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賞牛 | 韓滉《五牛圖卷》

2021-02-07 愛生活愛設計

《五牛圖卷》是唐代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橫卷上畫了五條神態、性格、年齡各異的牛。拖尾的後紙上有趙孟頫、孔克標、項元汴、乾隆帝、金農等自元及明至清十四家題記。此卷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


《五牛圖》是目前所見最早作於紙上的繪畫,紙質為麻料,具有唐代紙張的特點。圖畫五牛,形象不一,姿態各異,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頭,動態十足。從右至左,首匹為棕色老牛,描繪成一邊咬著東西一邊在雜木旁蹭痒痒的情狀,意態悠閒;次為黑白雜花牛,身軀壯大,翹首搖尾,步履穩健;第三匹為深赭色老牛,筋骨嶙峋,縱峙而鳴,白嘴皓眉,老態龍鍾;第四匹為黃牛,軀體高大,峻角聳立,回首而顧;第五匹牛,絡首而立,體態豐厚,凝神若有所思,雙眼流琢出倔強的個性。

其中一牛完全畫成正面,視角獨特,顯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作者以簡潔的線條勾勒出牛的骨骼轉折,筋肉纏裹,筆法老練流暢,線條富有力度和精確的藝術表現力。牛頭部與口鼻處的根根細毛,更是筆筆入微。每頭牛皆目光炯炯,作者通過對眼神的著力刻畫,將牛既溫順又倔強的性格表現得極為傳神。作品完全以牛為表現對象,無背景襯託,造型準確生動,設色清淡古樸,濃淡渲染有別,畫面層次豐富,達到了形神兼備之境界。以牛入畫是中國古代繪畫的傳統題材之一,體現了農業古國以農為本的主導思想。韓滉任職宰相期間,注重農業發展,此圖可能含有鼓勵農耕的意義。《五牛圖》是其作品的傳世孤本,也是為數寥寥的幾件唐代紙絹繪畫真跡之一,因此不論其藝術成就還是歷史價值都備受世人關注。

乾隆帝題:興託春犁

乾隆帝題記:


唐史稱韓滉與宗人幹(韓斡)相將名畫錄,謂馬牛雖目前之畜,最難為快,滉能曲畫其妙。今觀此圖,益信顧《宣和畫譜》載滉畫有《闕牛歸牧》諸圖,即趙吳興跋中所列。亦尚有四圖乃《石渠寶笈》鑑藏。惟《豐稔》一圖,近年秋甫得此卷耳,名跡良足,供幾暇清賞。要惟寓意,而不留意,豈以羅致為貴耶。乾隆壬申嘉平朔御題。

一牛絡首四牛閒,弘景高情想像間。舐齕詎惟誇曲肖,要因問喘識民艱。乾隆癸酉御題。

趙孟頫題跋:

餘南北宦遊。於好事家見韓滉畫數種。集賢官畫有《豐年圖》、《醉學士圖》最神。張可興家《堯民擊壤圖》。筆極細。鮮于伯幾家《醉道士圖》與此五牛皆真跡。初。田師孟以此卷示餘。餘甚愛之。後乃知為趙伯昂物。因託劉彥方求之。伯昂欣然輟贈。時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一二五一)七月也。明年六月。攜歸吳興重裱。又明年。濟南東倉官舍題。二月即望。趙孟頫題。

右唐韓晉公五牛圖,神氣磊落,稀世名筆也。昔梁武欲用陶弘景,畫二牛,一以金絡首,一自放於水草之際,梁武嘆其高致,不復強之,此圖殆寫其意雲。子昂重題。

此圖僕舊藏,不知何時歸太子書房,太子以賜唐古臺平章,因得再展,抑何幸耶!延祐元年三月十三日,集賢侍讀學士正奉大夫趙孟頫又題。

韓滉《五牛圖》的流傳沿革,根據畫卷上的詩文題跋等可知曾流入南宋內府,元代時經趙伯昂、趙孟頫、元太子等人之手,明代項元汁等收藏過,入清,曾藏於浙江桐鄉汪氏求是齋,金農曾兩度觀賞《五牛圖》,最後一次是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十二月。此後《五牛圖》流入清宮。清朝末年,畫作被轉到中南海瀛臺保存,1900年,八國聯軍洗劫紫禁城,《五牛圖》被劫出國外,從此杳無音訊。

