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管理學:把「協作能力」發揮到最大,團隊才會有戰鬥力

2021-01-10 騰訊網

Part 1 故事分享

春秋時期,晉獻公想要攻打虢國,以此來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底盤,就藉口說虢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準備出兵攻打虢國。

可是,想要攻打虢國,就必須經過虞國,虞國不一定會借路給自己的大軍,晉獻公就問大臣要怎麼辦,怎麼才能向虞國借道。

大夫荀息獻計說:虞國的國君是個目光短淺、喜歡貪圖小利的人,我們只要送給他一些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他一定會答應借道的。

但是晉獻公卻不捨得這些東西,荀息又對他說:大王的這些東西只是暫時寄存在虞國而已,虞國和虢國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只要滅了虢國,虞國沒辦法獨存。當我們的大軍把虢國滅掉,回來的時候可以順道把虞國也滅掉,這樣美玉和寶馬又回來了。

晉獻公覺得荀息說的非常有道理,就同意了他的計謀。果不其然,虞國國君看到禮物後非常開心,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晉獻公借道的請求。但是大夫宮之奇就不同意,他說:虢國和虞國的關係就像是嘴唇和牙齒一樣,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嘴唇,牙齒就一定遭受寒冷。如果虢國被晉國滅掉,晉國回來的時候肯定會滅掉虞國,到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可虞國的國君說:晉國和我們是同宗,怎麼會謀害我們了?宮之奇又說:虢國和晉國的關係比我們還近,晉國都能滅掉他,更何況是我們了?但是虞國國君只沉溺在美玉和寶馬中,根本聽不進去宮之奇的建議,還是借道給晉國。

結果也可想而知,晉國滅了虢國後,班師回朝的路上順帶把虞國也給滅了,虞國國君也成了階下囚,美玉和寶馬又回到了晉獻公手裡。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晉獻公假道滅虢的故事,虞國和虢國本來都是小國,一旦分開,晉國滅掉他們易如反掌,他們本應該加強合作,才能一起對抗強大的晉國軍隊,可是虞國國君目光短淺,為了一點小利就借道給晉國,結果每到了自己的依靠,失去了隊友的力量,自己也被滅。

虞國被滅掉的悲劇說明一個問題:一個團隊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頑強的生存下去,必須加強和其他團隊的合作,如何合作了?

想要合作就要求團隊的管理者之間先加強合作,把團隊協作能力發揮到最大,不同的團隊之間能幫就幫,幫助別人就等於幫助自己。

因為真正的成功不能只靠自己的強大,有時候還必須依靠別人,只有這樣,你才能在關鍵時間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團隊才更有戰鬥力,才能讓領導認為你領導有方,能力不錯。

Part 2 管理學觀點

什麼是團隊協作?

前面說到要想把團隊的戰鬥力提到最高,那就必須把團隊協作能力發揮到最大。這裡就提到一個管理學的觀點:團隊協作能力。那到底什麼是團隊協作能力了?

團隊協作能力是標準的管理學概念,所謂團隊協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團隊基礎上,發揮團隊精神,互幫互助以圖達到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

對於團隊來說,不僅要求團隊成員的能力突出,還要求在不同位置上的管理者能力也突出,而最關鍵的是要各成員之間協作能力突出,只有這些條件都達成,才能體現出團隊協作能力的重要性。

團隊協作能力的重要性

有句老話叫做:落籬之下,獨木成林,焉能存在?故事中的虢國和虞國就是對這句話真實意義最好的解釋,如果虞國國君能夠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肯定不會同意晉獻公借道的請求,自己也不會被滅了。

放眼古今中外,沒有那個人可以憑藉自己一個人的力量稱王稱霸,楚霸王項羽雖勇,也落得烏江自刎,漢王劉邦手無縛雞之力,得忠臣良將輔佐,終成帝業。諸如此類的例子太多了,這些例子都只說明一個問題,只有團隊協作、齊心協力才能最終成功。

團隊協作能力是一切事業成功的基礎。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只有依靠團隊的力量,把個人的願望和團隊的目標相結合,把團隊協作能力發揮到最大,產生出1+1>2的效果,才能實現個人願望和團隊目標,讓個人成功,讓公司成長。

