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水上救援後 救援教育浮出水面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一場水上救援後 救援教育浮出水面

  每天早上6點,教練張博帶領的遼寧省皮划艇激流迴旋隊都要準時出早操,他們所在的國家皮划艇激流迴旋訓練基地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身邊奔湧的洛河,作為黃河的重要支流滾滾向東。8月18日清晨,正在出早操的隊員聽見消防警報刺破河水的咆哮。

  一名晨泳者在洛河宜陽縣城段二級橡膠壩內遊泳時,洛河水勢突然暴漲,該晨泳者被困於橡膠壩的水泥墩上。宜陽縣消防救援大隊接到救援報警後,20餘名隊員迅速趕到現場,立即組織7名隊員乘坐衝鋒舟下水施救。「消防隊員一直給被困者拋救生圈,但反覆試了幾次都沒成功。」張博在岸上關注著救援進展,不料上遊的水流越來越大,消防衝鋒舟突然被掀翻,消防隊員全部落入湍急的水中。

  張博大喊一聲:「老隊員,拿艇,救人。」

  「儘可能專業」的救援

  「當時根本來不及想太多。」張博表示,看到消防隊員不僅救援受阻,還遇到生命危險,第一個想法就是救人。但他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強調,「沒想太多」不代表「盲目行動」,雖然缺乏救援經驗,但當時水深浪高,「我們的專業就是對抗激流,這是我們敢下水的原因」。

  作為教練,張博帶領5名遼寧隊員下水救人,「都是年齡在30歲左右的老將,水上經驗相對豐富,不能讓年輕隊員冒險。」同時參與救人的還有湖北省皮划艇激流迴旋隊。據湖北當地媒體報導,為確保安全救援,該隊下水施救的教練、隊員均有6年以上激流迴旋運動的經驗,而解救了被困晨泳者的正是教練張航,32歲的他已經從事激流迴旋項目10餘年。

  可即便都是激流勇進的高手,他們此次面對的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據媒體報導,8月中上旬,洛河上遊流域連降暴雨,水量暴漲,於8月16日開始洩洪,水流量是平時的7倍多。「隊伍從2015年就來這裡訓練,我頭一次見那麼大的水量。」張博表示,大水量加橡膠壩的落差容易形成翻卷浪,人掉到裡面比被衝走危險性更大,「如果往裡面扔個瓶子,這個瓶子就會在裡面來回攪,換成人也一樣,溺水風險大大增加。」他隱約記得,衝鋒艇被掀翻後,4名消防隊員被衝下橡膠壩,3人被捲入翻卷浪中。

  「根本沒時間商量計劃,但大家配合十分默契,都第一時間找到了救援對象。」張博記得,被水流衝走的消防隊員漸次被救上岸,還有部分運動員在嘗試接近被困在翻卷浪裡的消防隊員。

  「水從高處衝下來後造成濃密的水霧,水也泛著白浪和泡沫,人被卷在裡面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被蓋在下面的。」嘗試在翻卷浪處營救的遼寧隊員時曉旭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當時只能靠在湍流中偶爾翻出的螢光紅色救生衣判斷消防隊員的位置。和他一起嘗試救援的還有另外兩條艇,為了保證救援者安全,不讓船被吃進浪裡,3條艇船尾在後船頭在前,運動員挨個兒拽住對方船尾,艇呈漸進式排列,時曉旭在最接近險浪的艇上,抓住時機用船槳把卷在浪裡的消防隊員用力撥出,拽到船上拖上了岸。

  決定救人時,時曉旭第一時間就想到「要拿雙人艇」,「雙人艇浮力比較大,如果把落水者拽到艇上,船不至於吃水太嚴重。」1990年出生的他從事激流迴旋項目已13年,對專業的信心讓他果斷勇敢,「我們人工場地裡也有這樣的浪,處理起來不算簡單,但我們的經驗不至於讓自己有生命危險,且激流迴旋項目的船是全封閉的,不易沉船。」

  這是一次突如其來的救援,「除了勇氣,需要儘可能專業。」張博提及的「專業」,是他們對水流的分析和認知,「這個河道約450米寬,表面上看水流過處都一樣,可實際水下有很多坑,容易形成暗流造成危險,我們能看出來這個東西。」用時曉旭的話來說就是,「我知道船應該停在什麼地方,不能下到哪個位置」。

  但救援的專業性卻是需要儘可能完善的部分,在他們看來,例如心肺復甦、自然水域救援等專業知識就需要在這場經歷後加強學習。「現實比我們賽場難度高出來不知道多少倍,自然水域的水流變化很難控制。」時曉旭曾跟隨國家隊在以驚險著稱的雲南怒江訓練,見識過大自然的威力,但在自然水域的翻卷浪裡救人「是水上生涯裡的第一次」。他坦言,事後站在運動員公寓往下看這片水域時「有些後怕」,他沒有主動告知家人朋友自己見義勇為的事跡,「怕他們擔心」,但若回到緊急關頭,「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我依然會第一時間拿艇救人」。

