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孫楊是進入了國家隊,還是沒有進入國家隊。只要他想練,你認為會有保安擋著不讓他進遊泳館麼?不論這錢是國家遊泳隊出還是浙江省出;你認為,他的團隊會被取消經費麼?
昨天,央視記者率先披露:孫楊回到杭州後,依舊在認真訓練。
隨後《北京青年報》微博曬出的集訓通知圖片中,出現了孫楊的名字,還有詳細的集訓時間和地點。
#孫楊入選國家遊泳隊奧運集訓名單# 的話題,也進入了微博熱搜前五位。
可是,《北京青年報》此後刪除了孫楊入選的消息,以及那張「通知文件」的照片。
4月23日上午,遊泳協會的一紙公開紅頭文件,正式否定了孫楊重又入選國家隊的消息。反轉再反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孫楊的報導被悄然刪除了
距離瑞士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宣判8年禁賽兩個月之後,孫楊又一次成為輿論的焦點。
昨天下午,央視體育頻道的新聞節目邀請遊泳專項記者馮旭,對中國遊泳隊的奧運備戰進行了介紹,其中特別提到了孫楊。
馮旭在介紹孫楊近況時表示,因為疫情影響,孫楊的上訴被推遲。不過,他在二月底回到杭州以後,僅休息了一天,就又投入到訓練中。
「孫楊沒有放棄,哪怕有一絲機會,他還會100%付出努力,做好準備,這也符合他的性格。」馮旭說。 一個小時後,《北京青年報》的微博帳號曬出了遊泳運動管理中心下發的一份書面通知的照片。 照片顯示,遊泳中心已經要求孫楊等17名運動員、教練員分成兩組,於4月1日分別在杭州和北京集中,進行6天的集訓。
這兩家媒體披露的關於孫楊的新聞,立刻成為當天最大的爆款。
新浪體育微博關於孫楊重返奧運集訓隊的報導也吸引了超萬名網友留言。
可是,在群情議論當中,4月23日上午,北青報悄然刪除了關於孫楊參加集訓的微博……
幾個小時後,蓋著大紅印章的中國遊泳協會文件,通過官方渠道發到了各家媒體的面前——
該文件特此聲明:根據《世界反興奮劑條例》,自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裁決之日起,孫楊已處于禁賽期,上訴期間不影響裁決執行。前期下發的遊泳字2020-49號文已作廢。
也就是說,孫楊沒入選國家集訓隊。
沒入選,孫楊為什麼還訓練?
沒入選,孫楊還怎麼訓練?
孫楊還沒有被蓋棺論定
今年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對孫楊血檢案進行宣判,孫楊被頂格處罰禁賽8年。根據瑞士聯邦最高法院規定,孫楊可以在30天內進行上訴,孫楊方也在第一時間明確表示要上訴,為自己討還公道。 在孫楊的「案件」被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宣判後。國內已經有了海量的分析,普遍認為孫楊想翻案的難度極大(CAS歷史的翻案率僅為7%)。 原因是,孫楊即便上訴,也只能針對法庭程序瑕疵進行可能的質疑,一般不會對案件本身內容再做出改判。 不過,由於新冠疫情3月開始在歐洲快速蔓延,瑞士也成了重災區。 3月20日瑞士開始實施緊急狀態法,瑞士聯邦最高法院原定於3月25日後的所有上訴案件都將重新規劃日期執行,於是孫楊案件的上訴期也因此而順延。 目前瑞士方面每日的新增確診病例已經開始明顯下降,4月21日新增119例,是3月13日以來最少的,該國有可能在5月初就迎來有限度解封。 這也就意味著,孫楊的上訴案很有可能要在5月或者6月舉行。 從孫楊被宣判禁賽到現在,孫楊及其律師團隊改變了策略,一反常態的低調。 低調歸低調,該做的事情仍然要做,雖然集訓名單中沒有孫楊,但不代表他就不能再訓練,成為孤家寡人,被保安擋在泳池之外了。
幾個不能忽視的事實
首先,孫楊的禁賽並非蓋棺論定。
儘管不少圈內人都認為上訴成功的希望不大,但如果此時就把孫楊排除在訓練體系之外。
萬一他真的翻盤,屆時「判斷失誤,導致孫楊無法訓練,參加不了奧運會,中國遊泳缺乏前瞻,放棄自己的明星冠軍、丟掉x枚奧運金牌」這口大鍋誰也承受不起。
別忘了,孫楊案結果宣判前,國內輿論都是一片樂觀,有誰料到了孫楊會被罰如此之重?
這樣打臉的事情,一回就該長記性了。
第二,,過去361°作為主贊助商和中國遊泳隊的合作,更多是因為孫楊光環的帶入效果。
事實是,遊泳隊內的其他人在明星氣質和知名度上,無論是徐嘉餘還是汪順,和孫楊差得都不是一個數量級。
所以這麼快就放棄孫楊,對延續和贊助商的合作顯然並不是好的處理方式。
更何況奧運延期,今年下半年,所有的贊助商裝備商都有一個面對明年奧運,重談合同的工作要做,孫楊這面旗幟,暫時還丟不下。
第三,2021年1月1日生效的WADA新規或許會對孫楊所有幫助。
新規中,允許運動員可以向國際泳聯申請減少對他實施的禁賽期限,這或許將是孫楊參加奧運的救命符。
而且,國際泳聯是支持孫楊對8年禁賽進行上訴的。
美國WADA負責人特拉維斯-泰格特曾提醒孫楊:「取消禁賽的最好途徑並不是瑞士聯邦法院,而且講述他自己所知道的一切。」
在孫楊案件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給出判決後,國內對於國家體育管理層的的職責缺失、對明星運動員管理的姑息批評最甚。
所以孫楊不入選國家隊名單,在官方來說,是個不能違規的程序問題。
但是這不代表,孫楊就此甩手上岸,告別自己奮鬥過的泳池。
相信這段時間,對孫楊和其家人來說也是非常難熬的。
身處黃金年齡的中國體育代表人物突然被罰得如此之重,輿論支持也逐漸離自己遠去,孫楊肯定有過心灰意冷的時刻。
上訴的延遲目前看起來,更像是古代的秋後問斬,讓你苟延殘喘一時。倘若沒有大赦,依然是九死一生。
這種等待,是一種對人的煎熬和折磨。但好在孫楊似乎還沒有放棄,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依然保持訓練。
就像馮旭說的那樣」「我覺得不管結果如何,這件事情對他來說是一個成長。對於他未來的這條路,會有幫助。」
倘若孫楊命中注定真有此劫,他會從這幾個月的沉澱中學會坦然接受嗎?
失敗和挫折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孫楊依然有資本重新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