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潮汕草藥」,識「膠己人」草藥。今天給小夥伴們介紹一種「膠己人」經常鮮食的草藥或者說是蔬菜,沒錯就是益母草,相信小夥伴都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吃它有什麼好處嗎?
【學名】
益母草[yì mǔ cǎo]
唇形科益母草屬植物。
【別名】
蓷、茺蔚、茺蔚子、茺玉子、燈籠草、地母草、骨節草、紅花艾、坤草、龍昌昌、森蒂、夏枯草、小胡麻、旋風草、野黃麻、野麻、異葉益母草、益母、益母艾、益母草子、益母蒿、益母夏枯、充蔚、德莫司、九塔花、辣母藤、森帶、山麻、野天麻、益母花、益母苦低草、鬱臭草、鬱臭苗、月母草、質知莫、豬麻等。
【生長環境】
發布於中國大部分地區,俄羅斯,朝鮮,日本,熱帶亞洲,非洲,以及美洲各地均可發布。
喜溫暖溼潤氣候,喜陽光,對土壤要求不嚴,生長於多種環境,海拔可高達3400米。野荒地、路旁、田埂、山坡草地、河邊,以向陽處為多。
【形狀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cm。莖直立,單一或有分枝,四稜形,被微毛。葉對生;葉形多種;葉柄長0.5~8cm。一年生植物基生葉具長柄,葉片略呈圓形,直徑4~8cm,5~9淺裂,裂片具2~3鈍齒,基部心形;莖中部葉有短柄,3全裂,裂片近披針形,中央裂片常再3裂,兩側裂片再1~2裂,最終片寬度通常在3mm以上,先端漸尖,邊緣疏生鋸齒或近全緣;最上部葉不分裂,線形,近無柄,上面綠色,被糙伏毛,下面淡綠色,被疏柔毛及腺點。
輪傘花序腋生,具花8~15朵;小苞片針刺狀,無花梗;花萼鐘形,外面貼生微柔毛,先端5齒裂,具刺尖,下方2齒比上方2齒長,宿存;花冠唇形,淡紅色或紫紅色,長9~12mm,外面被柔毛,上唇與下唇幾等長,上唇長圓形,全緣,邊緣具纖毛,下唇3裂,中央裂片較大,倒心形;雄蕊4,二強,著生在花冠內面近中部,花絲疏被鱗狀毛,花花2室;雌蕊1,子房4裂,花柱絲狀,略長於雄蕊,柱頭2裂。小堅果褐色,三稜形,上端較寬而平截,基部楔形,長約2.5mm。花期6~9月,果期7~10月。
【藥用價值】
益母草可全株入藥,種子與花各成一藥。無毒,性味苦、辛、微寒,歸肝、心包、膀胱經。
功能主治: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瘡瘍腫毒。
內服:煎湯,3~6錢;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1、痛經:益母草五錢,元胡索二錢。水煎服。
2、閉經:益母草、烏豆,紅糖、老酒各一兩,燉服,連服一周。
3、瘀血塊結:益母草一兩,水,酒各半煎服。
4、難產:益母草搗汁七大合,煎減半,頓服,無新者,以幹者一大握,水七合煎服。
5、胎死腹中:益母草搗熟,以暖水少許和,鉸取汁,頓服之。
6、產後血運,心氣絕:益母草,研,絞汁,服一盞。
7、產後惡露不下:益母草,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入酒一合,暖過攪勻服之。
8、婦人分娩後服之,助子宮之整復:益母草九錢,當歸三錢。水煎,去渣,一日三回分服。
9、尿血:益母草汁(服)一升。
10、腎炎水腫:益母草一兩。水煎服。
11、小兒疳痢,痔疾:益母草葉煮粥食之,取汁飲之亦妙。
12、折傷內損有瘓血,每天陰則疼痛,兼療產婦產後諸疾:三月採益母草一重擔,以新水淨洗,曬令水盡,用手捩斷,可長五寸,勿用刀切,即置鑊中,量水兩石,令水高草三、二寸,縱火煎,候益母草糜爛,水三分減二,漉去草,以綿濾取清汁,於小釜中慢火煎,取一鬥如稀餳。每取梨許大,暖酒和服之,日再服,和羹粥吃並得。如遠行不能,將稀煎去,即更煉令稠硬,停作小丸服之。或有產婦惡露不盡及血運,一兩服即瘥。其藥辣療風益力。無所忌。
13、疔腫至甚:益母草莖葉,爛搗敷瘡上,又絞取汁五合服之,即內消。
14、婦人勒乳後疼悶,乳結成癰:益母草,搗細末,以新汲水調塗於奶上,以物抹之,生者搗爛用之。
15、癤子已破:益母搗敷瘡。
16、喉閉腫痛:益母草搗爛,新汲水一碗,絞濃汁頓飲;隨吐愈,冬月用根。
17、馬咬:益母草細切,和醋炒,封之。
【化學成分】
益母草含益母草鹼、水蘇鹼、益母草定、益母草寧等多種生物鹼、苯甲酸、多量氯化鉀、月桂酸、亞麻酸、油酸、甾醇、維生素A、芸香甙等黃酮類。又含精氨酸、4-胍基-1-丁醇、4-胍基-丁酸、水蘇糖。
藥理作用:對子宮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心血管作用、呼吸中樞作用、腸平滑肌作用等。
現代醫學應用:治療急性腎小球性腎炎、中心性視網膜脈絡膜炎、用於產褥期等。
【飲片形狀】
除去雜質,迅速洗淨,略潤,切段,乾燥。
莖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體輕,質韌,斷面中部有髓。葉片灰綠色,多皺縮、破碎,易脫落。輪傘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狀,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長約2cm。氣微,味微苦。
【配伍禁忌】
1、孕婦禁用
2、經期量大,出血嚴重者忌用。
3、無瘀滯及陰虛血少者忌用。
4、出血體質或是血小板較低的慎用。
5、忌食生冷食物。
6、陰虛血少者忌服
【相似植物】
白花益母草:花冠白色,其他與益母草相同。產江蘇、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等地。
【植物文化】
從前有一婦女生孩子時, 留下瘀血腹痛症,久治不好。兒子長到十二三歲就打柴養母度日。—天來了一位大夫,對這孩子說,你母親的病可治好,但要錢買藥。 大夫知道到哪兒去採藥,可他不告訴這男孩,為的是大夫自己採來藥向婦人要錢。一天大夫採藥去了,那兒子十分聰明,悄悄隨後去看他在哪兒採藥。看到那大夫在一片荒草地採一種開紫紅色小花的草,葉片有裂。這孩子就知道了這是藥。等大夫走後,他自己就每天採那種草為母治病。經過幾次母親病好了,人們因為這草治好了母親的產後病,就稱之為益母草。
【注意】
益母草為常見食療蔬菜,男女老少皆可食用,但婦女及孕婦須格外注意配伍禁忌,兒童不可大量食用。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學習
治療請遵醫囑
溫馨提示:
1、點擊閱讀原文認識更多草藥!
2、後臺回復草藥名獲取最新改進版!
3、點擊下面廣告,支持潮汕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