團隊協作能力是企業凝聚力的重要工具。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如果一個團隊的成員都齊心協力把工作做好,有濃厚的凝聚力,那團隊肯定戰鬥力非凡。

俗話說不怕虎生兩翼,就怕人起二心,如果一個團隊的人各自為政,人心浮動,沒有團隊協作能力,毫無凝聚力可言,甚至喜歡搞窩裡鬥,別說戰鬥力了,肯定是沒有生機和活力的。

只有懂得團隊協作的人,才會明白團隊協作能力的重要性,才會明白團隊協作對個人、對團隊、對企業的的意義,才會把團隊協作當做自己的一種責任。

Part 3 職場方法論

既然團隊協作能力是個人成功的基礎,是企業成功凝聚力的工具,那麼作為管理者,如何才能帶領團隊發揮團隊協作能力了?以下5個辦法,不管你是不是領導,都要學會用!

5招做到團隊協作

第一招,創造良好的辦公室環境

這個環境包括辦公室員工關係和領導之間的關係。在心理學上有這一個觀點:如果我們和同事之間的關係融洽,雙方都值得信賴,那辦公室的環境就會處於信任狀態下,員工工作起來會更加輕鬆自由,可以更大程度的發揮員工的能力。

而如果領導與領導之間的關係和睦,不互相勾心鬥角,互相幫助,那在平日的工作中,資源的協調會更加順暢,員工在這樣的領導手下工作,也會把自己的積極主動性都調動起來,能夠同舟共濟,把自己的團隊打造的正好。

第二招,多組織集體活動

這也是很多公司經常組織團建的關鍵原因,因為這樣可以增加團隊的整體協作能力。比如,在集體活動中,有很多遊戲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完成的,這就要求參與遊戲的員工有協作精神,才能把遊戲繼續下去。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說「人的能力的充分發揮是最大的勞動生產力和社會財富,是生產力發展的最有效的方式。」當我們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最需要的是團隊成員強有力的幫助和鼓勵,有他們做堅強的後盾,還愁工作做不好?

第三招,營造奮發向上的工作氛圍

這就考驗到領導的水平了。必要的團隊競爭是保持團隊銳氣的必要條件,所以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作為領導要打造出你追我趕的氣氛,把獎懲措施制定得當,才會讓團隊與團隊之間有良好的競爭。

但是要避免惡性競爭,千萬要避免同行成為冤家的事情發生,只有在統一的目標才能精誠團結,才能攜手共進。

第四招,信任同事和其他領導

可以肯定的是,信任別人是一種良好的美德,不管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中,只有信任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在與同事和其他領導的相處中,一定要自我表現很謙虛,對他們充滿信任,努力把團隊打造成充滿信任氣氛的團隊,這樣才可以把團隊協作能力發揮到極致,把團隊打造的更有效率。

第五招,充分發揮領導的主觀作用

領導在辦公室本來就具有權威性和帶動性。作為領導首先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有團隊協作意識的領導,才能感染員工,讓員工和你一起,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這樣的團隊幹起活了,豈能不嗷嗷嗷叫?

Part 4 職場感悟

作為一個在國企待了4年的老職場人,一直深感團隊協作的重要性。當初自己升任到項目經理,協調資源的時候,總是被金融部阻礙,原來是金融部和我們有競爭關係,所以不想我們處處冒頭。

後來,集團副總的協調性和教訓下,金融部的老大才放開手和我們合作,接下來兩個部門的業績一直都是你追我趕,一時間在集團成為佳話,成為大家學習的對象。

這就充分體現了團隊協作的好處。所以,在公司,不管你是員工,還是領導,記住一點準沒錯:一定要學會和被人合作,這樣才可以事半功倍,自己的職業道路也會越走越遠!

