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科學思維引領下行穩致遠
一個民族要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習主席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要求全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增強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這既為新時代確保行穩致遠提供了思想引擎,也為各級領導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指明了方向。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增強戰略思維,就是要用全局視角和長遠眼光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做到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體現在領導工作中,既包括在思想上樹立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思維和政治素養,胸有主心骨,不為噪音所擾,不為流言所惑,不為暗流所動,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行動上認真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夠從容應對重大問題,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堅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還包括在面對各種挑戰和考驗時,對未來發展趨勢、不確定因素以及結果有準確預見和戰略判斷,保持思維的正確性、科學性。
「蔑視辯證法是不能不受懲罰的。」恩格斯的這句名言,深刻揭示了辯證法的極端重要性。增強辯證思維,要義是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洞察事物發展規律,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一個領導幹部沒有戰略思維,幹不了大事業;而缺乏辯證思維,則會毀壞大事業。因此,必須把辯證思維貫穿到領導工作全過程,諸如運用全面、聯繫的觀點看問題,防止思想偏頗、為局部利益所困;運用動態、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防止急功近利;等等。而最大量運用的是分析問題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既看到現象又看到本質,既看到偶然又看到必然,既看到機遇又看到挑戰,既善於把握全局又善於找準重點,善於抓主要矛盾、牽「牛鼻子」。這樣才能確保思維的科學性,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新者生機也,不新則死。」增強創新思維,就是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摒棄不合時宜的舊觀念,以思想認識的新飛躍開啟工作新局面。面對變化著的客觀世界,人們卻往往容易被習慣所束縛,固步自封,不願突破。這是一對矛盾,創新思維就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思想引擎。「不滿是向上的車輪。」創新思維從本質上說是一種不滿足現狀的進取精神,一種敢於開闢新境界的魄力和膽識。作用於我們今天的強軍實踐,就是要在堅持戰鬥力標準上「敢」字當頭,敢於破除一切妨礙戰鬥力生成的思想觀念,敢於衝破一切束縛戰鬥力提高的做法和規定,敢於革除一切影響戰鬥力躍升的體制機制弊端,在不斷創新中實現新突破,開創新局面。
「謀劃工作要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問題要運用法治方式,說話做事要先考慮一下是不是合法。」習主席的這一重要論述,是增強法治思維的基本要求。體現於工作實踐,必須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嵌入權力運行全過程。比如在決策時,要堅持議事先議政、議政先議法,讓決策遵循法治,杜絕「拍腦門」決策的現象;在使用權力時,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嚴防和糾治「土政策」「土規定」「潛規則」,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在法治之外,更不是在法治之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中的這個「止」,一定意義上說是一種底線思維。所謂增強底線思維,就是指部署和推動任何工作,要想清楚底線在哪裡,在守住底線的前提下進行,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確保不發生逾越底線的問題。對於部隊領導幹部而言,底線思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日常工作千頭萬緒,一旦工作出現失誤,往往會非常被動,甚至會給部隊建設造成重大損失。特別是當前,國防和軍隊改革向縱深挺進、矛盾和風險無處不在,堅持底線思維,預估發展趨勢,預測可能遇到的問題,把工作關口前移,才能下好先手棋、把握主動權。重視底線思維,凡事未雨綢繆,才能確保少走彎路、不摔跟頭,確保強軍「接力賽」蹄疾步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