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製藥:2020年三季報點評:業績陣痛期,看好長期成長性

2020-12-18 同花順財經

國泰君安12月7日發布對中國生物製藥的研報,摘要如下:

維持「增持」評級。公司公告2020Q1-3總營收181.3億,同比下滑6.2%,2020Q3銷售收入54.8億元,同比下滑19.4%;2020Q1-3經調整後歸母淨利潤22.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持有者應佔基本盈利),同比下滑11.7%,三季度業績低於預期。公司受醫院終端恢復和集採疊加影響,處於業績陣痛期,預計,公司肝病、心腦血管所受負面影響較為顯著,消化系統、鎮痛領域也因醫院未恢復至往期就診水平業績下滑,因此我們下調公司2020-2022年EPS預測值為0.14/0.17/0.20元(原為0.17/0.20/0.23元),考慮到公司未來創新雙輪驅動+國際化進程,行業競爭力依舊領先,我們維持2021年PE59X,對應下調目標價至10.03港元(原目標價為11.80港元),維持增持評級。

肝病領域下滑明顯,腫瘤領域增速放緩。肝病領域前三季度收入30.5億元(同比-38.6%),Q3單季收入8.0億元(同比-52.0%),恩替卡韋丟標仍是收入下滑的重要影響因素,此外其他集採中未中標品種阿德福韋酯和替諾福韋二吡呋酯也銷售承壓,甘美因注射劑型銷售受到疫情恢復影響。腫瘤領域前三季度收入57.9億元(同比+37.8%),Q3單季收入17.7億元(同比+8.4%),考慮到公司腫瘤線受集採負面影響的品種較少,估計Q3增速放緩主要因安羅替尼銷售略有下滑,以及雷替曲塞降價55%進醫保後,疫情影響醫院就診從而未實現量的提升有關;預計安羅替尼前三季度銷售超30億,全年仍有望實現40億銷售額。

呼吸領域高增長,布地奈德放量提速。呼吸領域前三季度收入9.6億元(同比+17.3%),Q3單季收入3.7億元(同比+35.6%),其增長顯著加快主要因布地奈德快速進院後開始放量所致,布地奈德自今年4月底正式開賣以來,預計快速完成超1400家醫院進院工作,全年有望貢獻超5億銷售額;明後年公司呼吸產品線有望隨藥械一體的舒利迭仿製藥獲批繼續增厚呼吸業績。