  救援教育亟待被重視

  「專業運動員參與救援的精神值得肯定,也是競技體育具有社會應用性的案例,但絕不能簡單地認為水上專業運動員就一定可以進行水上救援。」皮划艇世界冠軍、浙江大學教師許亞萍去年曾參與臨海救援,她和救援團隊駕駛著衝鋒舟,搶救轉移了30餘位受災群眾,許多網友表示,「這才是學以致用的最高境界。」可除了專業運動員的背景,許亞萍更是國際搜救衝鋒舟救援技術教官、國際水域救援IRIA亞洲首位R4女教官,她更強調的是「救援的專業性」。

  和時曉旭的感受一致,許亞萍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運動員日常訓練多是在有安全保障的水域進行,這和真正需要搶險救災的地方水域條件完全不同,需要具備的技能也不僅僅是水上運動的技巧,「提倡投入救援前要進行專業、系統的救援訓練,與專業救援力量進行配合實踐。」在她看來,水上運動和救援教育更重要的結合方式是,加快救援體系化建設,將其融入到水上運動項目的推廣普及中,「讓救援教育成為其中的必修課,更多人具備自救和救援他人的能力」。但她也強調,即便「學有所成」,民間救援力量依然是專業救援力量的補充,「一定是補充,不能畫等號」。

  隨著運動員參與搶險救援的事跡增多,主管部門也有所行動。宜陽救援行動完成後,宜陽縣政府、中國賽艇協會、中國皮划艇協會先後向遼寧省體育局、遼寧省體育事業發展中心以及湖北省體育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發出表揚信,感謝兩隊運動員見義勇為的壯舉,並倡議全國賽艇和皮划艇運動員積極主動學習急救知識,熟練掌握水上安全救援救生技巧,同時透露,本年度的賽艇和皮划艇全國錦標賽期間還將舉行「全國水上救援救生表演賽」。

  能用自己所學專業去回饋社會,張博覺得很驕傲,但他更期待激流迴旋等水上項目能以更普適的方式為人知曉,「如果有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參與這些項目,也有益於提升大眾的水上自救能力。」

  激流迴旋是皮划艇比賽的一種,與靜水皮划艇項目不同,它需要在湍急的人工航道上設立旗門,要求運動員駕駛皮划艇順流而下,以事先規定的順序闖過所有旗門,最後計算時間,用時短且無犯規者取勝。「通俗來說就像高難度版的漂流。」 張博介紹,雖然項目對遊泳能力和專業技術要求較高,但項目中的不少自救技巧對大眾都適用,「我們項目要求一定要穿救生衣,戴頭盔,如果不小心被水流衝下,不能驚慌,要儘量用雙手去壓救生衣,這樣有助於你更好地浮在水面上。」倘若遭遇翻卷浪,「不要向外遊,要向水流落下來的地方遊,被蓋到水流下要憋住氣,藉助水的力量可能會把你推出去」。

  「激流迴旋是勇者的遊戲,但一切都要建立在專業的基礎上。」除了水上自救知識,時曉旭更希望傳達的是對水域、對自然的敬畏。他記得,自己最初從事這個項目時,看著水流湍急的賽道,被驚險、刺激攛掇著躍躍欲試,「但真正下去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激流中,不受控的艇讓他感覺到『害怕』。」如今,非賽季也至少保持4個小時水上訓練的他「在水上划船能自如得像在陸地上一樣」,但絕不會主動去挑戰明知危險係數很高的地方。

  此次事件發生的橡膠壩,落差高、水流急,本身就有一定危險係數,時曉旭表示,但平時遊泳的人不少,「我們勸過,真勸不住」。尤其洩洪期間,水勢空前兇猛,遊泳是絕對禁止的,「其實附近廣播一直都在播放,提醒大家不要下河遊泳。」張博透露,即便運動員的訓練場地設於離外河道幾十米的地方,水流沒那麼湍急,「但洩洪期間水量大的時候,我們也會停止訓練」。

  經過此次救援,時曉旭內心充滿對消防官兵的敬佩,發自內心希望需要讓他們義無反顧進行營救的事件更少一些。對此,張博感同身受,「所有參與救援的人都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不管為了鍛鍊還是娛樂,希望大家謹記安全是第一位。」在他看來,無論對哪個群體,救援教育該提上議程了。

