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進丨公開課筆記㉚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教育部規劃中心 教育之弦 收錄於話題#「十四五」教育規劃線上公開課20個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國育大講堂#

#教育「十四五」規劃#

#公開課筆記# 第三十講

核心素養基本構成

國內視角

2014年4月,「核心素養」首次出現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成為修訂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和研製學業質量標準的重要依據。2016年又形成了面向全國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徵求意見稿)》,並於同年9月,正式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它是我們國家對未來人才形象的全面、詳細表達,它代表了我們要依靠什麼樣的人才參與未來國際競爭,要依靠什麼樣的人才推動未來社會的發展,要依靠什麼樣的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國際視角

核心素養是放在整個世界的層面來考慮的,在核心素養研製進程中,我們屬於後進者,我們吸取和研究核心素養的優秀經驗,並對我們研製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核心素養整個研究的方向、研究的過程、影響力和對教育的發展引導來講有三大標杆。

01

OECD核心素養框架

1997年秋,OECD經合組織啟動了「素養的界定與遴選」項目,2003年正式發布,規定了九條核心素養的內容及核心素養的特徵描述,提出了核心素養的四大關鍵特徵:1. 一個動態的、不斷整合的整體性概念;2.是由後天逐步習得並完善的,而非先天就具有的;3.遠比知識(knowledge)與技能(skills)的內涵更加豐富,它是相關知識、認知技能、態度、價值觀與情緒的集合體;4.基於行動與情境導向的。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核心素養的達成在教育教學裡需要四個基本特徵或者關鍵要素。第一是情境;第二是任務;第三是角色;第四是問題。所以這四個方面構成了核心素養達成條件,也是在教育環境或者教育教學布局裡面應該體現的四個基本要素,也為世界各國包括國際組織研製核心素養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基本規則。

02

歐盟核心素養框架

2006年,被稱為第二大標杆的《歐盟核心素養框架》出臺,包括八大核心素養:母語交際;外語交際;數學素養和基礎科技素養;數字素養;學會學習;社會與公民素養;首創精神和創業意識;文化意識和表達。這八大核心素養構成了歐盟的核心素養框架。

歐盟對核心素養提出了明確的概念:一系列可遷移的、功能多向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集合,它們是每個人發展自我、融入社會及勝任工作所必需的,並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03

美國21世紀核心素養

2002 年美國正式啟動21世紀核心技能研究項目,創建美國21 世紀技能聯盟,努力探尋那些可以讓學生在21 世紀獲得成功的技能,建立21 世紀技能框架體系,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美國P21 框架的核心技能、與之配套的課程以及支持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彩虹圖呈現。外環主要包括:人生與職業技能、學習創新技能、信息媒體與技術技能三大板塊,底座部分呈現的四個支持系統:標準評量、課程與教學、專業能力培養、學習環境。

04

我國的核心素養框架

2018年的1月16日,教育部召開了正式的新聞發布會,把2017年的高中課程方案以及課程標準向全國發布。2020年5月11日又發布了修訂版。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核心素養提出來之後所沿用的標準、落實的流程。我們是從課程方案、課程標準裡通過介入學科核心素養來承接學生核心素養。比如2003版語文素養結構提出了能力結構、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三個方面。能力結構包括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一定審美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2017版語文素養結構提出了四大關鍵的學科核心素養:語言建構與應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的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這些構成了核心素養的基本學科理念。

中/美/英三國歷史的課程標準對比圖

北京教科院課程中心的齊樹同曾對中國、美國、英國三國歷史的課程標準進行了比較,他認為世界各國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表達、認識和理解有很多的共識之處,包括時序能力、時空觀念、歷史的解釋能力等等,世界各國對這個學段的課程標準的內涵認識和理解高度的相同。

課程與教學改革布局

由學校為主要的陣地來承接核心素養驅動的教育改革。主要從課程和教學兩個關鍵領域來分析和研究如何承接。首先,課程和教學帶來的法定化、國定化、規定化,要求我們必須做政策引導和政策布局的基本思考。為了釐清課程教學所面臨的核心布局,我們需要對當前課程教學改革做層級分析。

首先,國家的規定性作為第一層,體現強烈的指導作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就是按照核心素養的要求全面落實課程標準,這是學校課程教學改革的國定性的第一層要義。