相關焦點

  • 團隊協作能力養成記
    那篇文章發出去後,點讚第一的留言是這個,「該怎樣給孩子訓練團隊協作呢?」團隊協作的注意點特別多,比如說會表達、會傾聽、會擔當等等都是一個好的團隊成員必備的因素,尤其是對於團隊的Leader(隊長)來說,會表達格外重要!
  • 貝爾個人能力強大 團隊協作能力稍有欠缺
    貝爾個人能力強大 團隊協作不足貝爾不是只屬於穆裡尼奧的球員當他的球隊有球時,每個球員都必須考慮自己的位置,不能隨意奔跑。穆帥重視球隊整體協作自從穆裡尼奧到來後,幾位球員的比賽發揮受到了影響,穆拉也是。凱恩本賽季沒有衝刺過,自從禁賽後狀態更是一直不太對勁。貝爾會有什麼不同嗎?
  • 管理學——和尚的故事
    題記:手上準備了大概120+的小故事,都和管理學有關,先用和尚的故事開個頭(禪宗講究悟道),也引出管理學的四大核心要素:計劃、組織、領導、控制。這些企業往往只有遇到很大困難,火燒眉毛時才想到人才,平時則把人才晾到一邊。在工作上,也不積極創造條件,甚至故意刁難,使他們的才能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結果,該享受的待遇不能享受,該得到的利益不能得到,讓人才傷透了心,紛紛尋思跳槽,留下來的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不僅僅是人才個人的悲哀,更是企業的大不幸。
  • 《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告別低效努力,打造高效團隊
    我們為你準備的書是《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不知道,你在平常看書看劇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規律:許多人物雖然能力強大,但總是一意孤行,不聽勸告,最終導致失敗。比如《三國演義》中有名的官渡之戰。她的行動就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切到了團隊協作的癥結上。那麼,她分析了哪些團隊協作問題呢?這主要有五個,分別是缺乏信任、懼怕衝突、欠缺投入、逃避責任和無視結果,下面我們分別進行解讀。第一是缺乏信任。
  • 職場必讀:如何提高自身的團隊合作精神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工作中除了與同事通過良性競爭對自己起到推動和促進作用以外,迅速融入團隊,依靠大家的力量集思廣益、解決問題、聯動協作也成為優秀員工必不可少的工作能力之一。對於剛走入職場和跳槽到新公司的員工,在面對新的同事,新的環境,新的團隊時一定要放低姿態、主動融入,而不是等待團隊來親近你。
  • 幼兒團隊協作能力遊戲
    活動目標:培養因素:靈活性練習,團隊協作能力,爬行練習,平衡感
  • 項目團隊協作差?如何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關係
    本文旨在幫你了解項目團隊的動態,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發揮團隊合作的價值,使項目受益,但切忌做得太過,否則只會獲得遞減或災難性的回報。不過,項目團隊和排球隊之間有以下重要的相似點: 排球隊和項目團隊都不是純民主團隊。排球教練決定誰應該上場,誰應該待命。對於項目管理,純民主團隊可以在後院成功搭建露天平臺,但是讓大型純民主團隊創建核電站並不明智,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團隊在現實生活中這樣做。
  • 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今天的時代已經不是個人持劍走江湖的時代,單打獨鬥的個人英雄主義在今天不可能再有大的成就。一個人如此,一個團隊更是如此,團隊的成功源於團隊成員們形成了巨大的合力。沒有合作,就不能組成一支強有力的團隊,那僅僅是一個鬆散的集合體而已。
  • 每日管理學:何為管理與管理學
    原因就是奧本海默不止懂物理學,他同時還有管理學學位。曼哈頓計劃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的巨大工程,只懂物理學不懂管理學,是很難處理過來的。我們古代也有田忌賽馬的故事。這個故事也可以用管理的思維來思考。上等,中等,下等三匹馬完全可以看作是手上的資源牌,而管理學學的就是如何配置這些資源牌,將其打出最好效益。
  • 提高孩子團隊協作能力哪個最強 那項運動好呢
    說到團隊協作能力哪個最好我個人認為籃球最好,可能有人要說足球了。這些都我個人觀點不接受反駁。你有更好的可以在評論區咱們討論一下。為什麼說是籃球呢!咱們國人最喜歡的就是籃球,因此咱們國家有很多籃球場,可以說是非常多,這就造就了一大批喜歡籃球的孩子。今天咱們就來說一下籃球運動對於孩子們的好處。大多數運動能帶來的好處咱們今天就不說了,可以看我往期的文章。