催化劑:新產品及新適應症的研發進展,光腳品種的放量。

風險提示:帶量採購的風險;新藥研發的不確定性風險。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中國鐵建召開2020年三季報業績發布電話會
    11月2日下午,中國鐵建召開2020年三季報業績發布電話會議。中國鐵建黨委常委、總會計師兼總法律顧問王秀明介紹了企業主要經營業績情況。中國鐵建董事會秘書趙登善主持會議。
  • 微芯生物跌近12% 在國海證券平安證券唱多聲中下跌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8日訊 微芯生物(688321.SH)今日跌11.92%,收報39.83元。10月29日,國海證券發布研報《微芯生物(688321)2020年三季報點評:三季報業績符合預期 西達本胺全球化放量值得期待》,研究員為周超澤。研報稱,微芯生物發布三季度業績報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7億元,同比增長44.68%,歸母淨利潤3843萬元,同比增長84.48%,扣非淨利潤2007萬元,同比增長19.15%。
  • 基金季報怎麼讀?看這3點就夠了
    舉個例子,下面這張表是上投摩根慧選成長A基金截至2020年三季末的前十大重倉情況。  來源:上投摩根慧選成長基金2020年三季報,數據截至2020.9.30,上述表格僅為展示本基金截止三季末的重倉持股情況,無特定推薦之意,也不代表基金將繼續持有或挑選該等項目作投資。
  • 中國生物製藥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
    2018年新上市品種為13個,2019年新上市品種為26個,2020年至今新上市品種為26個。 研發取得理想成績,於第三季度內,獲得生產批件11件。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研發總開支佔集團收入約11.6%。 集團通過多種網際網路平臺建立了與醫患的便捷溝通,並通過多個有資質的平臺開展網際網路營銷活動,取得顯著成效。
  • 【圖解季報】萬泰生物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4.67億元 同比增長273...
    萬泰生物10月28日最新公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   近年來,公司的業績情況如下表所示: 萬泰生物歷史業績
  • 解析中興通訊2020年三季報:業績強勁增長的動力何在?
    昨日晚間,中興通訊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69億元,同比增長37.2%;淨利潤8.6億元,同比下降67.83%。不過,去年同期淨利潤包含了一筆約22億元的一次性資產處置收益,剔除後淨利潤同比增長87%。如果按扣非淨利潤算,則同比增長454.66%。這是一份業績強勁的季報。
  • 【圖解季報】安科生物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2.99億元 同比增長16.4%
    安科生物10月29日最新公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   近年來,公司的業績情況如下表所示: 安科生物歷史業績
  • 中國生物製藥:業績拐點已至,來年向上可期
    興業證券12月2日發布對中國生物製藥的研報,摘要如下:短期業績壓力釋放: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1.2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6.2%;歸母淨利潤18.50億元,同比下降18.0%。
  • 21深度|前三季度「業績考」:看跨國製藥巨頭如何在疫情大流行中...
    大型製藥企業在疫情之下呈現出了更堅韌的一面。2020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讓全人類集體面臨了一次傳染病的威脅,以此蔓延至各行業的影響大多紛繁且消極,「一線」的生物製藥行業則面臨著更加複雜的市場局面。業績恢復至疫情前10月底至11月中旬,大型跨國製藥企業相繼發布了2020年三季度業績,並預估了全年的業績及未來的市場情況。相較於慘烈的二季度營收增速放緩甚至下滑的情況,三季度跨國藥企業績有不同程度的恢復,如果對比上半年情況來看,前九個月的降幅在收窄,增長在恢復。
  • 華虹半導體:2020年三季報點評:8寸供需緊張持續,12寸廠擴產進展迅速
    2020~2021年公司規劃無錫廠將迅速擴充至4萬片/月產能,8吋廠未來有1~2萬片/月擴充空間,全年預計收入持續環比改善,長期看好無錫廠產能爬升,打開公司發展空間。給予公司目標價43.02港元,維持「買入」評級。20Q3收入好於指引,毛利率符合指引,淨利潤略低於預期;20Q4收入指引好於市場預期。
  • 剛性需求帶來確定性成長,醫藥行業兩條投資主線被長期看好
    對於未來醫藥行業發展,有分析人士指出,剛性需求帶來確定性成長,維持行業長期看好觀點,而醫藥創新和消費升級仍為長期投資主線。「高成長性使行業享有估值溢價,建議關注研發實力雄厚,管線豐富,梯度合理,產品優勢突出的國產創新龍頭企業及產業鏈相關CXO企業,恆瑞醫藥、藥明康德等。」該人士建議道。
  • 2014年中國十大生物製藥公司排名
