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2020年秋季學期「高效課堂」教學比賽(語文科)順利進行,請老師們妥善安排好工作,並於明天早上8:00之前到階梯教室參加活動。在活動過程希望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上課老師提前列印4份教案交給評委。
2.上課結束後,本備課組成員及時上臺接受評委的提問。
3.各個組長在活動結束後,編輯一兩句話對本節課進行評價。
以下是各教研組長撰寫的對授課情況的評價。
《一直窩囊的大老虎》本課最大的亮點是能較好地將本單元的兩個語文要素有效地融合在課堂教學中,把難點分散成幾個小步子,結合課後練習題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由已知過度到未知,落實了教學目標。
但遺憾的是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激勵較少,課堂沉悶,且讓學生思考的機會較少,思考時間不足,沒能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韋老師執教的是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扁鵲治病》,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依託自主學習單「病歷表」進行小組合作、交流,通過講、聽、讀,學生在輕鬆地交流中讀懂文本;
同時注重引導學生抓住時間等關鍵詞句,加上自己的理解來簡要複述課文,讓學生沉浸於講故事和聽故事的情趣中,有效地落實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教學中融入了「高效課堂」模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王戎不取道旁李》一開課,覃老師讓學齊讀「關於王戎的兒歌」導入新課,朗朗上口的兒歌使學生對人物形象有初步認識,也激發了他們對課文的探究興趣。
之後抓住「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這個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先通過結合注釋和插圖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接著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的順序,再出示幾幅插圖引導學生結合插圖把故事說生動具體,這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使故事的情節深入學生心中,從而有效地落實了教學目標。
《慈母情深》,張老師執教這一課時緊扣單元訓練重點「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本節課,張老師以「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中的「鼻子一酸」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圍繞「文中的哪些場景、哪些細節令『我』鼻子一酸?」這一問題體會作者怎樣通過場景和細節描寫來表現「慈母情深」。
教學中,老師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兩處重點語段進行學習、體會,重點突出。
教學時,老師引導學生抓住句中的三個「我的母親」,四個「立刻」感受母親的工作的勞累和忙碌,體會作者這樣表達的妙處,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慈母情深」。
深入學習課文後,老師設計了一個小練筆:用一段話寫一寫生活中自己「鼻子一酸」的經歷,做到了當堂練習,學練結合。
蒙老師執教的《鳥的天堂》一課,根據單元語文要素,精心預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扶」與「放」相結合,初步讓學生體會文中靜態描寫的寫法,靈活處理課堂生成,因勢利導,因學制宜。
以上是五位教師高效課堂的教學過程的不成熟的評價,從中我們發現高效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多少少會會遇到一些問題。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做好以下準備:
1、要提前一個月以上備課寫教學設計,做好課件。
2、找5個班級以上磨課、試講。
3、要將教學設計牢記於心,熟讀成誦,熟爛於心,多次排練試講。
4、用三個人以上的團隊來討論教學過程方案。
5、要觀看好幾個被公認為優秀公開課的教學視頻,觀摩他人的公開課。
但是,我覺得無論什麼模式的課程,只要都是這樣去做了,表演起來不是都會很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