第二層:隨著整個改革的發展,特別是教育改革走到深水區,學生的成長環境是立體化的,需要多主體共同參與的、立交橋式的發展機制,這個發展機制的核心毫無疑問是學校教育,但是僅僅依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所以還需要家庭教育以及第二學校。某種程度上,培訓機構也在倒逼學校教育加快自身的發展步伐。所以未來我們可以看到,在學生核心素養整個的發展機制裡,學校教育毫無疑問承擔核心功能,但它不是全部功能,所以三者甚至多者之間責任與邊界的劃清也是面向未來核心素養培育的關鍵點。

第三層:十一學校的模式,一人一張課表,幾千個學生幾千張課表,促進因材施教,成為學校層面研究和落實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一面旗幟。核心素養不僅是教室內的教學變化,課堂的變化,更是教育的系統改革,是以課程為核心,一種育人模式的整體變革。而十一學校恰恰秉持這種需要發展的模式轉型。

學校課程的改進

01

從課程的大一統到課程的多元化

過去國內所有的學校都用同樣的教材,都用同樣的課程,每一個教材一個版本,一綱一本,我們稱之為「課程大一統」。這種形式帶來了好處,同時也帶來了很多不利,比如,各地文化差異以及不同人才的發展差異造成了課程大一統與因地制宜的矛盾。

在課程建設1.0時代實行「加法法則」,即開發校本課程,開發地方課程,把一級課程管理變成三級課程管理。三級課程管理是以管理權限為劃分標準,但是在學校裡只是一個維度。三級管理為劃分權限的分級課程,落到學校裡怎麼做扁平化的再構?

在課程建設2.0時代我們進行了「三級整合」,把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整合成學校課程。但是我們只做糅合不行,還需要發揮課程的整體意義、整體價值。

課程建設3.0時代提出了「意義重構」,它是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這意味著我們用「培養什麼樣的人」作為教育必須回應的發展意義來重新引領教育模式改變,甚至是整個布局的調整。

因此,從課程的大一統到課程的多元化,這是不可逆轉的潮流。在這個時期,教師的身份和地位也相應地變化了。課程的整合、課程的拓展、課程的重構都需要教師的實質性參與甚至是教師主導,「教師即課程」成為現實,教師的風格得到進一步凸顯。

02

課程建設面臨的矛盾

在課程建設中,很多學校的課程還沒有成為系統,還不具備真正的有效承接核心素養帶來的一系列挑戰。比如,關聯——斷層;理解——習得;多元——單一;學本——文本等。這些學校的課程並不具備能夠把國家要求的基本核心素養改革通過課程做二度的調整變成學校、老師、家長共同面對的核心改革任務,所以產生了這些矛盾。

03

核心素養向課程目標的校本過渡

在史家胡同小學的課程整體建構中,三個「者」的課程目標是基於「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和「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人才基本屬性,緊扣學生三大發展領域的核心素養,參考國際課程比較關注的「獨立判斷的思想者、終身不渝的學習者、世界事務的參與者」的培養方向,依託史家胡同小學20多年的和諧教育特色提出的,是在全球視野中對「和諧的人」作出的更為具象和現實的表述。

教育教學的改進

認真研究課標,理解學科本質

課程實施上嘗試單元教學改革。從核心素養以及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來看,指學生學了本學科之後逐步形成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它意味著教學目標的升級,「逐個」知識點的「了解」「記憶」等低階目標不再受關注。而新的教學目標關注學生運用知識做事、持續地做事、正確地做事,強調知識點從理解到應用,重視知識點之間的聯結及其運用。由此看來,學科核心素養的出臺倒逼教學設計的變革,教學設計要從設計一個知識點或課時轉變為設計一個新的單元。

學期大單元設計—「三步法」。第一步,研讀本學期相關教材的邏輯與內容結構,釐清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分析學生的認知準備與心理準備,利用能夠得到的課程資源等,按照規定的課時,確定本學期本學科的單元數等;第二步,依據學科核心素養的相關要求,釐清本學期的大單元邏輯以及單元名稱,如到底是以大任務或大項目來統率,還是以大觀念或大問題來統率?按照一種邏輯還是幾種不同的邏輯?(即單元主題)第三步,一個單元至少要對接一個學科核心素養,依據某個核心素養的要求,結合具體的教材,按某種大任務(或觀念、項目、問題)的邏輯,將相關知識或內容結構化。

單元設計:學習故事法。一個學期的大單元名稱與數量確定好以後,就需要按單元設計專業的學習方案。單元學習方案應該是一個完整的學習故事。按大單元設計的學習方案要把六個問題說清楚。一是單元名稱與課時,即為何要花幾課時的時間學習此單元。二是單元目標,即此單元要解決什麼問題,期望學生學會什麼。三是評價任務,即何以知道學生已經學會了。四是學習過程,即要經歷怎樣的過程才能夠學會。五是作業與檢測,即學生真的學會了嗎。六是學後反思,即通過怎樣的反思讓學生管理自己的學習。

