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塞冬:全世界最強核魚雷,射程高達1萬公裡,堪稱「末日武器」

2020-12-23 谷火平觀察

如今的俄羅斯,早已沒有了蘇聯時代的威風八面,但憑藉著核裝備這柄利劍,就連美國也不得不心存忌憚。早2018年的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發布國情諮文時,就重點提到戰鬥民族在研發的兩款核裝備:「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和「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

消息公布之後,美國人立刻坐不住了。時至今日,川普還將這兩款裝備列入美俄軍控談判的重點議題。甚至,川普軍控事務特使馬歇爾·比林斯利直接將它們稱作「移動的車諾比」。

令人諷刺的是,率先在美俄對抗中揮舞「核大棒」的國家,其實就是美國。川普在2017年上臺後,就以保護「美國利益」為由,推出了所謂的《核態勢評估報告》,為美軍掃除了使用核武器的障礙。對於俄羅斯來說,在常規軍事力量方面比不上美國,又時刻面臨著核威脅,自然更加注重對核心核裝備的研發,而「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和「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就是其中的代表。

「海燕」作為一款戰略性洲際巡航飛彈,早在2001年就開始了研發。和常規動力巡航飛彈相比,「海燕」在擁有了核動力之後,不僅理論上具有無限射程,而且突防概率高,隱身性能好,可以說讓對手防不勝防。俄羅斯塔斯社在2019年9月就報導,此前俄軍在新地島、卡普斯京亞爾、涅諾克斯三個發射場已經完成了「海燕」的測試,預計在2025年將正式列裝。

和「海燕」相比,「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戰略威懾能力就更可怕了。由「哈巴羅夫斯克」號攜帶的「波塞冬」射程高達1萬公裡,並且擁有1000米極限潛深,能在水下以100節高速前進。特別是其攜帶的20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堪稱「末日武器」。

除了可以對敵對目標的航母編隊、海岸設施進行打擊之外,帶有核戰鬥部的「波塞冬」甚至能夠在目標區域範圍內形成放射性海嘯,造成數千英裡範圍的核汙染。目前來說,還沒有一種武器裝備能夠防禦「波塞冬」的突襲核打擊。

