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此詩名為《國風·召南·鵲巢》,收錄於《詩經中》。是一首描寫貴族婚禮的盛大場面,男方有所成就,建成家室,迎娶他的夫人過來居住的短詩。
喜鵲築成了巢,鳩便住在這裡。這個人要出嫁,車隊便來迎接她。喜鵲築成了巢,鳩便佔據這裡。這個人要出嫁,車隊便來保護(送走)她。喜鵲築成了巢,鳩便住在這裡。這個人要出嫁,車隊便成全她。
為什麼說男方有所成就呢?
首先這首重複吟唱的小詩每一整句中都提到了「百兩」這個詞。「百兩」最先會想到黃金百兩,通常是形容賞賜厚重:「賞黃金百兩」,這也就意味著家財萬貫。在這裡「兩」是一個通假字,同「輛」;「百」形容數量龐大,而不是準確的數字;所以這裡指的是男方迎娶女方的車隊浩大,氣勢磅礴。大家想一想,能有這樣陣勢的人,家庭條件一定十分優越。就好比現在結婚一水兒的豪車,場面一定很壯觀,也會讓別人心生羨慕。
鳩和鵲指的究竟是什麼?
說起鳩與鵲,想必大家會想起一個成語:鳩佔鵲巢,更會認為這是一個不好的詞語。鳩佔鵲巢比喻的是強佔別人的住屋。但是這裡的意思其實指的是女子嫁到男子家中,和男子一同居住,是一種美好的寓意。「鳩」是布穀鳥,「鵲」便是喜鵲,用這兩種鳥類比作一對新婚夫婦,富有吉祥的含義,喜鵲也是吉祥的象徵。
《鵲巢》
這首小詩雖說只有48個字,但是卻將婚禮的盛大場面平鋪直敘地描寫出來。古時「嫁娶」是重大的事情,雙方要計劃很久保證萬無一失,儀式的繁瑣那更是不在話下。
都說古代四大美事之一便有洞房花燭夜,過去的婚禮只有在洞房花燭夜之時才能看到新娘的容貌,所以這首小詩中便沒有對新娘給予描寫。
男方迎親車隊龐大,身份地位定是顯赫。古時最在意門當戶對,那麼這位姑娘定然也是大家閨秀才能配得上男子。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你感興趣的、不知道的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