    生物醫藥產業是近年來中國成長性最好、發展最為活躍的經濟領域之一。為此,全國各地均在大力推進其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星星之火」正在中國大地上呈現燎原之勢。經過10餘年的努力,中國基本建成了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藥物孵化基地,提升了藥物研發和產業化水平;初步形成了具備一定規模的專業化新藥研發隊伍,增強了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方向和重點發展的生物製藥行業產品包括基因工程藥物、開發活性蛋白與多肽類藥物、中草藥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發酵生產、開發各種疫苗、單抗及酶診斷和治療試劑、開發靶向藥物。
  • 中國生物製藥:重磅首仿布地奈德獲批,拉開進口替代帷幕
    廣發證券2月28日發布對中國生物製藥的研報,摘要如下:重磅首仿產品獲批上市,研發和生產技術再獲突破。2月27日,公司公告子公司正大天晴研發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獲得國家藥監局藥品註冊批件。公司產品為國內首仿,根據IQVIA,2019年原研於中國銷售額為56.25億元。中國患者人群基數龐大,呼吸科吸入製劑市場廣闊。我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人數多,診療率和控制率低,未滿足的臨床治療需求巨大。我國哮喘患者約5000萬人,慢阻肺患者約1億人。吸入製劑通過局部給藥實現快速直接的發揮藥效,療效好、安全性高,為國際市場治療首選。
  • 東方財富證券--天士力2020年三季報點評:Q3業績顯著改善,實施歸核...
    2020年10月29日,公司發布三季報。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13.9億元,同比下降19.2%;歸母淨利潤為11億元,同比下降2.8%;扣非淨利潤為9.6億元,同比下降10%。由於自2020年8月起,天士營銷不再納入合併範圍所致,醫藥商業收入下降28.05%。Q3淨利潤顯著改善,業績增速逐步恢復穩健。
  • 三季報預增王出爐:業績猛增15倍 今年業績或翻倍股名單曝光
    截至最新,滬深兩市共499家上市公司發布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業績預告類型顯示,前三季度業績預喜(包括預增、扭虧、略增、續盈)個股共175隻,業績預減個股63隻,續虧68隻,首虧63隻,略減53隻。175隻業績預喜個股主要分布在醫藥生物、化工、電子、電氣設備等行業中,分別有24隻、21隻、19隻、19隻。
  • 三季報預告搶先看:普洛藥業淨利潤賺6億,會是下半年10倍股嗎?
    9月28日,普洛藥業發布2020 年三季報預告,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億,環比增長50%.普洛藥業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環境下,能取得這麼好的三季報「成績單」確實不容易,我認為它取得三季報好業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強大的研發實力公司歷來堅持自主開發與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模式,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現擁有兩家省級院士工作站、兩家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 三季報預告提前看:預增王預計盈利60億 96股業績連續三季增長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統計顯示,目前兩市共有521隻股票對於2020年三季報進行了預告,其中業績向好(包括預增111、扭虧28、略增38、續盈11)個股共188隻、業績下降(包括預減64、首虧63、略減57、續虧70)個股共254隻、不確定
  • 三季報基金經理解讀之傅鵬博:維持九成倉位運作,信維通信被剔除出...
    傅鵬博團隊在季報中也表示,「三季度,基金依舊維持了原有的倉位配置策略,不過考慮到宏觀不確定性,對持倉的分散度進行了微調。展望下一個季度,宏觀及貨幣政策導向、國際環境變化將成為我們不得不關注的重點,我們將依舊堅持對優質企業給予更大的關注度,通過持倉均衡的方式來確保組合的平穩運作。」
  • 萬華化學、歐菲光、比亞迪、中科曙光、格林美,可以長期持有嗎?
    2、2020年三季報每股收益1.70元,淨利潤53.49億元,同比去年增長-32.28% ,今年業績有所下滑,歷史基本沒業績良好。 3、個股目前逐漸走弱,macd出現賣出信號,今天也跌破20天線,一般20天線是上行趨勢的支撐線,預計短線出現震蕩調整的概率加大,中長線看好公司,但短線可以高拋減倉為宜。
  • 賽默飛擴建中國製造中心蘇州工廠,持續看好中國生物製藥產業
    ., TMO)正式宣布,賽默飛中國製造中心蘇州工廠成功擴建,揭幕了其在亞太地區的首條一次性生物工藝容器系列產品生產基地(下稱「一次性技術生產基地」)以及中國創新中心蘇州分部(下稱「蘇州創新中心」),還將引入高端空氣品質檢測分析儀器的生產線,進行環境顆粒物連續監測儀等儀器的本地化生產。據賽默飛方面介紹,本次擴建總投資金額超1000萬美元,新增廠區面積達1300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