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故事分享
春秋時期,晉獻公想要攻打虢國,以此來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底盤,就藉口說虢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準備出兵攻打虢國。
可是,想要攻打虢國,就必須經過虞國,虞國不一定會借路給自己的大軍,晉獻公就問大臣要怎麼辦,怎麼才能向虞國借道。
大夫荀息獻計說:虞國的國君是個目光短淺、喜歡貪圖小利的人,我們只要送給他一些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他一定會答應借道的。
但是晉獻公卻不捨得這些東西,荀息又對他說:大王的這些東西只是暫時寄存在虞國而已,虞國和虢國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只要滅了虢國,虞國沒辦法獨存。當我們的大軍把虢國滅掉,回來的時候可以順道把虞國也滅掉,這樣美玉和寶馬又回來了。
晉獻公覺得荀息說的非常有道理,就同意了他的計謀。果不其然,虞國國君看到禮物後非常開心,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晉獻公借道的請求。但是大夫宮之奇就不同意,他說:虢國和虞國的關係就像是嘴唇和牙齒一樣,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嘴唇,牙齒就一定遭受寒冷。如果虢國被晉國滅掉,晉國回來的時候肯定會滅掉虞國,到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可虞國的國君說:晉國和我們是同宗,怎麼會謀害我們了?宮之奇又說:虢國和晉國的關係比我們還近,晉國都能滅掉他,更何況是我們了?但是虞國國君只沉溺在美玉和寶馬中,根本聽不進去宮之奇的建議,還是借道給晉國。
結果也可想而知,晉國滅了虢國後,班師回朝的路上順帶把虞國也給滅了,虞國國君也成了階下囚,美玉和寶馬又回到了晉獻公手裡。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晉獻公假道滅虢的故事,虞國和虢國本來都是小國,一旦分開,晉國滅掉他們易如反掌,他們本應該加強合作,才能一起對抗強大的晉國軍隊,可是虞國國君目光短淺,為了一點小利就借道給晉國,結果每到了自己的依靠,失去了隊友的力量,自己也被滅。
虞國被滅掉的悲劇說明一個問題:一個團隊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頑強的生存下去,必須加強和其他團隊的合作,如何合作了?
想要合作就要求團隊的管理者之間先加強合作,把團隊協作能力發揮到最大,不同的團隊之間能幫就幫,幫助別人就等於幫助自己。
因為真正的成功不能只靠自己的強大,有時候還必須依靠別人,只有這樣,你才能在關鍵時間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團隊才更有戰鬥力,才能讓領導認為你領導有方,能力不錯。
Part 2 管理學觀點
什麼是團隊協作?
前面說到要想把團隊的戰鬥力提到最高,那就必須把團隊協作能力發揮到最大。這裡就提到一個管理學的觀點:團隊協作能力。那到底什麼是團隊協作能力了?
團隊協作能力是標準的管理學概念,所謂團隊協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團隊基礎上,發揮團隊精神,互幫互助以圖達到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
對於團隊來說,不僅要求團隊成員的能力突出,還要求在不同位置上的管理者能力也突出,而最關鍵的是要各成員之間協作能力突出,只有這些條件都達成,才能體現出團隊協作能力的重要性。
團隊協作能力的重要性
有句老話叫做:落籬之下,獨木成林,焉能存在?故事中的虢國和虞國就是對這句話真實意義最好的解釋,如果虞國國君能夠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肯定不會同意晉獻公借道的請求,自己也不會被滅了。
放眼古今中外,沒有那個人可以憑藉自己一個人的力量稱王稱霸,楚霸王項羽雖勇,也落得烏江自刎,漢王劉邦手無縛雞之力,得忠臣良將輔佐,終成帝業。諸如此類的例子太多了,這些例子都只說明一個問題,只有團隊協作、齊心協力才能最終成功。
團隊協作能力是一切事業成功的基礎。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只有依靠團隊的力量,把個人的願望和團隊的目標相結合,把團隊協作能力發揮到最大,產生出1+1>2的效果,才能實現個人願望和團隊目標,讓個人成功,讓公司成長。
團隊協作能力是企業凝聚力的重要工具。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如果一個團隊的成員都齊心協力把工作做好,有濃厚的凝聚力,那團隊肯定戰鬥力非凡。
俗話說不怕虎生兩翼,就怕人起二心,如果一個團隊的人各自為政,人心浮動,沒有團隊協作能力,毫無凝聚力可言,甚至喜歡搞窩裡鬥,別說戰鬥力了,肯定是沒有生機和活力的。
只有懂得團隊協作的人,才會明白團隊協作能力的重要性,才會明白團隊協作對個人、對團隊、對企業的的意義,才會把團隊協作當做自己的一種責任。
Part 3 職場方法論
既然團隊協作能力是個人成功的基礎,是企業成功凝聚力的工具,那麼作為管理者,如何才能帶領團隊發揮團隊協作能力了?以下5個辦法,不管你是不是領導,都要學會用!
