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 明
本文主要針對大部分常見的甲蟲,討論一些較為通用的飼養方法,具體飼養方案需根據具體種類進行考慮,不排除有些種類較為獨特,甚至反常規。因此不管準備飼養何種甲蟲,在入手前都要先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該種類的特點,制定針對該種類的飼養方案。
切記,認真對待每一條生命!
1.前 言
所謂甲蟲,是鞘翅目昆蟲的統稱和俗稱,而我們常說的「玩甲蟲」、「養甲蟲」中的甲蟲一般是指鞘翅目下鍬甲科、金龜科的部分成員(當然也不限於此),飼養是出於觀察和玩賞的目的。
本文所要討論的便是鍬甲科、金龜科犀金龜亞科、金龜科花金龜亞科的飼養方法,其餘的玩賞昆蟲則留待以後填坑。
想必大家在中初時就已經學過分類階元,由大到小,最基礎的分類階元有:界、門、綱、目、科、屬、種。
金龜科隸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鞘翅目-金龜科,在金龜科下又包含許多亞科;鍬甲科隸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鞘翅目-鍬甲科。
↑花金龜亞科
↑犀金龜亞科
昆蟲的生長發育主要可分為兩種:不完全變態和完全變態。甲蟲的生長發育屬於完全變態,它們的生命周期可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2.幼蟲階段
2.1 容器的選擇
不同種類、不同階段的甲蟲幼蟲體型差異很大,根據體型大小選擇適合甲蟲幼蟲的飼養容器。
100ml布丁盒,適合1齡幼蟲使用,小型種類可以用到羽化
2L打包盒,大部分種類都適用
各種型號的整理箱,適用於混養或特別大型的種類
一般來說,大部分甲蟲幼蟲的飼養方式都是以單獨飼養為宜,即一個容器養一隻幼蟲,因為爭搶食物和空間的關係,很多甲蟲幼蟲之間是會互相打架的,後果就是造成死傷,主要就包括絕大部分鍬甲和大型兜蟲、花金龜。當然,也有一些種類,像獨角仙、凸星花金龜等中小型的兜蟲、花金龜的幼蟲基本上是不會打架的,可以用足夠大的整理箱進行混養。但總體上來說,單獨飼養可以更好的保證食物和空間,就飼養效果上而言是比混養要好的。我們飼養的絕大多數甲蟲的幼蟲都主要是以朽木或腐殖質為食的(除了大王花金龜這一支異類是吃肉為生),因此在我們人工飼養的過程中,便用發酵木屑來替代朽木或腐殖質作為幼蟲的食物。為了方便起見,發酵木屑一般會簡稱為「土」。根據種類的不同,甲蟲幼蟲在自然環境下會食用腐朽程度不同的食物,對應到人工環境下便是發酵程度不同的木屑。一般來說,大部分鍬甲適合用發酵程度較淺的木屑,而兜蟲、花金龜則適合用發酵程度較深的木屑。像獨角仙這樣特別好生養的種類,不管是什麼發酵程度的木屑都可以吃得進去,甚至是鍬甲用過的木屑還可以再給它們使用。以市面上常見的幾款發酵木屑為例(沒有贊助不放圖):蟲林秘語——算是較為通用的一款,很多種類的甲蟲都可以用,但質量一般,同時飼養很多種類的時候可以一用。牧野蟲社維式發酵木屑——分為淺度和深度兩款,對應不同的發酵程度,質量不錯。但出現雜質(主要是塑膠袋碎屑)的可能性稍微有點高。不過也有一些甲蟲幼蟲對於腐殖質有著特別的要求,並不會食用發酵木屑。例如日偽闊花金龜的幼蟲需要食用腐葉土,黃粉鹿花金龜需要用竹林土飼養,需要自己用落葉或腐葉進行發酵或收集林間地表腐殖質用篩子篩過後使用。雖然是常見種,但是人工飼養難度卻很大。日偽闊花金龜(日羅花金龜)
亮綠星花金龜
黃粉鹿花金龜
2.3 發酵木屑的使用
