輝瑞、GSK。

幾番權衡之下,傅唯做了一個看似大膽的決定——擼起袖子自己幹,自己創立理想中的生物新藥企業。這也許是一種以最合理的價格進入自己所關注的賽道的方式,雲頂新耀由此誕生。

雲頂新耀的商業模式以License-in為主。License-in作為一種產品引進方式,核心是「產品引進方」向「產品授權方」支付一定的首付款,並約定一定金額的裡程碑費用(按品種開發進展)以及未來的銷售提成,從而獲得產品在某些國家(地區)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商業化權利。

通過這種模式,雲頂新耀三年買來8款重磅候選藥物,覆蓋腫瘤、免疫、心腎以及感染性疾病四個領域。從招股書可以看到,這8款藥多數進入臨床三期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雲頂新耀在這四個領域中,都有支柱資產,也就是其認為在相應領域未來商業化最有前景的產品。

除了引進之外,雲頂新耀也在搭建自主研發平臺。今年1月,禮來前中國藥物開發部總監薄科瑞以康橋資本的營運合伙人身份上任雲頂新耀CEO。從過往履歷看,薄科瑞尤為擅長做研發。在此之前,他曾參與信達製藥PD-1抗體信迪利單抗的研發,而在為禮來服務17年的職業生涯裡,薄科瑞在中國從事了8年的藥物開發工作。

License-in這種平臺的投資需要大額的資金,見到效益會比較快,也會很快形成平臺。「到底是先去引進產品,還是先做研發,我覺得這兩件事情已經不重要了,一個創新型、有能力的公司這兩件事必須都做。」傅唯說。

三年融資30億,耗時一年拿下重磅專利,背後投資方回報100億級

2019年4月的一天,大洋彼岸傳來了一則重磅消息。

美國Immunomedics公司宣布,ADC新藥Sacituzumab govitecan(商品名:Trodelvy)的獨家許可協議花落雲頂新耀,交易總額最高達8.35億美元。根據協議,雲頂新耀獲得授權在大中華地區及其他部分地區進行臨床開發和商業化。

「這個項目是中國和美國,或者說亞洲和美國之間最大一筆License-in的交易,創造了歷史。整個交易預付款是6500萬美金,今年4月美國FDA批准該藥,我們已經為此支付1.25億美金。」但傅唯透露,拿下這筆交易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三陰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難治的亞型,5年生存率不到15%。而Sacituzumab govitecan是三陰乳腺癌治療藥物的同類首創,顛覆傳統療法,可謂名副其實的明星候選產品。因為稀缺,雲頂新耀曾面臨中國多家大牌藥企的激烈競爭。

「我們花了一年時間,通過各種資源和關係終於在2019年1月見到這家公司的董事長Behzad,他是一個巴基斯坦裔的美國人。我記得那天是周一,在酒店大堂裡對方只給了我們20分鐘時間介紹自己。」這20分鐘傅唯不停地在說話,從中國市場的情況說到康橋資本的全球資源布局,再說到自己,最後幸運的贏得了三天後與公司CEO和高管團隊見面的機會。

不過,真正讓這家美國知名藥企打消顧慮的,是交易過程中發生的一個小插曲。2019年1月21日,正當Sacituzumab govitecan在美國申請批准上市時,FDA對其申請發出了一封完整回應函,指出其生產環節存在問題。

「如果我們只是在大洋另一邊自己的辦公室通過中介得到這個消息,有可能我們也和競爭對手一樣退縮了。」傅唯說,「但我們負責生產的同事在他們新澤西州的工廠裡實地做了一周的盡調,我們覺得這個產品的生產工藝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只是時間問題。」最終傅唯贏得了合作,當然,也追加了一系列必要的結構性安排,來儘可能保障安全。

一年後他的判斷被驗證:今年4月,FDA加速批准Trodelvy上市,成為首個FDA批准的治療三陰乳腺癌的ADC藥物。5個月後,吉利德宣布以210億美元收購Immunomedics,獲得了Trodelvy,這讓傅唯更加驚喜。這等於Immunomedics僅靠一款核心藥物就把自己賣了210億美元的價格,而業內普遍認為中國市場的容量價值將是美國的10-20%,這可能意味著超過20億美元的價值。