5招做到團隊協作
第一招,創造良好的辦公室環境
這個環境包括辦公室員工關係和領導之間的關係。在心理學上有這一個觀點:如果我們和同事之間的關係融洽,雙方都值得信賴,那辦公室的環境就會處於信任狀態下,員工工作起來會更加輕鬆自由,可以更大程度的發揮員工的能力。
而如果領導與領導之間的關係和睦,不互相勾心鬥角,互相幫助,那在平日的工作中,資源的協調會更加順暢,員工在這樣的領導手下工作,也會把自己的積極主動性都調動起來,能夠同舟共濟,把自己的團隊打造的正好。
第二招,多組織集體活動
這也是很多公司經常組織團建的關鍵原因,因為這樣可以增加團隊的整體協作能力。比如,在集體活動中,有很多遊戲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完成的,這就要求參與遊戲的員工有協作精神,才能把遊戲繼續下去。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說「人的能力的充分發揮是最大的勞動生產力和社會財富,是生產力發展的最有效的方式。」當我們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最需要的是團隊成員強有力的幫助和鼓勵,有他們做堅強的後盾,還愁工作做不好?
第三招,營造奮發向上的工作氛圍
這就考驗到領導的水平了。必要的團隊競爭是保持團隊銳氣的必要條件,所以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作為領導要打造出你追我趕的氣氛,把獎懲措施制定得當,才會讓團隊與團隊之間有良好的競爭。
但是要避免惡性競爭,千萬要避免同行成為冤家的事情發生,只有在統一的目標才能精誠團結,才能攜手共進。
第四招,信任同事和其他領導
可以肯定的是,信任別人是一種良好的美德,不管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中,只有信任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在與同事和其他領導的相處中,一定要自我表現很謙虛,對他們充滿信任,努力把團隊打造成充滿信任氣氛的團隊,這樣才可以把團隊協作能力發揮到極致,把團隊打造的更有效率。
第五招,充分發揮領導的主觀作用
領導在辦公室本來就具有權威性和帶動性。作為領導首先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有團隊協作意識的領導,才能感染員工,讓員工和你一起,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這樣的團隊幹起活了,豈能不嗷嗷嗷叫?
Part 4 職場感悟
作為一個在國企待了4年的老職場人,一直深感團隊協作的重要性。當初自己升任到項目經理,協調資源的時候,總是被金融部阻礙,原來是金融部和我們有競爭關係,所以不想我們處處冒頭。
後來,集團副總的協調性和教訓下,金融部的老大才放開手和我們合作,接下來兩個部門的業績一直都是你追我趕,一時間在集團成為佳話,成為大家學習的對象。
這就充分體現了團隊協作的好處。所以,在公司,不管你是員工,還是領導,記住一點準沒錯:一定要學會和被人合作,這樣才可以事半功倍,自己的職業道路也會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