拆解課標,成教學意義單元

1

能從課標原文出發,拆解出數量恰當的「最小教學意義單元」 應注意,「最小教學意義單元」不是越多越好。拆分的粗/細、大小,要從學生學段、學科起始年級、法定教學時間等方面綜合考慮,適當拆解。

2

對「最小教學意義單元」的排列順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了現實教學過程。

3

對「最小教學意義單元」目標類型的劃分更多元,體現了教師對三維目標思想的理解及落實。

4

對學科價值有深刻理解,能在關鍵目標上幫助學生產生超越知識、技能的欣賞、喜愛,從而激發學生產生持久的,甚至持續終身的學習興趣,這是特級教師的靈魂。

5

能細化課標所指的具體內容,能對如何實現課標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明確達標程度及教學重點。

6

對實現每個「最小教學意義單元」所需的教學次數、教學時間有清晰、準確的理解。

7

對每個「最小教學意義單元」的重要程度有準確的判斷。

基於學科核心概念進行設計

以基於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設計模型為例,單元設計依據明確的教學主題,按照學科知識邏輯結構、學生認知發展順序,以相關活動為主線對教材內容進行二次開發和重組, 形成若干個教學階段或課時,基於學科核心素養將這些教學階段有機組合就成了新的結構單元。

大概念(核心概念或核心觀念)是指具體知識背後的更為本質、更為核心的思想或看法,它是對概念間關係的抽象表述,是對事物的性質、特徵以及事物間的內在關係及規律的高度概括。

核心素養導向的改革趨勢

核心素養導向的改革趨勢旨在通過學校教學時空的重新分配,引導學校思考存在的價值和育人的模式,重新組織教育要素,調整教學秩序;引導教師重新思考學科的本質、跨學科的必要和多路徑的選擇,引導學生穿越學科壁壘,聯通直接知識與間接知識,關聯知識與生活,彰顯學習的實踐性與創新性,過與以往不同的學校生活。