  • CBA,北控對南京同曦,一場『團隊協作』與『個人英雄』的較量
    這場球是一場『』團隊協作『』模式與『』個人英雄『』模式間的較量。北控隊採用的是團隊協作戰術,今天表現的很成功。國內球員,尤其是角色球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發揮的很突出。王子瑞在本場比賽中,堪稱『』王子『』,僅上半場王子瑞就得分20分,整場比賽下來,他得分22分。
  • 提高團隊戰鬥力,不可忽略的點
    管理者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成為管理者之前,一個人單打獨鬥,業績斐然,沒有團隊的壓力,輕鬆又自在。在升任管理者之後,更多的是要花時間帶出一個嗷嗷叫的團隊,一言一行,都要總攬大局,心思縝密,眼界開闊,一個字,就是「累」。
  • ...談中國商業:人類在管理學的發展史上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經典故事
    從18個人在家裡創業到今天三萬四千的員工,前面100名員工的時候,我用當班主任的方式在管理這家公司。後來到了300、500的時候我發現很複雜,人是很難管的。更加上平臺、技術、營銷我都沒學過。後來我開始學習日本的模式,思考日本是怎麼幹的,再去學習美國,再去研究計劃經濟時代蘇聯是怎麼幹的,後來我發現都不靠譜。任何一個管理的背後都有強大的文化基礎,中國必須走自己的路。
  • 從《奪冠》看如何打造高效的協作團隊
    結合影片中兩任教練執教女排的過程,分別從技能、協作和激勵的維度,聊聊關於如何打造高效的協作團隊。從團隊協作層面,袁導跟陪練(後來國家隊的陳中和教練)的溝通有兩個場景,第一個場景時他剛入隊時的一次私下溝通,明確的告訴他陪練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歡迎他加入中國女排的,充分賦予這個崗位重要的意義,要求陪練務必不能心慈手軟,讓他們整刀真槍的練。
  • 從這部逆襲故事中,學習管理學經典
    而作為公司的基層員工,管理學似乎沒什麼用。但是管理還真不是僅限於字面意義,管理學也並不是只有公司中高層才用的上的知識和技能。彼得·德魯克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他對於這門學科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目標管理這個概念。
  • 貢獻幾乎為零,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管理學理論?
    過去的農耕社會,人力生產效率低下、落後且多是以家庭或小團體內的協作關係。但隨著技術的提升,僱主和僱員之間,依靠技術的進步,極大的提高了自己的盈利能力和擴張。殖民主義的東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等,都不屬於國家團體,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現代管理學的「發揮人協作之間的最大效能」,從那時候開始已經有了隱隱超越西方政體的跡象。
  • 《鬥羅大陸》:個人實力固然重要,團隊協作才是王道
    史萊克七怪是早期塑造的一個非常成功的團隊形象。連一向重視個人能力的漫威也開始打造團隊級別的復聯,許多動漫也不再是主角單打獨鬥了。對於動畫而言,單打獨鬥自然要比團隊戰鬥省錢多了。團隊的魅力在這種情況下,塑造一隻給力的團隊,每個人都有著獨特的能力,從而可以配合出千變萬化的打法,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各類玩法、各種模式,檢驗你團隊協作能力的時候到了!
    傳統團隊合作模式使命召喚手遊中,團隊合作模式分為4大板塊,即:1、 衝鋒團隊競技2、 戰術團隊競技3、 據點爭奪4、 經典爆破每一種遊戲模式都需要團隊協作,並且都是以5人小隊為單位來進行10人對戰競賽的。
  • 新晉升管理者,如何發揮員工最大績效?這3點讓你成功帶領團隊!
    如何將自己的員工發揮最大的績效能力,是考核一名管理員的最重要的手段。管理者作為公司的管理層人員,與上面有垂直的距離,與下面員工,不能太近,也不能遠,如果太近,就會讓員工沒有敬畏的心,如果太遠,員工就沒有交心的感情。
  • 看完電影《卡特教練》,海德利團隊學到了什麼?~你可以比想像中做...
    最終讓球隊這些性格反叛、舉止粗魯、沒有理想的大男孩們在籃球中超越自我,蛻變成無論是在球技、人品還是學業上都很出色的大男人,指引著隊員尋找到人生的方向。 卡特教練講的並不僅僅是籃球,更是關於成長、關於團隊、關于堅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