融資也是康橋資本為孵化的企業提供的全程重要服務,而這與產品管線的布局發展又相輔相成。三年間,康橋資本推動雲頂新耀進行了三輪融資,幾乎保持一年一次的節奏。

2017年,康橋資本A輪投資了5000萬美元為雲頂新耀提供資金支持,2018年,雲頂新耀再次獲得康橋資本6000萬美元B輪融資,旗下就有產品獲得首次IND批准。今年6月,雲頂新耀完成IPO前的最後一輪3.1億美元融資,這是疫情以來中國醫療健康領域未上市公司完成的最大規模融資之一,同時也創下今年以來亞太地區生物醫藥領域內未上市公司最大規模的融資記錄。

上市前,雲頂新耀還引入16家基石投資者,其中包括RA Capital、康橋、普華資本、GIC、貝萊德、高瓴資本、Cormorant、Invus、清池資本、奧博資本、Rock Springs Capital等一眾國內外知名基金。

根據招股書,上市後,康橋資本通過CBC集團持股48.42%,按照今日210億港元市值計算,這筆投資為康橋資本創造了100億級的回報,而對於傅唯而言,這已是他短短一年內收穫的第二家上市公司和第二個十億美金級別收益的投資,另一家十億美金級回報的公司正是天境生物。

VC/PE圈罕見打法:我們是這樣創辦10家公司的

誰創辦過10家公司?多數人可能會覺得這個問題簡直天方夜譚,但傅唯可以拍拍胸脯——過去三年裡,他已經成功組建了10家平臺型醫療公司。放眼VC/PE圈,這樣的打法十分罕見。

回過頭來看,這是一個需要勇氣的決策。傅唯在國際私募股權投資領域擁有十多年的實踐經驗,從康橋資本迅速建立起一隻遍布全球、觸角深入各大醫療研發機構的投資和商業合作團隊來看,全球化正是他的優勢。但他唯獨沒有醫療背景。「最初做出做孵化投資的決定時,幾乎所有的LP、每個人聽到這個決策時都不免質疑:從一個外行等於直接跨越了五六步,能靠譜嗎?」

但傅唯當時非常堅定。或許正是因為多元化的背景,讓他沒有任何的路徑依賴,直接探尋最核心的商業邏輯。

世界上的稅後利潤,總是不免要被兩種人分走,一是企業家,二是投資人。對投資人而言,如果在一個這樣的市場——優秀的企業非常有限,但是資金的供給無窮大,基本上結果就是出資人分得的利潤非常少,不可持續。

「這時候,投資人唯一能夠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變成企業家的一部分,承擔更多的責任、更多的風險,以此來獲得合理的收益。」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正因為簡單,傅唯也知道要實現它,還有幾個關鍵的環節要戰勝,比如持續的專業團隊支持和補充;足夠的資金使得創業企業能夠從起跑就佔據優勢;執行力——對於這一點的理解,創業者和小股東之間可能永遠無法相互感同身受。

首先,康橋資本孵化的每家公司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對待「親兒子」,康橋資本首先在資金上毫不吝嗇、重倉支持,當然回報也自然豐厚。比如自2016年參與創立天境,康橋連續三輪投資超1.2億美金,回報有望達10億美元級;雲頂新耀天使輪就能拿到5000萬美金,後續康橋資本又注資1.5億美金,為康橋資本創造100億港元級的回報。實際上,在給雲頂新耀第一筆錢的時候,傅唯就會和創始團隊坐下來談:只要公司順利發展,第二筆錢、第三筆錢都會在約定的時間給到,團隊只需要操心如何做一家好公司,不需要擔心錢。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康橋2017年底孵化的NiKang Therapeutics規模不大,起初康橋給了1500萬美金創業,僅僅一年半後,NiKang就把一款還在臨床前的藥物賣給了美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獲得了1200萬美金的首付款,後來又把一款藥物在大中華區的開發和商業化權利以300萬美金轉給了翰森製藥。

