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經典篇目:48字寫出婚禮盛大場面,巧妙吟唱的一首小詩

2020-12-26 桃子帶你學文化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此詩名為《國風·召南·鵲巢》,收錄於《詩經中》。是一首描寫貴族婚禮的盛大場面,男方有所成就,建成家室,迎娶他的夫人過來居住的短詩。

喜鵲築成了巢,鳩便住在這裡。這個人要出嫁,車隊便來迎接她。喜鵲築成了巢,鳩便佔據這裡。這個人要出嫁,車隊便來保護(送走)她。喜鵲築成了巢,鳩便住在這裡。這個人要出嫁,車隊便成全她。

為什麼說男方有所成就呢?

首先這首重複吟唱的小詩每一整句中都提到了「百兩」這個詞。「百兩」最先會想到黃金百兩,通常是形容賞賜厚重:「賞黃金百兩」,這也就意味著家財萬貫。在這裡「兩」是一個通假字,同「輛」;「百」形容數量龐大,而不是準確的數字;所以這裡指的是男方迎娶女方的車隊浩大,氣勢磅礴。大家想一想,能有這樣陣勢的人,家庭條件一定十分優越。就好比現在結婚一水兒的豪車,場面一定很壯觀,也會讓別人心生羨慕。

鳩和鵲指的究竟是什麼?

說起鳩與鵲,想必大家會想起一個成語:鳩佔鵲巢,更會認為這是一個不好的詞語。鳩佔鵲巢比喻的是強佔別人的住屋。但是這裡的意思其實指的是女子嫁到男子家中,和男子一同居住,是一種美好的寓意。「鳩」是布穀鳥,「鵲」便是喜鵲,用這兩種鳥類比作一對新婚夫婦,富有吉祥的含義,喜鵲也是吉祥的象徵。

《鵲巢》

這首小詩雖說只有48個字,但是卻將婚禮的盛大場面平鋪直敘地描寫出來。古時「嫁娶」是重大的事情,雙方要計劃很久保證萬無一失,儀式的繁瑣那更是不在話下。

都說古代四大美事之一便有洞房花燭夜,過去的婚禮只有在洞房花燭夜之時才能看到新娘的容貌,所以這首小詩中便沒有對新娘給予描寫。

男方迎親車隊龐大,身份地位定是顯赫。古時最在意門當戶對,那麼這位姑娘定然也是大家閨秀才能配得上男子。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你感興趣的、不知道的文化知識。