為了能夠長時間保存,我們所購買的發酵木屑大多都是乾燥後進行包裝的,因此在給幼蟲食用前,必須加水充分混合後才能夠使用。發酵木屑和水的比例一般在3:1—4:1左右,用力充分攪拌,要避免乾濕程度不均勻的情況。具體的溼度要求是將一部分發酵木屑用手握緊後,指縫間沒有水;鬆手時,手中的發酵木屑成塊裂開而不是散掉。如果握緊後指縫間有水則說明過溼,鬆手時散掉則說明過幹。充分攪拌後的發酵木屑放置一天左右後,分裝到各個容器中,用手壓緊至容器的八分滿左右,在容器中心挖出一個洞,放入幼蟲,填上鬆散的木屑,最後蓋上容器的蓋子即可。花金龜的幼蟲比較活潑,木屑可以不用壓得太過緊實。2.4 日常管理
將容器放置在恆溫避光的環境,不同的種類的甲蟲幼蟲對環境溫度的要求不同,但大部分種類最適宜的生長溫度一般在25攝氏度左右,最高不宜超過28度,而最低溫度則有很大的差異,原產地熱帶的種類相對來說較為不耐低溫,不建議低至20度以下,國內大部分地區要想飼養這些種類,就必須考慮冬季的加溫問題。最理想的就是空調房和恆溫箱,可以自由調節溫度,當然成本對於學生黨來說相當高,那麼用泡沫箱和爬寵加熱墊自製一個簡易的恆溫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做到全方位均衡加溫。不建議像養爬寵一樣將加熱墊墊在容器下方或側面,會將這部分的木屑烤乾。有不耐低溫的種類,自然也有耐低溫的種類。國內本土的甲蟲幼蟲,除了部分分布在海南、廣東等地的種類,大部分都能夠耐受較低的溫度,順利度過冬天。在低溫狀態下,它們會逐漸降低活動性,減少進食和排洩,生長發育基本停滯,進入冬眠狀態,待來年春天才會隨著氣溫逐漸回升而開始恢復活動和進食。
在控制好溫度並放置在避光處後,短時間內對於甲蟲幼蟲就基本上不需要再做過多的管理了,它們會鑽到發酵木屑中不斷進食,過多的打擾,包括震動、光照、噪音等,都會影響到幼蟲的進食,尤其是不能三天兩頭將它們從發酵木屑中刨出來,會使它們在短時間內大幅減少進食,輕則成蟲個體嚴重變小,重則活不到化蛹。
一般來說,每2個月左右換土的時候順帶檢查一下就足夠了,實際時間可以根據容器大小和幼蟲排便量靈活控制。當觀察到容器中有近三分之二的顆粒狀糞便時,便要進行換土。(鍬甲的進食量和排便量都相對較小,中等體型的鍬甲用1L-2L的容器飼養時,中間可以不用換土,從1L幼蟲直接養到成蟲羽化。)換土時,容器中要留下一部分舊土,不要全部換掉,同時,新舊土應當是同個牌子的發酵木屑,不同牌子的發酵木屑最好不要混用,不注意這些因素的話都可能導致幼蟲出現拒食的現象。
檢查也不是單純的看一下是否活著,還要注意幼蟲體表有無異常(有無黑斑或蟎蟲等)、活動性是否減弱等,特別是3齡末期還要注意幼蟲體表的發黃程度,以此預估幼蟲化蛹時間。此外還可以用小型電子秤稱量體重,記錄體重變化,判斷成蟲是否有正常進食和生長,也可以對化蛹時間和成蟲個頭做較為初步的預估。在飼養容器外頭可以貼一張標籤紙,上面從幼蟲進入容器時開始,將每一次檢查的日期、幼蟲體重記錄在上面。
3.蛹階段
3.1 蛹室
當甲蟲幼蟲進入3齡末期後,體表顏色將逐漸變黃,同時會將自身周圍的土壓實,製作出一個橢球形的空間,並在內表面塗滿自己的糞便進行加固,然後在其中準備化蛹,這個空間就被稱為「蛹室」。花金龜的幼蟲則不單單是在土中製作出一個空腔來,它們蛹室的壁往往是一層較為結實的硬殼,使它們的蛹室形成一個蛋狀物,因此花金龜的蛹室也常被稱為「土蛋」。
中華扁鍬老熟幼蟲正在製作蛹室
星花金龜的土蛋
日偽闊花金龜的土蛋
左:黃紋鋸鍬貼壁的蛹室
右:烏幹達花金龜的土蛋