《五牛圖》幾經輾轉,被香港企業家吳蘅孫買下。20世紀50年代初,吳氏企業瀕臨破產,吳薪孫自知無法再完好地保存這幅名畫,便忍痛決定出售《五牛圖》。消息傳出後,周恩來總理收到一位愛國人士的來信,信中說,唐代韓滉的《五牛圖》在香港露面,畫的主人要價10萬港幣,自己無力購買,希望中央政府出資儘快收回國寶。周總理立即給文化部下達指示,鑑定真偽,不惜一切代價購回,並指示派可靠人員專門護送,確保文物安全。文化部接到指示後,立即組織專家赴港,鑑定《五牛圖》確係真跡,經過多次交涉,最終以6萬港元成交。名畫雖然回歸祖國,但經歷了顛沛流離,畫面上蒙滿了塵垢,傷痕累累,更有大小洞蝕數百處。1977年1月28日,《五牛圖》卷被送到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廠,由裱畫專家孫承枝先生主持修復。經過淋洗髒汙,畫心洗、揭、刮、補、做局條、裁方、託心等步驟,接著補全了畫心破洞處的顏色,再經鑲接、覆褙、砑光等,以宣和式撞邊裝裱成卷。八個月後,驗收的專家組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圖卷在補配處全色及接筆不露絲毫痕跡,與原畫保持了統一,裱工精良,裱件平整、美觀,達到了較高的裝裱修復水平。

唐鄭國公韓滉朝服像(宋程懷立繪)

韓滉(723—787年),字太衝,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貴胄和著名畫家,官金紫光祿大夫、左僕射同平章事,德宗(李适)朝歷任宰相、浙東西兩道節度使,封晉國公。

圖片來源於網絡、故宮博物院等;

文章內容參考自網絡、書籍;

