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古詩了解不是太多,對於常建這個人,一般不會太熟悉。#常建#
這麼默默無聞的一個盛唐詩人,卻寫出了流傳千年的經典詩篇,還引申出了兩個成語。在唐代,甚至他在詩歌上的成就還高於李白。
正可謂,詩紅人不紅。
常建寫的哪首詩這麼著名呢?就是《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聲。」其中的名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被作為楹聯,流傳至今。而且因這首詩產生了兩個成語:「徑通幽」和「萬籟俱寂」。
為什麼說常建在當時的成就高於李白呢?依據是《唐人選唐詩》。《唐人選唐詩》選入了唐五代人編選的唐詩選本,共十種,反映了當時年代人對當時詩人的認同。
其中《河嶽英靈集》,是由唐代殷璠編選的專收盛唐詩的唐詩選本。
在這本詩集中,位列第一的就是常建,第二位才是李白,而與常建同榜進士的王昌齡,卻被排在了卷上的倒數第二位。並且,常建入選詩15首,而李白詩入選13首,由此可見常建在當時文壇的地位是超過李白的。
有意思的是,殷璠在編寫詩集時,還給常建加了註解,其中一句評論很有意味,「高才無貴士」,「今常建亦淪於一尉」。指的是常建這麼有才華的人最終也淪落到僅做了個盱眙尉。
那為什麼這麼有才華、當時名氣這麼大的一個詩人,後來卻不紅了呢?
一是常建性格。他性格淡然,與世無爭,不好結交顯貴,現存詩篇中顯示他僅和同科進士王昌齡有來往。沒有更多、更大的朋友圈,也就沒有更多他的信息和資料留世。
二是仕途不順。19歲就中了進士,僅做了一個縣尉,一生中過著漫遊和隱世生活,所以除了詩人的詩,沒有其他太多資料留世。
一生流連於山水之間的常建,無意於仕途,雖官很小,倒也落個一生平安。和他同科進士的王昌齡,雖然經歷了不少官職,卻遭受了數次貶謫,最終落個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的下場。
就因為常建的資料太少,以至於他的祖籍一直是個懸案。《辭海》中,關於常建的詞條,解釋為「故裡不詳(一說長安人,誤)」。直到2006年8月,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文管所,徵集到了常建後人的一塊墓志銘,才明確了常建祖籍為河北邢臺。
常建不好仕途、不好交往、沉迷自然、追求淡泊、樂於隱世,在他的詩中也體現的是寧靜淡雅、禪意十足。
某一年的三月三日,剛剛雨後初晴、風清氣爽,詩人坐船去尋訪好友李九,有感而發,寫了一首《三日尋李九莊》。
常建《三日尋李九莊》:「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蕩輕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
在三月三日這一天,乘船去尋訪一個家住溪邊的好友,因為是在三月三日裡乘舟來尋訪友人,在這個日子本身,以及美好的節令裡、那美麗的景色都很容易使人聯想起以前的山陰蘭亭之會,故人的家就住在這條溪流岸邊,莊旁河岸,有一片桃林。
這首詩字面比較好理解,只是其中用了兩個典故,略顯生澀。
第一個是「永和三日」。永和本是東晉穆帝年號,常建是唐代人,不可能在時間上出錯,所以這裡用的是典故。
「三日」在這裡指的是三月三日上巳節,上巳節是一個古代節日,盛行於先秦至唐,唐後逐漸消失,與寒食、清明合而為一,僅留清明節。
上巳節的起源習俗是天氣轉暖,沐浴去病,到魏晉時期,又增加了貴族文人臨水飲酒的內容,稱為「曲水流觴」。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寫於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日上巳節,這一天,王羲之和孫綽、謝安等四十多個哥們,聚於浙江紹興,當時叫會稽山陰,喝酒寫詩,玩得不亦樂乎。大家共同推舉王羲之為大家的詩作寫一篇序,於是酒後的王羲之寫下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所以,常建在詩中用「永和三日」借指上巳節這天去尋訪好友,也有追思古人之意。
第二個典故是「桃花岸」。因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後人在寫詩時,常用桃花來暗喻隱世之地、隱世之人。
解讀這首《三日尋李九莊》,如果僅僅停留在字面上,把這首詩看成是詩人一次尋訪友人的記錄,就顯得淺薄了。
在詩的題目上,作者並沒有用「訪」、「見」、「遊」等字,而是用「尋」字,就頗有意味。「尋」,有尋找之意,一種可能,是詩人確實不認識朋友李九的家,需要去尋找。但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在詩中,詩人把李九稱為「故人」,而且準確地描述了故人家門口的景色,有桃花、有溪流,不應該不認識。第二種可能就是根本沒有李九這個人,這一切都是詩人心中臆想的,是詩人心中的世外桃源,詩人是去尋找他心中的理想家園,有桃花、有溪水。此處的「故人」則可能是指陶淵明,詩人在此用故人,來指自己和陶淵明的神交,都有共同的隱世之心,和對世外桃源的嚮往。
這首詩收於《全唐詩》卷144第48首。經典需要傳承,歷史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廣東、陝西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共同書寫常建這首《三日尋李九莊》。
20位老師共書寫了22幅書法作品,精選其中20幅展示如下:
1作者:樊朝陽,河南省鄭州市黃帝故裡新鄭人,八二年畢業於黑龍江工程學院。現就讀於新鄭市老幹部大學書法研究班。師承家傳,習歐楷。作品《轉輪大藏經》收藏於中國嵩山少林寺。
2作者:劉陽明,湖南岳陽市詩詞楹聯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嶽陽市委機關詩聯學會副秘書長。嶽陽市詩詞協會、楹聯學會、書法協會會員。
3作者:萬海濱(湖南)
4作者:董平立(河南)
5作者:劉國華(湖南)
6作者:劉嶽生(湖南)
7作者:昝財川(天津)
8作者:時獻忠(河南)
9作者:韋傑,書法愛好者,學習小楷兩年時間。
10作者:王海彬(四川)
11作者:鄒忠誠(四川),華西醫大藥學院藥物分析專業,製藥工程師,喜歡書法,2017年5月開始學習書法,參加過市2018年、2019年迎春杯書法展,獲優秀獎。
12作者:姚昱平(湖南)
13作者:陳長水,河南廣播電視臺二級美術師,中國文藝家藝術研究院會員。
14作者:黨曉山(湖南)
15作者:洞庭老龍(湖南)
16作者:隴上墨言,甘肅省白銀市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17作者:夢回唐朝(河北)
18作者:譚琦英(女,湖南岳陽)
19作者:徐海湖,從事書法教學多年,中國書畫研究院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湖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嶽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嶽陽市楹聯學會副會長,城北詩聯書畫協會會長。九五年屈原杯全國書法大賽獲優秀獎,2015年全國簡化字書法大賽獲三等獎,湖南省書法大賽作品參展,2013中國南昌滕王閣杯書法大賽獲一等獎。
20作者:郝乙,師承牛逍先生,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註:文中圖片除書法作品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另外,因為身體出點小狀況,不能再熬夜寫文章和長期看電腦查資料,解讀古詩詞需要暫時告一段落,感謝朋友的關注,等身體沒問題了,再開始我們的解讀之旅。
從2020年1月份開始,一年的時間,累計寫了近30萬的文字,是朋友們的陪伴給了我前進的動力,衷心感謝朋友們的陪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