相關焦點

  • 除了《周南·桃夭》,《詩經》中還有哪些寫婚禮的詩?
    那麼婚筵之詩在《詩經》中的表現如何呢?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很好很強大!比如,沿用到現在的指代女孩出嫁的「於歸之喜」就源自《詩經》,《衛風·碩人》這首詩就有齊侯之女嫁入衛國跨國婚禮的盛大場面。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
  • 詩經中最經典的一首詩,詩中的名句人盡皆知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305篇詩歌,之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的笙詩六篇,有人認為這六篇本身是曲譜。
  • 《詩經》中生僻字最多的一首詩,鏗鏘有力,剛柔並濟,不可不讀
    《詩經》因為離我們過於久遠,古人與我們的生活和書寫、閱讀習慣,難免有較大的差異,漢字的發展和演變也是如此,所以,《詩經》中常常有我們很不熟悉的生僻字。比如《詩經》第一篇的《關雎》中的「雎」字,就是一個生僻字,但是因為大家對這首詩都太熟悉了,所以幾乎沒有人讀不出來。可見,如果我們對《詩經》真正的熟悉起來,這些生僻字也根本不是問題。
  • 李白極美麗動人的一首小詩,短短20字,寫出了一顆玲瓏少女心
    然而,這樣一個天賦天賦才情的人,其實不僅僅善於措寫場面宏大,氣勢磅礴的詩作,那些生活中極其細小普通的場景,李白也能寫地充詩情畫意。例如下面這首隻有短短20字的小詩《玉階怨》。全詩如下: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 《詩經》最粗鄙的一首詩,言辭直白備受指摘,如今讀來卻令人叫絕
    可事實上,《詩經》中有一篇詩的內容和用詞在千百年來一直飽受詬病,它雖然經典,但也被人們認為是《詩經》中最粗鄙的一首!這篇毀譽交加卻又十分經典的詩作就是《相鼠》。 《相鼠》的內容 在《詩經》中老鼠一直一種是惹人厭惡、人人喊打的意象,但《相鼠》全篇都以老鼠起興,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首情感取向並不積極的詩作。
  • 為你讀詩|第99天《詩經·衛風· 碩人》
    《詩經·衛風· 碩人》.m4a01:35來自楚予微茫碩人其頎,衣錦褧衣。《碩人》是《詩經·衛風》中的一首,是讚美是齊莊公的女兒、衛莊公的夫人莊姜的詩。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對莊姜之美的精彩刻畫,永恆地定格了中國古典美人的曼妙姿容,歷來備受推崇。《衛風·碩人》通篇用了鋪張手法,不厭其煩地吟唱了有關「碩人」的方方面面,如第一章主要說她的出身——她的三親六戚,父兄夫婿,皆是當時各諸侯國有權有勢的頭面人物,她是一位門第高華的貴夫人。
  • 《詩經》中最特殊的詩,被譽「百字離騷」,作者性別至今還在爭論
    尤其是《詩經》中帶有現實主義色彩的《國風》,以及《楚辭》中浪漫主義色彩濃厚的《離騷》,更是經典中的經典,還被後人合稱為「《風》《騷》」,專門用來代指文學,因而很多人在讀《詩》時,就認為《國風》中的詩歌,都是寫實的,讀《楚辭》時,就認為通篇都是浪漫主義風格。事實上,《詩經》中不乏一些浪漫主義佳作,《楚辭》中也有很多寫實之處。
  • 唐代三流小詩人,卻寫出字字句句對仗的奇詩,短短28個字出神入化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拋開詩中的種種意境的渲染,轉承的巧妙、深刻的蘊意,就只說全詩的「八句皆對」,就已足夠驚豔。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今天小赫赫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組《離思》悼亡詩中最經典的一首《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詩經》中這首恭賀新婚的詩,竟然引出了三種不同的解釋!
    《詩經》中有一首詩很奇怪,因為這首詩,有三種意義完全不一樣的解釋,而且到今天哪個解釋正確,還沒有下定論!這首詩,可以明確的一點,是一首描寫婚禮的詩。但是是誰的婚禮呢?是平民還是諸侯王君的婚禮?這一點《毛詩序》裡說是國君的婚禮,朱熹《詩集傳》說是描寫的諸侯的婚禮,不管是誰的婚禮,從這首詩描寫婚禮的場面「百兩御之」、「百兩將之」這些詞彙,可以看出,婚禮的場面很隆重,所以我們只要判定,這是一首描寫貴族的婚禮就是了。然後就是這首詩的解釋,現在的學者認為,有三種不同的解釋。
  • 《詩經》首篇為何是《關雎》?它真的只是一首愛情詩嗎?
    《詩經》中共有311篇詩歌(其中6篇只有標題),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民俗愛情,戰爭徭役,祭祖宴會應有盡有。其中也不乏文採斐然,藝術性高的詩篇。為何古人卻把一首描寫愛情的「小詩」《關雎》,放在了卷首呢?它真的只是一首愛情詩嗎?或者說古人只把它看成是愛情詩了嗎?
  • 【吟唱教學】詩經·小雅·蓼莪
    古韻新妍後的第一首吟唱教學,送給剛剛吟唱過的古韻新妍經典保留曲目,詩經·小雅·蓼莪。
  • 寫風最深入人心的一首小詩:李嶠只用了20字,便寫出了最形象的風
    李商隱曾經寫過一首關於風的古詩,說:「撩釵盤孔雀,惱帶拂鴛鴦;羅薦誰教近,齋時鎖洞房」,有些晦澀,取意不取象,需要好好品味;宋代劉克莊也寫過一首《風》,其中有句云:「不知起何處,但覺來無窮;浮埃晦白晝,奇響激半空」,對風以及風造成的影響進行了探討。
  • 孩子半天背不會一首詩?利用情景教學法,讓背詩成為享受