資金有了,最關鍵的是建立一個成熟、全方位的尖兵團隊。傅唯介紹,「雲頂新耀因為是基金創立,公司的高管更像事業合伙人,而不是公司制企業。在一家創新型企業中,能夠將產業、投資等不同背景的資深人士集合起來,讓他們的經驗互補,這可能是讓一個公司成功的很重要原因。」

過去三年,傅唯花費時間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請人, 「我們HR每天都有一個30人的單子放在我的桌子上,因為不同的平臺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對於加入基金的年輕人來說,他們都有了一個嶄新的職業發展路徑——可以選擇留在基金,也可以加入到自己花了心血的被投企業中去,成為核心團隊一員。我希望在康橋的體系裡,未來這些人才也可以流轉。」

他同時透露,康橋目前擁有70人的團隊,有27位投資專業人士,11位董事總經理,還有30位運營合伙人。「他們都有20年以上工作經驗,即使這樣的團隊我也只敢創辦10家公司。」

團隊搭建好了,更重要的是執行力。「其實生物醫藥還是非常傳統的行業,從研發、臨床到商業化,誰能夠花精力把這些效率提升、做到優化,誰就擁有了先機。」康橋的做法是,最初用康橋資本平臺的基礎設施、大量的資金,在既定戰略下高效地執行,在18個月內迅速地讓成立的每一家公司成為頭部企業候選人,進而獲得大資金、好產品和優秀人才的認可,並更進一步變為頭部企業。

事實上,康橋資本的運作早已不像一隻基金,它更像強生、像控股平臺,有一整套總部的資源和體系。「我們孵化一個平臺,就相當於五百強公司開一個新的事業部。但我們又力圖更優化、更高效。」傅唯解釋,「我們每一個平臺都有獨立的公司治理結構、自主決策,也有非常好的股權激勵機制,都會獨立上市,讓每個公司的CEO都有實現價值的機會。」