換土時如果觀察到幼蟲體表接近蠟黃色,或根據飼養時間進行大致的推算,確定幼蟲即將化蛹後,那麼該次換土便是最後一次換土,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都更加要避免去翻動發酵木屑,以免破壞幼蟲正在製作的蛹室或傷到脆弱的蛹。如果幼蟲正在製作的蛹室被破壞,幼蟲將消耗體力重新製作,對成蟲的體型會造成影響。甲蟲在蛹階段是非常脆弱的,對溼度控制也有較高的要求,輕微的損傷和過高過低的溼度都會導致蛹的死亡,而蛹室正是起到保護和使溼度恆定的作用。離開蛹室,蛹是無法成活的。3.2 人工蛹室
如果不小心破壞了蛹室,或是天然蛹室過幹或過溼,那麼便應當將其中的蛹轉移到人工蛹室中。人工蛹室的製作材質可選用餐巾紙或是花泥,這兩種材料都有著保溼能力好,容易塑性的特點。
人工蛹室的具體製作方法:
餐巾紙:將多張餐巾紙疊在一起後加水溼透,用手揉捏出半個橢球形的樣子便可,在揉捏形狀的過程中也將多餘的水分擠出。優點是材料易得、方便,但內壁難以做得特別平整,有可能在成蟲羽化時傷到還未硬化的蟲體。而且餐巾紙張數用少了的話,也容易因為整體過軟而垮掉。
花泥:將塊狀的花泥從中間挖出一個半橢球形的凹坑即可,並在整個花泥塊上噴灑適量的水。用花泥塊做蛹室,可以使內壁非常平整,也更加牢固,當然成本相較餐巾紙要高出一些。
不管是哪種材質的蛹室,在將蛹放進去後,都要定期檢查蛹室的溼度,並在蛹室上適當滴加水來維持溼度。
特別要說的是,像獨角仙這樣較重的甲蟲,它們蛹的重量較大,為了避免壓壞自己,它們天然蛹室相較地面往往會有較大的夾角甚至接近垂直,在製作人工蛹室的時候,也要仿照它們天然蛹室的特點進行製作。
3.3 羽化
只要溫度適宜,大部分甲蟲的蛹都會在化蛹1-2個月後迎來羽化,即變為成蟲。幼蟲剛化蛹時,蛹的顏色較淺,一段時間過後,蛹的眼睛顏色會逐漸變深,變為黑色,隨著時間的推移,足和頭部顏色也會逐漸變深。成蟲蛻下蛹皮,鞘翅合攏,腹部收緊,色素慢慢顯現,體表逐漸硬化,整個羽化完成。4 成蟲階段
4.1 蟄伏期
剛羽化的成蟲會有1-2月的蟄伏期,根據種類和氣溫會有所不同。在蟄伏期裡,成蟲活動性低,不進食。這段時期不應過多打擾成蟲,將其置於安靜、避光的環境中即可,待觀察到成蟲活動性增強,嘗試投餵食物有進食後,便算是度過了蟄伏期。在蟄伏期過度打擾的話,很容易造成甲蟲減壽或暴斃。
4.2 飼養環境布置
在容器底部鋪上一層墊材,材質要有一定的保溼性,目的是保溼以及保護成蟲的足。因為甲蟲的足是適應攀爬樹皮表面的構造,長期在光滑面上爬行的話,會損壞甲蟲的足。墊材材質的選擇有:水苔、刨花或生木屑、椰土等。圖中我用的是廢棄的發酵木屑做墊材。在墊材上還要放置一些乾淨的樹枝或樹皮,因為甲蟲的身體構造使其一旦翻過身去,就很難翻回來,一旦翻不回來,甲蟲就很容易因為掙扎消耗大量體力而死掉,放置樹枝或樹皮是為了輔助它們將身體翻回來的。
然後是餵食,甲蟲在自然界中多是以樹木的流汁和成熟的水果為食。在人工飼養環境下,我們可以選用水果和甲蟲果凍投喂。水果的話應當選擇糖分高且水分低的水果,如蘋果、香蕉等,千萬不要投餵西瓜這樣的高水分水果。甲蟲果凍的話,淘寶上種類很多,總體差別不大,價格也在單個4-5毛左右。相較於水果,甲蟲果凍投餵和保存都更加方便,但在營養層面略有不如。(甲蟲果凍與普通果凍最大的區別在添加劑上,不建議用普通果凍投餵)
最後要提一點,很多甲蟲的雄性之間是會發生爭鬥的,它們發達的上顎和頭角、胸角不是用來看的,有些性格暴躁的種類甚至連母蟲都會殺死,因此,最好是每個容器單獨飼養一隻甲蟲。不過也有不少種類性格較為溫順,是允許混養的。
5 繁殖
5.1 交配