  本報北京9月7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璇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長江客輪傾覆救援最新消息:沉船基本浮出水面 103人遇難
    長江客輪傾覆事故救援最新消息:2015年6月1日21點半之後,「東方之星」第一次以正常航行的姿態,重新出現在水面,損毀明顯。救援官兵正在穿戴防護服、口罩和手套,準備通過舟橋進入船艙,進一步搜尋並運出失蹤者。 「東方之星」起浮作業從今天16時06分開始,到18時50分許,船體已整體打撈出水,「東方之星」字樣清晰可見。搜救人員進艙搜救。
  • 雲洲「海豚1號」水面救生機器人,水上救援智能化利器
    雲洲智能「海豚1號」水面救生機器人,具有易操控、高效率、低風險等特點,可替代傳統救生圈實施落水人員救援,也被俗稱為「動力救生圈」。它可以廣泛應用於泳池、水庫、河流、海灘、船艇、碼頭等救援場景,成為水上救援智能化的高科技新利器。——編者按以下文章轉載自公眾號「溪流之海洋人生」 ,作者溪流。
  • 惠州特警上演驚險刺激水上救援!無人智能動力救生圈救援項目首次...
    惠州特警上演驚險刺激水上救援!無人智能動力救生圈救援項目首次亮相!精彩、刺激、壯觀的水上應急救援拉動演練活動踐行訓詞!拋投救生圈水上救援特警隊員採用拋投救生圈的方式對3名落水群眾實施救援,拋投力度恰當、救援的動作熟練,展現了水上救援的基本功。
  • 重慶舉行今年最大規模水上應急救援演練
    11月27日上午,一場激烈的「大片」在嘉陵江化龍橋水域上演,這是由市交通局主辦,市港航海事事務中心承辦的2020年重慶市水上應急救援綜合演練。兩船「碰撞」後發生爆炸,頓時濃煙滾滾,火焰躥起數米高。船上的「乘客」驚慌失措,到處跑動。兩艘「事故船」向港航事務中心應急值班室報警,隨即展開自救。船員立即使用身邊滅火器滅弧,並指導乘客穿戴救生衣、安撫情緒。港航事務中心接警後,一邊通知水上執法大隊實行交通管制,一邊通知救援中心出動救援船艇開展人命救助。救援中心先出動無人機搭載救生浮板、智能救生器趕往現場,救人要緊!
  • 雲州區開展水上救援實操訓練
    為應對水上救援需要,著力打造一支「一警多能、一警多用」的應急隊伍,近日,雲州區公安分局組織巡特警大隊全體民警輔警開展水上救援訓練,全力提升幹警水上應急處置能力。訓練採取理論講解、動作示範、分組練習、模擬實戰的方式,在不同環境下,相繼組織開展了遊泳技巧、徒手水面救生、繩索水域救生等一系列水上救援項目。訓練中,參訓隊員充分發揚「五特」精神,協作配合、反覆練習各項水上救援方法和技能,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訓練任務。此外,參訓隊員還模擬多種溺水警情進行緊急救援訓練,確保在實戰中熟練掌握水上救援要領與技巧,做到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 中山坦洲:開展防汛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及水上救援演練
    為提升防汛應急搶險和水上救援能力,切實做好今年防汛應急搶險各項工作。5月8日,中山市坦洲鎮武裝部組織民兵應急分隊開展防汛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及水上救援演練。開訓儀式上,坦洲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黃文波出席並做動員講話。
  • 重慶市舉辦今年來最大的一次水上交通應急救援綜合演練
    、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水上支隊、重慶長航救助打撈工程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參演。「夾擊」,噴灑出的水霧迅速控制了火情,隨後失控船舶被攔截拖帶到安全水域。事故水域水面出現油汙,演練指揮部立即在下遊布設了兩道圍油欄,投放吸油氈,確保水質恢復正常。
  • 無人機拋投救生圈救下落水者 這場演習展現了長沙水上應急救援實力
    無人機拋投救生圈救下落水者(應急管理看長沙) 這場演習展現了長沙水上應急救援實力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志偉 攝 長沙晚報11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吳鑫礬 ) 「長沙市水上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我是旅遊客船1號,在母山水域與貨船1號發生碰撞,我船船體破損,失去動力,船上20名乘客,有6人落水,請求緊急救助。」12日上午,在湘江長沙段母山水域,一艘客船與貨船相撞。
  • 七旬老伯堅守水上救援 捐3000元見義勇為獎金
