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認識你自己,是面對這個世界的第一步

2020-12-08 有心閱讀

世界紛繁多樣,我們每一個人作為生存在其中的個體,一生中都在努力地去理解它。從大自然的四季輪迴到人類社會中的事業與情感,每一個人都在構造著屬於自己的世界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人生三問」這個命題,即: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而這三個問題也是許多哲學家在其思想中一直所探尋的問題。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認識你自己」,這句話其實來自於古希臘德爾菲神廟門楣上的一句神諭。後來這句便成為了蘇格拉底教育學生們的一句經典名言。當我們深刻地理解這句名言的時候,人生三問的疑惑也會有所結果。因而,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認識自己應該是我們面對這個世界要走的第一步路。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到最基本的自我認識呢?在讀過李原先生編著的《墨菲定律》一書後,今天我們就從「目標、能力、處事」三個方面,來跟大家聊一聊如何做到認識自己。

李原版《墨菲定律》

目標:人生是一條自己走的路,終點要看你自己。

以前上學的時候寫作文,我們總會用到目標這個詞語。那時候可能對這個詞語的理解僅限於,它是我們人生所要達到的一個終點。但是具體化的來講,這個終點是什麼呢?當時可能不太清晰。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或者事情上,我們會習慣性的設定小目標。比如,在職場上用幾年到底某一層級的崗位,在競技賽場上贏得第一,學習上拿到學校獎學金等,這些都是我們人生中所常見的小目標。目標就是一個人的方向,沒有它人會變得迷茫,不知人生該向何處走?那些清楚自己目標的人,看起來總是精神飽滿,而那些缺少目標的人,常常給人一種精神上的頹廢感。可以說,目標就是一個人闖蕩人生的力量來源。

目標如燈塔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目標的實驗。實驗目標人群在智力、學歷、生活環境等條件都差不多。其中90%的人沒有目標,6%的人有比較模糊的目標,僅有4%的人非常清楚自己想要幹什麼。等20年後的回訪,發現具有明確目標的那4%的人,在個人事業、財富累積及生活上都比其他人要好。可見目標對一個人的人生高度和厚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個人目標一定要符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不能成為夠不著的星星。用階段化的目標去實現個人的人生大目標是比較適合的。用一句我們常說的話來解釋,目標就像燈塔,能夠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方向。有它我們或許會找到要走的路,但沒有它我們一定是迷茫地。

能力: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

詩仙李白在長安放還後寫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之句。我們暫且不談千金散盡之事,畢竟詩仙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在李白眼中人生下來註定會有屬於自己的才能,只是每一個人不一樣罷了。李白也有雄心壯志,一生中大多數的時光都在為自己的仕途努力。作為後世之人,我們縱觀李太白在仕途上的一生,只能用坎坷來形容。有人常說,李白之所以在仕途上沒完成自己的壯志,主要原因在於外部環境的無人賞識。但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認為在性情上豪放不羈、不畏權貴的李白根本不適合當時的朝廷呢。離開朝廷,做一個騎馬仗劍、飲酒賞月、論道寫詩的文人,才是他最完美的歸宿。

詩仙李白

李白就是一個天生的詩人,他的才氣在那裡,詩歌無疑是最適合他走的路。政客不是他最好的機會。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特長,我們不能因為在一件事情上失敗便無視自己的才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愛好,有人喜歡繪畫,有人喜歡音樂,有人則喜歡體育……當然喜歡也不定代表就是特長。因而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擅長和喜歡能夠做出成績的科目,因為這可能就是你自己的優勢所在。

一方面在維持、提升個人優勢的時候,還要明白自己的不足。我們經常在會公園能夠看到患有口吃的孩子,在進行公共演講。通過不聽的訓練與實操,來面對和解決自己在語言講話上的不足。既懂自己的優勢,又能看清解決不足,這才是一個人應有的樣子。

處事:養成全盤考慮問題的習慣。

18歲之後,很多人開始走向獨立,原來由父母幫忙做決定的事情,需要自己決定。學習、工作以及生活中總免不了會遇見各種各樣的事情,無論個人能力如何,看待問題都必須全面。只有這樣,才能抓到問題的本質,問題更徹底地解決掉,同時又能將所獲得的利益最大化。全面性的考慮問題是一個人不斷養成的一種習慣素養,他總能比周圍的人看得更高、更遠,收穫也自然更多。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這種素養呢?面對問題時,我們首先要思考的是這個問題,為什麼會產生?它產生之後所帶來的結果是什麼?然後要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制定有效計劃解決問題。計劃要儘可能的詳細,同時要考慮到計劃中所存在的風險結果。最後無論問題是否成功解決,都應該做一次全面復盤,將所面對的問題視為案例,為以後解決類似問題提供參考。

問題

屈原在《離騷》中寫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是一條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的道路,有人越走越寬,也有人越走越窄。在整裝待發之前,我們要先學會認識自己,找準方向,清楚自己的目標,懂得自己優勢與不足,不忽略所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這樣才能充滿自信地走上屬於自己的人生大道!