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

相關焦點

  • 韓滉丨五牛圖高清賞
    韓滉對這幅畫的創作非常滿意,取名為《五牛圖》。作品主題有專家考證,韓滉的《五牛圖》滲透著濃厚的個人情感,五牛寓指自己兄弟五人,以任重、勤勞、溫順的牛的品性,表達愛同忠君的真情實感。而史書中記載,韓滉就任宰相期間,非常注重農業的發展,他以牛為畫題,也很可能是含有鼓勵農耕之意。《五牛圖》中所繪五頭神態各異的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頭,動態十足。可貴的是,畫面上沒有背景襯託,完全以牛為表現對象,如果不是對牛進行了細緻的觀察,對牛的造型描繪有十足把握的話,是萬不敢涉此繪畫風險的。
  • PSA牛年讀牛圖 | 《五牛圖》——韓滉
    唐朝中期著名畫家韓滉(723年-787年3月19日),字太衝,太子少師韓休之子,也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曾入朝拜相,深受倚重。韓滉好《易》及《春秋》,著有《春秋通例》、《天文事序議》等,今均佚。《全唐詩》存詩二首。韓滉工書法,畫遠師南朝陸探微,擅繪人物及農村風俗景物,摹寫牛、羊、驢等動物尤佳。對於其牛畜畫,陸遊謂之有生難見之「尤物」,趙孟頫贊為「稀世名筆」,金農嘆為「神物」。
  • 牛年牛圖:放大10倍看《五牛圖》
    《五牛圖》卷,唐,韓滉作,紙本,設色縱20.8釐米,橫139.8釐米本圖無作者款印,本幅及尾紙上有趙孟頫
  • 牛年就要到了!送你《五牛圖》,祝牛年大吉,牛轉乾坤
    在中國人眼中,牛勤勞、善良、忠誠、健壯,它是生活的盼頭,也是國泰民安的象徵。尤其經歷了庚子鼠年的多災多難,對牛年的美好期盼更加強烈。福牛回首,扭轉庚子頹勢;乾坤正序,啟躍辛丑繁盛。如此美好的寓意,不止是我們的希望,也藏在一幅千年的傳世名畫中——千餘年前,唐朝宰相韓滉便是抱著這樣的期望,大筆一揮繪成流傳千年的《五牛圖》。五頭耕牛分別是:拓荒牛、好運牛、招財牛、旺家牛、如意牛。
  • 韓滉《五牛圖》:目前所見最早作於紙上的繪畫
    韓滉(唐)《五牛圖》,上圖為右邊部分,下圖為左邊部分。古典名畫欣賞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韓滉《五牛圖》是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目前所見最早作於紙上的繪畫。元代大畫家趙孟頫在題跋中說:「五牛神氣磊落,稀世名筆也。」唐代以前,動物題材的繪畫相對比較少,畫家們多側重於人物與山水的表現。唐以後,以牛、馬為題材的繪畫逐漸興盛,中晚唐時達到高潮。
  • 【甯氏頭條】甯稼雨:牛年之始韓滉《五牛圖》細讀
    韓滉傳世名作《五牛圖》卷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禁止出境展出的頂級國寶,也是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還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畫中五隻不同形態的牛,第一頭是拓荒牛,第二頭是好運牛,第三頭是招財牛,第四頭是旺家牛,第五頭是如意牛。並有「福牛納福」、「祿牛納福」、「壽牛納福」、「禧牛納福」、「財牛納福」。是祈求富貴吉祥、平安如意的寓意。《五牛圖》有開運祈福調理風水的功效,適合作為贈送友人或個人品賞。風水上有牛市的意思,牛是興旺的象徵。寓意事業興旺,財源不斷。
  • 流傳前年的《五牛圖》,憑什麼它是鎮國之寶?
    【2021辛丑牛年】如期而至。 在中國人眼中,牛勤勞、善良、忠誠、健壯。 是生活的盼頭,也是國泰民安的象徵。
  • 韓滉詠「牛」抒情
    《五牛圖》農曆2021年是牛年。我國養牛歷史悠久,牛與勞動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牛文化也因此豐富多彩。在古代傳統繪畫中,牛更是佔有一席之地。傳世的畫牛名作當屬唐代畫家韓滉的《五牛圖》最為著名,可謂曠世之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元代畫家趙孟頫稱讚說:「五牛神氣磊落,希世名筆也。」作為政治家和畫家的韓滉託物言志,詠「牛」抒情,其中滲透著作者鮮明的品德追求和關注農耕的殷切情懷。韓滉,字太衝,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是唐朝玄宗時期的宰相韓休之子。
  • 《五牛圖》三跋,趙孟頫的得與失!
    各種欣賞解讀,寄託了大家對辛丑牛年的美好祝願。於好事家見韓滉畫數種。集賢官畫有《豐年圖》、《醉學士圖》最神。張可興家《堯民擊壤圖》筆極細。鮮于伯幾家《醉道士圖》與此五牛皆真跡。初,田師孟以此卷示餘,餘甚愛之。後乃知為趙伯昂物,因託劉彥方求之,伯昂欣然輟贈。時至元二十八年,七月也。明年六月。攜歸吳興重裱。又明年,濟南東倉官舍題。二月即望,趙孟頫題。
  • 牛年就要「牛」!五牛迎新年,多福運,2021「牛」轉乾坤就看它~
    那麼《五牛圖》到底「牛」在哪裡呢?首先就在於取材。這一點從韓大人和友人的這段問答上就能明白。其次,便是立意。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從封建時期鼓勵農桑,到如今國家密切關注三農問題就可見一斑。韓滉在繪製這副《五牛圖》時,就是在觀察民生,這幅畫不僅算得上是韓大人的「民生觀察筆記」,還是對我國農耕文化的一種記錄。最後,回歸到畫作本身。這副《五牛圖》代表了唐代畫牛的zui高水平。