    很多家長在觀看過《中國詩詞大會》和《經典永流傳》之後都越發的想讓孩子學習古詩,鍛鍊孩子內在的氣質,那從小就讓孩子背詩有什麼好處呢?提升氣質那是肯定的,除了這一點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自2018年9月份開始,全國統一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小學一年級課本當中首次加入古詩,其中古詩文約佔課本當中的30%的內容。
  • 嶽飛將軍最經典的一首小詩,一反其詞的激昂悲壯,讀來滿滿好心情
    從存世的幾十首詩詞來看,嶽飛的詩詞還是有比較婉約蘊蓄的,例如今天我們要讀的這首《池州翠微亭》,一首清新明快的小詩。《池州翠微亭》宋·嶽飛經年塵土滿徵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這是一首記遊詩,詩作於池州,與其詞的激昂悲壯形成鮮明對比,以清新明快的筆法,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摯熱愛,充分體現了馬背賦詩的特點。「池州」,是宋代江南東路的一個州,現在的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這裡作者以州名代指州府名。「翠微亭」,在今安徽貴池南邊的齊山上,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時建造的。詩的前兩句寫出遊的愉悅。
  • 《詩經》中美了三千多年的好名,字字動人!
    同時,《詩經》中琅琅上口的詩句讓人耳熟能詳,仿佛像一首天籟之音那樣娓娓動聽,那接下來獵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詩經中的好名字。並且,這個名字也是出自《國風·陳風·月出》中,是對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舒」字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用作人名意指無憂無慮,安然舒適,閒情逸緻之義,「窈」字可以形容女孩文靜而美好。因此,「舒窈」二字兩字結合,文雅又美好。
  • 《詩經》中最純粹的一首愛情詩:我愛你,只是因為愛你
    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珠寶,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起源於上古時期的社會生活,因為勞動生產、男女相戀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音調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囊括了古體詩、近體詩以及格律詞,詩起源於先秦,鼎盛於唐朝,詞則起源於隋唐,盛行於宋朝,由於詩詞源自民間,所以詩詞其實是一種草根文學
  • 《詩經》中用39個字寫出蝗蟲大軍過境的情形,其詩生動有趣
    《詩經》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源頭之一,世世代代影響著歷代詩人們,其影響力不同凡響。而且《詩經》裡大多是以幾十字就表達出所想傳達的思想和內核。雖然短短幾十個字,但是讀來卻令人回味無窮。《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大多是勞動人民們的所見所感,純樸真摯,生趣盎然,蘊含著許多道理和情感。這裡就以其中一首來看看到底是怎樣的生動有趣?《螽斯》螽(zhōng)斯羽,詵(shēn)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hōng)薨兮。宜爾子孫。
  • 一首流傳了2000多年的詩,每一句都是名言,其中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我們現在能夠看到最古老的詩是《詩經》,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最早的詩歌就是一種勞動號子,人們在地裡幹活時期所吟唱的歌謠,後來逐漸慢慢演化,經過文人不斷地改進和整合,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了詩歌。兩千多年的漢朝時期詩歌已經就很成熟,這一時期同樣有很多優秀的詩作,而且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其中譬如李延年的《李延年歌》,那就是一首節奏歡快,同時很唯美的佳作,這首詩每一句都是名言,同時也寫出了一位絕世而獨立的佳人,最為令後人津津樂道的是這首詩還誕生了一個成語「傾國傾城」,這個成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它主要是來形容美麗的姑娘。
  • 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關於「文學與生活」的關係,古人常常喜歡強調「文以載道」,就是說一首詩或者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要看它的思想內容如何。如果僅僅是寫得美,但是沒有思想、沒有內容,那它就不能夠流傳很久。比如盛行於漢魏六朝詞藻華麗卻空洞膚淺的駢文、初唐文壇風靡一時的宮體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