相關焦點

  • 如何打破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廣泛盛行於社會生活等方面的一種心理學效應,它的主要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一些悲觀主義者據此武斷地臆測,人類即使再強大,也很難跳出墨菲定律的侵擾「怪圈」。
  • 《墨菲定律》:辯證地看待錯覺,你會明白這三個道理
    比如她喜歡我,你之所以產生這種錯覺,就已經說明了其中有量變的成分,只不過未能引起質變,而要想把錯覺變為可能,從哲學上講就是儘可能地創造條件促成質變的產生,讓她喜歡你也就並非完全是錯覺了。《墨菲定律》一書中提到:錯覺,該克服時要克服,該運用時要運用。
  • 《與愛同居》又名《真愛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到底是什麼?
    那麼,為什麼《與愛同居》又叫《真愛墨菲定律》呢?「墨菲定律」到底是怎樣一個定律?「墨菲定律」在我們的是生活到處可見,如果放到愛情中闡釋,最簡單地講就是「你越怕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可是人生就是這樣,總有些事情會不盡人意,上帝永遠不會給你完美的人生。Tharn什麼都好,唯獨情路坎坷,從初戀開始就總被人甩,每一段戀情中他都是受傷害的那一個。所以他最討厭「分手」這個詞,最害怕在感情中受傷,也害怕傷害別人。然而也就是他的小心翼翼與善良,和Tar分手後面對指責不去辯解,也允許初戀的學長接近自己,所以才造成很多誤會,也讓Lhong有了可乘之機。
  • 墨菲定律:你喜歡誰或者不喜歡誰,都是上天註定,無法改變
    在這個實驗中出現了一件事情因為這件事情墨菲得出了一個教訓就是:如果有多種方法可以完成某項工作,而其中一種會導致事故,那麼就會有人按照這個樣子去做。後來,這個故事被推導出了一條奇妙的規律:如果可能發生壞事,那麼不管可能性有多小,它都會發生。根據「墨菲定律」,沒有什麼比表面上看起來的要簡單,一切都將花費比自己預期得更長的時間,出錯的地方總會出錯。
  • 《墨菲定律》:聰明的人懂得認清自己
    最近太無聊,就看了看廣為流傳的《墨菲定律》這本書,瞬間讓自己感覺有所頓悟。且不說什麼別的大智慧,就第一篇意識到無知,是知道的開始就感觸良多。我們常聽人說,人貴有自知之明。我認為,一個人其實很難對自己的思維方式有清晰準確的認識,但是,倘若做到如下三點,至少在別人眼裡你會變得「有知」。我曾有這樣一位領導,強勢獨斷。某次會議上大家一起討論某問題解決方案,領導是在a領域做了幾年的「專家」,但是對b執行領域自認為也可以應對自如,便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 受歡迎的《墨菲定律》,5句話讓你了解,生活中細節的重要性
    愛德華墨菲認為,很多事情,如果有兩種或者是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的話,那麼它必定會出現錯誤,所以一件事情有變壞的可能性,即便是它的可能性剛好大於零,那麼它也總會發,當這一個定律,被發現的時候,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這樣的定理,似乎在暗示著我們,很多問題都是能夠解決的,只要在生活當中多去關注一些細節上的事情,那麼在面對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才不會過多的損失。
  • 《墨菲定律》到底講什麼?幫你快速get!
    抖音、火山小視頻中無論5本、10本還是15本的人生必讀書海量推薦《墨菲定律》,表示讀完能改變思維甚至人生,你還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嗎?但是,整天忙得跟狗似的,為節省上洗手間那點時間你恐怕連水都不敢喝,半夜回到家估計也常累得攤成一團泥,看書,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
  • 《墨菲定律》:10個有趣的心理學,讓你一眼看透對方真實的內心
    你有沒有發現在生活中,你會有很多不想要遇到的人,或者是不想要發生的事,它偏偏會在最關鍵的時刻,讓你去面對呢,而那個時候你的腦海中也一定會出現一個詞,就是墨菲定律吧,沒錯,墨菲定律的確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很多的應用,而它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學。
  • 戀愛中的墨菲定律,準的可怕!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稱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 「墨菲定律」:事情往往會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發展,只要有這個可能性。比如你身邊有兩個女生,一個是你喜歡的,一個是喜歡你的;如果你現在想談戀愛,會發生什麼?是的,你喜歡的人已經有了喜歡的人。
  • 「心理知識小課堂」最有趣的心理效應墨菲定律