  • 五牛圖的故事
    韓滉《五牛圖》卷要揭秘的地方有兩個:一個,為什麼韓滉就畫五頭牛,不畫四頭、六頭,這裡面體現了他的什麼觀念。再一個,這五頭牛的形象是從哪兒來的。
  • 陽士琦五牛圖琺瑯瓷
    《五牛圖》是唐朝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又名《唐韓滉五牛圖》, 該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五牛圖》的身份家世當是清晰而明確的。乾隆在畫中的題詩是「一牛絡首四牛閒,弘景高情想像間;舐齕詎唯誇曲肖,要因問喘識民艱」。
  • 這些牛,為啥牛?《五牛圖》傳奇
    ——《五牛圖》傳奇它是「故宮藏曆代書畫展」「石渠寶笈特展」「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等諸多重磅展覽中毫無爭議的「C位」展品,不僅如此,它還是精美藝術圖冊中必不可缺的上賓、文創品牌產品中廣受歡迎的明星、家喻戶曉的網紅日曆裡的「熟臉」……總之,《五牛圖》紅「出圈」。《五牛圖》為什麼這麼牛?
  • 流失海外後天價購回,一張國寶牛圖的傳奇之路
    福牛回首,扭轉庚子頹勢;乾坤正序,啟躍辛丑繁盛。魔幻的庚子鼠年即將翻篇,我們總是希望在新年伊始有一份好兆頭。牛年賞牛圖,觀賞這幅千古奇畫、頂級國寶——《五牛圖》,既是藝術的陶冶,更囊括了所有美好的寓意和享用不盡的福氣。
  • 新品預定:《五牛圖》紀念銅章
    藏品介紹:    2021,歲次辛丑,農曆牛年。為禮賀新春,我們特別推出以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五牛圖》為題材的紀念銅章,這也是首次將這一蜚聲海內外的世界名畫搬上紀念銅章。    從古至今,牛文化在中國就格外盛行,牛擅長耕種,是勤勞的代表,所以牛寓意大獲豐收、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牛諧音「扭」,指事業、生活能戰勝困難、扭轉乾坤。人們賦予五牛為「招財金牛、賜福金牛、好運金牛、旺家金牛、如意金牛」,寓意為福祿壽喜財。    《五牛圖》為我國十大傳世經典名畫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作者為唐朝畫家韓滉,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館。
  • 2021牛年就要到了,今送你《五牛圖》,祝你牛年大吉!
    編 / 國學君 圖 / 網絡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2021年,辛丑年,生肖牛。牛是古代六畜之一,可以說是與人類伴生歷史最長的良畜之一。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就是12月份了,離春節越來越近了,離牛年也越來越近了。今日國學君帶大家欣賞這一幅《五牛圖》,以《五牛圖》開啟新紀元。以此,祝君牛年大吉。
  • 這些牛年銀行生肖卡
    牛是中國傳統十二生肖之二,與十二地支中配屬「醜」,故一天十二時辰中之「丑時」--凌晨一時至三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餵牛,故稱「醜牛」。牛在中國生肖文化中,被視為勤勞的象徵。史載文獻最早並廣為流傳的完整12生肖循環,是由東漢王充(公元27-97年)在所著《論衡》中提出的,按順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 《五牛圖》琺瑯瓷 故宮博物院「官窯」瓷器修復人:陽士琦大師「牛」作
    《五牛圖》是唐朝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又名《唐韓滉五牛圖》, 該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 2021年辛丑牛年紀念幣隆重發行!名額預約中……
    《五牛圖》是唐朝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又名《唐韓滉五牛圖》,該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五牛圖》中的五頭牛從右至左一字排開,各具狀貌,姿態互異。一俯首吃草,一翹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緩步前行,一在荊棵蹭癢。整幅畫面除最後右側有一小樹除外,沒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頭牛可獨立成章。《五牛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
  • 牛年冷知識知多少?一起來玩猜「牛」詞~
    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農曆牛年開始了。千百年來,埋首耕耘的牛不僅是幫助人們生產生活的好幫手,其代表的牛文化和牛精神也深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關於牛的有趣知識你都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牛到底有多「牛」~      最後還有精彩猜詞小遊戲和新年祝福文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