對於溫順的種類,只需要雌雄個體放在同一容器中飼養一段時間即可,有直接觀察到交配行為是最好的。不是雄性有爬上雌性背部就算是交配行為了,應該觀察到雄性有將外生殖器插入雌性體內並自然拔出才算是交配行為。因為也有雄性只是正好爬到雌性背上或是雌雄體型差異過大不能很好的配對,再或者交配過程受到驚擾等情況。實在沒有觀察到交配行為也沒關係,一般合養1-2周左右應該會發生交配,只是有可能剛好沒觀察到,實在不放心的話,後面將雌雄個體一同放入產房也可以。
交配中的長戟大兜蟲
而對於較暴躁的種類,將雌雄個體放在一起時應該保證全程觀察,當雄性個體對雌性表現出攻擊傾向時應當立馬分開,等過段時間再進行嘗試。對於鍬甲還可以選擇進行綁牙,將其上顎綁住使其無法張開,待交配結束後立即鬆綁。在成功觀察到交配行為後,就應當將雙方立即分開,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5.2 產房布置
產房的容器根據成蟲的大小選擇不同型號的整理箱,一般來說,小型的種類選用10L左右的整理箱就綽綽有餘了,中型種類選擇15L左右,大型的種類就選擇20L以上的整理箱。可以適當選擇略大的,但不宜過小。
參照先前2.3的方法拌好發酵木屑,倒滿整理箱後用力壓實壓平整,上鋪乾淨的、消過毒的樹枝或樹皮,將雌蟲或雌雄對蟲放入,每周投餵一次甲蟲果凍(即使雌蟲沒有吃完也要及時更換,避免變質汙染),其餘時間不要過度打擾。
特別的,對於多數鍬甲,產房中還應該布置產木。市面上的產木大多都是種植過食用菌的木段,對鍬甲來說是起到模擬自然界中朽木的作用。為了方便保存,產木大多也都是乾燥後出售的。產木在使用前,要在開水中浸泡24小時以上,還原溼度的同時也高溫消毒,除掉雜菌和雜蟲。將充分浸泡的產木撈出水後剝去外面的樹皮,在陰涼處晾12小時左右,橫向埋入產房中,只露出三分之一左右。不同種類的鍬甲對於產木的各方面會有不同的要求,繁殖前注意查看具體種類的相關資料。此外也有些鍬甲並不需要產木,只需像其他類型的甲蟲一樣將發酵木屑壓實即可。
5.3 開產房
開產房就是從產房的發酵木屑和產木中翻找蟲卵和剛孵化的幼蟲,這個過程一定要小心和仔細,避免弄壞蟲卵和幼蟲。理論上來說,在下產一個月左右後就可以開產房了,但此時大多數卵都還沒孵化,為了保險起見,一般在下產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後再開產房會比較穩妥,此時會有較多的幼蟲孵化出來,相較於卵而言沒那麼脆弱,但還是要注意小心輕放。將找到的卵和幼蟲連同發酵木屑分裝到容器中,就開始了新一輪的飼養。
開完產房後,如果雌蟲的狀態還很好,或是這次開產房中找到的後代數與理論平均產量還有一定差距,可以讓雌蟲休息1-2周,期間餵食香蕉補充營養,然後布置新的產房再產一次。
交配和下產都會對成蟲的壽命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並不追求高產量,而更希望長久一點地飼養成蟲的話,可以適當地減少交配和下產次數。
左:發酵木屑中的卵,右:產木中的幼蟲
孵化的獨角仙幼蟲
6 結語
本文主要是向養甲蟲的新人介紹一些較為通用且基礎的知識,還是那句話,飼養具體種類還是要先仔細查找該種類的相關飼養記錄,了解清楚後再進行飼養。本人水平一般,能力有限,將自己這幾年來的飼養經驗,結合查找的資料以及向大佬們請教,鬥膽寫下本文,如有錯誤或不足之處,歡迎指出。
最後感謝「西瓜吃你」、「漢中小韋」、「果醬白鱀」等蟲友為本文提供圖片和修改意見。
---原創圖文,請勿洗稿---
↓↓↓關注閱讀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