    嚴格意義說,墨菲定律不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是一種數學推理,由愛德華·墨菲提出,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也就是說,只要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麼小,這個事故遲早會發生的。墨菲定律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 《墨菲定律》的讀書學習筆記
    作者陳立之從墨菲定律開始,運用大量的事例和深入淺出的講解,為我們呈現了十五個經典的定律和法則。這些定律和法則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非常常見,但很多人卻依然無法理解和看透,所以現在講我的筆記與大家分享,希望能與大家共勉,希望能對看到本文章的所有人有所啟發、有所收穫。
  • 墨菲定律:整體看是小概率,對你來說,百分百
    而且,這個錯誤無關緊要,只是版本舊一點,不影響整體數據準確度。之前有過幾次類似失誤,領導沒發現,小玉也沒放在心上,這一次實在是好像專門針對她。墨菲定律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有些事,有機率發生,並且如果有足夠長的時間,那麼必然會發生。小概率事件哪怕在整體數據中佔1%,對於個人來說,攤上的這個事是百分百跑不了。
  • 墨菲定律在績效評價中的啟發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墨菲定律揭示:任何項目都有存在問題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我們從積極的方面來理解和運用墨菲定律,也許可以發現更多的問題。
  • 《墨菲定律》:改變你人生命運的枕邊書
    這是一本有趣有用的黃金法則和人生定律,成功人士的思想準繩和行動指南。它能夠神奇地改變你人生命運的枕邊書!聽過墨菲定律嗎?通俗來說,墨菲定律說的是:怕什麼來什麼,而且一定會來。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來自於美國的一名工程師愛德華·墨菲作出的著名論斷。這本書誕生於20世紀中葉,這正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科技不斷進步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處處瀰漫著樂觀主義精神。
  • 聊聊墨菲定律
    1949年,愛德華·墨菲,一位美國空軍上尉工程師,對他某位總犯錯誤的同事,也是如此評價。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壞,讓他去做就一定更壞。本是一句玩笑話,沒想到,好多人都覺得說進了心坎裡,於是迅速傳播開來,被稱作墨菲定律。
  • 《墨菲定律》:10句話讓你學會未雨綢繆,懂得注意生活裡的細節
    你有沒有發現在生活當中很多人都提到過墨菲定律,他們總是說自己越不想發生的事情卻越會發生,越不想遇見的人卻總是遇見了,其實這也就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墨菲定律的事情了,你要知道墨菲定律,它的提出,在心理學上也有廣泛的應用,而且它是想要憑藉生活中這些常見的事情來告訴你,一定要注意生活當中的細節
  • 神奇的定律:關於墨菲定律,你想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創造墨菲定律的這個人是一名美國工程師,曾為美國空軍MX981項目效力。這個項目的目的是測試人類在快速減速時對重力的抵抗力。有傳聞說,在1949年的某一天,他發現某個傳感器接線不當,便調侃做這項工作的員工,他說:「如果有任何錯誤的方式去做事,你總是能找到這個方法。」
  • 《墨菲定律》:助益人生的100個經典法則
    上班不想遲到偏偏就遲到了,不想生病偏偏就生病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能丟的東西偏偏就丟掉了……「墨菲定律」的事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說不定你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它所控制,真是讓人防不勝防,而且還越在意越防不住。幾十年來,墨菲定律的內涵被不斷豐富。其中最著名的闡釋被稱為「菲納格定律」: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
  • 讀書會推薦《墨菲定律》之決策定律,帶你走進本書
    《墨菲定律》是一本揭示人類潛在種種心理效應的心理學通俗讀物,其中最有代表的即「墨菲定律」,該書從萬千變化的生活中提煉總結了200多個經典定律,包括了管理、經濟、心理、人生、教育、事業、家庭等多個領域的經典定律、法則和效應,全方位地掃描人生全過程。
  • 神奇的「墨菲定律」:人生往往是,怕什麼來什麼,越擔心越會發生
    墨菲定律被譽為「世界第一大定律」、「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其根本內容是:假如一件事情有變壞的可能,那麼,不管可能性有多小,它就總會發生。「墨菲定律」的神奇遍布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極大程度地影響著我們的人生,因為我們的人生往往就是:怕什麼來什麼,越擔心就越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