作為一個不停創業的人,傅唯坦言,過去幾年他最大的變化,就是對於企業家的理解更加深厚了,「我們也是企業家,而且我們永遠都在創業。」

相關焦點

  • 康橋資本斥資10億跟進,康辰藥業的大骨科平臺戰略能否助力公司起飛?
    觀察天境和雲頂,康橋資本在我心裡留下了兩個印象:快、重倉。要知道康橋資本運作這兩個項目,從投資孵化到上市,都在三年的時間左右,而且都是中間不斷加碼投資。從康橋在天境生物上得到的回報(10億級美元)與投資周期來看,儼然是超級出色的。
  • 康橋資本孵化的雲頂新耀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雲頂新耀此次上市發行63,547,000 股普通股,每股定價55元港幣,共籌集約34.95億港幣,股票於2020年10月9日開始交易。「非常高興見證雲頂新耀今天在港交所正式上市,這對於雲頂新耀和康橋資本而言,均是重要裡程碑。」康橋資本執行長兼雲頂新耀董事會主席傅唯表示。
  • 揭秘天境生物和雲頂新耀幕後推手:康橋資本生命科學布局全梳理...
    康橋資本對天境生物的投資可以追溯到 2016 年,當時,康橋資本分別向天境生物的 「前身」 三境生物和韓國合資藥企天視珍投資了 2000 萬美元。2017 年,傅唯建議天境生物創始人臧敬五將三境生物與康橋資本另一家被投企業天視珍合併,從而迅速建立起兼具研發能力和產品體量的平臺型公司,康橋資本則承諾在合併後追加投資 1 億美元。
  • 紅杉資本再迎高光時刻:3天3起IPO,斬獲超200億美元收益!
    12月9日,被稱為美國版「餓了麼」的DoorDash在紐交所成功上市,首日股價即飆漲86%,市值達到720億美元。12月10日,民宿領域的龍頭企業Airbnb在納斯達克上市,並榮膺2020年美股最大的科技企業IPO。
  • Costco中國大陸第二店 會在浦東康橋還是蘇州?
    北京商報訊(記者 閆巖 趙馳)2月18日,有媒體報導稱:星河控股集團聯合Costco獲取上海浦東新區康橋工業區東區PDP0-1402單元F01-F06地塊,據了解,Pudong Warehouse Development Limited為世界零售巨頭Costco公司旗下獨資公司,開市客在上海的第二家店將設在浦東康橋。
  • 華興資本再度斬獲千億市值IPO 泡泡瑪特開盤大漲100%
    來源:金融界網站北京時間12月11日,泡泡瑪特敲開港股大門,正式晉升「盲盒第一股」,發行價為38.50港元/股,開盤大漲超100%,報77.1港元/股,截至發稿前,泡泡瑪特報72.4港元/股,總市值超1000億港元。
  • 紅杉3天收穫3起IPO:斬獲超200億美元收益
    12月9日,美國外賣平臺DoorDash在紐交所上市,首日股價大漲86%,市值超過600億美元。12月10日,民宿領域企業Airbnb在納斯達克上市,Airbnb的IPO定價從最初的44~50美元在短時間內飆升至每股56~60美元,最終定價為每股68美元,交易首日收盤價為144.71美元,漲幅高達112%,市值突破860億美元。
  • 迪麗熱巴代言的這家武漢企業IPO:線上敲鐘,市值75億,今日資本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防控疫情之下,上交所取消了現場的上市儀式,改為線上儀式,以「視頻模擬鳴鑼」替代現場鳴鑼,良品鋪子就此成為三個「第一」:全國第一家「雲上市」企業、2020年登陸A股的新零售第一股、湖北上市的第一家企業。
  • IPO收割機,一年幫雷軍拿下8個...
    先展現雷軍目前持股,然後展現雷軍B類股情況,隨後展現雷軍B類股增加10億股情況,最後展現雷軍減少10億股情況。具體如下:11月27日,港交所披露易展現了雷軍最新持股,即最下面那個框,雷軍A類持股42.26億股,B類24億股;12月1日披露雷軍B類股23億股;12月1日披露雷軍增加10億股,正數第二個框,同時雷軍相關資本也同步增加了10億股;12月4日,交收後,雷軍持股恢復為24億股。
  • 中億集團牽手康橋物業中億寶第和中億金第項目價值倍增
    中億集團是一家以住宅及商業地產開發、運營為主導,集建築、貿易、投資於一體的集團化公司,秉承「誠信、專業、務實、創新」的企業價值觀,以運營城市繁華為己任,先後投資開發建設了溫州香洲國際廣場、浙江香洲開元大酒店、嘉興國際電氣城、無錫金泰國際廣場、駐馬店浙江國際商城、信陽國際商城、湖北大冶中億商貿中心、湖北紅星美凱龍大冶商場、湖北大冶中億開元大酒店等10餘個商業地產項目和香洲雅苑、湖濱花苑、
  • 祥生控股今日香港上市:市值167億港元,為年內最大的內房股IPO
    截至10:00,祥生每股股價5.59港元,市值達到167億港元。本次祥生在全球發售6億股股份,經重新分配調整後,香港發售3252.2萬股,國際發售5億6747.8萬股;每股發行價為5.59港元,介於招股區間4.8港元至6.2港元高端;以此類計,綠鞋前祥生募資總額超過33億港元,成為年內名副其實的最大房企IPO。
  • 新股解讀丨3年融資4.2億美元 高瓴資本看上了雲頂新耀哪一點?