RECOMMEND

原標題:《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進丨公開課筆記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進
    關注我們#國育大講堂##教育「十四五」規劃##公開課筆記# 第三十講一核心素養基本構成國內視角2014年4月,「核心素養」首次出現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核心素養不僅是教室內的教學變化,課堂的變化,更是教育的系統改革,是以課程為核心,一種育人模式的整體變革。而十一學校恰恰秉持這種需要發展的模式轉型。三學校課程的改進1從課程的大一統到課程的多元化過去國內所有的學校都用同樣的教材,都用同樣的課程,每一個教材一個版本,一綱一本,我們稱之為「課程大一統」。
  • 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方式變革
    2020年12月10日,上海市銅川學校理化教研組對貴州省習水八中,九壩中學進行了教育幫扶,開展了以「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方式變革「為主題的教育對口教研活動。會議以騰訊會議的形式召開,由我校化學備課組組長方大寨老師主持,沈怡昀老師主講。
  • 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挑戰與課題
    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挑戰與課題 2016年08月29日 10:17 來源:《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鍾啟泉 字號 內容摘要:「核心素養」旨在勾畫新時代新型人才的形象,規約學校教育活動的方向、內容與方法。
  • 《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評系列》叢書: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的新教學探索
    2020年高考剛結束,通過分析各科試題,能夠看出這次高考在著力落實國家對於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以《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為依託,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設置能體現出核心價值引領作用的問題情境,考查學生的學科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
  • 活動紀實丨12月29日「基於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新課程教學理念與...
    在2020年冬天以來最冷的12月29日下午,中國教研網、中國教師研修網主辦的「基於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新課程教學理念與方法」聯研項目如火如荼地舉行了本學期最後一次主題教研活動——本次活動首先由項目領銜專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標修訂組核心專家、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研中心陳新忠老師進行開場致辭:聯研項目校的老師們在一年來跟隨聯研項目的歷次課例展示和研討活動中,逐步加深了對新課程教學理念的理解,尤其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文本解讀、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施以及教學評一致性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實踐;陳老師希望老師們在本學期以促學為目的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多輪研修之下
  • 黃岡中學《基於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教學改進》課題受好評
    12月11日上午,由北京師範大學王薔教授主持的「普通高中英語學科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黃岡中學課題組說課研討會在網上舉行。北京師範大學外文學院部分專家,湖北省教科院英語研究室特級教師、《基於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組負責人扈華為,項目組全體老師和我校全體英語老師參加會議。會上,我校課題組組長李文宏老師介紹了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和這次說課的主要內容。
  • 基於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戰「疫」新聞課程研究第二期成果公報
    三是採用多元科學評價方式,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學業質量標準為依據,通過即時性評價、展評性評價、多元性評價等多種方式,對新聞課程的開展實施情況進行科學評價,促進核心素養落地。
  • 基於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對策探究
    但結合目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諸多的問題,如教師仍採用較為老舊的教學方法;實際教學中僅對課程內容進行重點講解,並不關心相關聯的其它知識點,對於所涉及其他學科的知識更為忽視。新時期,高中數學教學面臨更多的機遇與挑戰,數學教學急需理清思路,充分結合核心素養培育目標,從而開展高效的教學活動。
  • 北師大出版集團《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評系列》新書出版暨研討會召開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彭詩韻)7月23日,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邀請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綜合組專家在線上召開《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評系列》新書出版暨研討會議。
  • 南岸區整體推進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改革研究領雁計劃
    為深入推進南岸區中小學課堂教學變革,提高區域教師課程的實施力,提升項目群驅動區域性教學改進行動質量,根據《南岸區課程領導力建設3.0行動方案》,近日,南岸區教委、區教師進修學院組織整體推進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領雁計劃暨項目群驅動區域性教學改進行動系列研訓活動。
  • 嘉魚縣舉行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
    12月11日,由嘉魚縣教研室主辦的「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旨在深入理解小學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切實提高我縣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活動分課例展示、課例點評、專家講座三個環節依次進行。
  • 青青隨筆 變革與發展——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質量提升
    變革是學校課程發展必須要走的道路嗎?  從兩基,到四基,到核心素養,如何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融合運用傳統與現代技術手段,重視情境教學;探索基於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精準分析學情,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各地要定期開展聚焦課堂教學質量的主題活動,注重培育、遴選和推廣優秀教學模式、教學案例。」
  • ...省重點項目「基於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課程建構與教學創新」推進會
    為進一步推進省重點項目建設,促進語文教師專業成長,推動學校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寧陽四中本著「行動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課題研究宗旨,於12月11日舉行省重點項目「基於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課程建構與教學創新」推進會,副校長鞏強、教科研中心主任蘇斌及全體語文教師參加活動。
  • 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
    「核心素養」一詞相信對我們每個老師來說都不陌生,它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是課程設計的依據,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發展方向,是評價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
  • 我市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啟動會在海陽召開
    2020年11月5-6日,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暨全市首屆課堂改革之旅啟動會在海陽召開。此次會議是關於全市課堂教學改革未來發展方向的大會,也是謀求我市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會。會議旨在明確區域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思路、路徑規劃和推進策略。
  • 我縣舉辦2020年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
    12月11日,由縣教育局主辦,縣實驗小學承辦的2020年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在縣實驗小學舉行。3位優秀英語教師帶來了趣味英語教學和精彩的點評。整個課程圍繞Amy尋找她的貓,帶領同學們認識了書房、臥室、廚房等5個單詞和一些句型。來自武漢市的優秀英語老師何小玲為6年級4班的36位同學帶來了非常不一樣的英語課。她完全拋開單詞的記憶環節,注重同學們核心素養的培養,突出育人目標,突出文本結構性的解讀,引領學生怎樣去讀、怎樣去寫。
  • 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公開課教學活動
    為提升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12月22日,《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任課教師以「愛情花開 理性對待」為主題講授了一堂精彩的公開課,心理諮詢中心負責人及部分心理健康教師到場觀摩。
  • 課程建設|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舉辦公開課教學觀摩活動
    新聞網訊 為落實《青島大學課程質量建設主題年實施方案》精神,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近期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舉辦了三場公開課現場觀摩教學活動。學院黨政領導、教學指導委員會和本科教學工作小組成員以及學院中青年教師參加觀摩。
  • 重慶南岸:聚焦核心素養,推進教學變革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高眾)近日,由重慶市南岸區教育委員會承擔的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重點課題《區域整體推進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變革行動研究》在渝舉行研討會和第一期「領雁計劃」
  • 北京市十一學校閆存林老師分享核心素養與課程構建
    在8月中教傳媒智庫指導、愛雲校主辦的「新課程 新教學 新實踐——教學改革行動論壇」中,北京市十一學校特級教師閆存林分享了《基於核心素養的語文課程及語文課》,談及對核心素養和課程構建的思考,以及學校實踐案例,精彩內容分享如下,建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