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在太陽系之中,地球可以說是人類如今唯一可以生存的星球,雖然這些年來,科學家們在不斷的加大對地外「可居住」天體的探索,但是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說我們「第二地球」到底在什麼地方,確實不少的研究指出很多「超級地球」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可是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發現所有懷疑可能適合「居住」的超級地球都是以「光年」的距離計算,這怎麼移居?很明顯是無法做到的。
雖然如今我們說「火星移民計劃」,但是從探索的火星情況來講,依然是不符合人類的要求,火星表面如今氣溫差距大,同時人類最需要的氧氣,水等基本性的物質都沒有。
所以說,人類不可能不依靠地球的資源而能夠成功地移居到火星上去,這是一個事實存在,加上如今移居火星的飛船也未建立好,所以「火星移居計劃」如今基本上就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之上。
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未來會是什麼樣?
對於地球來說,如今的情況還算好,但是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極端氣候的增加,地球的整個生態系統都將可能變得很糟糕。根據聯合國科學報告指出,自工業時代以來,地球上75%土地和66%海洋生態系統遭改變。
而人類大力改變地球的時候,其實對人類來說危機也更加的嚴重了,已將人類社會置於危險之中。根據《衛報》報導指出,如今全球的珊瑚礁、熱帶雨林和其他重要生態系統正在遭受嚴重的破壞,除非人類採取行動,不然地球將會處於不穩定的情況。
從這份報告我們也可以看到,地球接下來的趨勢「不容樂觀」,至少我們還沒有看到地球變好的情況,而越來越糟糕。根據NOAA發布4月氣候報告也可以看到,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之下,4月也達到了有史以來第二高溫時期,大家有沒有看到,我們地球是真的越來越熱了,並且「熱得很離譜」,所以說這就是讓我們似乎看到了「地球未來」的一個面貌,當然這並非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按照科學家們的說法,那就是只要人類設定「全球行動目標」,將溫室氣體降低到最低或者直接說「0排放」,將自然棲息地的破壞減少到0等等,這些都能夠緩解我們如今的一個極端氣候現象,這都是相互的,所以說不要讓我們從趨勢看到地球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而是需要行動起來改變。
人類還能在地球生存多久?
對於地球來說,只要我們改變極端性情況,那麼如今的地球依然是非常美好的,但是考慮到地球與太陽的一個關係,我們可能就能判斷出人類還可以生存多久。我們都知道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光譜為G2V)。
而黃矮星並不是一顆永恆不變的天體,是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根據科學家們觀察的情況來看,如今太陽大約45.7億歲,而對於一顆黃矮星來說,壽命大致為100億年,所以說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就會發生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
太陽會怎麼變?那就是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而氫元素是太陽的核心物質,就類似於它依靠「氫元素」的不斷的燃燒發光一樣,但是當氫元素完全消失直走,太陽的核心將發生坍縮,導致溫度上升,這一過程將一直持續到太陽開始把氦元素聚變成碳元素。終究太陽的溫度也更高,因此太陽的外層將膨脹,從而走向「太陽的終點」,這就是科學的一個發現。
而太陽都走向了「終點」,那麼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也就這麼久了,因為地球的生命體基本上都是依靠太陽來進行維持的,所以說太陽的質量將稍微下降,同時地球也將離太陽更遠,那麼地球的生命體可能也是在「太陽終點」時刻無法繼續蔓延下去。這就是人類不斷延續下去,可能消失的終點日。
綜合情況來說,這個問題確實離我們也太遙遠了,但是這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那麼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地球的生命可能就會因此消失,那麼人類或許也真的就不存在了。就看人類是否真的能夠在這個階段之下,完成「移居」的問題,或者說逃離到太陽系之外的一些可以居住的「超級地球」上,這樣也許會避開太陽帶來的影響。
2020年以來,確實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影響人的自然災難發生,例如南極紅雪事件,北極甲烷爆發等等,還有不斷傳播出來的火山噴發,地震等消息,都說明了地球如今面臨的問題可能不少,其中最為嚴峻的問題就是氣候問題,所以人類還能在地球生存多久?只能看看人類未來會做出如何反應,你們覺得呢?
參考文獻:
解放日報——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聯合國籲拯救生物多樣性
NOAA——April 2020: another month that’s the second warmest on rec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