很顯然,俄羅斯在軍費有限的局面下,開始在「非對稱裝備」上下足功夫。以「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和「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來說,核輻射和核汙染才是美國真正忌憚的地方。畢竟,1986年的「車諾比事件」讓整個歐洲陷入恐慌。如今,當「移動的車諾比」出現,即便是有兩大洋的保護,美國人也沒有穩坐釣魚臺的底氣了。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末日武器:「波塞冬」核魚雷有多恐怖?
    2015年開始,俄羅斯重啟了核魚雷項目,並將其命名為波塞冬。計劃在2020年秋季開始海底實驗,最快將在2027年裝備部隊。現在已經來到了2020年的秋季,大家的關注點又被這一末日武器吸引。波塞冬核魚雷的設計性能指標怎麼樣?為什麼會將其稱為末日武器呢?接下來我為大家詳細解讀。
  • 指的是核動力的「波塞冬」?
    時至今日已經有多款武器列裝服役,比如說"先鋒"、"匕首"兩款高超音速飛彈已經開始進行戰備值班了,"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反艦飛彈也已經到了最後測試階段……不過還有一系列相當神秘的武器,迄今為止沒有揭下面紗,比如說"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雖然"波塞冬"的載具09852型核潛艇卻已經下水了,但俄羅斯卻依舊沒有公布"波塞冬"的任何詳細信息,足見其保密程度之高。
  • 後冷戰時代「末日武器」!俄羅斯波塞冬核魚雷測試完畢即將服役
    近期,據俄羅斯國防部部長紹伊古大將的說法,於2018年首次披露、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面紗的俄海軍「末日武器」:「波塞冬」重型戰略核魚雷已經基本完成了海上測試工作。同時,為裝備「波塞冬」魚雷而專門研發的09851型特種核潛艇「哈巴羅夫斯克」號也已完成下水,即將開始「艇彈結合」綜合測試工作。
  • 有了巨浪3,還需要核魚雷嗎?性能全球頂尖對手根本攔不住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8年的《國情諮文》中,向外界證實了"波塞冬"核魚雷的存在,當時還稱為"核動力潛艇器"。不過,其實這就是一款不折不扣的"核魚雷"。除了可以搭載核彈頭之外,"波塞冬"還可以裝備常規彈頭,但是它依然採用核動力推進,因此,"波塞冬"核魚雷幾乎擁有無限的航程。據俄羅斯方面對外公布的消息稱,這款魚雷的射程超過10000公裡。
  • 俄羅斯給「末日武器」取了詩意的名字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俄羅斯國防部23日公布了普京在3月1日國情諮文中提到的,為多種新型武器徵集命名活動的結果。其新型核動力巡航飛彈被命名為「海燕」,巨型核動力魚雷被命名為「波塞冬」,而雷射防空武器的名字則來自俄羅斯民族英雄「佩列斯維特」。
  • 美軍欺人太甚:轟炸機向俄羅斯邊境扔炸彈,距國界線僅100公裡
    5月6日,2架美國空軍B-1B"槍騎兵"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從本土南達科他州某處軍事基地起飛,1天之內飛越了大西洋,成功地在位於北約盟友愛沙尼亞的塔帕訓練場投下炸彈,炸彈爆炸的位置距離俄羅斯西部邊境只有約100公裡。
  • 俄研製「水下洲際飛彈」,航程達10000公裡,可跨洲際攻擊
    近些年,俄羅斯由於國力的下降,在常規武器上與美國的軍備競賽中已經力不從心,因此俄羅斯重點發展效費比相對更高的核武器,這些年推出了不少先進的戰略核武器,比如速度高達20馬赫的"先鋒"高超聲速飛彈、可攜帶眾多分彈頭的"薩爾瑪特"洲際彈道飛彈等,這使得俄羅斯在軍費只有美國十幾分之一的情況下,能夠維持不落下風的對抗態勢。
  • 滅國重器「波塞冬」:它一旦引爆,600米高的水牆橫掃美國東海岸
    因為在1950年代時,雖然美蘇都測試了自己的彈道飛彈,不過當時的彈道飛彈技術不成熟,射程非常有限,不具備戰略打擊能力,因此研製核魚雷就成為了核打擊能力的一種有力補充,特別是沿海地區通常是各國的經濟發達地區,因此核魚雷對沿海城市的打擊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核炸彈相比。
  • 攜6枚核魚雷,每枚當量高達200萬噸
    為了能夠攜帶6枚"波塞冬"無人潛航器,"別爾哥羅德"號設計進行了非常大的修改,總長由原來的154米增加到184米,排水量更是高達2.4萬噸(還有資料稱高達3萬噸),成為俄羅斯當前最大的核潛艇,也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核潛艇。
  • 最有震懾力核魚雷當屬「波塞冬」,一枚就幹掉尼米茲級航母
    至於直接命中航母的試驗,美軍也做過,美軍曾使用大量武器對「美國」號航母狂轟濫炸25天,才算摧毀了這艘排水量8.4萬噸的航母,至於排水量更大的「尼米茲」級,就更難被擊沉了。
  • 海神的新三叉戟——「波塞冬」核動力魚雷
    我們曾經在很多科幻電影中看到過核魚雷攻擊敵艦甚至是外星戰艦的場景,電影中設想的核魚雷,以爆炸後如山高的水幕牆與可以摧毀一切的衝擊波震撼著每個觀影人的內心。而這一場景就很可能在不久的未來某場戰爭中得以真實上演。7月19日,據俄媒報導,俄國防部首次公開「波塞冬」巨型核動力魚雷,並同時播放了其測試的視頻。
  • 俄國防部公布新型武器「鋯石」和「波塞冬」研製進度
    俄國防部公布新型武器「鋯石」和「波塞冬」研製進度 徐鴻波/央視新聞 2020-07-27 06:43
  • 中國新型火力支援武器,射程高達400公裡,被人們譽為隱藏版飛彈
    ,便要從火力支援武器說起。  02.新型火力支援武器:一次可覆蓋方圓一公裡  世界上第一門火箭炮出現在蘇聯,他們研製的BM-13火箭炮一次齊射,釋放的威力宛如火山噴發,可大面積地覆蓋在敵方目標上  但隨著信息化與智能化的發展,火箭炮經過我國專家改良後,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於是,一款新型火力支援武器衛士-2D橫空出世,先前存在的弱點已經得到良好修復,不止如此,在原有射程的基礎上還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高達400
  • 俄羅斯超強魚雷,長達11米以上,美制MK48射程只是它的二分之一
    近日俄羅斯海軍有消息稱,如今他們正在對65-76A鯨魚重型遠程魚雷進行改造升級,這款魚雷屬於全球威力最強的非核戰鬥部魚雷,射程在100公裡以上,從尺寸上來說,擁有11米以上的長度,650mm的口徑,使用的是過氧化氫高能燃料,速度在50節以上,據說只要被一枚該魚雷擊中,那麼航母就必定會沉沒,如今全球也只有俄羅斯擁有。
  • 射程高達18000公裡,一次覆蓋大半個地球,全球頭號飛彈終於要服役了
    各國越來越看重武器裝備的先進性,美總統川普更是直言,為了應對來自大國的核威脅,或將在歐洲地區部署彈道飛彈,日本更是啟動高超音速飛彈的研究計劃,雙方都對現有的和平局勢造成威脅,高超音速武器不必多說,按照各國現有水平根本無法攔截,至於彈道飛彈,更是能對遠離本土的目標造成致命威脅,全球頭號飛彈的射程高達18000公裡,連東風-41
  • 射程1.6萬公裡,頭號洲際飛彈掛牌出售,美俄聯手阻止:禁止出售
    洲際彈道飛彈是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射程都在8000公裡以上,能遠距離對敵國領土上的重要軍事、政治以及經濟目標進行攻擊。在這一方面,美國一直對俄羅斯十分忌憚,就在最近,俄總統普京親自指揮,試射了「亞爾斯」以及「藍天」潛射彈道飛彈,向美國亮出「核大棒」,美國也只能幹瞪眼。