    帶動凡人英雄踐行見義勇為,鯉城區浮橋見義勇為工作站獲評「泉州市見義勇為先進工作站」泉州網12月25日訊 (記者 許奕梅 王盼琛 通訊員 吳嬌萍 柯培文 文/圖)日前,在鯉城區見義勇為表彰大會上,71歲的肖金勇獲評「鯉城區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身為泉州市紅十字會水上安全救援志願服務隊的一員
  • 黃海海域,一場覆蓋空中、水面、水下的立體救援演練正式展開
    黃海海域,一場覆蓋空中、水面、水下的立體救援演練正式展開來源:解放軍報作者:胡佳傑 段江山責任編輯:烏銘琪2021-01-17 08:26
  • 【乘風破浪】開展水上應急救援培訓班,切實提升水域救援能力
    為進一步加強水上應急救援能力,夯實防汛防臺減災救災工作基礎、充分發揮基層應急救援隊伍在水域救援中的作用,連日來,黃巖區應急管理局在台州市應急救援訓練蓋達組織開展水上應急救援培訓班,來自全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 橋北社區水上應急救援演練保安全
    為進一步提升水域應急救援能力,2020年7月9日,太和縣城關鎮橋北社區志願應急救援隊組織全體救援隊成員在白楊溝開展了防溺水救生演練活動。提高水上救援的應急救援能力,確保隊伍「拉得出、用得上、搶得險」。一隊員發現水面上有溺水人員,立即報告救援隊長,救援隊接到報警後迅速出動,第一時間趕赴出事水域。活動中,按照演練預設方案有序進行潛水、探測、拋繩槍、拖帶施救等事項,隨著「溺水者」被施救人員救上岸後,救援隊員對溺水者進行心肺復甦及人工呼吸等緊急施救,並同時撥打了120,圓滿完成此次救援任務。
  • ...警察被指救援不力 多地民警:遊泳技能無硬性要求,多聯動水上...
    代警官表示,在實踐中是否需要掌握遊泳或水上救援技能,主要因各地公安局的屬地環境而存在不同。「據我了解,在南方水域較多的地區,會在警察入職後,進行一些基本的水上救援培訓。但在北方,則很少有。」  海南省公安廳港航公安局一民警也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對於新入職的警察是否具備遊泳技能,以及入職後是否需進行水上救援培訓,均未做硬性規定。
  • 銀川舉行水上應急救援演練
    原標題:銀川舉行水上應急救援演練7月11日,銀川鳴翠湖國家溼地公園水域1名遊客「落水」,急待營救!千鈞一髮之時,救援人員搭載快艇迅速趕到現場,將「落水」人員成功救起。這是7月11日銀川水上應急救援演練活動中的一幕。
  • 加拿大開發有助於水上救援的可穿戴漂浮物
    打開APP 加拿大開發有助於水上救援的可穿戴漂浮物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2-01 11:11:45 據外媒報導,如果你在開放水域上跟你的單人帆船、皮艇或其他船隻分開保持漂浮是一個挑戰,另外,你還必須被你的救援人員看到。
  • 原陽斑馬救援大隊水上救援組成立,民間義務應急救援又上新臺階
    2020年7月20日上午、在美麗的黃河岸邊俗稱一門三相之地的陡門鄉,原陽縣斑馬義務救援大隊水上救援組成立,標誌著原陽斑馬義務救援大隊在民間義務應急救援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填補了我縣民間公益性水上應急救援的空白。
  • 泗陽開展消防安全與水上救援知識培訓
    6月2日下午,泗陽縣應急管理局、縣園林綠化事業發展中心、消防大隊聯合開展一場消防安全知識和水上救援知識培訓。本次安全培訓分為理論講解、現場示範、模擬火情滅火、水上救援演練等多個環節。活動開始,來自縣消防救援大隊的教官對日常生活、辦公室如何正確使用電器設備、火災現場逃生等內容進行詳細講解,並介紹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在教官的安全指導和示範下,各園林養護單位的負責人還一一上去模擬參與火災發生時的滅火工作,學會正確使用滅火器。
  • 長江救援志願隊:獲得榮譽越多肩上責任越大
    長江救援志願隊大合影 記者李永剛 攝  元月1日9時許,青山區建設五路江邊寒風凜冽,長江救援志願隊鋼城支隊142名隊員在此集結。水中拖帶,岸上救援,志願隊員們選擇用一場救援演練迎接新年第一天。  「獲得的榮譽越多,肩上的責任就越大。我們不是明星,只是一群腳踏實地的志願者。」長江救援志願隊鋼城支隊隊長周漢明道出了長江救援志願隊全體隊員的心聲。
  • 紅船水上應急救援志願服務隊教你「保命秘籍」
    夏天是遊泳的季節,但清涼的水面下也暗藏著許多危險。今年夏天,紅船水上應急救援志願服務隊與南湖區公安局等部門一起,為我市青少年開展公益培訓,至今已舉辦了20場。如何預防溺水?發現有人落水如何施救?讓紅船水上應急救援志願服務隊來教你「保命秘籍」。
  • 雲安區舉行水上救援應急演練
    為進一步檢驗《雲浮新港水上救生應急預案》可操作性,及時搶救遇險人員和財產,最大限度地減少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損失,11月17日上午,2020年雲浮新港碼頭水上救援應急演練在雲浮新港水域舉行。副區長陳偉權到場觀摩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