    期內,公司的前期付款及裡程碑付款已資本化為無形資產。招股書顯示,公司的無形資產從2018年的3.15億元大幅增至2019年的16.63億元,增幅達到427.94%;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的無形資產持續增長至17.39億元。充分說明雲頂新耀具備強大的授權引進實力。在自主研發方面,雲頂新耀持續增加研發投入。
  • 全球第二的鋰離子供應商IPO,多家知名機構持股,合力泰賺了2.4億
    來源:ipo觀察11月5日,上交所受理了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珠海冠宇」)的上市申請,據招股說明書介紹,珠海冠宇本次擬發行股份不超過約1.58億股,計劃募集約32.49億元,用於珠海聚合物鋰電池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重慶鋰電池電芯封裝生產線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
  • 上海第二家Costco設計方案公示
    年5月26日起對《浦東新區康橋工業區東區PDP0-1402單元F01-06地塊新建工程設計方案》予以公示。衛星地圖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1976年的Costco,是全美第二大,也是全球第七大零售商。在全球12個地區,Costco設有超過780家門店,會員量超過9720萬人。據悉,今年2月18日,星河控股&零售巨頭Costco以8.98億元聯合獲取上海浦東新區康橋工業區東區PDP0-1402單元F01-F06地塊;2月20日,上海徐匯濱江西岸金融港地塊被香港怡和集團附屬香港置地聯合體以310.5億的價格拿下。
  • 專訪康橋肖春和:鄭入江南的底氣和新時代「打法」
    用他的話來說,康橋集團是一家非常有情懷的企業。2002年成立以來,一直堅持走品質之路,並沒有一味追求規模。一路發展到排名66的百強房企,康橋也沒有在發展中因為規模擴張而影響品質。一步一步發展起來,靠的是規模與品質同行,走得很穩。
  • 7600億!寧德時代挑戰中石油,高瓴資本半年淨賺100億
    12月21日,寧德時代大漲12%,股價再上一個新臺階,截止收盤,寧德時代股價達到325元,市值達到7571億,位居創業板市值榜首,也是創業板首個市值超7000億的上市公司。隨著寧德時代股價節節攀升,正在挑戰主板的巨無霸,最新數據顯示:寧德時代已躍居兩市市值榜第11位,距離第10位的中國石油7778億市值僅剩207億的距離,超越指日可待。寧德時代於2018年6月11日在深交所上市,每股發行價為25.14元,開盤當天股價大漲44%,總市值達786.42億元。
  • 華東康橋國際高中部| 這裡有漂亮的校園環境
    這是Elsa寫的第60個國際高中這兩天公眾號後臺有好幾條消息都是詢問華東康橋的,Elsa老師也就順勢帶領大家來了解一下這所學校。1.學校簡介校園環境(圖片來源:官微)華東康橋國際學校成立於2012年,於2014年9月正式開學,是臺灣康橋國際學校在華東地區的分校(地址在崑山花橋經濟開發區)。臺灣康橋國際學校成立於2002年,2017年臺北校區高中畢業生98%錄取美國前100大學,83%錄取世界前100大學。
  • 最剛IPO!3年巨虧16億事先聲明:無法保證幾年內實現盈利,IPO後可能...
    寒武紀也在招股書中寫明,公司無法保證未來幾年內實現盈利,公司上市後亦可能面臨退市的風險。 研發3年花8億,遠超營業收入 根據招股書,從整體營收來看,寒武紀自2017年至2019年,營收分別為784.33萬元、1.17億元、4.4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392%及279.4%。
  • 熱火1.63億美元第一個超級合同誕生,他是衝入總決賽的資本?
    熱火1.63億美元第一個超級合同誕生,他是衝入總決賽的資本? 近日,熱火終於和阿德巴約完成了續約儀式,就此熱火隊史上第一個超級大合同誕生,阿德巴約五年1.63億美元與熱火完成續約,這其中沒有球員選項也沒有球隊選項,這筆合同籤訂以後,也讓很多人產生了很大的質疑,這位球員何德何能可以獲得熱火隊史第一超級大合同呢
  • 經濟學人:為什麼IPO融資又流行起來了? | 金融英語
    大公司通過回購股票來縮減其資本基礎。而快速增長的公司,包括數百家科技「獨角獸」公司——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選擇繼續由私人控股,而不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其結果是風險更大的公司資產負債表,普通投資者被排除在經濟中最激動人心的公司的所有權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